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1|回复: 2

林彪养病回国后至解放战争爆发 都做了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5 07: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的林彪,是在1938年11月的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结束后,带着毛泽东委托他交给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的六中全会材料去苏联养病的,在那里有3年时间。

1941年10月,林彪离开莫斯科,由季米特洛夫安排人护送回国。但林彪一行到达乌兰巴托时遇到麻烦,由于日军的封锁,他们进退不得,几经交涉,只允许林彪一人乘飞机返国。刘亚楼、李天佑、杨至成、钟赤兵、贺诚等人则被困在外蒙古自谋出路:做买卖、行医、放牧、加入苏军……当林彪独自飞到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时,1942年的元旦就要来临。

蒋介石通过林彪向共产党“示好”

林彪虽然离开中国3年,但对国内形势和国共关系并不陌生:在苏期间,林彪作过有关中国战争形势的报告;接待过周恩来、任弼时;与共产国际保持密切联系。《季米特洛夫日记1933-1949》一书中记载了林彪同季米特洛夫的交往,仅在1941年就有:“2月7日:把林彪有关中国事务尤其是国共之间关系的汇报寄送给斯大林、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铁木辛哥。”“4月3日:同林彪同志谈中国共产党问题。”“4月7日:同林彪详细交谈中国问题,他讲了他对中共中央对国民党策略的批评性意见。”“4月26日:林彪谈苏日条约对中国国内发展的影响。”等等。

当年的林彪颇受重视,早在1935年12月19日,毛泽东、张闻天曾联电彭德怀:“中央各同志均认为林彪同志是我们党内最好的、最优秀的高级干部之一。……是有着中国及国际荣誉的。”苏静将军(电影《大决战》总顾问)90年代曾这样说林彪:“这个人打仗一个是巧,一个是细,而且很有创意。他能把千军万马摆得井井有条,用得得心应手,所以说林彪是中国近代的诸葛亮也!那个年代,很多军界人士都还是很佩服他的。”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抗战4年多来一直没同日本“宣战绝交”的蒋介石政府于12月9日对日正式宣战,随后蒋介石出任同盟国军的中国战区统帅。

国共合作因“皖南事变”几近破裂。日军乘华中地区国共两军刀兵相见,于1942年1月底同时发动豫南战役(攻击汤恩伯部)及苏中“扫荡”(进攻新四军江北部队)。为变华北为“大东亚圣战兵站基地”,日本华北派遣军主力先后北向合击共产党晋察冀军区,南下针对国民党发动中条山战役,随后对共产党冀鲁豫边区实行“铁壁合围”。

“皖南事变”亲痛仇快,两败俱伤,让日本人钻了空子,所以蒋介石想同共产党“重新修好”,在等待机会。这时新疆军阀盛世才电告:林彪到了迪化。蒋介石为之心动:林彪是我黄埔生,指挥过平型关大捷,虽是中共将领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但他在抗战周年纪念日时曾领衔延安抗大发电“慰问坚苦卓绝的抗战最高统帅蒋委员长”;国共闹摩擦时他在苏联,而苏联是支持我领导抗战的。于是,蒋“通令迪化、兰州、西安,林彪所到之处,党政军一律不得留难,并应极力加以影响”。

因而,林彪在迪化、兰州时受到国民党要员的轮番会见,甘肃省主席谷正伦也亲自出面宴请。这大出林彪的意外,但他心里明白这是蒋介石的意思。

1942年1月16日,林彪到达西安又受到热情接待。当晚他把情况向毛泽东作了电话汇报。此时共产党敌后根据地面临空前困难,毛泽东也迫切希望国共改善关系,告诉林:“你要大谈国共合作和共同建国的必要性。蒋是向我们抛绣球,你要相机行事。”

林彪很快进入“亲善大使”的角色。抗日名将的形象加上“斯大林十分欣赏林彪,欲以3个师与中共交换林彪”的传说,使得林彪受到各界热烈欢迎,单是欢迎酒席就排到10天之后。

