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4|回复: 0

zt地藏经讲义 第五十一卷(1)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7 07: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结连几个星期在此发送净空老法师的《地藏经讲义》今天终于圆满了!谢谢诸位师兄一直以来的支持。也衷心希望诸位能从中得到启示。让我们同修同进。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地藏经讲义 第五十一卷(1)  

净空老法师讲述  
  请掀开经本《地藏经科注》卷下第九十六面,看经文第一行:  
  【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是诸众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现无边身,为碎地狱。遣令生天,受胜妙乐。】  
  这一段是说末法时期人天大众造作罪业,应当堕在恶道当中,菩萨救护众生最好的时节因缘,是在他还没有堕落之前,也就是说在临终他还没断气的时候,头脑清醒,这个时候救护最方便。往生经里面我们看到,造作极重的罪业,临终忏悔都能够往生,有些人听到这个说法心里很不平,好像这个人一生都没有做什么错事,一生念佛临终还不能往生,造作罪业的人一身的罪业,临终念几句佛就能往生,似乎太不公平。这是凡夫的见解,实际上他不明了这个道理,道理是什么?境界是刹那刹那随心在转变,我们凡夫实在是粗心大意观察不到,有很深定功的人他看得很清楚,眼前境界包括我们自己的身相,都是刹那在变化。而且这个变化会很大,变化很大是随著心在转,心里面起大的变化,身相跟生活环境也起很大的变化。  
  我们觉察不出来是我们起心动念变化太小,没有起什么太大的变化,所以境界上的变化也就幅度就小,我们很难观察得到。临命终时他自己知道一生造的罪业深重,这时候回心转意,一心念佛,变化就非常之大,转境界也大幅度转变,道理在此地。造作罪业的人能转,我们为什么不能转?同样能转,是他肯转,我们不肯转,这就没法子;这里头决定没有说是公平或者不公平,没有这个意思,这都是凡情妄想、分别、执著,不是事实真相。所以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转凡成圣是一念之间,转地狱为极乐世界也在一念之间,问题就是你这一念,是不是真的彻底回头?关键在这里。所以善导大师讲的话没错,‘一切要从真实心中作’,你心真实,转变就干净俐落,转变就快速,你一直不是用真心,这就难了,佛菩萨也帮不上忙。  
  此地讲“临堕趣中”,‘趣’是恶趣,“或至门首”,恶道到门口还没进去,进去就麻烦,就不好转,没进去这时候最好的机会。“是诸众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萨名”,或者是“一句一偈大乘经典”,这时候念记住前面讲,‘至心称念’才有效,境界就转得过来。如果不是至心称念就不容易,临命终的人心比平常人确实来得恳切,这是在紧迫的关头,他那个心转了,那个心真诚,所以转变就容易,转变也快速。这一句是这个众生的善根福德,他能念这是他有善根、有福德,我们讲像前面所说至心称念,或者是一心称念,一心是善根,称念是福德。  
  下面一句这是佛嘱咐菩萨,“汝以神力,方便救拔”,这是因缘,善根、福德、因缘三个条件具足,他能够离祸得福。“于是人所,现无边身”,这是菩萨现身,现身来给他说法劝导他,他见到菩萨劝导一念回头,地狱境界相就没有了,离开地狱他就能生善道;如果能念佛,决定往生净土。“遣令生天”。这些事情在《净土圣贤录》里面记载,唐朝张善和就是一个好例子。张善和临终的时候,地狱相现前,这是很幸运遇到一个出家人,他正在叫救命的时候,出家人走进去看他,知道这个情形点了一把香拿给他,叫他赶快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他念不到几声,他说牛头人不见,他是杀牛,屠户,看到好多牛头人来问他讨命,这是地狱相现前;念了几声牛头人就不见了,接著就看到阿弥陀佛来接引他,可见得那个一念心真诚,救命!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疑惑的心就可以断除。再看下面这段经文,偈颂: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现在未来天人众,吾今殷勤付嘱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堕在诸恶趣。】  
