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8|回复: 0

zt天台戒律观初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 1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台戒律观初探



宗 律



一、绪言

戒律是整个佛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即三藏之一。每个佛弟子都要受戒,因受戒而感得戒体,种下金刚种子,当你要造业时,戒体即现行,起到止恶的作用。经、律、论三藏本为一体,但众生业重,烦恼惑业伏断很难,佛陀以因缘方便制戒,以克净除,是故如来制立三学,以为对治之法。佛临涅槃时,阿难心及忧悔,悲泣不已,阿?楼驮语云:“汝为持法人,应急请询将来之事,何哭泣为?”阿难醒悟,即以四事请问世尊,一、佛涅槃后以谁为师(二三 四略),世尊偈答言,我若灭后,应以波罗提木叉为师。波罗提木叉是梵语,即是戒律(戒者警也,禁也;律者法也,如世间之国法。若能以戒时时警醒自己,不使毁犯,行人即可出生死海,故又译别解脱。)
佛陀入灭后的第一个夏安居,以大迦叶为首,在七叶窟举行了第一次经、律、论三藏的结集,由优波离尊者诵出律藏,五百阿罗汉印可后通过,最初的律藏便这样完成了。在佛陀灭后三百年中,佛教传至优婆崛多座下五位弟子时,由于五位弟子对律藏的取舍不同,戒律发展成了五部律。一直到曹魏嘉平年间(249-254)天竺三藏昙柯迦罗到中国译出《僧祗戒本》,为戒律传入中国之始。接着鸠摩罗什译出《十诵律》五十八卷。后诸译师相继翻译了《僧祗律》、《五分律》、《解脱戒本》等等戒本。天台智者大师作《菩萨戒义疏》以四教义理阐发律义。《童蒙止观》、《释禅波罗密》、《摩诃止观》二十五方便中持戒作为首方便。及其他著作中多有涉及戒律部分。后昙一律师讲《四分律》共三十五遍。以弘相部及《四分律》为主。终南山道宣律师(596-667)学识渊博,著作甚多。如《行事钞》、《戒经图》、《羯磨》、《释门仪》、《弘明集》等二百多卷。创立南山律宗。阐扬大小乘义理。为后世律宗典范。宋元照律师作《行事钞资持记》以天台教义解释律学。大弘律法。藕益大师弘律甚坚。著作甚多《梵网经玄义》、《梵网经合注》、《重治毗尼》、《学菩萨戒法》等十几部之多。多以天台圆教妙义阐扬律法。深为弘一大师赞赏。可见天台教义在律学中的重要地位。今重点探讨天台律学不共之义。

二、天台戒律特色

天台戒律实以天台教义为基石的戒律学。欲全面了解天台戒律需从智者大师、元照律师、藕益大师等律学著作下手。然涉及面过广而难以把握。今依大师著作窥一斑而知全豹。从戒乘四句、天台十戒、忏悔等方面作一番阐述,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先浅释戒乘四句,智者大师对于戒律不是作独立的观察。而是结合诸乘来说戒。戒中有乘,乘中有戒,最后达到乘戒不二。为上根利智学人学戒即成戒波罗密。中下根人也从事戒而渐悟入理戒。

(一)戒乘四句

什么是乘?什么是戒呢?若通说戒乘,一切善法,一切观行,都可以称为戒或乘。若别说,戒和乘各指不同,三归五戒,十善八戒,出家律仪戒,乃至定共戒、道共戒等戒,能防非止恶、得人天果报,是名为戒。乘者,若闻经生解,若观智推寻四谛、十二因缘、生灭、无生、无力、无作之理,由于智慧能破烦恼,运载出三界,故名为乘。故《大品经》云:“有相之善(戒),不动不出;无相之善(乘),能动能出。”戒为有漏法,不能出三界,最多只得人天果报,乘为无漏之智,能运载行人出生死海。不管是乘是戒,都是以如来藏之理作为其体,两者并无差别。又因为众生沉迷时间太久,事理二障,各有轻重,直到修时,才分戒乘缓急四句,就四料简列表如下:
一、戒乘俱急
持下品戒,戒急
(报在人中)
持小乘:乘急,以人身,于三藏教见闻佛法。

