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9|回复: 5

清军为什么打不过八国联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4 0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史书载,1900年的下半年到1901年的上半年一年间,中国的大地上充满着火药味,八国联军的舰队进驻了广州、福州、上海、青岛、旅顺等各大港口,并沿长江游弋到了重庆;在北方的直隶、山东等省,义和团、清朝官军、八国联军打成了一团,直打得天津七月份失陷、北京八月份失陷,朝廷拉着参战官军仓皇西窜,而官军精锐部队(袁世凯部)于山东坐视不管。

算一算,从天津8月日起兵进发北京时不过一万六千多人,可这一万六千人只用十天时间便于8月14日攻进北京,赶走了清朝皇帝。当时仅北京的城防守军(官军,不包括义和团)就有三万多人。
  
八国联军武器还没有清朝官军的好。有英国公使事后给其政府的报告为证:"由于意大利公使的好意,他送给我这份报告单,我把它随信附上,因此我能够使阁下掌握关于那些武器弹药数目的有趣的细节,那些武器弹药是西摩海军中将于今年六月底返回天津途中,占领天津附近的中国武库时,在该武库中所发现的。这份报告单是一位意大利军官编制(不包括该武库中所储存的巨大数量的军用物资)。关于这份报告单的惊人事实,在于那些新型大炮和来福枪。作为此事的一个例证,有人告诉我说:曼里彻式卡宾枪的类型,比供给在华作战的奥匈部队的那些卡宾枪甚至更为新式;那些克鲁伯大炮绝比德国人所有的大炮甚至更为新式。"

附件 关于在天津附近武库中所发现中国新式军用物资报告单

三十六门克虏伯大炮,口径 87毫米(1897年埃森制造)折合3. 41英寸,其中大部分仍装在箱中。
六十门克虏伯大炮,口径 70毫米(1897年埃森制造),折合2. 75英寸。
四十二门诺尔登费尔德式速射机关炮,口径 57毫米,折合2, 24英寸。
四十二门诺尔登费尔德式机关炮,口径 47毫米或 1.85英寸。
四十二门大炮,其中一部分为诺尔登费尔德式,一部分为上海机器局制造,口径 37毫米折合1、45英寸。
十门速射机关炮,口径 37毫米,折合1、45英寸。
二十门小口径的速射机关炮。
三万支具有最新标记的毛瑟枪和曼里彻式来福枪。
三万把刺刀、军用品及其他。
约值二百五十万英镑。

对这个总数,应加上武库内的机器、工具以及目前驻京部队的武器。看看看,战斗一开始被人家缴获的新式武器就这么多,等于给后来联军的一万六千人配备了全副武装还有预备的。要知道这西摩海军中将的队伍是在乘火车进兵北京受阻、"逃回"(我们许多教科书上这样说)天津时缴获的这些武器。这能说官军的武器差吗?!
  
既然兵也多、武器也不差,那怎么轻轻易易地就被人家八国联军打败了呢?只能说是战斗力极低、极差而已!义和团我们且不说它,那是一伙迷信刀枪不入崇尚大刀长矛冷兵器的乌合之众。单说说官军,这是一支自从中日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之后装备洋枪洋炮、按照洋式方法训练出来"新军",号"武卫军",分前后左中右五军,每军万余人,总共五万多人。此时,除袁世凯的"武卫右军"去了山东、宋庆的"武卫左军"驻扎山海关内外以外,"前、中、后"三军布署在津京一线,北京城中也还有宫廷卫队和八旗亲兵。京城内这万余官军,攻打区区不足千人守卫的外国使馆区,大炮轰步兵冲挖地道放火烧,忙活一个多月竟然还没攻克,甚至连人家屋顶上的外国旗帜都照旧迎风飘扬,这不是毫无战斗力可言又是什么呢!
  