指挥3个集团军的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也亲自宴请林彪。胡宗南与林彪有过一番交谈。胡宗南说:“师弟少年得志,在我们黄埔系中算是青出于蓝呢!”林彪答:“校长讲: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我这么多年不过混了一个师长,怎好和师兄相比?”胡宗南颇为自得:“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已经形成,师弟对时局有何高见?”林彪道:“中国必胜。必胜的前提是国共亲密合作,并肩抗战,抗战建国。只要抗战胜利,不再内战,采用各国新技术,建立非帝国主义、非社会主义之三民主义之国家,则不出数十年,中国可成为世界一等强国。如不采取国共合作方式,后果不堪设想,中条山等处失利盖因兄弟阋墙之必然。如不根除摩擦,势必重现内战之惨剧。”胡宗南问:“万一真的再次内战,你方能支撑多久?”林彪断言:“如果内战,必是持久战。日本和中国相比,较之国共力量之比,其胜算应更多些,结果怎么样?中国独立抗击4年,日本仍没解决中国问题。由此可见,速决的可能不存在。1927年国共反目为仇,那时中共无一兵一卒、无统一之领袖、无任何作战经验,而尚能演成10年之大内战而不决。今日我拥有雄师50万,有大浪淘沙淘出之能干党首,有20年经验教训可参详,有百员能征惯战之将领,如内战重开,其战祸之烈可想而知。试看今日之世界,错综复杂,家事可演成国事,国事也就是世界事,中共必可获取外国军火援助,鹿死谁手未可料也。因此只有和。中共从未有怀疑过三民主义,很愿意在公平的基础上实行军令政令的统一。中国抗战胜利的基础及希望也正在这里。”胡宗南表示:“我将尽我所能,调整我防区与陕甘宁边区的关系。”

毛泽东希望林彪最好能和蒋介石面谈,他认为林彪有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背景,而苏联是援蒋抗日的,蒋必然重视;如果林先回延安,毛泽东担心蒋会认为林彪的建议是延安的想法,从而被蒋看轻,所以他不仅给林彪打电报,还托人捎信,使林彪安心住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此期间,胡宗南除了送医上门为八路军办事处的人员诊病外,还亲自到办事处向林彪赠送了几十包的军事书籍,让林当成礼物送给部下。

延安热烈欢迎林彪归来

其时,林彪的堂兄林育英(即张浩,八路军129师首任师政委)在延安久病告危,林彪听说后,于2月12日急匆匆赶回延安。

2月13日林彪到达延安时,毛泽东破例亲自下山迎接。根据师哲的回忆:“这天一早,我从窑洞出来,和毛主席不期而遇。他正向山下走,边走边说,'林彪回来了,我去接他。'我听后心头一震,心想:朱总司令从前线回来,恩来、弼时从苏联回来,主席都没有这样。恩来1940年回到延安的前一天,在甘泉和他通了电话,第二天早上八九点钟,他仍在睡觉,只有李富春前去迎接,而且主要是接他的夫人蔡畅。……而今天他竟亲自迎接比朱总、恩来、弼时地位低得多的青年林彪。……毛主席握着林彪的手回到窑洞里,并亲自吩咐伙房为林彪搞饭吃,让林住在杨家岭,靠近他。”

2月17日,中共中央为林彪举行盛大欢迎会,毛泽东、朱德均出席,与会者达千余人。彼时,苏联红军在莫斯科会战中取得胜利,林彪在会上畅谈苏联已获战争主动权,为处于困境的抗日军民鼓劲打气。

在这次会上,林彪还表态坚决支持整风运动,他援引季米特洛夫的话说:“苏联的党,由于团结在斯大林同志的周围,而有今天伟大的联共党。中国的党,应该团结在毛泽东同志的周围,以便建设起伟大的中国党。”他还表示,“我们在政治思想上,应如毛泽东同志最近所号召的,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

林彪赶回延安见到林育英,两兄弟在分别3年多后总算见上了面。林育英对林彪说:“毛主席多次与我谈到过你,对你寄很大希望。”3月6日林育英病逝。8日延安万余人参加了林育英的葬礼,林彪是林育英3人治丧小组成员,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亲自为林育英抬棺送灵,这也是毛泽东唯一一次为党内同志抬棺,毛泽东还为林育英的墓碑题写碑名。

3月22日,中共西北局、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边区政府和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举行盛大欢迎会,毛泽东、朱德出席,热烈欢迎林彪,还有从前方归来的贺龙和李鼎铭。主持欢迎会的谢觉哉请林彪先讲话,林彪认为自己刚刚从苏联回来,“该受欢迎的不是我,而是从前方归来的贺师长和我们的李副主席”。

