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5|回复: 2

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79周年纪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8 07: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appylux 于 2010-1-28 19:43 编辑

一九三一年夏,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领下,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攻,受右翼集团军总司令陈铭枢的指挥。九一八事变后,陈调南京任行政院副院长兼交通部长,调十九路军卫戍京沪,蒋、蔡职务照旧,戴戟任上海警备司令,所属的六十师、六十一师、七十八师于十月中旬开赴京沪沿线。
  七十八师最后离开江西,由九江租乘招商局轮船直达上海。当时南京至上海一段江面,常有脱下炮衣的日本兵舰游弋,蔡军长为防日本兵舰寻衅,曾叫南京海关悬旗令我船停靠,改换陆路前进,师参谋长王友德不知悬旗是蔡所命,以军情紧迫,令继续全速前进,倒也无事。船抵上海,黄浦江两岸行人看到满满一船中国兵,大为兴奋,年轻人跟着我船奔走欢呼、鼓掌、挥手,有的还把帽子甩到半空。我船士兵见此情景极为激动,不待官长指示,一致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誓死保卫中国”。岸上和江中相呼应,惊天动地。日舰上士兵惊愕四顾,不知所措。
  十九路军到达京沪沿线后,即进行整训,陈铭枢任京沪卫戍司令,常由蒋光鼐陪同到各团驻地训话,勉励官兵不惜牺牲,抵御外侮,保卫国土。这些话给我们很大鼓舞。当时大批日本海陆空军已进驻上海,寻衅闹事,形势紧张。蒋光鼐、蔡廷锴、戴戟等十九路军领导人,立即采取应变措施,命七十八师防守淞沪,六十师和六十一师速向上海附近集结。七十八师一五六旅第四团在吴淞口构筑阵地,监视敌海军动向,第六团在闸北构筑阵地,严防敌陆军进袭。全体官兵见战事迫近,个个摩拳擦掌,准备痛打敌人。
  就在敌我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之时,国民党政府妥协退让,颁布所谓“睦邻令”,其实就是不抵抗命令。上海市市长吴铁城在谈判席上顺从日方旨意,一月二十八日答应停止反日宣传,停止抵制日货,取缔抗日团体,并着十九路军立即撤出上海。得此消息,全军官兵莫不愤慨,纷纷叫嚷“亡国了,亡国了,打不成了”,中上级军官忿然离开自己的岗位,拒绝下达撤退命令,下级军官同士兵们仍坚持在阵地上监视日军行动。一月二十八日午夜,宪兵奉命按时前来接替第六团的闸北防务。我前沿阵地上的士兵以未奉到自己上级的命令,拒不移交,正在交涉时,日军前来检查我军是否遵令按时撤退,企图趁我军撤退之际,不战而占领上海,但敌人想错了,于是名震中外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就在这种情况下打响了。
  翌日黎明,敌海陆空部队大举向我军全面进攻,闸北巷战最为激烈。闸北属我军第六团防地,该团用沙包筑成战垒进行抵抗,敌人以坦克车、铁甲车为前导,步兵随后跟进,将我战垒冲破。但我军士兵毫不退让,有的伏在地面,有的登屋顶,继续阻击敌人,俟敌战车临近,伏在地面的士兵便用手榴弹炸毁其履带、轮胎,同时屋顶上的士兵用步枪和手榴弹向其后续部队猛击,打得敌人血肉狼藉,抱头鼠窜,始终未能越闸北一步。上海人民看到该团士兵不怕牺牲英勇杀敌,深为感动,当即捐款赠给全团士兵每人黄呢军服一套。
  防守吴淞的是七十八师一五六旅第四团,团长钟经瑞,我是团部上尉副官。团部驻在吴淞镇附近。我团防守地区是吴淞镇及吴淞镇至宝山县城沿海一线,阵地正面开阔,团部命第三营负责吴淞镇及蕴藻浜沿河防线,第一营重点防守黄浦江堤及沿海,第二营为预备队。闸北战斗打响后,日本飞机每天都由停泊在吴淞口外的航空母舰上起飞,经吴淞地区至上海轰炸,日军舰也每天早上由海面驶经吴淞口助战,傍晚始返。我们没有高射炮或平射炮,每次敌机、敌舰经过吴淞地区,我们就用步枪射击,但无济于事。然而敌人不敢轻视,每次日舰驶近我江防阵地,便嘀嘀哒哒先吹几声号,接着用机枪扫射,用大炮轰击,成为一种规律。但敌军仍认为我吴淞守军是个威胁,于是开战几天后,便以海空军掩护陆军在张华浜登陆,向吴淞镇猛攻。吴淞镇与张华浜之间隔着蕴藻浜,河宽三十米左右,有一座水泥桥为必经之路,因而这成为敌我争夺的焦点。五、六架敌机整天轮番投弹,敌舰四、五艘在附近江面游弋开炮,尘土蔽天,弹片横飞,我士兵毫不退避,与阵前敌军拚杀。几天激战,双方伤亡均重。负责桥头阵地的是我团赵连长,连指挥所设在桥旁纱厂大楼内,激战中该大楼被敌炮击中,赵连长壮烈殉国,更激起全团官兵的杀敌决心。
  某日上午,我团侧背同济大学方向有敌人活动,团部命第二营的一个连前往堵截。该连必须通过长距离的平地,无地形地物可利用,而头上却有敌机盘旋。他们以班为单位,分成九路纵队前进。敌机用机枪扫射,俯冲投弹,他们卧地仰射,敌机升高后,继续前进,有条不紊地到达目的地,完成任务。
  吴淞炮台是海岸要塞。上海战事发生后几天,炮台还没开过炮。二月上旬某日,一五六旅旅长翁照垣同要塞司令部滕参谋长联系,叫他试向租界日军据点发炮,几声炮响后,接到炮台电话,说打不到上海租界,只好作罢。这天下午四时左右,四艘日本军舰照例由上海沿黄浦江返回海面,行至吴淞附近时,翁命炮台立即向日舰开炮,日舰亦向炮台还击,一时炮声隆隆,双方炮战半小时左右,其中一艘日舰冒起冲天黑烟,其它两艘日舰迅即一左一右驶前遮护,另一艘日舰殿后掩护,各舰同时施放烟雾,狼狈逃窜。大家都高兴地说,这一仗打得好,打得过瘾。