战斗力低下的根源,首推腐败,清末的政冶腐败、官场腐败、军纪腐败是尽人皆知的。读史读到细节处,每每看到上层的惧洋媚外、底层的吃里扒外。举两个例子:
  
1、6月19日清廷决定宣战后,攻打使馆不克,7月15日闻讯天津失守,西太后遂"命总理衙门向各国使馆馈送西瓜果品及各种食物",以讨洋人欢心。弄得洋人"疑为有毒而不敢食之"。7月25日清军接着又继续攻击使馆。   
2、"日本人开辟了一个买卖鸡蛋的小市场。中国士兵把鸡蛋藏在他们宽大的袖子里面带过来,卖给我们的人。""24日,鸡蛋的供应开始减少。携带鸡蛋的那些士兵报告日本人说:他们的长官已进行威胁,如发现任何人携带任何东西给被围困的人们,当予处决。23日,日本人看见有两人由于这个原因而被斩首。"向洋人卖鸡蛋的这些士兵当中,有一人甚至在洋人出价二百五十元之后,为其往返天津送了三封求援信。
 
面对战场上的敌人,"统帅送西瓜、士兵卖鸡蛋",象这样的队伍还能打胜仗?战斗力低下的根源,再推军治。

清廷内因为有"和""战"两派之争,所以一开始就没有坚决抵抗的决心和部署。在6月17日大沽口炮台失陷之前,一味退让避免作战,当大沽口炮声响起还没有完整统一的军事部署,6月19日西太后召开第四次御前会议决定宣战,然后才下令前线总指挥裕禄抵御洋兵,防护大沽炮台,不可"任令洋兵直入"(此时炮台已失,天津开战)。6月21日发布宣战诏书,同时号令各省选将、练兵、筹饷诸事通盘筹划,"共挽危局"。并且还致电转告德国外交部,"切嘱停兵,再议善后"。
  
而开战后的前线总指挥裕禄则又犯了一个消极防御的错误,说"必须先将紫竹林(天津使馆区)洋兵击退,然后会合各营,节节进剿,直抵大沽,方可得手。"其先保天津、再夺回大沽口战略的结果,使敌人越来越多的后援由大沽口从容登陆,兵力很快由开战时的三千人增至一万,直到像裕禄所说的"敌兵麇集,其何能支?" 最后,"武卫前军总统直隶提督(指挥官)"聂士成于七月九日战死,天津于 七月十四日城破失守。此时清军仍取消极防御节节抵抗战略,退至运河边儿上的杨村等地扼守。二十天过去,敌军先后三次召开各国军事代表联席军事会议,统一指挥,补充兵力。8月4日,兵力增至一万六千余人的"联军",兵分三路大举向北京进发,5日,突破清军防线;6日以后清军则放弃了抵抗,纷纷不战而退,裕禄见此,知"事不可为"而"以手枪自击,登时气尽。"此后,尽管清廷又临时搬出一位总督大臣前来指挥,无奈巳是兵溃如山倒,清军在联军的一路追击下,"受创极巨"。联军沿途几乎未遇任何抵抗,便于12日占领了通州,兵临北京城下。联军在通州又"寻获军械粮饷甚多,所得米谷,尤不计其数。
  
在北京的防御作战中,13日夜开始战斗,14日下午2点有一个门被攻克,随即西太后便率众位朝中大臣弃城而逃,三万守军尽管"护驾"走了一部份,其余仍坚持抵抗,另外两个门当晚才被打通。皇宫守军一直战斗到16日晚才撤出了皇宫。这几天的战斗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没有统一指挥的状态。
  
在敌海军攻打大沽口炮台时,我炮台守军"计步炮各队,约有二三千人。所用之军器,内有大口径之炮甚多,且皆新式,大略非克鲁伯厂所造,既亚莫斯托朗厂所造者;若旧式军器,则更不计其数也。"而敌军则是十余艘军舰和"一个由九百三十五名六个不同国籍的士兵所组成的陆战部队"。炮战中,炮台守军起初"击坏敌船六只","复差人密约鱼雷艇开炮协同。......始终并不援应。"以后炮台守军"子弹告匮","后路又无接应","腹背受敌"以致炮台失守。与海军舰船缺乏协同,这是军种之间互不协同。
  
防御杨村时,清军新任前线指挥总督大臣李秉衡率援军刚到一线进行部署,各原守军均不领命,脱离既定阵地,自行其是,各顾逃生。该大臣事后向皇帝秉报时说:"我连日目击情形,军队数万充塞道途,闻敌辄溃,实未一战。所过村镇焚掠一空,以致臣军采买无物,人马饥困。”上令不行、上禁不止,这是上下级之间互不协同。
  
