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9|回复: 2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战术失误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9 09: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人说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的战术水平还停留在一战时期,这是造成其失败的很重要的因素。也有军迷朋友说国民党有装备不用,没能运用装甲突击战,空地协同战。我认为,第一种说法是失之偏颇的(颇有抬高中国民党将领之嫌),而第二种说法也是很难成立的。首先我想分析一下大家都很热衷于的国军装甲战,空地战的话题。

  诚然,国民党的很多将领(应该说是大部分)不懂什么步坦协同,空地一体的战术,但是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可以发现,当时国军的装备也没有能力支持我们心目中欧洲那种装甲战术和空地战术,

  因为根据1945年底至1949年初统计,国民党拥有过不超过500辆各型坦克,编成1个装甲兵团(师级编制),辖2个战车团、1个战防炮营、1个汽车营,共12个战车连,主要型号是日军留下的九七式、八九式坦克300余辆、九四式、九五式装甲车150余辆,根据抗战结束后的美军对国民党援助记录显示,国民党政府又陆续接收了18辆美制M4A4谢尔曼中型坦克和66辆M24“霞飞”轻型坦克 。但是M3A1、M3A3 “斯图亚特”和M24“霞飞”轻型坦克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坦克部队的主要美式装备,数量总共不超过200辆。

  关于飞机,据统计,抗战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从美国驻华美军处接收了261架 P-51D/K,装备国民党空军第3、4、5等3个战斗机大队,成为最主要的战斗机种。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还装备有B-25轰炸机216架、P-38(F-5)侦察机45架、C-47运输机13架,以及装备B-24重型轰炸机的第8大队的30架B-24。此外,还有数十架二战时获得的P-47,P-40战斗机。

  单从数据上分析是枯燥乏味的,解放战争是在方圆30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打响的,国民党军同共产党军的接触战线绵延超过3000公里(从长春到陕北),将以上的飞机坦克分摊到各个战区,那么平均下来的数量真是少得可怜。诚然,现在战争要求的是坦克集中使用,飞机集中轰炸,可是前线到处都是要求支援的声音,单单集中所有技术兵器去打某一仗,恐怕也并不是蒋介石能说的算得。

  首先看看装甲战术,中国的道路条件很差,铁路运输力又十分有限,要想将坦克从各个参战部队集结起来,就得参战部队自己跑,而各种条件差的路况对于路途中坦克装甲车辆的部件的磨损是十分惊人的,而零件的补充,装备的维修,都得靠美国人给撑着。初期是国民党进攻解放区,其实根本就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攻坚战,解放军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牵着国民党的鼻子走,前线没有一条固定的战线,打的全是野战,而且主要战役都发生在陕北,山西,山东那些沟壑纵横,道路状况极差的地区,那么主要用于突破敌人坚固防线的装甲突击作战也就没有了发挥功效的余地。到了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越来越陷入了被动的防御,更多的兵团被陷在了大城市中作为防御力量,当然,坦克在城市战中的防御作用是不可抹杀的,可是问题是本来国军坦克数量就不足,还要把他们拆散开来分散在各个被包围的城市中,打大规模集团突击的可能性逐渐变小,所以,以此看来,即使有国民党将领真的是装甲运用大师,恐怕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罢了。当然,问题是他们也没有那种素质,唯一一次值得一提的坦克突击作战发生在淮海战役期间,从1948年11月12日开始,邱清泉第2兵团和李弥的第13兵团,在坦克、飞机掩护下,由徐州沿陇海铁路两侧并肩东援,企图解救黄伯韬兵团。参加东援的坦克部队主力是蒋介石次子蒋纬国苦心经营的战车第1团。可是就是这么一次本来可以按照教科书式打法去打的装甲突击作战,竟然最后成了天大的笑话。面对数量占绝对劣势的解放军,国民党军竟然将坦克分散使用,结果拳头变成了巴掌,在解放军的纵深防御体系面前(其实也就是多几道战壕而已),激战10日,不仅没突破解放军的防线,还损失了30余量坦克,最后狼狈地撤回徐州。