持中乘:乘急,以人身,于通教大乘,乃至带方便诸大乘教见佛闻法。

持上乘:乘急,以人身,于《华严》、《法华》等教,及诸教中圆见佛闻法。

持中品戒,戒急
(报在欲界天)
持小乘:乘急,以欲界天身,于三藏教见闻佛法。

持中乘:乘急,以欲界天身,于通教大乘,乃至带方便诸大乘教见佛闻法。

持上乘:乘急,以欲界天身,于《华严》、《法华》等教,及诸教中圆见佛闻法。

持上品戒,戒急,
(加修禅定,报在色无色天等)
持小乘:乘急,以色无色天身,于三藏教见闻佛法。

持中乘:乘急,以色无色天身,于通教大乘,乃至带方便诸大乘教见佛闻法。

持上乘:乘急,以色无色天身,于《华严》、《法华》等教,及诸教中圆见佛闻法。

二、戒缓乘急
三品戒皆缓
(报堕三涂)
持小乘:乘急,以三涂身,于三藏教见闻佛法。

持中乘:乘急,以三涂身,于通教大乘,乃至带方便诸大乘教见佛闻法。

持上乘:乘急,以三涂身,于《华严》、《法华》等教,及诸教中圆见佛闻法。

三、戒急乘缓
若三戒急,受人天及色无色天身,若三乘缓,佛虽出世说三乘法,爱著乐报,耽荒五欲,不见佛,不闻法。

四、戒乘俱缓
受三涂报,不见佛、不闻法。

从戒乘四句可以看出,乘急戒缓可以从佛闻法,如华严会上,天龙八部鬼神以三途身听闻佛法,乘急者根利,能了悟大小义理。而戒急乘缓者,虽然天身,有福报,但是不能见佛不闻法,故《大集经》云:“于戒缓者,不名为缓,于乘缓者,乃名为缓。”戒急者障轻,能得人天果报。或缓或急都是跟我们的业障有关,事理二障俱轻者,则戒乘俱急;若二障俱重,则乘戒俱缓。