还有,在津、京保卫战中,虽然清军统帅荣禄也调动了袁世凯的"武卫右军"采取行动支援天津并钳制洋军,但袁世凯为讨好洋人和保存实力,行动迟缓,所派6营部队(约七千人)直到天津陷落后才赶到;此后其又干脆和反战派大臣一同搞了个所谓"东南互保",拒绝同八国联军作战。所以,此仗使得武卫军前、后、左、中军除左军马玉昆部外,几乎全部崩溃,唯有袁世凯的"武卫右军",非但没损失而且还从一万人发展到近二万人,成为当时最大的一支正规军。座山观虎斗,只顾自己不管别人,这是友邻军之间互不协同。  

仅凭这几点就可看到,那是一个腐败的政府指挥着一支腐败的军队、所进行的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争。史中所描述的各种场景,使我不仅想起另一次战争,那是其后三四十年的抗日战争;由清军想到七七事变时的国军。面对外敌入侵,国之将亡,蒋介石抱着"攘外必先安内"这一西太后的训条,上百万大军在十几万侵略军面前斗志尽丧、望风而逃。要不是八路军在平型关打了个大胜仗,从而振奋民族精神、打破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真不知那个蒋家王朝的国军将以什么样的战绩载入史册。
  
再想想此后又十年的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的国民党军,特别是在辽沈、淮海战役后期中的国民党军,不也是这样指挥无力,步调不一、毫无斗志、闻战即逃吗?!这一段历史距离我们最近,所以知道的情节场景也最多。由此及彼再去猜想八国联军时的清军形象,自以为与后来的国军也差不许多。

战争“以剑代笔”的政治。这是列宁为战争做的定义。他曾进一步解释说:"怎样找出战争的'真正实质',怎样识别它呢?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应当研究战争的政治,研究正在导致和已经导致战争的政治。"一百年前这场与八国联军所进行的战争,尽管它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但是作为反侵略的一方,战之不胜是因为军队无能,而军队无能是因为政冶腐败。政冶腐败,军队无能,这就必然决定了它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春夜温馨,不能无梦。可我们不能沉缅陶醉在这梦境之中,百年之鉴,当照永
发表于 2010-3-15 01: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整天谈论四大发明, 中医无敌的国家, 靠。。。。。。。。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5 04: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ppylux 于 2010-3-15 04:47 编辑
要不是八路军在平型关打了个大胜仗,从而振奋民族精神、打破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真不知那个蒋家王朝的国军将以什么样的战绩载入史册。
ppteam 发表于 2010-3-14 01:20 PM


共产党YY篇,闹了半天,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吹嘘自己。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7%9E%E6%B2%AA%E4%BC%9A%E6%88%98
淞沪会战(又稱八一三戰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變[2])爆发於1937 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同时也为了引起國际社会的注意,而在上海主动发起的一场战役

傷亡
国民党 ~200,000人 陣亡中將軍長1人 陣亡師長、副師長4人 陣亡團長28人 陣亡營長44人
日本~70,000人


平型关战役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 ... 3%E6%88%98%E5%BD%B9
平型關战役,是太原會戰中1937年9月 3日-10月2日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的一场战役,中方由國民政府第二戰區司令官閻錫山領導,战场范围达数百里、中方投入兵力11个军共计十余万、历经大小战斗数十次,屬中等规模战役。

中共所稱的平型關大捷,是指该战役中第18集团军第115師在山西灵丘县西的平型关一带配合国军作战、成功伏击日軍一部所取得的平型关战斗胜利。
日本傷亡1000余人

注意这两场战役的时间。淞沪会战国民党尽力抗日在前。日方在淞沪会战阵亡人数远高于小小平型关战役。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5 04: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共产党YY.
happylux 发表于 2010-3-15 04:32 AM


在对日抗战中,华人还是表现得很有血性的,是超越任何主义、意识形态的。那时很多人奔赴前线,谁抗日就加入,谁管你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
国民党抗日阵亡将领几百人,中共阵亡将领几十。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5 06: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979年进攻越南时还是屠了不少村子。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6 07: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整天谈论四大发明, 中医无敌的国家, 靠。。。。。。。。
soulvirus 发表于 2010-3-15 00:01



天朝是文化上"整天谈论四大发明, 中医无敌的国家"
政治上是个"美间,日间, 韩间"的买办之国
经济上是个"洗脚GDP" 然后换米帝小花纸的国家
。。。崛起的不是男人高挺的头,而是如章小姐白花花的屁股。。。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1 04:54 AM , Processed in 0.03562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