  前面世尊再三的付托,在这个地方又以偈颂来重复,我们看到佛对于六道苦难众生,他的关怀爱护无微不至。我们不读《地藏经》,不知道佛对我们是如何的慈悲爱护,读了之后才知道,佛对我们的关怀超过父母,真的是念念都不忘,入般涅槃之前还把这桩事情付托给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如何度脱都在这部经上,理论方法果报都讲得很清楚、很明白。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唯愿世尊,不以为虑。】  
  这是地藏菩萨也是非常虔诚,接受世尊的付嘱,末法时期一直到弥勒出世之前,度化众生的使命他承担。  
  【未来世中,若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脱是人,于生死中,速得解脱。】  
  这段话最重要就是“一念恭敬”,我们著重‘一念’这两个字,这两个字很不容易做到。一般人念头杂、念头乱,感应的力量就很微弱,如果是一念,一念是专心、专一,就是《楞严经》上所讲的‘净念相继’,一念是净念,没有疑惑、没有夹杂,所谓‘一念恭敬’就是至心恭敬,真心的恭敬。在“佛法中”,‘佛法’此地是广义,不是狭义,有很多人没有学佛,甚至于信仰其他宗教,‘佛法中’的解释是于觉法当中,他明白、他觉悟,明白什么?明白善恶果报就在眼前,明白这个道理这就是在‘佛法中’,所以不一定他是个学佛的人。只要他觉悟,佛法是觉法,只要他觉悟,以一念真诚求救,忏悔求救地藏菩萨也一定帮助他。“百千方便”,就是随类化身,应以什么身份帮助他,菩萨就示现什么身份。菩萨示现在宗教里面,我们在大经里头看到很多,《华严经》里面示现婆罗门身、示现外道身,这都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宗教领袖,宗教里面的传教士;应以这种身份出现,佛菩萨就示现这种身,劝导他断恶修善,劝导他回头是岸。  
  我们在这个经上诸位看到,前面所讲的‘遣令生天,受胜妙乐’,为什么不说‘遣令往生,不退作佛’?为什么不说这个话?这就说明这个忏悔的人、求救的人未必信佛,如果他信佛,菩萨一定劝他往生极乐世界。他是信基督教、信天主教怎么办?劝他生天;你才看到这个经的意思多广,普度一切众生。六道造作罪业众生,实在讲六道众生遇到佛法学佛的人少,没有遇到佛法造作罪业堕三途的多,那难道过去没有闻过佛法那就不救他,哪有这种道理?没有这个道理。所以我们看《地藏经》上常常讲帮助他生天,不学佛的人都相信有个天堂,几乎所有的宗教终极的目标都是想升天,我们要懂得这个意思。心量要拓开,不可以说是他不信佛教,我们就跟他对立,那就错了,完全错了;佛度众生是普度一切众生,我们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愿是圆满的;决定不能说信仰其他宗教的人例外,我不度他,哪有这个道理,你的本愿就不相应,所以心量一定要拓开。众生对我们有分别、有执著,我们对于一切众生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决定是以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全心全力的帮助他。  