林彪受命统战新任务

林彪和毛泽东谈了共产国际的指示、一个月的“统战”经历,更谈了他在苏联的感受和对新中国的展望,以至于到了1958年,意气风发的毛泽东还记得:“在延安的时候,林彪同志向我说,将来要赶上苏联,当时我还不相信,我想苏联也在进步呀!现在我相信了。”(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5月末,左权牺牲,彭德怀于6月2日、15日和7月8日3次致电毛泽东,建议最好由林彪出任八路军参谋长,7月15日毛泽东回电:“林病仍重……”

毛泽东对于林彪下一步工作的安排有自己的打算。

除了让林彪继续担任抗大校长外,毛泽东还让林彪去他刚任校长的中央党校当副校长。有2500人的中央党校可以说是当时王明教条主义的大本营,一些人言必称苏联,土生土长的毛泽东在整风前几乎不去中央党校作报告,而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林彪同样有苏联背景,且被斯大林称为“天才战将”并获斯大林赠枪赠笔,这一点是留苏派的其他人无法比的。毛泽东把林派到中央党校,就是要借他去加强那里的整风运动。

在2月20日,毛泽东曾致电周恩来:“林彪返延身体好了许多,唯尚须休养,他在兰州、西安统战工作做得很好,与胡宗南诸人曾有深谈。据林说,国民党统战工作很可开展,要我告你注意。”在重庆的周恩来经过调查,于3月21日致电林彪,称赞林在“新疆、兰州、西安进行的统战活动影响极好”,毛和周都有让林彪再做统战工作的意思。

6月16日季米特洛夫给毛泽东发电:“目前局势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作出一切努力,改善同蒋介石的相互关系,巩固中国的抗日统一战线。我们知道,蒋介石和国民党领导人千方百计向共产党发起挑衅,妄图诋毁和孤立共产党,但如果我们不巧于周旋,而屈服于挑衅,那我们的策略就是错误的。……请认真对待这一情况,采取紧急措施,……改善共产党和蒋介石及国民党的相互关系,……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必须同蒋介石一起澄清解决。……”毛泽东6月25日回电表示完全同意季米特洛夫的意见。

8月14日,蒋介石在解决新疆问题之际,在重庆召见周恩来,表示想在西安会见毛泽东。周恩来出于安全考虑,建议毛泽东最好不要去。周建议:一、毛称病,由林彪代毛去西安见蒋;二、要求蒋带周一起去西安,周再回延安偕林彪或朱德去西安见蒋。

8月17日,毛泽东回复周恩来:拟派林彪去西安见蒋,请征蒋同意。

8月22日,中央政治局正式通知周恩来:林有3个有利条件,第一他是蒋黄埔军校的学生,第二他是举世闻名的平型关大捷的指挥官,第三他才从苏联回来,有国际、苏联背景,所以决定由林代毛去见蒋。

此后,周恩来向政治局提议:“林出勿将话讲死,看蒋的态度再定毛是否出来。”

在接到蒋的电约后,林彪9月14日一早从延安出发,但因汽车故障和路面坍塌,17日才到西安,此时蒋已返回重庆。胡宗南告诉林彪:校长行前留话让你到重庆面谈。林彪将情况报告毛泽东,毛指示林在西安与国民党各方接洽,关系疏通后再去重庆。毛同时告周:“目前任务是促成谈判,促成具体解决问题,故应避免一切枝节,极力表示好意。”

在重庆的统战与谈判

林彪从西安出发,尝够了“蜀道难”的滋味,于10月7日晚到达重庆。随后,林以中共中央谈判代表的身份拜访军委会政治部长张治中。

10月13日,林彪在张治中的陪同下拜见蒋介石,

林彪开门见山:“接校长电报后,毛先生即约我数次谈话。他强调要我转达中共对于抗战建国之观察、国内统一团结及对校长之期望等问题。先说抗战建国,此次中国抗战的胜利毫无疑问,德日的力量已尽量使用,现在是战争的转折关头。……将来英美对于日本必从太平洋以海空军合力反攻,我与苏联可协同从陆上进去。”“抗战目的在建国。我曾经旅居苏俄,那里民族复杂,历史传统与语言文字均不一致,天寒地冻,农作物种类稀少,人口不到我国一半,他们却在一次世界大战20年后完成建国大业,现今能抵抗世界最强大之德国,其经验可供我们效法。……国内统一与团结是建国成功的基础。毛先生一再强调:今后我们两党应彼此接近,打成一片,以求实现彻底统一,更求将来能永远团结。我们不仅现在要拥护委座,将来也必拥护。”林对蒋提出期望:“我们认为,尚有一种思想影响抗战,这就是有一部分人总是希望挑起内战,如果真发生这种惨剧,抗战建国必前功尽弃……中国不可内战。”