  第二天上午七点多钟,日舰二十多艘由吴淞口外鱼贯驶入黄浦江,在江口至吴淞镇江面一字摆开。八点钟又有三十六架日机飞临炮台上空,轮流俯冲投弹,敌舰同时向炮台开炮,炮台立即还击,交火之声震耳欲聋。我见情况紧急,忙进团长室听候命令,见旅长、参谋主任和团长静坐室内,默默无言。少顷,旅长说:“应当避免不必要的牺牲,还是到防空洞避一下好。”于是进入防空洞。敌军炮火确实猛烈,不到一小时就听不到炮台的炮声,显然已失去战斗力。我急忙钻进防空洞,报告我所了解的情况,旅长说:“已接到炮台的电话,他们的副官长阵亡,参谋长受伤。”团长说:“赶快叫第一营派一个连进入炮台增援。”不久便看到第一连官兵由驻地开出,立即分散跃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很快进入炮台阵地。第一连士兵只持有陈旧的步枪,对敌机、敌舰无法发挥威力,只是严阵以待,专等敌人登陆,与之肉搏。中午十二时左右,敌机敌舰停止轰击,也没从此地登陆。从此每天必有几架敌机在炮台上空扫射,敌舰亦向炮台开炮,我第一连岿然不动。
  与十九路军并肩作战的有张治中将军率领的第五军,下辖八十七师、八十八师。这两个师是蒋介石的亲信部队,使用的是当时中国部队中最好的武器,他们担任庙行防务,苦战几天被日军突破,整个防线被截为两段。蒋光鼐急调驻防浏河担任预备队的六十一师第九旅驰往增援,在旅长张炎指挥下,经过反复争夺,终于把日军击退,恢复阵地。但预备队全部投入庙行,我军侧背空虚,敌人便以重兵在浏河登陆,我军腹背受敌,国民党大批军队却驻扎南京、镇江一带,观望不前。十九路军将领不得不通电全国,告以后援不继,忍痛撤退。
  我们团三月一日夜由吴淞撤出,在嘉定休息一天,随即赶到昆山与全师会合,接着我团奉命前进到京沪铁路青阳港桥头一带构筑阵地,准备迎击敌人。敌人慑于我军威势,未敢继续进攻。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就此结束。
  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十九路军将士满怀爱国热情,发扬民族正气,以劣势装备和血肉之躯,狠狠打击了拥有现代化装备的日本侵略军,其英勇壮烈,惊天地泣鬼神,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07: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932年一·二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为掩护炮制伪满洲国傀儡政府的阴谋,由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串通日本上海公使馆助理武官田中隆吉,蓄谋在上海制造事端。田中隆吉与女间谍川岛芳子策划,于1932年1月18日,唆使日僧天崎启升等五人向马玉山路中国三友实业社总厂的工人义勇军投石挑衅,与工人发生互殴。田中操纵流氓汉奸乘机将两名日僧殴至重伤,日方传出其中一人死于医院。随即以此为借口,指使日侨青年同志会一伙暴徒于19日深夜焚烧三友实业社,砍死砍伤三名中国警员。20日,又煽动千余日侨集会游行,强烈要求日本总领事和海军陆战队出面干涉。21日,日本总领事村井苍松向上海市长提出道歉、惩凶、赔偿、解散抗日团体四项无理要求。22日,日本驻上海第1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发表恫吓性声明,以保护侨民为由加紧备战,并从日本国内向上海调兵。27日,村井向上海市当局发出最后通牒,限28日18时以前给予满意答复,否则采取必要行动。国民党政府为集中兵力在江西 “剿共”,对日继续执行不抵抗政策。军政部长何应钦急电第19路军忍辱求全,令上海市长吴铁城于28日13时45分全部接受日方提出的无理要求。暂时下野的蒋介石委托国民党元老张静江说服蔡廷锴避免与日军冲突,并调宪兵第16团接替上海第19路军防务。日方接到吴铁城答复表示“满意”,却又以保护侨民为由,要中国军队必须撤出闸北,不待答复便于当晚突袭闸北。
  日本称一·二八事变为上海事变或第一次上海事变,在1932年中国上海发生,是中日两国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军事冲突,时间长达一个多月。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民间的反日情绪高涨。日本方面声称将采取自卫手段保护日侨利益。1932年 1月18日下午四时,天崎启升等五名日本僧人在毗邻上海公共租界东区(杨树浦)的华界马玉山路的三友实业社外被殴打,一人死亡,一人重伤。日方指为工厂纠察队所为,1月20日,50名日侨青年同志会成员放火焚烧了三友实业社,回到租界后又砍死砍伤三名工部局华人巡捕。当天,1200名日本侨民在文监师路(塘沽路)日本居留民团集会,并沿北四川路游行,前往该路北端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要求日本海军陆战队出面干涉。途中走到靠近虬江路时,开始骚乱,袭击华人商店。
  1月24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向上海增兵。当时负责防卫上海的中国军队是粤军的十九路军,由蒋光鼐及蔡廷锴指挥,京沪卫戍司令为陈铭枢。陈铭枢及十九路军主张应付日军挑衅,但国民政府会议后则主张忍让,并于1月23日由军政部长何应钦下令十九路军五日内从上海换防。
  1月28日23时30分,日军海军陆战队2300人在坦克掩护下,沿北四川路(公共租界北区的越界筑路,已多次划为日军防区)西侧的每一条支路:靶子路、虬江路、横浜路等等,向西占领淞沪铁路防线,在天通庵车站遇到中国驻军十九路军的坚决抵抗。一二八事变爆发。