  再来看看空军支援战术,平心而论,国民党军虽然占据着绝对空优,可是要想实现广大军迷心中的那种西欧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上的立体化战争,距离还差得很远。立体化战争,说白了就是空军对于地面部队的有效支援,而美军,英军实现这个目标的基本保证是两点:1.完善的通讯设施,设想,如果你连让飞行员确定你在哪里,敌人离你有多远都做不到,那还谈什么空中支援啊,美军在二战西欧战场上,每个连都有高频步话机,可以直接呼叫头上的飞机进行支援。2.分工明确的空军装备,美军在二战中对地支援有P-38,F-4U(都经过了改装,可以加挂火箭弹,燃烧弹,杀伤炸弹),英军有“台风”,这些飞机载弹量大,滞空时间长,可以给敌人地面部队造成严重的伤亡,反观国军的那些战斗机,无非是两翼各挂一枚普通炸弹,然后就到前线去支援了,比起英美军队,这样的空中支援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对于国军很具规模的轰炸机部队,他们的表现除了对于解放区后方的骚扰性轰炸外,根本未起到其他支援作用。要知道,美军的B-25在太平洋战场上可是经常飞得只有船桅,树梢那么高,除了用炸弹外,机头4挺12.7mm机枪也打得鬼子鬼哭狼嚎啊。由此可见,国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根本就未形成一套科学的空中支援体系,设备跟不上,纵然思想观念跟得上,又有什么用呢?

  接下来,我想谈谈另一个问题,一战经验在中国战场上是否真的没有用呢?我认为并不是这样的。首先,解放战争虽然有飞机和坦克的参与,但归根结底,还是一场平面的战争,因为双方都没有能力将飞机坦克运用到立体化战争中去。其次,双方在战争中都广泛运用了战壕碉堡等防御体系,而且每一次的防御作战(或对于防御体系的攻击作战)对于双方来说都可以说是生死攸关(解放战争后期,对于国民党军队更是如此)。对于这种体系的攻击和防御,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提供了极好的经验和教训。下面,分别就攻击和防御问题从国军方面做探讨。