(二)天台十戒

若约三因明戒乘关系,戒乃全性所起缘因,乘是全性所起之了因。全修在性,乘戒不二是正因。所以大师在《摩诃止观》说“十戒”以明乘中有戒,戒中有乘,乘戒不二。戒法之中,以圆妙开显一乘妙行,方便即是密妙。正是天台律学不共之处。
《摩诃止观》中智者大师根据初发心至佛果,次第渐进,入定深浅不同,依《大智度论》列十种戒名,所谓“不缺、不破、不穿、不杂、随道、无着、智所赞、自在、随定、具足。”所谓不缺者,持于性戒,性戒清净如护明珠,若毁犯者如器已缺,佛法边人;不破者,持十三僧残,无有破损;不穿者,波夜提等,若有所犯,如器穿漏,不堪受道;不杂者,持定共戒,虽持律仪,念破戒事,名为杂;随道者,随顺谛理,能破见惑;无着者,见真成圣,于思维推惑无所染着;智所赞与自在二戒,约菩萨化他,为佛所赞,于世间中而得自在;随定、具足二戒者,即随首楞严,不起灭定,现诸威仪,示十法界,导利众生,虽威仪起动,任运常净,故名随定戒。
此十戒通以性戒为根本,《大智度论》云:“性戒者,是尸罗,谓身三口四,更加不饮酒,是净命防意地。”性戒不待佛制而本有,性戒不问受与未受,犯即是罪,持即是善。依天台宗:“性善恶论”而言,自性中本具善恶二性,一阐提人不断性善,佛亦不断性恶,只是显与不显而已,此性戒与客戒不同,智者大师把三归、五戒、二百五十戒都纳入客戒之中,客戒虽然纳受方法不一,但是一般的方式不是“白四羯磨”受戒为主,十戒是根据善根的浅深,“能持”而判高下,客戒是“所持”而判。但是十戒又须依客戒才能得以体现,所以二者是不离的,又如天台明持戒是以事理而论持戒的,虽有事理之分,二者又是兼容的。
就事理持戒而言,事即事相,理即离相之实理,于戒学中,事即受持三业、四威仪等事相之戒法。如《四分》、《瑜伽》、《梵网》等大小乘戒皆称事戒,或随相戒。理即理戒或离相戒,乃戒不见之戒相,以安住空、假、中三观为戒律,如天台圆顿大戒。就前所述十种戒中,不缺、不破、不穿、不杂是戒相相随,前三戒,秉善防恶,从初根本,乃至不穿,纤毫清净,故名律仪戒,凡夫以散乱心,悉能持得,第四不杂戒,定法持心,心不妄动,身口亦寂,三业皎镜,又名定共戒,入定时任运无杂,出定身口柔软亦不杂,凡夫入定能持,此四戒属事戒,持此四戒有三品果报,持上品戒得天报;持中品戒得人报,持下品戒得修罗报。
随道戒,乃初果须脱洹见谛以后,发真成圣,为圣人所持,凡夫不能持。无着戒,是三果圣人所持,初果又不能持,此二戒是以空观所持之真谛戒。持此二戒有三品果报,持下品戒得声闻果报,持中品戒得缘觉果报,持上品戒得通教菩萨果报。智所赞戒与自在戒,此是菩萨化他所持之戒,二乘圣人不能持,此二戒约假观持俗谛戒。此二种戒亦有三品果报,持下品,得三藏菩萨果报,持中品得通教菩萨果报,持上品得别教菩萨果报。随定与具足二戒,是别、圆二教的大菩萨所持之戒,六度通教菩萨也不能持,凡夫与二乘更不能持。故此是约中观所持之中道戒,持此二戒也得三品果报,下品别教菩萨,中品圆教菩萨,上品佛。后六戒属理戒,若约理观论持戒,大师把十种戒归纳为四种戒:一、观因缘所生法持前不缺、不破、不穿、不杂四种戒;二、观因缘即空持随道与无着二戒;三、观因缘即假持智所赞与自在二戒;观因缘即中持随定与具足二戒。前四戒为所观之境,后六戒为能观之智,能观是“止”,所观是“观”,合即“止观”。
十戒之中前四戒乃世间净戒,中二戒是出世间净戒,后四戒是出世间上上戒。若能如上所说即是持相,反则犯相。虽十戒分理事二种,但是理戒又以事戒为基础。修圆观之人未有弃事而持理者称圆满者。《止观辅弘决》卷四云:“若无世戒,世禅尚无,何况三谛?有言大乘何须持戒?谬矣。言不执者,乃是持而不执,若今不持名者不执者,乃是执破,何名不执?执持尚无,妄执安在?”就持戒而言,唯有第十戒为具足,故经云:“唯佛一人持净戒,余人皆名破戒者。”可以说十法界除佛所持之戒称为妙戒,其他九界皆为粗戒,何为“粗”,何为“妙”耶?《法华玄义》云:“行融智圆,是故为妙。”但以天台圆融思想来说,佛法界也未曾断另外九界,九界亦是佛界,毫无差别。若能用中道慧持十戒,十戒都是中道戒,十戒也能摄一切戒,故法本无不同,而在所持之人心量大小而已,《次第禅门》云:顿行菩萨,能以慧方便,从初发心,一念之中,即具此十种戒。故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上来虽说戒,但戒中就有乘,《摩诃止观》把前四种戒称之为戒,后六种戒称之为乘,戒乘不二。

