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9|回复: 0

皇太极突然离世之谜 最离奇香艳的谋杀传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3 05: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宸妃曾居住的关雎宫。

2.jpg

宸妃画像。

3.jpg

皇太极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农历八月九日,戎马一生的皇太极白天还正常忙忙碌碌地处理政事,夜里竟“无疾而终”了。
历史上任何一个突然离世的帝王都会留下N个版本的千古之谜。于是,几百年来,关于皇太极暴死之谜便被后人作出了无数的猜想。而其中,流传最广的野史传闻便是皇太极死于谋杀,而这场史上最离奇香艳的谋杀案的主角便是与之有着爱恨纠葛的多尔衮和庄妃。


  皇太极一生最爱的女人


  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农历十月,一位来自蒙古草原的美丽女子——海兰珠,在兄长科尔沁贝勒吴克善的陪同下,入嫁盛京皇宫,做了皇太极的侧福晋。这年,她已经二十六岁了。


  而此时,她的胞妹庄妃已进宫九年,而亲姑姑哲哲也已嫁给皇太极二十年了。


  在迎娶海兰珠之前,皇太极就耳闻海兰珠的美名,仰慕已久。等到见了面成了亲,二人琴瑟相合,双栖双飞,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皇太极称帝,海兰珠后来居上,被册封为宸妃、“东宫大福晋”,地位仅次于中宫皇后。皇太极将她所住的居所赐名为“关雎宫”,借《诗经》中的名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赞美和称颂海兰珠的贤淑美德,象征他们真挚热烈的爱情。


  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海兰珠诞下一子,皇太极喜出望外,破例立即召集群臣聚于大政殿,宣布这个八阿哥就是将来皇位的继承人,并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颁发大赦令。


  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时年三十岁,已是父皇的得力助手,但皇太极从未流露过要让豪格继承皇位的意思。在海兰珠生子前后,皇太极诸子相继降生,也从未有过普天同庆的举动。

  为见爱妃六昼夜奔驰六百里累死六匹骏马


  可怜这位八阿哥无福消受这天大的恩典,半年之后竟不幸夭折。海兰珠在这一沉重打击下,精神抑郁,情志不舒,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皇太极虽尽心呵护,却难以排解海兰珠内心的忧伤。


  崇德六年(公元1641年)农历八月十四日,为了扭转前线的危急局势,皇太极带着严重的鼻衄病,流着鼻血,连续六个日夜长途奔驰六百里,到达前线。一个月后,战局得到彻底扭转。


  九月十二日,留守盛京的满笃里、穆成格等赶到前线,向皇太极报告:宸妃病重,希望能见皇上一面。皇太极听到这个消息,登时方寸大乱:爱妃一定病得相当严重,否则宫中决不会派人专程到战火纷飞的前线来报信。


  皇太极毫不迟疑,当即决定返回盛京。临行前,他召集前线诸王将帅,对下一步的战略作了明确部署,分别授予各个方面的指挥权。十三日一大早便匆匆上路,日夜兼程向盛京方向疾驰。这位多情天子再一次六个日夜长途奔驰六百里。据说,在六天之中,皇太极累死了六匹骏马。十七日夜,一行人在旧边宿营。皇太极刚刚睡下,尚在朦胧之中,就被盛京派来的专使惊醒。来人急报:宸妃病危。

  痛失爱妃皇太极恸哭中昏迷不醒


  皇太极惊出一身冷汗,立即下令起营,并命令大学士希福、刚林、梅勒章京冷僧机、启心郎索尼等先行一步,轻装疾行,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盛京,先替他向宸妃问候。


  冷僧机和索尼于次日凌晨最先到达,可是他们刚刚踏进皇宫内门,宸妃便停止了呼吸,年仅三十三岁。


  冷僧机、索尼立即回转身,跑步上马,飞奔出城,在途中与策马飞驰的皇太极相遇。二人将宸妃去世的消息告诉了皇太极。早已有了不祥预感的皇太极还是顿觉 “山陵崩于前”,险些跌下马来。定了一下心神后,不禁悲从中来:老天啊,你一向眷顾大清,可为什么不让朕与此生最爱的女人当面诀别?!他催促战马一路狂奔,在早上七时左右进城,进大清门,径直奔入关雎宫。


