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7|回复: 0

[时评] “我这样做是为了加沙!” 以色列驻美使馆2人遭枪杀,疑云详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23 03: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这样做是为了加沙!” 以色列驻美使馆2人遭枪杀,疑云详解

文/黄瑜珊

编辑/漆菲

当地时间5月21日晚,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犹太博物馆与联邦调查局华盛顿分局附近,两名以色列驻美国使馆工作人员遇枪击身亡。

1.jpeg

华盛顿的执法人员在案发现场展开调查。

以色列使馆表示,遇难的两名工作人员是一对即将订婚的年轻情侣,他们当时正在博物馆参加美国犹太人委员会举行的一场活动,离开时遭到“近距离枪击”。

美国警方称,唯一的嫌疑人伊莱亚斯·罗德里格斯(Elias Rodriguez)已被逮捕。他现年30岁,是土生土长的芝加哥人。目前,美国司法部已对其提出两项一级谋杀罪指控。

“我这样做是为了加沙”

枪击发生前,美国犹太人委员会正在犹太博物馆内为45岁以下的年轻犹太外交官与专业人士举办一场招待会。据目击者称,枪手当时在博物馆附近踱步,而后走向四名正要离开活动的官员,并掏枪近距离射杀了这两名以色列人。博物馆内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听到了10-15声枪响。

急救人员赶到时,这对情侣已失去意识,没有呼吸。尽管进行了全力抢救,但两人仍被宣告死亡。

枪击事件发生后,罗德里格斯跑入博物馆内躲避,当时招待会仍在继续。保安人员认为他是袭击事件的受害者,因此允许他进入。有目击者描述了不可思议的场景:“他被雨淋湿了,看起来好像受到了惊吓。我们以为他受伤了,就给他水喝。”

参与活动的约尼称,罗德里格斯告诉在场的人,自己“看到了事件发生的全过程,需要水和一个安全的地方休息”。

约十分钟后,罗德里格斯向保安人员要求打电话报警。当周边的人试图安慰他时,他突然从包里拿出一条头巾,高喊着:“我做到了!我这么做是为了加沙,为了自由!解放巴勒斯坦!”随后,警察冲了进来,将他逮捕。

华盛顿特区警察局局长帕梅拉·史密斯称,被戴上手铐后,罗德里格斯指认了丢弃武器的位置,暗示自己犯下的罪行。警方目前已找到被遗弃的枪支。

两名受害者均为以色列使馆工作人员。以色列驻华盛顿特区大使馆公布了两人的名字——亚伦·利斯钦斯基(Yaron Lischinsky)与莎拉·林恩·米尔格里姆(Sarah Lynn Milgrim)。以色列驻美国大使耶希尔·莱特(Yechiel Leiter)透露,利斯钦斯基刚刚购买了戒指,准备在下周向米尔格里姆求婚。

以色列驻华盛顿大使馆发言人塔尔·纳伊姆·科恩(Tal Naim Cohen)在谈及受害人时表示,“就在今天早上,我们还在咖啡角一起欢笑——而如今,只剩下一张合影。我们没有陪你们走过红毯,而是陪你们走向坟墓。”

目前,美国警方正在调查嫌疑人的作案动机。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嫌疑人此前并未受到当地政府的关注。美国媒体发现了与其相貌、姓名等基本信息一致的社交媒体账号,但其中并无与袭击相关的信息。

根据其任职机构与公开信息,罗德里格斯生于芝加哥,拥有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英语文学学士学位,爱好音乐与阅读,曾经从事自由撰稿与内容创作,并为非营利组织“历史创造者”工作——这是一家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研究与教育组织,致力于保存与传播非裔美国人的个人故事。

枪击事件发生后不久,有社交媒体曝光了一些抗议活动的照片,旨在证明罗德里格斯是主张暴力革命的极左翼组织“社会主义与解放党”(PSL)成员。该抗议活动旨在为被美国警察杀害的17岁黑人青年拉昆·麦克唐纳(Laquan McDonalds)伸张正义。而后有媒体证实,罗德里格斯参加过全国各地支持加沙的抗议活动。