林彪见蒋面露不悦之色,干脆硬到底:“万一内战不可避免,中国地域辽阔,我回旋余地绰绰有余。而且我国经济条件与欧美大不相同,我可到处种棉织布,生产稻麦,即使到山地,也有苞谷可吃。所以国内党派问题,不是用兵可解决的。总之,无论就中国之社会、地理、经济及军事各方面而论,中共希望中国从此能团结统一,而不发生内战,特为校长呈明。”(吴子勇《阋墙御寇》)

这次会见后,蒋介石指定张治中同林彪谈,随后他们就在张的家中谈,谈了很多次。起初,林彪要求国民党停止对共产党的军事、政治进攻,释放新四军被俘人员,把共产党军队编成两个集团军并发饷发弹等。但张治中说:“现在谈这么细尚早,你先去同各个方面多谈谈,然后我们再谈。”

林彪随后拜访了参谋总长兼军政部长何应钦以及陈诚、孔祥熙、宋子文、孙科、冯玉祥、李宗仁、白祟禧、邵力子等国民党高官,向他们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和合作的诚意,赢得了广泛的同情。他还看望了很多黄埔时期的同学,国民党军统局局长、黄埔六期的戴笠还设宴招待了他。

林彪也找过军令次长刘斐谈话。刘斐同张治中一样,只愿意谈原则问题,不愿意谈具体问题,并推说:“你提出的一切我们都可以谈,不过委员长命张部长负责谈判的事情,你还是找他先谈。”

此期间,国共两党合作呼声甚高。国民党五届十中全会召开,公开表示:“对共产党仍本宽大政策,只要今后不违犯法令,……自可与全国军民一视同仁。”同时毛泽东来电询问林彪:你第一次同蒋介石见面时是否提到我想见他?如果没提,下次见蒋时,请他提出会面的时间、地点。毛泽东并让林同张治中会谈时,请张帮助制止李宗仁部对李先念部的进攻。毛泽东还亲笔致信蒋介石:“前承宠召,适染微疾,故派林彪同志晋谒,嗣后如有垂询,敬乞随时示知,自当趋辕聆教……”

林彪于12月16日再次同蒋介石见面。林除了转达毛的会面请求外,还表示拥护国民党五届十中全会的宣言和决议,接着要求蒋“三停、三发、两编”,即停止全国军事进攻、停止全国政治压迫、停止对《新华日报》压迫,发还新四军被俘人员,发饷、发弹,中共军队编为两个集团军等。蒋介石则表示,“三停、三发、两编”都是小问题,要先解决各个政治团体集中起来的大问题。林则坚持:小问题不解决,大问题更难解决。蒋保证他绝对不会让中共吃亏,并承认中共是爱国的,是有思想、有头脑、有主张的。当林直接提出恢复新四军番号并释放叶挺时,蒋十分不悦:“承认新四军就等于不承认政府。”但对林却说:“你是我的学生,所以我才这样对你说。你也不必太匆忙,出来一次不易,可以在重庆多住一段嘛。”随后,二人就闲聊起重庆的名胜、掌故来了。

林、蒋会谈后,林彪电告毛泽东:“蒋介石表示,只要他活着,解决问题总会公道,但不许再提新四军事。”

12月24日,林彪奉毛泽东之命,在同张治中会谈时正式向国民党提出了共产党的4点建议,即:(一)在允许中共合法的条件下,可允许国民党在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办党办报;(二)八路军、新四军编为4个军12个师;(三)陕甘宁边区改为行政区,人员、地域不动;(四)八路军、新四军黄河以南部队,在抗战胜利后北移。