  帮助他要注意,他不了解佛法,不认识佛法,甚至于对佛法有误会,绝不劝他学佛,要懂这个道理。他信仰基督教,一定劝他回到上帝身边,我们的说法有没有错?没有错。他们的上帝,我们从他经典修学的理论跟方法,大概是忉利天,他真的到了忉利天,忉利天主常常礼请佛菩萨在天宫说法,所以他学佛因缘这一生没成熟,生到天上则成熟了。诸佛菩萨度众生不急在一时,这一生的缘不成熟来生,来生不成熟后生,生生世世一定帮助他离开苦难,布施恩德,于佛有缘,所以要懂这个道理。你用这种态度,善巧方便接引众生、教化众生,一切众生都欢喜。尤其现代大家所提出的多元文化,我们要懂这个意思,对于任何族群、任何宗教、任何学派,我们真诚的恭敬,效法普贤菩萨,礼敬赞叹供养,这是跟他结缘;到自己将来成佛,这些有缘的众生必定得度;没有成道之前先结法缘,缘要结得广,决定没有分别执著。他有一念恭敬心,就能够接受别人的善言劝导,如果一念恭敬心都没有,你以善言劝导他不能接受,道理在此地。只要他有一念恭敬,他明白觉悟,就可以劝他断恶修善。下面经文说:  
  【何况闻诸善事,念念修行。自然于无上道,永不退转。】  
  前面是有了觉悟的心,真心回头,菩萨都帮助。“何况闻诸善事,念念修行”,这段是讲学佛的人,前面所说的未必是学佛的人,这个地方是学佛的人。学佛人可贵之处是在念念修行,念念当中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没有证道之前;证道佛法的标准是明心见性,大经里面常讲‘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或者是说‘证一分法身’,在《华严》圆教初住菩萨以上,这叫证果。在这以前都有过失,见性之后可以说没有过失,为什么?用真心,在这以前都是用妄心,相宗所讲我们用什么心?八识五十一心所,我们用这个心,用这种心哪有没有过失的道理?用这种心是哪些众生?十法界,十法界以内都是用八识五十一心所,诸位在《百法明门论》里面念到异生性,十法界是异生性,一真法界是同生性;同是跟佛相同,佛用真心,初住菩萨用真心,跟佛是相同,叫同生性。十法界里面用八识五十一心所跟佛不同,所以叫异生性,哪有没有过失的道理?  
  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每天要反省、要检点,把自己的过失找出来,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有过失,你能够找出自己的过失,发现自己的过失,在佛法里面讲这叫觉悟、开悟,开悟是这个讲法。觉悟到自己的过失,把过失改正过来,这叫修行,念念修行,天天改过,天天自修。一个人如果真正能发心,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一天不要多,一天改一个错误,天天改,不断的改,三年你就超凡入圣,你就不是凡夫,那个时候你是真菩萨,不是假菩萨。菩萨跟凡夫不同,凡夫迷,不知道自己有过失,当然他就不能改过;菩萨跟凡夫不一样,菩萨知道自己有过失,天天改过,永无止尽的在改过。到什么时候自己没有过失?圆满成佛;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还有过失。所以我们晓得同样是等觉菩萨,他们也不平等,每个人犯的过失不一样,当然在等觉菩萨非常非常的轻微,我们没有办法觉察出来,佛能看出来,他们自己能够觉察到,比他低的这些菩萨决定见不到,所以到佛这才平等,佛佛道同;烦恼习气断尽,这个时候完全相同。说这些话最重要的用意就是提醒我们自己,一定要知道自己有过失,一定要反省、一定要改过,我们在菩提道上才能够勇猛精进,而不退转。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名虚空藏。】  
  “虚空藏菩萨”,也是学佛同修都能够熟知,青莲法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说明,我们看注解第一行,从第三句看起,‘此经,始文殊发问,谓非大智,莫识地藏端倪’,这个经开经第一句谁说的?这个用意都很深。‘终空藏收科’,这个经到最后什么人来做总结,收科我们现在讲总结。‘以非太虚安泯大士化迹。乃摄有归空,全假即空意也’,这个意思很深很深,此地讲太虚、此地讲空,都是说真如本性,换句话到最后统统消归自性,这意思多深。下面说‘而空藏问福利者,乃从空谈有,全空即假意也。空假不二,当体即中,圆融妙行,同归秘藏,故终乎虚空藏也’,这是把虚空藏菩萨做全经结束,这个意思给我们说出来;也就是平常讲一切消归自性,这才是真正的圆满。下面注解诸位自己可以看,介绍虚空藏菩萨的来由。  