  斯人已逝,遗容尚存。皇太极极度悲恸,连续六天六夜不吃不喝,并一度在恸哭中昏迷不醒,醒来后“寝食俱废”。诸王大臣、后宫嫔妃见皇太极过于悲伤,无不同声劝解,最后不得不跪请皇上节哀。


  皇太极决定亲自为爱妃操办丧事。他下令:一切丧殓之礼,皆按国葬规格优厚置办。宸妃的灵柩由东侧门出盛京地载门五里暂时停放。他亲率诸王贝勒以下、牛录章京以上人等和后宫福晋、公主以及梅勒章京命妇以上众人为宸妃送葬。


  宸妃被葬于盛京城北门外十里。葬礼过后,皇太极没有进入清宁宫居住,而是住在宫里临时搭起的帐幄之中,饮食顿减,彻夜难眠。


  农历九月二十九日是海兰珠初祭的日子。皇太极率原送葬人员前去宸妃灵前祭祀,宣读祭文,赞颂宸妃的美德,又命喇嘛僧道做道场,超度宸妃的亡灵。十月初,皇太极追封宸妃为“元妃”,谥号为“敏惠恭和”。这在清代妃子的谥号中是字数最多的。继初祭之后,皇太极又定月祭、大祭、冬至令节祭,甚至在年底祭祀祖先、山陵时,也都要祭宸妃。


  这年春节,皇太极下令免朝贺,停止宴会和歌舞等一切娱乐活动。即使在收降洪承畴、祖大寿等一批明朝将领举行盛大宴会时,他也没有兴致参加。


  史书记载,大丧期间,一个承政(相当于中央部门的部长)召文艺工作者吹弹歌舞,险些被处死。皇太极的弟弟阿济格等一批人也因为“戏舞鸣弦而歌”而获罪,一大批人受到极重的处罚。这一年,皇太极五十岁。一个百战归来的老皇帝,对于海兰珠如此深情并执著,在中国历史上确属异数。

  毫无征兆端坐而死


  从宸妃突然离世开始,皇太极明显感到自己衰老了。这年的农历十月初二,诸贝勒和他们的福晋们奏请祭拜宸妃。皇太极深有感触地说:“ 山太险峻就会倒下,树木太高容易折断,年纪大了就会衰弱,这是老天赐给我的忧虑啊。”在他的这番话中,所忧的“年富则衰”就是指他自己。古人云:“五十而知天命”,而崇德六年,皇太极整整五十岁。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农历八月九日,皇太极像平常一样忙碌:先是接见和赏赐了土默特部落前来贡马的甲喇章京大诺尔布、小诺尔布等十五人以及他们的随从;之后,他奖励了护送格隆喇嘛来盛京的土默特部落车克车章京所属诺木习礼和从人;随后他同皇后、诸妃在崇政殿召见远嫁察哈尔、科尔沁蒙古的固伦公主,并挑选最好的绸缎赏赐固伦公主和科尔沁一同来朝的福妃、贤妃及诸福晋。这一天,他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


  而就在这天夜里,皇太极端坐在正寝清宁宫东暖阁的南炕上,无疾而终,年仅五十二岁。


  史上最离奇香艳的谋杀传闻


  有关的清代官修史书几乎都记载说皇太极死时是“无疾而终”。皇太极从小身体很好,中年以后身体发福,有些偏胖。官方史书从未记载过他有任何病史。那么,为什么后人会将皇太极的暴死演绎成一起香艳离奇的谋杀事件呢?