这4点建议后来被称为“林案”,以后的国共谈判均以林案为基础。

对于“林案”,张治中“觉得中共确已让步,也确实具有合作抗日的诚意”,认为国民党可以接受。但是,在蒋介石主持讨论的一次会议上,到会的人“大都表示不能接受,甚至有以傲慢态度嗤之以鼻者。他们对第一条,根本就不愿意给共党以合法地位;对第二条,认为一下扩充为4军12师,办不到!对第三条,倒少表示意见;对第四条,认为措词含混。蒋始终既不表反对,也不说赞同……”张治中告诉林彪:我已尽力了,以后你还是找何应钦吧。(《张治中回忆录》)

“林案”被国民党方面彻底否定

进入1943年后,毛泽东想的仍是争取在抗战胜利后与国民党建立和平局面。他1月25日致信彭德怀:“在德、意、日打倒后,国际国内形势均会发生根本变化,这一形势是利于人民不利于独裁的。但蒋在抗战中有功劳,同时人民心理厌恶内战,故我们应争取在抗战后与国民党建立和平局面,在民主、民生上做文章。……去年9月蒋约我见面,派了林彪去,现尚未回,到适当时机,我准备出去见蒋,以期谈判成功,所有这些也都是从这个基点出发的。”

国共双方都明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问题的枢纽在欧洲、在太平洋。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大转折:2月2日,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苏军歼敌150万;2月7日,瓜岛战役结束,美军在太平洋战场转入全面进攻。

蒋介石已看出日本不可能灭亡中国,让他坐立不安的是共产党势力在不断壮大。蒋介石3月发表了《中国之命运》一书,把10年内战的责任推在共产党身上,污蔑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为“新式军阀”、“新式割据”,暗示两年内一定要解决共产党。

3月28日,周恩来、林彪获知视察印度远征军的何应钦已回到重庆,便去会见,询问他对中共3个月前所提4项条件的态度,何应钦当面否决了“林案”。随后蒋介石和其他国民党高官连一个具体问题也不同林彪谈,而且不让林彪回延安。

随着共产国际解散,蒋介石借机发动“民众团体”要求解散共产党,动员国民参政会接受何应钦污蔑八路军的军事报告,通过反共决议案。

蒋介石、何应钦等的表现给林彪的印象太深刻了,以至于林彪在解放战争初期对东北实现和平的前景以及“最后一战”有清醒的认识。1946年1月13日,国共在关内实现停战后,中共中央估计东北也有实现停战的可能。为了有利谈判,毛泽东要求林彪集中兵力“给进攻之顽军坚决彻底歼灭之打击”,并指出“这是历史新阶段中的最后一战”。1月15日,林彪致电中央并东北局,指出“此次和平协定的实质,实为蒋之一大阴谋”。2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和任务的指示》中说:“中国已走上和平民主建设的新阶段,今后同国民党的斗争主要是群众斗争和议会斗争,……我军将进行整编,实行党军分立……”林彪则始终坚持:“蒋介石不消灭共产党死不瞑目。他所谓的和平,实际上是消灭我们的一种手段。你看吧,这仗非打不可!”

叶群在延安被抓事件

1942年4月,林彪、贺龙同叶群、薛明相识,经朱、毛撮合,林、叶2人于7月1日结婚,一个月后贺、薛也成婚。

1943年春,当林彪还远在重庆时,延安的审干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其间发生了薛明抓叶群的一幕。叶群、薛明从一二九运动时期就在一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天津、南京、南昌、武汉、西安一直到延安,她们算是老相识和老朋友了。但薛明认为叶群有段“历史”不清楚(叶19岁到延安),希望她主动向组织说清楚,叶不肯。薛明就让其警卫强行把叶群“架”到组织部门,叶群寻死觅活……权延赤的《龙困》一书中说:“当年延安发生的那一场'剧',以林彪赶回延安拉下了大幕。林彪将马鞭子摔在办公桌上,高声叫骂:'他妈的,老子在前线流血打仗,你们在后方搞我老婆……'于是,……赶紧放人,给叶群作出了政治历史清白的结论。”

事实上,叶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失去了行动自由,根据林彪井冈山时的战友曾志的回忆:“在党校一部,我与叶群两人同住一间平房。……林彪已去了四川。她(叶群)在另一支部接受审查……她又哭又闹,回到房间也是哭哭啼啼。生活上也弄得乱七八糟,……学校的厕所很远,她……就在房间往洗脸盆里大小便。晚上或清晨有时也用菜碗接尿,然后顺手从门缝往外泼,弄得屋里屋外臭气烘烘。……林彪为什么会找这样一个人呢?”“对叶群的审查不久也告一段落了,她得到了比我更多的自由,星期天可以回家了。”(曾志《一个革命的幸存者》)