(三)忏悔

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由无明惑造诸恶业,无量无边,由业报所感,牵引含识流转于生死大海,《普贤行愿品》云:“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今日我等虽学佛法,受佛戒,但因为业力强牵,障定障慧,不能明了佛法真实义,故应忏悔。何为忏悔耶?《摩诃止观》卷七云:“忏名陈露先恶,悔名改往修来。佛智遍照,佛慈普摄,我以身口,投佛足下,愿世眼证我忏悔,我无始无量遮佛道明,无明所遮,不识正真,从三界系,动身口意,起十恶罪,三宝六亲,四生五道,作不饶益行,破发三乘心,发是语时,声泪俱下,至诚真实,五体投地,如树崩倒,摧忏我人,众恶倾殊,是名忏悔。”忏悔有一定的方法和仪式,中国佛教各派都有忏悔法门,但忏悔事理最详尽的是天台宗。智者大师关于忏悔方面著疏很多,有《法华三昧忏仪》、《方等三昧忏法》、《金光明忏法》、《请观世音忏法》、《方等忏法》等。大师为何对忏悔如此注重呢?《止观》中道出了大师忏悔的作用。《摩诃止观》中“令罪消灭,不障止观”、“忏法若成,悉名清净,戒净障转,止观易明。”又说“罪从缘生,还从重心忏悔,可得相治,无殷重心,纵忏无益,障若不灭,止观不明。”从中可以看出,若要修习止观法门,必须忏悔业障,障除,则三昧自然现前。
忏悔灭罪方法,《维摩经文疏》明三种忏悔方法:
一、作法忏悔。灭违无作罪,如律中羯磨,对首忏等。若作此类忏法成就,可灭违无作罪,而性罪不灭,如《大智度论》云:“如比丘斩伐草木,夺众生命,二罪同篇,作法忏悔,违无作得灭,斩伐草木无偿命罪,夺众生命罪不灭,虽复违无作罪灭,此非直除灭,而作法纷纭,废修禅定,障入无生即是扰其心也。”
二、观相忏者。如大乘方等经所说,行法见罪灭相,菩萨戒云:“忏悔若见光华,种种好相,罪即得灭。”若不见好相,虽忏无益。若见好相非但违无作罪能得灭,性罪亦灭。但根本罪不灭。取相心动,则心水不清,珠岂得现?此也是扰其心也。
三、观无生忏者。此观成就时,能除根本罪,如拔树根,枝叶自灭。《普贤观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无劳作法,取相纷纠,即是不扰其心。上三种忏法,作法忏与取相忏属事忏,无生忏属理忏。
行人若欲忏悔应事理二忏同行,方可得除一切罪障。若要忏悔,首先要明过失哪里方能忏悔。如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中明顺逆十心,何谓顺逆十心耶?所谓顺逆十心,通迷悟两派,若迷造恶则有十心:1、内计我人;2、外交恶友;3、不能随喜;4、无恶不造;5、恶心遍布;6、昼夜相续;7、覆讳过失;8、不畏恶道;9、无惭无愧;10、拨无因果。此十心逆涅槃流,顺生死海,始从无始无明起爱见,最后作一阐提,拨无因果,所以沉沦生死海中,无有解脱期。今遇三宝胜缘,能生一念正信,改往修来,故起逆十心对治顺十心,所言逆十心者:正信因果,生重惭愧,生大怖畏,发露忏悔,断相续心,发菩提心,修功补过,守护正法,念十方佛,观罪性空。以此十心逆生死流,顺涅槃道。《修忏要旨》云:“始则深信因果,终则圆悟心性本寂,一一翻破上之十心。”若不明前十心,则不识造罪之相。若无后十心,则不知修忏之法。若要修忏悔法,则先运十心,此顺逆十心为修诸忏法之前方便。

三、结语

现在我们正处在末法时代,学佛的人很多,得道的人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呢?我想主要是持戒不清净的缘故。现在又有很多人不重视戒律,单修习禅定,不学经教,又不持戒。如无闻比丘,证四禅以为是四果。临终中阴身现前就谤佛而堕地狱。或只学经教之人,却不肯持戒修观,那也是解慧而已。所谓的文字法师,天天数他宝,自无半分钱。又专持律仪戒的具足威仪,那也只是人天福报。都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天台十戒具足一切法门,前三戒若能持威仪就可以具足。第四戒能持就可深入禅定。后六戒是理戒,须有空假中三种观慧,能亲见三谛之理。若能持得理戒,就可以证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乃至佛果。天台宗直就戒律而开大小诸乘,乃至一佛乘。是名戒中有乘,乘中有戒,戒乘不二。此戒具足四教义理。及十乘观法,令诸学戒人同入佛知见,这也是天台宗教观总持的特色。

收藏 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7 01:40 PM , Processed in 0.03273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