  【白佛言,世尊,我自至忉利,闻于如来,赞叹地藏菩萨威神势力,不可思议。】  
  菩萨自己叙述,世尊在忉利天宫开这个法会,他知道立刻就赶来参加这个法会,在法会当中不断的听世尊,赞叹地藏菩萨威德神力,度化众生种种功德都是不可思议。  
  【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乃及一切天龙,闻此经典,及地藏名字,或瞻礼形像,得几种福利。】  
  地藏菩萨功德既然是这样的殊胜,不但释迦牟尼佛赞叹,佛在这个经上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即使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共同赞叹,赞叹一劫也赞叹不尽,因为菩萨的功德称性,性德没有边际,所以赞叹不尽。虚空藏菩萨在此地还是代我们请法,这些事情他哪里不知道,他也是等觉菩萨。特别是为“未来世中”,‘未来世’包括我们在内,都是代我们启请,这能看到菩萨对我们的关怀,对我们的爱护。“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前面讲一念善心。不但是人,除了人之外六道众生,“一切天”,天是诸天,“龙”这是代表护法的这些天神们,‘龙’也代表畜生道,虽然没有讲三恶道,以龙来代表;天龙就是其他五道都包括在其中,六道一切众生。“闻此经典,及地藏名字”,地藏菩萨的德号,或者是瞻礼形像,得几种福跟利益。  
  注解里面跟我们说,我们也把它念一念,‘准地持’,地持菩萨所讲。‘福即布施、持戒、忍辱、依禅、依精进、修行施戒四无量等,是名福分’,这是讲修福。六道凡夫没有见性,自性里面虽然具足无量的功德,它不起作用,不能现前,六道凡夫的福报都要靠自己修得。修哪些是福?这个地方给我们举出来,这是菩萨的六度。六度除了般若度之外,其余的五度统统是修福,般若是修慧,成佛我们赞佛‘二尊足’,二就是福、慧,足是圆满,这两种圆满;福、慧当中佛是最圆满,所以佛是最尊最贵。学佛怎么能不修福?没有福报自己修行有障碍,衣食都不足,修道就很困难,没有福报你就没有办法度众生。佛教我们度众生,跟众生结缘,跟一切众生接触的时候,以哪一桩事情为先?布施。你不送他一点礼物,跟他结个善缘,你就很难度他,所以布施非常重要。尤其是财布施,跟一切众生接触第一桩事情财布施,他能生欢喜心,然后接著再是法布施、无畏布施。他对你有了好的印象,知道你对他是善心、是诚意,他就肯接受你的教诲,接受你的劝告。福非常重要。  
  下面又说‘盖善名福利’,利是利益,善就是真实的利益,‘感报恬愉’,这个意思就是你感得的果报,能够称心如意。现在这个人他既然读经闻名,瞻仰地藏菩萨形像,他一定有所得,但是不晓得得多少种福利,多么大的福利,这是菩萨为我们向世尊请教。注解底下两句是从理上讲我们要懂,‘须知福利由心,心能造福’,这两句话很重要,一定要相信。这一次居士林,李木源居士发心要建弥陀村,要办佛学院,而且完全不收费,谁敢做?弥陀村他现在画的图,将来里面可以住一千多人,一千多人天天要吃饭,不收费钱从哪里来?谁都不敢发这个心,他敢。他凭什么?他懂这个道理,‘福由心,心能造福’,他凭这个。这是一般人虽然读佛经读这几句话,还是不能相信,李木源居士相信,所以‘信佛’这两个字好不容易,他真相信;信就有感应,感应不可思议。  