  对于战壕体系的攻击,从一战经验来看,可以说关键是炮兵和步兵的协同。而在这方面运用的比较到位的是德军。 1918年德军主要针对高夫的第5军和普鲁默的第3军的“艾米夏尔”攻势就可以看成是炮兵和步兵的协同的完美之作。炮兵在进攻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是摧毁敌军前沿的铁丝网(对国军炮兵来说,这个问题不存在),压制战壕内(或碉堡内)的敌军以掩护步兵前进,在步兵同敌人交火后,迅速实行延伸射击以截断后方敌人预备部队的增援。整个攻击过程要一气呵成,不能有丝毫间断,否则暴露在空旷地带的步兵就成了战壕内敌人的活靶子。从炮兵数量上看,国民党军队有能力做到有效的炮兵压制的。据统计,解放战争时国民党军装备的火炮主要是抗日战争后期美国援助的,型号有M101(M2A1)型105mm榴弹炮,还有M1型155mm“远程汤姆”重型榴弹炮,以及普遍列装的M1A1型 75mm山炮。据统计解放战争中美国为国民党军装备了14个全美械军包括国内12个军(第 2,5,6,8,13,18,53,54,71A,73,74,94军),每个军1个榴弹炮营12门炮,3个山炮营48门炮。新1军,新6军各有60门和 48门105mm榴弹炮,12门155mm重型榴弹炮,两军各还装备了48门美式75山炮。另外归驻印军指挥的炮兵4,5,12团也换装美式榴弹炮。炮兵 4,5团每团各36门105mm榴弹炮,炮兵12团装备36门155mm榴弹炮,到解放战争时炮兵10,13团也换装了美式105mm榴弹炮。此外解放战争时其它一些部队也有美式火炮,整72师有4门,整57师师属炮兵为美式105榴弹炮营,傅作仪部也有一个美式105榴弹炮营。后来1948年美军从平津上海青岛撤走时也送给国民党军几十门105/155榴弹炮。由上可见,美国从抗战到解放战争国民党军逃到台湾总计给了300门以上的大口径榴弹炮,山炮数量超过600门。此外,炮兵11团有25门德制Lefh18型105mm榴弹炮,150mm榴弹炮若干。第7炮兵团,装备了日制96式150mm榴弹炮 36门。炮兵9 团还有日制150mm榴弹弹24门,91式105mm榴弹炮9 门。炮兵6,8,16团装备了相当数量的38年式75mm野战炮。由以上统计我们不难看出,国民党军队在火炮数量上还是相对比较充足的(相对于装甲兵和空军的状况而言),而且,由于美援以及接收的日本战败移交的物资,可以保证炮兵的弹药补给得到大量满足。就以廖耀湘兵团为例,1948年5月,第九兵团改组为机动兵团后,辖新1军、新3军、新6军、49军、52军、71军6个军及另4个旅,粗略统计,有105mm以上重型支援火炮170门,75mm级别的支援火炮500门。在1948年10月23日起的黑山战役中,国民党军集中5个师,在炮火支援下发起全线猛攻,其主攻方向是黑山城东北的高家屯。面对的解放军只有一个纵队(10纵)的2个师(28师,29师)。战线长度不过十余公里,每公里炮火密度完全可以保持在30到40门的水平,按照每门炮每分钟5发的发射速率(105mm榴弹炮的发射速率4发每分钟,155mm炮速度为2发每分钟,75mm炮的速率为11发每分钟),每公里防御正面每分钟落下的炮弹数为125发(按35门炮每公里密度计算),炮弹杀伤半径如果按5米计算(很明显大幅减少了105,155mm炮弹的杀伤力),可以从容覆盖1千米长的前线壕区,从技术层面上讲完全可以达到压制防御一方的密度。

  看起来,国军要完成炮兵压制似乎很简单,可是问题首先在于国军的炮兵从来不带足够的弹药,大批弹药堆在后放仓库里,前线呢,往往放上几轮就没响了,而且国军的炮兵指挥官不愿意花大力气去勘察敌情,制定详细的炮击时间表。要知道,德国人当年的炮兵前线指挥乔治.布希穆勒上校花了一个星期时间勘察协约国军队前线的情况,制定了十分详尽的炮击计划,为每个炮击单位划分了明确的炮击区域,规定了炮击次序及时间。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现在看到的战史中和听到的解放军老兵回忆中都显现出对国民党炮兵的鄙视的原因了。在进攻中,步兵的任务是紧跟炮火迅速推进,在炮兵停止对战壕内敌人压制时离战壕体系越近越好。不应采取以往那种密集队形波浪式的作战,大量携带手榴,冲锋枪,机枪和迫击炮的突击小组将在敌人的战线上四处进行渗透作战,一旦查明薄弱环节,立刻报告后方并就地防御,后方应立刻投入兵力扩大突破口。各位,是不是怎么听怎么像是闪电战的翻版呢?一战期间德军的奥斯卡.冯.胡蒂尔将军就创造了这种战术,在当时的条件下,为了突破布防严密的战壕,德军发明了没有坦克的闪电战。可是国民党军队呢?我记得在电影“辽沈战役” 塔山战役时,国民党将军就要求部下整团整营的向解放军阵地发起突击(的确有历史依据,并非电影演绎),大家想想,当密集队形被瓢泼的弹雨打得支离破碎,队伍中鬼哭狼嚎,剩下的人哪还有战斗意志?要不是后面还有督战队在看着,恐怕前面的人早就掉头跑了吧。有人可能会质疑这种先侦察再突破的战术的效率,那么还是看看历史吧,德国人在1918年3月21日凌晨5点发起的总攻,入夜时分,德军已向前推进了11公里,彻底撕开了对手的防线。由此可见,在塔山,黑山,大虎山,新保安,徐东等一系列解放军的阻击战中,如果国民党将领真能完全领悟到了一战经验,加上自己的火力优势,是完全有可能突破解放军防线的,可是他们连这种能力都没有,不能不说是黄埔军校的遗憾啊。

