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5|回复: 0

“印共(毛)”武力强悍 印内政部长称其残暴野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0 03: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jpg
印度红色武装活动区

4月6日,印度反政府武装“印共(毛)”让世人见识了他们的厉害——在一次伏击中打死了76名安全人员,而己方仅1死1伤。印度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国内的“山贼野寇”竟如此彪悍,原因何在?

上千反政府武装分子设陷阱

4月6日早晨,当刚刚结束3天行动任务、疲惫不堪的80名中央后备警察部队官兵,以及40名当地警察行至印度中部查蒂斯加尔邦某处山林时,遭到“印共(毛)”分子的伏击,造成75名中央后备警察部队官兵和1名当地警察丧生,其中包括1名中央后备警察部队副司令和1名地方警察局局长。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该支反政府武装仅1死1伤。

发动袭击的反政府武装分子约有1000人。他们精心策划了这次袭击。据印度媒体报道,反政府武装先用一小拨人马引爆了埋设的地雷,逼印度安全部队车辆停驶,并与之交战,将安全部队引进他们事先设计好的陷阱。

然后,他们的主力利用山顶的有利位置,建造掩体,并从林间袭击安全部队人员。安全部队损失之惨重,为近年来仅见。

印度中央后备警察部队隶属于印度内务部,号称世界上最大的准军事组织,主要职责是协助维护国内安全秩序,镇压暴乱。该组织配备的武器比较一般,主要是手枪、半自动步枪、冲锋枪、自动榴弹发射器、地雷探测器等。这也是他们这次吃大亏的原因之一。

3.jpg
手下人马死伤惨重,印度内政部长奇丹巴拉姆的说法是:“我很震惊。此事充分显示了‘印共(毛)’残暴的本质和有多么野蛮。”奇丹巴拉姆同时还表示,已派援军前往遭伏击地点施救。

不过,据印度媒体报道,该派反政府武装封锁了事发地,就算援军能赶到,反政府武装分子也早已逃之夭夭。



近两亿人口受其影响

“印共(毛)”,中文媒体也称其为“印共(毛主义)”、“印共(毛派)”及“纳萨尔派”,它源自1967年的纳萨尔武装,2004年正式启用现名。该武装自称的奋斗目标是“武装夺取政权”。

该组织成员以城乡贫困激进青年为主。由于来去无踪,没人知道它究竟有多少人马。一般猜测,该武装人员在2.5万人左右,在村一级的外围成员有5万人。

作为印度最大的反政府武装组织,“印共(毛)”经常袭击政府机构和警察部门。据印度内政部公布的数字,1996年至2008年,印度共有5421人死于同该反政府武装有关的冲突中。在其控制区,该组织还建立了税收、司法、学校等“行政机构”,俨然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地方政府。

目前,该组织已在印度28个邦中的17个邦拥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在印度全国604个行政区中,有223个区存在该组织势力,受其影响的领土面积达9.2万平方公里,人口有1.8亿。

从印度东北到西南方向,该组织已建立起一道“走廊”。其中,查蒂斯加尔、比哈尔、贾坎德、安得拉、北方邦等几个邦,是其“重灾区”。


双方的较量会更激烈

为了解决这一反政府武装的问题,印度政府可谓绞尽脑汁,曾试图“招安”,也武装清剿过,但效果都不好。

无奈之下,2009年6月,印度政府将之列为非法组织,“印共(毛)”也随之沦为“山贼野寇”。2009年11月,印度政府开始实施一项全面清剿该组织势力的全国性计划。而为了“反围剿”,该反政府武装则频频发动袭击,恐吓政府不要轻举妄动。这就是此次袭击的大背景。

这次袭击一方面增加了该组织对抗政府的信心,另一方面也促使印度政府更加强硬。双方的较量会更激烈。外界普遍认为,“印共(毛)”很难实现其理想,达到推翻印度中央政府的目的;但印度政府要想彻底消灭该组织也非易事,理由如下:

一、印度对付该组织主要靠警察和准军事部队。这些部队不同于正规军,不仅装备落后,训练不足,而且也缺乏山地作战经验,难以应付熟悉地形、了解当地情况、灵活作战的该反政府武装。尽管有人呼吁动用正规军,但奇丹巴拉姆已表示,不会动用空军打击该反政府武装,空军只会在撤退和调动人员时才会使用。

二、各邦之间缺乏配合。清剿行动主要由各邦来具体执行,中央后备警察只是对各邦的清剿行动提供支持和帮助。由于印度实行联邦制,各邦拥有一定自主权,各邦之间缺少密切的配合,有的邦清剿力度大,而有的邦则力度小。该反政府武装就经常利用这点,游走于各邦之间。

三、边远地区的贫困民众拥护该组织。在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很多民众贫困潦倒,他们因此非常拥护“保护下层人民利益”政治势力。该组织也很少将袭击矛头直接对准贫困民众,反而是“劫富济贫”。没有当地民众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印度政府要想剿灭该组织是很难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26 06:46 PM , Processed in 0.0275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