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2|回复: 0

七颠八败:7次推迟火箭发射 韩国航天梦未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1 10: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25日,在韩国首都首尔,市民们通过电视观看韩国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升空。

当日,韩国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在韩国南部的罗老宇航中心发射升空。

韩国成为宇航强国的主要障碍之一是无法制造一级火箭的推动器,而这是将卫星送上轨道的最核心技术


8月25日下午5点,在韩国全罗南道高兴郡的罗老宇航中心,因各种原因一连推迟了7次发射,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韩国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终于点火升空。

起初一切运行良好:第一、二级火箭成功分离,霎时间观看发射实况转播的韩国民众沸腾了,“国民的自尊心高涨到了顶点”;然而,9分钟后,由于覆盖卫星的整流罩没有正确脱落,卫星没能进入目标轨道,最终导致了发射失败。


26日,韩国媒体都难掩惋惜、失望、悲观之情,“宇宙梦想还未终结 ,罗老号进入目标轨道失败”,“短暂的欢呼 ,罗老号在宇宙迷失方向”,“一小时的欢呼之后却是惋惜的叹息”,“罗老号成为残缺的梦想”等标题,充斥各主流报纸的头条。

“罗老号”失败从一个侧面证明韩国航天强国梦难圆,同时也给标榜为“成功的太空开发项目合作模范”的韩俄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力争成为第七大宇航强国”

成为宇航强国可以说是几代韩国人的梦想。

成为一个宇航国家必须有最重要的两个构件:有自己的宇航中心(发射基地),自己能研制火箭将人造卫星送入太空。按此标准,目前全世界只有9个国家算得上是国际宇航俱乐部成员。韩国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上第十个、亚洲第四个自行发射卫星的宇航国家。

自1992年以来,韩国共发射了11颗人造卫星,但都是通过外国宇航基地和利用外国火箭送入太空的。如2004年4月中国长城公司的“长征号”运载火箭,曾帮助韩国发射过多功能实用卫星。显然,民族自尊心极强、对自己科技实力又非常自负的韩国人决不会满足于此。

特别是,亚洲的中国、日本和印度早已经是国际太空俱乐部的成员,更使韩国难以释怀的是连朝鲜最近也自行发射了卫星(尽管成功与否尚有争论)。

韩国于是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宇航计划:建立自己的宇航基地,2009年(也就是这次)利用俄罗斯的一级火箭发射“罗老号”卫星;2018年前利用自己独立研制的火箭发射自行设计的科学探测卫星“罗老二号”;于2020年发射月球卫星;到2025年研发出月球探测船。

韩国在俄罗斯的帮助下,于今年6月建成了自己的“罗老宇航中心”。在竣工仪式上,李明博总统发表了可谓气吞山河的讲演---“在将来的10年内,我们要力争成为第七大宇航强国”。

为了发射“罗老号”运载火箭,从购买俄罗斯技术(俄主要是提供一级火箭)到建造罗老宇航中心,还有韩国本国研发制造的二级火箭、卫星及其他装备,韩国共投资了8200亿韩元(近7亿美元)。

巨额的投入当然期待着丰厚的回报。据韩国专家推测,“罗老号”将创造将近3万亿韩元的经济波及效应。事实上,据韩国媒体报道,不少韩国企业已经在“罗老号” 的研发制造过程中收到了经济效益,比如,“斗源重工已将在开发运载火箭过程中确保的特殊焊接技术应用于产业用内压容器的生产上;SaTReCi将卫星上搭载的低噪音电力装置应用于环境放射线监测器上。”

但更重要的是,如果“罗老号”成功发射,势必提高韩国的国家品牌效应,激发国民的自豪感。“我们是自己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国民自尊心将成为韩国进入先进国行列的重要动力。

韩国方面还认为,此次发射“罗老号”,韩国工程师参与了火箭设计、开发、组装、发射、运营等火箭发射的全过程,这对日后的宇宙技术开发及后续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而且,160个企业参与发射体开发和制作,也会对推广尖端技术做出巨大贡献。

一连7次推迟火箭发射,俄方从不作任何解释

韩国成为宇航强国的主要障碍之一是无法制造一级火箭的推动器,而这是将卫星送上轨道的最核心技术。另外,直到2008年6月前也没有自己的宇航基地。

为此,韩国曾求助过盟友美国,但对方却以国家战略产业不允许出口加以拒绝。 而法国开价过高,日本则以运载火箭与洲际弹道导弹原理(即能发射运载火箭就能发射洲际导弹)几乎相同为由,拒绝向韩国转让技术。在权衡各方因素后,韩国最终选择了俄罗斯。

