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回复: 0

[影乐之声] 挑战心理底线,这部R级猛片竟然在国内上映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1 08: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挑战心理底线,这部R级猛片竟然在国内上映了

Screenshot 2025-09-01 at 8.06.21 PM.png
 
三支队、九个人、一座岛,春夏秋冬又一春。

一滩血、一杆枪、一条命,密谋深算无人知。

膨胀的权力、发芽的欲望、异化的信仰、病变的人心……这里是开放的密室,是微缩的阶级与社会模型。

眼看他起朱楼,那谁的楼又塌了?

是瓜熟蒂落、鸡犬相闻的生活物语?还是鹬蚌相争、尔虞我诈的生存博弈?

让我们一起来看——


伊甸

Eden

导演: 朗·霍华德

编剧: 诺亚·平克 / 朗·霍华德

主演: 裘德·洛 / 安娜·德·阿玛斯 / 凡妮莎·柯比 / 丹尼尔·布鲁赫 / 西德尼·斯维尼 / 更多...

类型: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西班牙语

上映日期: 2025-08-22(美国/中国大陆) / 2024-09-07(多伦多电影节)

片长: 129分钟

IMG_5260.JPG
*本文有剧透

说起求生类型的电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无论是生存游戏类的《饥饿游戏》,还是血腥残杀、你死我活的《狩猎》,抑或是讲述权力斗争的《雪国列车》,无疑都以它们魔幻而残忍的世界吸引着影迷们的眼球。

IMG_5261.JPG

而今天带来的这部新片《伊甸》,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既有着《大逃杀》“岛屿”的封闭环境设置,又有着《鱿鱼游戏》般的人性景观。

影片由《美丽心灵》《达芬奇密码》导演朗· 霍华德执导,裘德·洛主演,更集结了西德尼·斯维尼、凡妮莎·柯比、安娜·德·阿玛斯三位好莱坞当红女星。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有着挑战心理底线的大尺度和主题表达,能够引进上映实属不易。

IMG_5262.PNG

故事发生在一战时期下的一座荒岛——弗洛雷亚纳。

起初,这里只有抛下资本主义社会,逃离世俗,一心追求真理与人类本质的德国哲学家里特与他的妻子多拉。

他们的生活好比一场社会实验:追求原始与自然,自力更生、种菜吃素,只靠寥寥几封信件告诉外界他们的写作成果,仿佛一切欲望都与他们无关。

这天,移民海因斯带着怀孕的妻子玛格丽特,为治疗得了肺结核的儿子哈里也来到了这座岛上。显然,里特与朵拉并不欢迎这看上去文静、平庸,甚至还有些愚笨的一家三口。

IMG_5263.PNG

但海因茨一家从一开始在山洞里被野狗抢食,到自己开辟水源、有了自己的小屋,竟然顺利地在这里安居下来。

两拨人心中抱着对彼此的防备,分居两地,井水不犯河水,形成了微妙的平衡。

然而,男爵夫人的到来打破了这看似和平的幻觉……

男爵夫人美丽、放荡、狂野,与这座岛格格不入。

她走路要打伞、骑马,只吃自己带的罐头,每天最爱的是让自己的几个男宠轮流服侍自己,还扬言要在这里开一个度假酒店。

IMG_5264.PNG

而最要命的是,她非常热衷于搞事。

一来岛上就开始挑拨里特与海因茨两家的关系,一边对里特的哲学主张出言不逊,一边又和情人们在海因茨的水源里洗澡。他们对她非常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与此同时,现实的打击接踵而至。

野猪毁了里特和多拉的菜地,看着井井有条、生活富裕的海因茨一家,里特心生烦躁,被迫放弃了素食主义,与坚持的多拉产生了分歧。

IMG_5265.PNG

另一边,男爵夫人食物短缺,正准备偷海因斯家的罐头。而此时的玛格丽特临近分娩,却遭到野狗的袭击,索性有惊无险,还与前来救治的里特拉近了关系。

岛上的人、事、物都开始走向危险的极端。

这个曾经充满了幻想乌托邦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失去了底线与原则,那些曾被弃之敝履的资本主义恶习已经悄然复苏,一切都已经与现实丛林的争抢杀戮别无二致。