〖战况〗
  
☆ 十九路军奋起抗战
  事变之初,驻上海日军有海军陆战队1800余人及武装日侨4000余人、飞机40余架、装甲车数十辆,分布在虹口租界和杨树浦,另有海军舰只23艘,游弋在长江口外和黄浦江上,由海军第1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指挥。1月28日午夜,陆战队分三路突袭闸北,攻占天通庵车站和上海火车北站。上海军民义愤填膺,担负沪宁地区卫戍任务的第19路军3个师共3万余人,第60、第61师分驻苏州、南京一带,第78师2个旅驻守上海,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抗战。防守市区的第156旅,在前来接防的宪兵第16团主动配合下,打退由横浜路、虬江路、宝山路进攻的日军,29日夺回天通庵车站和上海北站。日军败退租界,通过英、美等国领事出面"调停",达成停火协议,缓兵待援。上海民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纷纷组织救护队和义勇军,积极支援第19路军抗战。29日,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威胁中国政府,诬指上海事件是中国排日运动引起的。南京政府于 30日仓促迁往洛阳。至2月2日,日军从国内增调航空母舰2艘、各型军舰12艘、陆战队7000人援沪。蒋光鼐急调第60、第61师参战。3日,日军破坏停火协议再向闸北进攻,被守军击退。日本内阁遂增派第3舰队和陆军久留米混成旅援沪,由第3舰队司令野村吉三郎接替盐泽指挥。7日,野村改变攻击点,以久留米旅进攻吴淞,陆战队进攻江湾,企图从守军右翼突破。第19路军依托吴淞要塞及蕰藻浜水网地带与日军激战,第61师将进攻纪家桥、曹家桥及偷渡蕰藻浜的日军各个消灭,其余日军又龟缩租界,由英、美等国领事再次出面"调停",以待援兵。