不过,“社会主义与解放党”很快在社交媒体上发出澄清,表示罗德里格斯只是与该党一个分支短暂合作,并非党内成员。该党在社交平台X上辩护说:“我们与这起枪击案无关,亦不支持此事。”

目前,美国警方发现了由罗德里格斯撰写的一份900字的“反以色列宣言”,该宣言自他被捕后在网上风传。警方正在确认文件的真实性,并检查罗德里格斯的电子设备,以确认其“极端化”的原因。

这份宣言谴责了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犯下的暴行:“几个月来,死亡人数迅速攀升,以色列甚至丧失了继续统计死亡人数的能力,这为其种族灭绝提供了便利。截至撰写本文时,加沙卫生部记录了5.3万人死于创伤性暴力,至少1万人躺在废墟之下,还有不知多少人死于可预防的疾病和饥饿……”宣言提到,西方与阿拉伯政府是以色列的同谋,并称,“我们这些让这一切发生的人永远不值得巴勒斯坦人的原谅”。

罗德里格斯疑似在宣言中解释了自己的行为。他声称,“暴力反抗不只意味着军事行动,而也可以具有戏剧性和表演性”,并与包括非暴力游行在内的“许多非武装行动有着共通之处”。由于这些行动,“从未有如此多的美国政客被迫承认,至少在言辞上,巴勒斯坦人也是人”。他提到去年在华盛顿以色列大使馆外自焚的美军空军士兵亚伦·布什内尔(Aaron Bushnell),认为后者“为了阻止屠杀而牺牲了自己”,并称其“牺牲没有白费”,以此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为何此刻发生枪击?

这场枪击发生在新一轮加沙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的背景下。此前双方达成停火协议,以色列放宽了援助限制,加沙的情况有所好转。然而,自3月2日起,以色列再度严格控制援助物资进入加沙;3月9日,以色列能源部长伊莱·科恩(Eli Cohen)下令停止向加沙供电。

新一轮的封锁持续至今,成为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全面封锁。11周以来,没有任何援助能进入加沙。封锁导致加沙地带的严重饥荒,以色列针对加沙粮食基础设施的空袭使局面进一步恶化。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和巴勒斯坦红新月会(PRCS)警告称,救援物资几乎耗尽,47万加沙人面临严重饥荒,占总人口的22%。

2.jpeg

加沙南部城市汗尤尼斯,人们在一家面包店外卸下新的援助物资。

同时,持续的敌对行动摧毁了加沙地带70%的关键供水基础设施。脱水导致人们病情严重,儿童尤为脆弱。呕吐、腹泻和肝炎等传染病迅速蔓延,特别是在拥挤的难民营中。

此次人道主义援助封锁一开始遭到调解方——埃及、卡塔尔以及联合国的谴责,称以色列违反了停火协议。

随着封锁时间的延长,更多国家加入了对以色列的施压。5月17日,冰岛、爱尔兰、卢森堡、马耳他、斯洛文尼亚、西班牙与挪威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呼吁“以色列政府立即改变现行政策,停止进一步的军事行动,全面解除封锁,确保国际人道主义行动者能够安全、迅速、畅通无阻地向加沙地带分发人道主义援助”。

5月19日,20多个国家以及欧盟敦促以色列“解除对加沙地带援助的封锁,允许联合国与人道主义组织独立、公正地开展工作”。加拿大总理卡尼、英国首相斯塔默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共同发表声明警告:“如果以色列不停止新的军事攻势并解除对人道主义援助的限制,我们将采取进一步的具体行动予以回应。”

