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5|回复: 0

中国海军食品管理精确到采摘时日光强度及含水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7 10: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jpg
资料图:中国海军“千岛湖”舰为返航途中的“舟山”舰补给

自2009年7月16日启程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保障任务以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千岛湖”综合补给舰已连续执行任务近7个月,累计为我国导弹护卫舰提供了48艘次上万吨物资的远海补给,为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安全顺利完成一次次复杂而艰巨的护航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和装备保障。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借助科技手段、依托科技设备、开发科技潜力已成为“千岛湖”综合补给舰实施保障的鲜明特色,科技正为中国海军远海保障插上腾飞之翼。

2月5日,记者随“千岛湖”综合补给舰停靠也门亚丁港补充物资。刚一靠港,舰上技术人员携带的4个精密的小箱子引起了记者注意:检水检毒箱、水质细菌检验箱、食品细菌检验箱、食品理化检验箱。

舰长水国兴上校介绍,这些科技设备可以在不使用笨重仪器和少用试剂的情况下快速检测水质硬度、硫酸盐和氯氟化物等多项指标,开展食品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等实验。在一旁的海军某保障基地后勤部副部长曹迎春说,这些“科技宝贝”在护航中的应用,从源头上杜绝了不合格食品。目前,“千岛湖”舰共完成102 个品种、120余批次的抽检,及时发现并阻止3批次有机磷超标食品进入护航官兵餐桌。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远涉重洋执行护航任务的官兵们来说,更是“兵以食为要”,能不能及时摄入补充新鲜、有营养的食品,直接影响到护航战斗力,而食品保鲜无疑是远海保障的一个重大课题。

记者在“千岛湖”综合补给舰上深切感受到:科技的介入,使得这一难题变得不再难。从国内启航前,“千岛湖”综合补给舰便多方请专家结合食品库结构进行了评估论证,重新调整了适合远海长时间贮存的空间结构,并多次进行了水果、蔬菜保鲜实验室试验,取得了精确的数据。

同时协同后方供应站定点确立种植、采购点,并在采摘时的日光强度、采摘前的含水量、包装品种类以及转送方式进行了具体指导;积极进行臭氧发生器和加湿降湿设备的改装,在动态监控中不断调整改进贮存手段。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得护航编队新鲜蔬菜的损耗率大为降低。

“不怕苦、不怕累,就怕身体出毛病”。远离国内一万多公里执行护航任务,官兵健康无疑是各级领导关注的大事。记者在“千岛湖”综合补给舰救护所看到一张《护航膳食营养结构图》,“这可不是一张简单的图,而是一份科技图谱”,随舰的解放军某医院内科主任黄斌告诉记者:这是一份由国内数家医院营养膳食专家制定的护航专用食谱,什么时候吃什么、护航各阶段补什么等完全是按科学规律得出的结论。正是由于现代医学与日常营养学的介入,目前,全体护航官兵没有一人因饮食结构而发生疾病的。

不仅如此,融音视频于一体的“信息化远程医学诊疗系统”也给了“千岛湖”综合补给舰卫勤保障一双“科技眼”。万里之外可实现与位于北京的海军总医院专家的远程会诊,同时,可由专家远程指导各类手术开展。去年,远在亚丁湾的“千岛湖”综合补给舰救护所就曾借助“信息化远程医学诊疗系统”与北京专家成功联合实施了一类手术。

护航行动一要靠人,二要靠装备,装备一旦有故障,护航必定受影响。然而,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高湿、高温、高盐的环境中,护航军舰却经受了长时间、高强度、高负荷运转的考验,创造这一奇迹的同样是科技保障。以装备油品为例,“燃料油品检测化验系统”可在不足一分钟时间内,对装备用油进行数据分析,防止装备出现“血液病”。

同时,“某新型导弹护卫舰装备故障分析排除软件数据库”集中了该型号舰艇最常见的故障,键盘一敲,便可定点、定位研判故障,抢修方案也同步生成。此外,随舰的装备专家借助各类先进设备全时对装备机器振动、油压等进行分析监测。

护航编队保障指挥所的翁国良大校向记者介绍了“千岛湖”综合补给舰为编队装备保障取得的“四个没有”:没有因装备故障影响一艘舰艇航行,没有因武器出现问题影响一次使用,没有向国内要求增派一名技术人员,没有一艘军舰停滞任务等待维修——而这成绩的背后,科技功不可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25 12:22 PM , Processed in 0.05369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