☆ 第五军驰援上海作战
  上海战况于日军不利,日本内阁于2月14日又调陆军第9师参战,改由第9师师长植田谦吉统一指挥。同日,中国政府派请缨抗日的张治中任第5军军长,率所部第87、第88师及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增援上海,归第19路军统一指挥,接替从江湾北端经庙行至吴淞西端的防线,为左翼军。第19路军为右翼军,担负江湾、大场以南及上海市区的防御。18日,植田发出最后通牒,要挟中国守军于20日17时前撤退20公里,被蔡廷锴严词拒绝。20日植田令日军全线总攻,采取中央突破,两翼卷击的战法,以第9师主突江湾、庙行结合部,企图北与久留米旅围攻吴淞,南与陆战队合围闸北。守军第19路军与第5军并肩作战,密切配合,利用长江三角洲水网地带及既设工事顽强抗击,并组织战斗力强的部队夹击突入江湾、庙行结合部之敌。经过6昼夜争夺战,日军遭受重创,由全线进攻转为重点进攻,再由重点进攻被迫中止进攻。

● 日军增兵袭击浏河攻陷上海
  淞沪抗战激励全国,后方官兵纷纷请缨抗战,蒋介石拒绝再向上海增兵。而日本内阁决定组建上海派遣军,派前陆军大臣白川义则任司令官统一指挥。2月27日起,上海日军又得到陆军第11、第14师的增援,总兵力增至9万人、军舰80艘、飞机300架,战斗力骤增。当时中国守军总兵力不足5万,装备又差,而且经一月苦战,伤亡比较严重,左侧浏河地区江防薄弱。白川汲取前三任指挥官正面进攻失利的教训,决定从翼侧浏河登陆,两面夹击淞沪守军。3月1日,指挥第9 师等部正面进攻淞、沪,以第3舰队护送第11师驶入长江口,从浏河口、杨林口、七丫口突然登陆,疾速包抄守军后路。淞沪守军腹背受敌,被迫退守嘉定、太仓一线。2日日军攻占上海,3日战事结束。
  是役,中国军队在人民支援下浴血奋战,连续击败日军进攻,使敌三易主将,数次增兵,死伤逾万,受到沉重打击。但政府当局妥协退让,不继派援兵,守军寡不敌众,防线终被日军从翼侧突破而被迫撤退。后在英、美、法、意等国调停下,中日双方经谈判,5月5日南京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不久,国民党政府将英勇抗战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调往福建“剿共”。——后来发生了反蒋抗日的福建事变。
  1月29日凌晨,日机从停泊在黄浦江上的“能登吕”号航空母舰上起飞轰炸闸北华界,宝山路584号商务印书馆及东方图书馆(中国最大的私人图书馆,藏书超过三十万册)均被炸毁。闸北多处燃烧。但日本陆战队夺占北站的企图以失败告终。
  1月31日,日本援军抵达上海,有巡洋舰4艘、驱逐舰4艘、航空母舰2艘及海军陆战队7000余人。
  2月1日,日本军舰从长江上炮轰首都南京。国民政府宣布迁往洛阳,表示决不屈服(年底才迁回南京)。
  2月初,1万多日军多次进攻吴淞,均被击退。2月13日,日军劲旅久留米混成旅团千余人,在蕰藻浜曹家桥偷渡成功后,在永安纱厂门前被中国重兵包围,又有60名敢死队员实施自杀攻击,1600日军全军覆没。日军遭受重创,一举占领吴淞的企图遂破产。
  之后战事扩大,日军四易主帅,指挥官由海军少将改由海军中将任,最后以陆军大将,前陆军大臣白川义则担任;数度增兵后日方最后投入兵力超过三个师团七万人;并兼以海空军、战车助战。
  第五军官兵战前宣誓
  中国方面,蒋介石于事变发生后复出主理军事,以中央军第八十七、八十八师及税警团、教导团为第五军,由张治中指挥,于2月16日加入上海作战;之后蒋再调正在江西围剿共军的第十八军陈诚部入浙。中国军队在国民支持下,在江湾一带抵抗日军进攻至3月 2日,由于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形成腹背受敌的局面,于是全面从前线后撤。3月3日,日军占领真如、南翔后宣布停战。
  5月5日,中日在英、美、法、意各国调停之下签署《淞沪停战协定》。日军返回战前防区(上海公共租界北区、东区及其越界筑路地带),中国军队暂留现驻地(沪宁铁路上的安亭镇至长江边的浒浦一线),交战区划为非武装地区。