  再来看看防御作战,由于解放军缺乏坦克这样的突击装备,所以我们可以将每次国民党的防御作战比作是当年(1917年)面临法军“尼维尔”攻势的德军防御作战----数量上占绝对劣势,火炮上占绝对劣势。德军在1917年退到“兴登堡防线”后的防御策略可以说是纵深防御的始祖,依据《剑桥战争史》上面提供的图示,我们可以吧纵深防御体系分为三个区:前哨战区,主战区和后续战区。在前哨战区前面的是炮兵火网和雷区(雷区未在图上标明,当然也可没有),之后是前哨基地---由碉堡,暗堡组成的防御支撑点,互相不连接,360°环射(作用是延缓敌人进攻速度,打乱敌人进攻队形)。在主战区内,是由若干碉堡以及联通的战壕组成的多个大型防御据点,每个都可以构成独立的防御体系,可以经受敌人较持久的攻击。后续战区是绵延的战壕,辅助以碉堡。再后面就是炮兵阵地以及用于反击的预备部队(预备部队亦可以安置在后续战区中,随时增援主战区的据点)。这样,敌人就无法迅速接近战壕并同防御部队发生近距离交火(如肉搏),在前哨区和主战区的拖延将导致防御方的炮兵部队可以从容不迫的向进攻的敌人发射炮弹。结果进攻就会变成一场灾难,陷在前哨区和主战区的进攻部队无法形成突破,也无法快速撤退,交叉的火网会使进攻部队伤亡惨重并最终失去进攻能力。纵深防御的另一个优点是面积大,对于进攻的敌人的猛烈的炮火轰击不会像集中于一线那样受到严重伤亡。有人会说:“修建这样一道防线一定会花费很长时间”,其实并不是这样,碉堡并不一定是钢筋水泥结构,普通的土木结构的碉堡依旧可以抵挡中小口径炮弹的袭击,依旧可以做到360°射击。这样的防御体系,就以守新保安的35军为例,完全可以在他们2天磨磨蹭蹭想走想不走的这段犹豫时间内完成,依托城墙的掩护(作为后续战区),对前哨区和主战区的进攻将更加困难。虽然解放军人数上占有优势,可以利用当年奥斯曼土耳其围攻君士坦丁堡的战法不断地车轮战,在防线上全面接触,直到守军疲乏,找准突破点然后一次性投入大量兵力进而取得突破,但是35军也一定会给解放军造成严重伤亡,并且决不至于在1天之内就被彻底歼灭。同样,对于碾庄,双堆积的国民党兵团来说,纵声防御也是不二选择,因为防线是环形的,内线的预备部队可以迅速的通过纵横的交通壕前往任何被突破的地点。

  综上所述,国民党军队战术上的失利不是因为将领思想局限于一战,而是根本连一战的水平都未达到。如果他们都能仔细研读一战后纷纷被创作出来的经验总结的文献的话,如果他们能对30年前发生在欧洲的那场战争更多关注和研究的话,也许还不至于失败的那么丢人现眼。不过,必须承认的是,得民心者的天下,即使战术上再完美,再先进,没有人民的支持,这场战争也是不可能打赢的,从这个层面上讲,塔山的失败,双堆积的覆灭,其实早已在南京的决策中就决定了。
发表于 2009-9-19 1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0 10: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连国防部作战厅长都是对方的人,指挥官的战术素养再高也难打赢吧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6 09:40 AM , Processed in 0.02896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