  有一次他跟我说,新加坡许多老人院,那个老人院是救济院,救济老人孤苦无依无靠,老人院收留养他们,老人院都有人发心来照顾老人,我们这些念佛的人反而没有福报,还不如老人院,这讲不过去!他这个话说得好。真正发心念佛求生净土的人,决定有人供养,人不供养天神会来供养,为什么?人不晓得这大福报、大福田,天人知道。我们在古书里面读过,唐朝终南山的道宣律师持戒很严,老法师日中一食,一天吃一餐,谁来供养他?天人来供养他,每一天给他送一钵饭来,那是个持戒清净的人。今天念佛堂这么多人,虽然不能说是每个人都往生,只要有那么一个、两个,一个、两个往生去作佛,大家都沾光;佛菩萨、天龙善神来供养,总不能说供养这两个人,其他的不照顾,没这个道理,大家都沾光。决定有诸佛护念,龙天善神照顾,李木源居士相信,所以他有胆子他敢做。将来佛学院,佛学院恐怕也不收学费,不但不收学费,衣食住行还要供养,也是这个道理。培养这些年轻法师,弘法利生,续佛慧命,当然这些人一样也会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只要你发真诚心去做,决定能做得成就,道理在此地。下面这两句话那是理,太深的理,‘心尚不可得’,《金刚经》上讲三心都不可得,‘福利在哪里呢?’这是讲理。说明虽然得福利,不执著福利,这个福利就是真实的。下面启请的话:  
  【唯愿世尊,为未来现在一切众等,略而说之。】  
  不求佛细说,大概跟我们讲讲就好了。他也非常体念释迦牟尼佛,不能让释迦牟尼佛太劳累,因为释迦牟尼佛在这时候年岁很大,忉利天宫下来之后,我们就知道讲《大涅槃经》一日一夜,佛就入灭。请看经文,一百零一面最后一行:  
  【佛告虚空藏菩萨,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说之。】  
  菩萨启请,佛一定会跟他说,在说法之前佛一定嘱咐他要谛听,“谛听”用现在的话来说‘仔细的听’,它的深意也不可思议。注解第一行一开端就说,‘夫善说法者,无说无示,善听法者,无得无闻’,那是真正的谛听,这不是我们的境界,这是法身大士的境界,我们的境界仔细听就可以。下面佛就开示:  
  【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得二十八种利益。】  
  这一段是略说修法,也就是怎样修福。这一段文不长只有两行,里面有几个关键的字,我们必须要留意到,第一个是‘善’,“善男子、善女人”,‘善’最低的标准好善好德,这是必须具备的条件,这样的人见到地藏菩萨形像,供养菩萨形像决定不是迷信,为什么供养形像?见到形像就提醒我们菩萨的教诲,是这个意思。如果不闻名、不见像,菩萨的教诲很容易忘掉,所以名跟像最重要的意思,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懂得效法地藏菩萨,学习地藏菩萨,你的福报就大了。下面“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这个意思前面都详细说过,表自己的敬意,总表自己发心发愿依教奉行。所以供养不在这些形式,形式是表法,供养必须要晓得依教修行供养,这是世尊对我们的期望。普贤菩萨在《行愿品》里面告诉我们,一切物质的供养总比不上法供养,无量无边的布施供养不及法供养,法供养里面给我们说了七条,第一条就是‘如教修行供养’,我们依照经典教诲去做,这就是真正的供养。  
  所以事上供养是表法,‘香’表信、表戒定,‘华’表因,‘饮食’表续佛慧命,‘衣服’表忍辱,‘珍宝’表福利,它用来表法,这里头决定不是迷信。“赞叹”,这是把这个法门经典为人演说介绍给别人,推荐给别人,这是赞叹;言教,用言语来宣传,这是赞叹;“礼瞻”是身教,做出来给别人看。这个样子你才真正叫修福,下面才得“二十八种利益”,因果决定是相应。可是有很多人读了这个经,去请一尊地藏菩萨形像供在家里,天天烧香供花,早晚供饮食,得不到果报,后面二十八种利益一种都没得到;然后再骂佛这个经不灵,这个经不可靠。他为什么不能感得果报?意思完全错会了,只著重这些形式,意里面依旧是贪嗔痴慢,这怎么能感得果报?这段文字,字字句句我们都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修因才感果。这是世尊亲口所说,决定没有妄语,决定不过分,你真正能依照《地藏菩萨本愿经》修行,你得的利益: www.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24 12:16 AM , Processed in 0.02415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