〖两国参战兵力对比〗
  ●日军7万人:第三舰队、混成第二十四旅团、第九、第十一、第十四师团;
  ☆中国军队5万人:十九路军;第五军(张治中)。

〖中国的损失〗
  据统计,事件中中国金钱损失约为十四亿元。闸北华界的商号被毁达4204家,房屋被毁1.97万户,损失惨重。(5年后八一三淞沪会战,闸北华界几乎全部被毁)同济大学(吴淞)、复旦大学(江湾)、上海法学院等均遭轰炸。

〖日本的损失〗
  在两国正式签署停战协定前,日人在4月29日于虹口公园举行阅兵,庆祝日本天皇长寿的天长节及日军胜利。韩国人反日志士尹奉吉混入人群中,向主宾席投掷炸弹,结果白川义则被炸死,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被炸断一腿,植田谦吉中将师团长被炸瞎一目。尹奉吉后来被捕,在日本被处死。

【第二次淞沪抗战】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

〖第二次上海事变〗
  (1937年八一三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华战争在上海制造的事变,也称第二次上海事变。1937年8月9日,驻上海日本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率士兵斋藤要藏,驾军用汽车强行冲击虹桥中国军用机场,被机场卫兵击毙。事件发生后,中国上海当局当即与日方交涉,要求以外交方式解决。但日军无理要求中国军队撤离上海、拆除军事设施,同时,向上海增派军队。8月13 日,日军便以租界和停泊在黄埔江中的日舰为基地,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上海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在上海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开始了历时3个月之久的淞沪抗战。