其实在这次合作之前,韩俄两国就有过宇航方面的合作。2003年,俄罗斯利用自己的火箭在俄罗斯曾帮助韩国发射过卫星。2008年4月,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还搭载过韩国首位女宇航员李素妍飞往国际宇宙太空站。但即便是“搭载之旅”,也非常不顺利。

韩国原来安排到俄罗斯宇航中心作飞往太空前培训的是一位名叫高山的男性。就在临飞向太空的前一个月,俄方以高山违反俄罗斯航空航天技术保密规定为由,强行要求韩国换人。这样李素妍才得以顶替高山,飞向了太空。

但后来,李素妍的“宇航员”身份又遭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强烈质疑,美方认为李只是韩国付出了260亿韩元(当时约合2000万美元)给俄罗斯宇航当局才飞到了太空。因此,李充其量只能算是“太空游客”,而不是“宇航员”。

美国的议论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正为李素妍成功而欢呼的韩国民众的讨伐。 最后还是俄罗斯宇航当局出来打圆场,说李素妍在俄罗斯的宇航中心科学训练了1800个小时才飞上太空的,当然算是“宇航员”。

2004 年,俄罗斯就答应向韩国提供建造罗老宇航中心的设计图纸。然而因为也涉及核心技术保密的问题,在俄罗斯的要求下,韩俄于2007年签署了《禁止转让航天技术的保护协定》(TSA)。直到2007年3月,俄才将建造图纸交给了韩方。2008年6月11日,罗老宇航中心落成。

据韩国方面说,罗老宇航中心的建设技术,韩国国产化程度达到了80%。设计图纸是从俄罗斯引进,由现代重工等韩国企业建设的;一级火箭是俄罗斯提供的,为此韩国付给俄罗斯2亿美元。除一级火箭以外的二级火箭、计算机、燃料铜、卫星本体以及其他零件都是用韩国国内的技术制作而成。

但据韩国媒体报道,由于俄罗斯是技术主导方,韩方处处受俄方摆布,尝尽了作为“技术弱国”或“技术附庸”的悲哀。

罗老宇航中心共有400多名科研人员,韩国250名,俄罗斯150名。韩国的研究员无法接近俄罗斯研发现场,从而无法了解交付韩国的第一级火箭的内部结构。 在罗老中心,一切也惟俄罗斯人马首是瞻。

韩方工程师抱怨,一连7次推迟火箭发射,俄方从不作任何解释,每次只是淡淡地说一声“请等待”。平常工作语言和工作文件,俄罗斯工程师不用英语用俄语,导致与韩国工程师沟通困难。发射日期的决定、技术缺陷的解决,韩国也都要看俄方脸色。韩方报纸写道:“我们支付了庞大的资金,在我们国家的土地上发射,然而提供技术的俄罗斯却盛气凌人。”

韩国甚至还怀疑,俄方提供给这次发射卫星的一级火箭推动器是俄方自己从未试用过的一款,因而是将韩国卫星发射作为俄罗斯火箭推动器的试验品。

发射失败后,韩俄两国组织了联合调查组,估计结果一月后才会出来。至于失败原因,目前有说是技术问题,有说是双方沟通问题。

但似乎两国都不希望调查结果引起风波。如果关于“罗老号”未能完成任务的风波不断扩散,韩国政府将遭到来自国内的指责,即为何韩国未能掌握运载火箭自主研发的技术。而俄罗斯也很有可能在运载火箭技术可信度方面遭受打击,声誉受损,今后在卫星发射国际市场上再揽生意就难。

都在对“航天强国”的未来进行战略性的思考

发射失败后,李明博总统第一时间给韩国宇航科技工作者打气鼓劲:“七颠八败若还是失败,我们应以八颠九起的决心,更加努力地发展宇宙强国计划。应将罗老号失败作为转祸为福的契机。”

韩国媒体也以总结其他国家发射卫星的失败历史来抚慰舆情。他们列举说,全世界的9个宇航国家中,首次发射就成功的国家只有俄罗斯、法国和以色列。世界上最初发射的成功率只有27.3%,并不是很高。连美国的首次发射也是以失败告终,日本试射了4次才成功。巴西甚至连续3次火箭载体爆炸,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和痛苦。

但更重要的是,“罗老号”发射失败,使韩国政府和科学界都在对“航天强国”的未来进行战略性的思考。共识是,韩国对作为国家战略产业的宇航事业,决不能依赖他国,一定要自主研发出核心技术。只有当能够以原创技术独立研发并发射火箭时,韩国才算是真正加入了“太空俱乐部”的国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28 01:51 PM , Processed in 0.02786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