林彪当时并不在前线,而是在大后方重庆,根本没有可能“赶回延安”并且要求放人。

国共谈判搁置,林、周回延安

1943年6月4日,周恩来向张治中提出,因国共谈判暂搁,林彪决定回延安,自己也拟同返。7日,蒋介石同林、周会面,表示允许他们回延安,“至于谈判嘛,以后再说”。

此期间,蒋介石密电胡宗南:“奸党连年整风,内争激烈,共产国际解散对奸党是沉重打击,你等应乘此良机,闪击延安,一举攻占陕甘宁边区,限6月底完成部署……”

6月25日,周、林向蒋介石辞行,指出胡部的“异动”。蒋敷衍了事:“让我查查,如是事实,我不允许。”周、林根据蒋在会谈时的表现,断定蒋进攻延安的决策已下,致电毛泽东早做准备。林、周在向何应钦、陈诚等辞行时表明中共“反对内战,团结抗日”的立场。

6月27日晚,张治中设家宴单为林彪饯行,并把蒋的一封亲笔信交给林,请林直接交给毛泽东,信中说“如能驾渝惠晤,尤为欣慰”。根据张在回忆录中所写:“蒋约我去说:'我想请毛泽东到重庆来,我们当面谈一切问题,你看好不好?'……他当时就亲笔写了一封给毛的信交我。……是不是由于1943年5月第三国际宣告解散,曾引起反动派招降共产党的幻想,他也存在此幻想呢?……但是,这却为1945年抗战胜利后毛先生来重庆伏下一笔。”

6月28日,周、林等一行百余人离开重庆。时正为胡宗南部奉蒋命欲部署进攻延安,中共公开发电揭露制止国民党方面阴谋。

7月4日,朱德致电胡宗南,“道路纷传,中央将乘国际解散机会,实行剿共。……若发动内战,必致兵连祸结,破坏抗战团结之大业,而使日寇坐收渔利,陷国家民族于危险境地,并极大妨碍英美苏各盟邦作战任务。”同日,毛泽东电告重庆的董必武,让他通过美、英在国际上揭露蒋的阴谋。5日,主张抗日的胡宗南向蒋发电,表示“如仍按原计划进行,不但定会受到盟国责难,而且日军可能乘机渡河”。

7日,朱德致电蒋介石、何应钦和胡宗南的电报在重庆传得沸沸扬扬。美、苏、英等国大使纷纷警告国民党政府,不要内战,否则停止援助。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公开表示,如果发生内战,他就把美国给的飞机全部带走。但是蒋介石8日致电胡宗南:按兵不动。

周、林在返延途中,接毛泽东电:就近同胡宗南交涉,胡提意见勿与争辩,只说一切可以和平解决。9日,周、林到达西安,在西安停留的5天里,他们对胡宗南、邓宝珊和熊斌及其部属开展统战活动,明确表示只要一开内战,就不可能抗日,国民党只有投降一条路走。周、林指出:赞成“打延安”的人,不一定都是打定了投降主意的人,有些人也许是这样想:我们一面反共,一面还是要抗日的。可你们忘了10年内战的经验吗?你们有多大本领能够对内对外两面作战?中条山战役,太行山战役,……无不如此。

10日,朱德再电胡宗南:“若被攻击,势必自卫。”胡电复朱德:敝部换防,请勿误会。12日,胡宗南围攻边区的部队奉命撤回。

16日,周、林一行抵达延安,受到毛泽东、朱德等热烈欢迎。

21日,毛泽东致电董必武:“此次反共高潮……事机不密,为我党揭穿,……于是不能不否认,尽量敷衍周、林,并稍示和缓……”

30日,毛通知彭德怀:“(一)周、林返延,七大准备开会……(四)蒋、胡进攻边区计划……被迫暂时停止,争取一年和平已有希望,但我军事防御准备绝不松懈。”

的确,从那时到抗日战争胜利,国共关系没发生较大的问题。
发表于 2009-9-17 07: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7 09: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6 09:36 AM , Processed in 0.03396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