〖战况〗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
  淞沪地区位于长江下游黄浦、吴淞两江汇合处,扼长江门户。由于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淞沪停战协定》的限制,中国军队不能在上海市区及周围驻防,市内仅有淞沪警备司令杨虎所辖上海市警察总队及江苏保安部队两个团担任守备,兵力薄弱。然而,日本在“一·二八”事变以后,即在上海虹口、杨树浦一带派驻重兵,专设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驻沪兵力有海军陆战队3000余人,大批日本舰艇常年在长江、黄浦江沿岸巡弋。
  1937年,日本侵略军制造“七·七”事变,侵占平津后,企图侵占上海,而后进攻南京。8月9日,驻沪日本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进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被中国保安部队击毙。日军以此为借口,要挟中国政府撤出上海保安部队,亦向上海增兵。
  8月13日,日本海军陆战队以虹口区预设阵地为依托,向淞沪铁路天通庵站至横滨路的中国守军开枪挑畔,并在坦克掩护下沿宝山路进攻,被中国守军击退。
  8月14日,中国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同时,军事委员会以京沪警备部队改编为第9集团军,张治中任总司令,辖3个师1个旅及上海警察总队、江苏保安团等部,担负反击虹口及杨树浦之敌任务;苏浙边区部队改编为第8集团军,张发奎任总司令,守备杭州湾北岸,并扫荡浦东之敌。
  8月15日,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声称“为了惩罚中国军队之暴戾,促使南京政府觉醒,于今不得不采取之断然措施”。同日,日本下达编组上海派遣军的命令,以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官,下辖第3、第9、第11师(欠天谷支队)等部,作战任务为“与海军协同消灭上海附近的敌人,占领上海及其北面地区的重要地带。”
  与此同时,蒋介石下达全国总动员令,将全国临战地区划为5个战区,沪杭地区为第3战区,冯玉祥任司令长官,顾祝同任副司令长官,并任命陈诚为第3战区前敌总指挥。决定以主力集中华东,迅速扫荡淞沪敌海军基地,阻止后续敌军登陆。
  8月17日,中国军队再次向虹口、杨树浦方面之敌反击。第87师攻占日海军俱乐部,并击退敌多次反扑。第88师在八字桥、法学院、虹口公园等处与敌反复争夺。8月19日,中国军队又一次发起攻势,以从西安到达的宋希濂所属第36师加入战斗,与第88师、第87师一起,经昼夜激战,突破日军阵地全纵深,攻入汇山码头。日军凭借坚固工事顽抗待援,中国军队进展困难。第36师第215团第2营300余名官兵攻入华德路十字街口,突入巷内与敌展开白刃格斗,不料被日军以坦克阻塞路口,遭到火力袭击,全部壮烈牺牲。
  在此期间,中国军队亦与日本航空队展开激战,并积极攻击进犯的日本陆军和舰艇,击落日机47架,炸沉日巡洋舰1艘,中国空军队员阎海文、沈崇诲等壮烈牺牲。
  8月18日至20日,日军第3、第11师先后由日本出发,至22日到达上海以东120公里的海域,换乘小舰艇准备登陆。第3战区鉴于敌登陆威胁增大,遂以第9集团军专负上海市区之作战,以新编成的第15集团军(总司令陈诚)负责吴淞镇以下沿江防线的作战。
  8月23日晨,日军上海派遣军第3、第11师在优势火力掩护下,于川沙河口、狮子林、吴淞一带强行登陆。24日,中国第15集团军先后进至上海,向登陆之敌发起反击。9月1日,日军1000余人围攻狮子林炮台,第98师一部与敌反复白刃搏斗,多数牺牲。9月5日,日军集中30余艘军舰,掩护陆军向宝山发起猛攻,中国军队顽强抵抗,守卫宝山的第18军第583团第3营500名官兵,在营长姚子青率领下,浴血奋战,击退日军数次冲击,奋战2昼夜,多数壮烈牺牲。
  9月上旬,由于日军不断增兵,战争逐步升级,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不断调整部署。9月11日以后,蒋介石自兼第3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任副司令长官。以陈诚的第15集团军为左翼作战军,以张治中的第9集团军为中央作战军,以张发奎的第8集团军为右翼作战军。9月21日,再次调整部署,朱绍良任中央作战军总司令兼第9集团军总司令;陈诚任左翼作战军总司令,下辖第19集团军(薛岳为总司令)和第15集团军(罗卓英为总司令);张发奎任右翼作战军总司令,下辖第8集团军(张发奎兼总司令)和第10集团军(刘建绪为总司令)。
  9月下旬至10月初,日军第101、第9、第13师等增援部队陆续在上海登陆,加入上海派遣军之作战。至此,日军总兵力达20万人。尽管日军在武器装备上占有很大优势,但至11月初仍未能获得决定性胜利,却付出了重大代价。日本统帅部急于在上海方面取得预期战果,决心采取新的措施。11月5日拂晓,日军利用大雾、大潮在杭州湾的全公亭、金山咀登陆,对淞沪实施迂回包围。中国右翼军部分沿海守备部队已抽调支援市区作战,猝不及防,阵地相继失守,战局急转直下。日军第10集团军于11月6日占领金山,力图与上海派遣军达成合围。蒋介石被迫于11月8日下令全线撤退,日军于11月9日占淞江、11月12日占上海。至此,战役结束。
  淞沪会战从1937年8月13日开始,至11月12日结束,历时3个月。日军投入10个师28万人的兵力,动用军舰30余艘、飞机500余架、坦克300余辆;中国投入70余个师的兵力,动用舰艇40艘、飞机250架。中国官兵同仇敌忾,斗志昂扬,以劣势装备与敌人拚搏,毙伤日军4万多人,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速战速决的迷梦。
  淞沪会战期间,上海人民以各种方式积极参加抗战,支援前线。各界群众都组织了救亡协会。文艺界救亡协会、学生界救亡协会、上海市纱厂工友救亡协会等团体,都开展了宣传、募捐、演出、慰劳等活动。全国各界民众积极支援上海抗战。湖南学生战地服务团和福建省民众组织的慰问团,都到前线进行慰劳。海外华侨踊跃捐献,支援祖国抗战,到10月16日,捐款已达330余万元。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挺进敌后,也从战略上配合了淞沪抗战。
  因此,淞沪会战,是中国全民族的抗战。