  后世野史说皇太极是被多尔衮或多尔衮与庄妃合谋害死的,金大侠的《碧血剑》中更是活灵活现地写到,是袁承志亲眼见到皇太极赶到庄妃的寝宫,被正在和庄妃幽会来不及逃走的多尔衮行刺而死。凭什么这样说呢?不过是因为“大妃阿巴亥之死”、“孝庄下嫁多尔衮”两件谜案。大妃阿巴亥是否是被皇太极逼死的,我们在之前已经讲过了。那么,“孝庄下嫁多尔衮”就更不足以作为两人谋害皇太极的理由了。皇太极死时,顺治年幼,皇太极的几个兄弟手握兵权对皇位虎视眈眈。孝庄皇后为了保全顺治的皇位下嫁给实力最强的多尔衮,并封多尔衮为摄政王。得到多尔衮的帮助后,顺治的皇位得到了保证,顺利成为第一个入关进京登上帝位的满清皇帝。而多尔衮一直到死时,都没有对皇位产生不轨的念头,可以说孝庄皇后的下嫁功不可没。


  可见,皇太极是被多尔衮或多尔衮与庄妃合谋害死的传说是毫无根据的。

  皇太极真正的死因很可能是“痰疾”


  从崇德五年开始,清史的记载中屡次出现“圣躬违和”或“圣躬不豫”的字样。


  崇德五年农历七月二十七日,皇太极第一次“圣躬违和”,到安山(今鞍山)温泉疗养。


  崇德六年农历八月,松山大战前夕,明十三万大军来势汹汹,前线告急。皇太极调集各路人马,决定亲自前往前线坐镇指挥。本来定于农历八月十一日出发,不巧他患上鼻衄(即鼻出血),血流不止,不得不将出发的日期一拖再拖。八月十四日,出血仍未缓解,而前线军情告急。皇太极抱病出征,一路急行,三天后,病情才有好转。


  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农历十月二十日,“圣躬违和,肆大赦。凡重辟及械系人犯,俱令集大清门外,悉予宽释。”


  显然皇太极这次病得相当重,不但用大赦的方式上向天祈求康复,而且都察院的官员们还上疏建议:皇上不必事必躬亲,可让各旗、六部诸大臣处理一些日常事务,至军国大事再向皇太极奏闻,以减轻政事活动,得以静心休养。


  明显感觉力不从心的皇太极不得不同意了这份奏疏的建议,决定以后的政事由和硕郑亲王代善、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硕肃亲王豪格、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合议处理。


  这是一次重大的行政体制的变革。通过这次变革,皇太极基本上交出了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大权。这证明他确实病得不轻,或者是宸妃的死,促使他重新掂量生命中的轻与重。当明白死亡正在逼近之时,对生命的依恋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同年农历十二月,皇太极率众往叶赫出猎,到达一个叫开库尔的地方时,因“圣躬违和”,只得住在那里。随同前往的诸王、贝勒、大臣都请求停止行猎返回盛京,但皇太极因为此行没有收获,不愿空手而归。就在大家左右为难的时候,年仅五岁的皇九子福临射中一狍,当年一箭可射穿两黄羊的皇太极见状,心中大喜,这才与众人启驾还宫。


  崇德八年正月初一,因皇太极“圣躬违和”,免群臣的新春朝贺礼。命令和硕亲王以下副都统以上诸人前往堂子,代替自己向上天和历代祖先行礼祈祷。


  农历三月十七日,因“圣躬违和”大赦,死刑犯以下的人都得到了赦免。


  农历四月初一日,“圣躬违和”,连续两天向盛京城及境内各地的寺庙祷告,施白金。


  农历四月初六日,皇太极遣人至李氏朝鲜世子馆中,要求朝鲜方面进贡一种名为竹沥的药材,并且选派名医前来会诊。而据李氏朝鲜方面的史书记载,皇太极所遣传谕诏令的人曾经告诉李朝世子说皇太极患有风眩之病。


  竹沥是竹子中的汁液,入药可镇咳,祛痰。从崇德七年开始,明清处于最后争夺的关键时期,事务繁多,皇太极夙兴夜寐,宵衣旰食,加逢丧妃之痛,难免痰火上升而头晕目眩,病情加重。如果李氏朝鲜方面的史书记载无误的话,那么皇太极很可能死于“痰疾”。


  崇德八年开始,“圣躬违和”的次数越来越频繁,这说明皇太极的病连续发作。但是从四月开始,这种情况似乎得到了缓解,皇太极的身体状况相对平稳,所以官方史书才会有“无疾而终”的说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23 06:56 AM , Processed in 0.03145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