有人颠覆信仰,有人不再单纯,有人包藏祸心,大家心照不宣的维持着表面上的斯文,等待着风暴的降临……

IMG_5266.JPG

剧情中的几位主要角色形象都非常鲜明,巧妙地形成了映照与对比。他们各自的性格与所追求的事物其实都影射了不同的社会身份和生存之道。

创建乌托邦的“知识分子”——里特。

表面上,里特是这帮人里最有智慧和学识的人。

然而与其说他在做社会体制的新尝试,不如说只是在表演一种想象中的原始生活。里特依旧在靠外界对他们的评价获得价值的满足,从未脱离过物质世界。

IMG_5267.PNG

在自我约束的外壳下,暴躁的里特把多拉看作自己的所有物,常常施以言语和身体的暴力。面对多拉内心的痛苦不仅视而不见,甚至在外人面前处处打压。因此,觉醒后的多拉也轻易利用了他虚伪自私的特点,无声无息地将其杀害。

IMG_5268.JPG

温良恭俭让的“工人”——海因茨与玛格丽特一家。

作为常规意义上的好人,海因茨一家出身贫穷,出于治病和避乱的目的来到小岛,学习生存的技能:囤货、打猎、取水、建造……他们尝试建立起自己的家园,也被这个地方改造。

玛格丽特的转变是影片中最为重要的“戏眼”。

从一个不谙世事的传统妇女,到可以利用别人内心欲望达成目的,三言两语便保护了自己家庭的幕后操盘手,她经受着痛苦,坚守着善良的底色,也坦诚面对自己利己的一面,会在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毫不犹豫地出手。

IMG_5269.JPG

在分娩这场戏中,西德尼贡献了生涯最佳表演。

她一边捂着肚子,一边挥舞着扫把驱赶野狗,时而痛苦的倒在地上冷汗涔涔,时而又爆发出野兽般惊人的意志力,将一个母亲在绝境时的痛苦和坚韧展现的淋漓尽致,铺垫了她后续的人物弧光,令人叹为观止。

70-ezgif.com-optimize.gif

专权的贵族“资本家”——男爵夫人。

同样作为外来者,男爵夫人几乎是另一个极端。贵族身份和“官方背景”的扶持让她出场自带阶级色彩,而建度假酒店这一行为动机暗含着建立政体的隐喻。

她凭借美貌,几尽奇巧淫技,在男人间左右逢源,以达成自己的目的,是纯粹的利己主义者,追求财富与权力,面对他人要求绝对的臣服,作恶害人也毫无负担

IMG_5271.JPG

而她最后也死在她征服不了的男人们手中,高贵的地产商抛弃她、摧毁她的精神,而在被里特用枪口指着时,还在做把自己的资产平分给他们的美梦,最后落得一枪爆头的下场。

事实上,她拥有的一切都是伪造出来的虚名,或者说,她其实从未拥有过什么。

IMG_5272.JPG

不可否认的是,影片虽然贡献了不错的群像戏,但在部分角色不免成了“工具人”。剧情安排的过满导致个体塑造的空间不足,除了主题隐喻之外失去了自身的复杂性。

三位女角色作为凝视对象落入了“圣女”与“娼妓”二分的刻板印象,里特的哲学主张崩溃的部分铺垫的太少,导致可信度大打折扣。故事进行到后期就变成了简单的正邪大战,使影片观感上有些虎头蛇尾。

IMG_5273.PNG
IMG_5274.PNG

不过,影片在“反乌托邦”这一主题上仍是贡献出了非常充分也不失深度的表达。

乌托邦是无尽的美好,反乌托邦就充满了丑恶与不幸,乌托邦构建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永恒构想,反乌托邦就是极端下极尽恐怖的对立镜像。

政治极权、思想控制、道德沦丧、阶级分化等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的黑暗不再是无法言说的禁忌,而是被极力刻画、讽刺的对象。

而生活在反乌托邦中的人往往遭到自由的剥夺和人性的异化,麻痹糜烂在虚假的毒物之中。

IMG_5275.PNG
IMG_5276.PNG

纵观影史,不乏大量反乌托邦佳作。

早在1927年就有影史留名的科幻巨作《大都会》,也有好莱坞名导奥逊威尔斯的《审判》,被无数人奉为神作的《黑客帝国》系列也是其中之一,毫无疑问都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优秀作品。

IMG_5277.JPG

越是纯粹的生活和思想,在压抑爆发后就越是疯狂和残忍;看似亲密的夫妻,掩埋了只为繁衍的冷漠真相;热情的仰慕和密不可分的身体,化作鲜血时有着一样滚烫的温度。

信仰如此易碎,溃败纷至沓来,人性与兽性之间,只是一层虚伪的面纱。

IMG_5278.PNG


 *本文作者:jew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 06:03 AM , Processed in 0.07456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