〖国内影响〗
  八一三事变以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在西北的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后来,又把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项英为正副军长。九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国际影响〗
  沉默就是容忍日军的暴行
  七七事变爆发后,特别是“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援助,在实行武装抵抗的同时,不断呼吁世界各国制止日本的侵略行径,试图通过处交途径寻求和平结束战争。从1937年7月至1938年1月,国民政府先后试图求助英美等国出面调停,但由于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战略方针坚定不移,也由于英美等国远东政策的软弱无能,国民政府的这一努力遭到了失败。从9月起,国民政府又将其外交努力的重点转移到了争取国联和《九国公约》会议制裁日本的侵略,中国代表团在国联揭露了日本的战争罪行,争取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支持。但在英国的操纵下,国联大会通过的决议没有任何具体援华的措施,也完全不提制裁日本。同时,《九国公约》会议也最终成为英美对日推行绥靖政策的一次会议,它们对日本采取姑息政策,互相推诿,不同意建立共同阵线来制止日本的侵华,这使国民政府求助于国际组织的希望彻底破灭了。最后,从1937年10 月起,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和驻日大使狄克逊在中日两国政府之间为“实现和平”进行了一系列秘密外交活动。然而当1938年1月16日日本政府发表“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声明之后,南京政府宣布中日断交,这场历时两个多月的德国调停也以毫无结果而告终了。至此,抗战初期中国政府的外交战便画上了一个休止符号。
  外交战的不利丝毫没有影响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支持,在他们看来,政府的决策并不能改变他们的立场和感情。当“八一三”的自卫枪声传到德国时,《人道报》说:“许多年来我们英勇的中国同志所不倦地呼吁民族精神,统一精神,在这迷途的侵略者之前,突然像一道现代的新万里长城似的耸立了起来。”《共和报》载文称:“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国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观于战况之烈,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
  在英国,牛津、剑桥等18所大学的90名教授联合致电中国教育部长王世杰,对“日本军队轰炸上海、摧毁学校,吾等闻讯为之发指:吾将敦促本国政府,协力制止日军侵华行动”。英国工会也发表声明,对中国抗战深表同情。10 月15 日,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蓝博士主持召开”反对日本在华暴行”的万人市民大会,参加会议的有前国联调查团主席李顿爵士等英国著名人士,英国前任首相劳合·乔治也送来书面发言表示支持。会议开始前日本东京教会曾来电要求大主教不要举办此会,但遭到严辞拒绝。大主教在大会上说道:“这个会的目的,在于反对杀戮和残害非战斗人员,这是今天中国惨痛战争中的一个特点,也使文明世界为之震惊。我们不能沉默,沉默就是容忍日军的暴行!”
  美国民众也对上海人民深表同情。美国传教士琼斯博士在给日本国民的一封公开信中写道:“我认为贵国民众在贵国领袖领导下已误入歧途。中国拒绝贵国侵犯它的主权,各国赞赏中国的立场。爱好和平的人们对侵略行径的仇恨如火山爆发,这种愤慨情绪将旷日持久,而使贵国蒙害匪浅。”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和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法国著名左翼作家罗曼·罗兰联合发表宣言,吁请各国人民自动组织抵制日货运动,勿与日本合作,“直至日本军队完全退出中国,并放弃侵略政策为止”。此外,德国驻沪总领事和在沪德国商会、印度国民大会、朝鲜民族革命党等国也纷纷声明表示支持中国的淞沪抗战。
  苏联政府和人民对淞沪抗战也给予了热诚的支持,这主要表现在1937年8月21日中苏签署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这表明中苏两国在反对日本侵略方面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对于日军的嚣张气焰不失为一沉重打击。另外,苏联还派出空军直接参加中国的抗战,并提供了大批武器装备。随着抗战的继续,这种友谊的意义就显得更意味深长了。
  在沪的国际友人更是直接参与了援助淞沪战争的进程。《大美晚报》主持人高尔德(Randall Gould)便利用其报纸积极支持中国人民的抗争,《密勒氏评论报》的主持人鲍威尔(J.B.Powell)更是以他的良心向世人揭露日军的侵略行径,以致招致日军的极度仇视。有一次,日方派人用报纸包着一枚炸弹向鲍威尔掷来,幸亏炸弹没有爆炸。上海沦陷后,日军冲进租界将鲍威尔逮捕入狱百般折磨,最终使其终身残疾。当采访完淞沪抗战的中期和后期后,早以《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一举成名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便在他的新著《为亚洲而战》中写道:“现在,中国的事业也就是我的事业了。我并把这份感情,同反对世界上的法西斯主义、纳粹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决心联系在一起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31 0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79年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0 03:03 PM , Processed in 0.03727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