马克龙宣称,法国有可能在6月的联合国会议上承认巴勒斯坦国。有消息指出,英国与加拿大将加入法国的倡议。

5月20日,欧盟决定重新审查与以色列达成的广泛贸易与合作协议。该倡议由荷兰提出,目前得到欧盟27位外长中17位的支持。

外部压力下,以色列于5月19日首次允许最低限量救援物资进入加沙。然而,联合国谴责以色列对运输施加阻碍,使得93辆卡车的援助物资在过境点延误三天后才抵达加沙。

3.jpeg

5月19日,运送援助物资的卡车排队进入加沙。

按规定,面粉、婴儿食品与燃料等必需品需要在国际组织的帮助下运往加沙地带,5月底将落实新的分发机制。根据新机制,救援物资只能在加沙少数几个地点进行分发。联合国不满这一决策,因为平民在前往分发点的路途中可能遭遇袭击,而分发点对于老弱病残来说也遥不可及。

联合国紧急救济协调员弗莱彻(Tom Fletcher)说,以色列允许恢复“有限”救援的决定是一个“好兆头”,“但与所急需的物资相比,(援助)仍是杯水车薪”。

枪击事件发生前的5月21日下午,来自31国、共25位外交官的代表团前往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地区的杰宁难民营进行实地探访,却遇上以色列国防军的鸣枪驱赶。社交媒体上流出的视频显示,外交官们在密集的枪声中四处寻找掩体,以军士兵持续开火,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

4.jpeg

5月21日,外交官代表团访问约旦河西岸。

事发后,以色列军方指责外交代表团偏离了批准的路线,并表示向空中鸣枪“是为了驱散他们”。但根据视频画面,代表团当时只是准备进入难民营。以色列军方随后表示,对其造成的不便“深感遗憾”。

据悉,代表团中有来自欧洲、亚洲、中东、拉美等地区的外交官,也包括一名中国外交官。比利时、法国、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都召见了以色列大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5月22日回应称,中方“高度关注相关事件,坚决反对任何威胁外交人员安全的行为”,并要求“展开彻底调查,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以色列对事件展开“全面调查”。欧盟外交事务负责人卡拉斯指出,“任何对外交官生命安全的威胁都是不可接受的”。

内塔尼亚胡谴责西方

尽管国际社会持续呼吁停火,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坚称,对哈马斯的攻势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哈马斯放下武器,且“加沙地带完全由以色列控制为止”。

枪击案发生后,聚焦在以色列向外交人员鸣枪的舆论焦点开始发生变化。以色列强烈谴责枪击事件,称其为“卑鄙的仇恨行为”。“我们正在目睹反犹主义和针对以色列国的野蛮煽动所付出的惨痛代价。”内塔尼亚胡承诺,“我已指示加强以色列驻世界各地使团的安全措施,并加强对国家代表的保护。”

同时,内塔尼亚胡谴责法国、英国、加拿大近日的声明鼓舞了“哈马斯武装分子”:“他们可能认为自己在推动和平,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正在鼓励哈马斯永远继续战斗……他(罗德里格斯)被带走时高呼‘解放巴勒斯坦’,这和我们在(2023年)10月7日听到的口号一模一样。”

以色列外长萨尔亦称:“反犹主义与反以色列的煽动和这起谋杀案有着直接联系。许多国家与国际组织的领导人或官员也在进行这种煽动,尤其是欧洲的领导人与官员。”

多国表达了对枪击案的震惊与谴责,其中包括被内塔尼亚胡谴责的三国。不过,法国政府驳斥以色列政府对于法国煽动仇恨的指控。外交部发言人克里斯托夫·勒莫因 (Christophe Lemoine) 表示:“这些言论令人愤慨,毫无道理。法国过去、现在与将来都会毫不含糊地谴责任何反犹主义行为。”事发后,法国政府要求加强对国内与犹太人有关的场所的监控以及主要犹太人聚集地的安保。

5.jpeg

一名法国警察在巴黎郊区的犹太教堂门口执勤。

对美国而言,这一事件或将产生长期影响。5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旗下社交平台就以色列外交官遇袭事件回应说:“这些基于反犹主义的可怕杀戮必须立即停止!仇恨和激进主义在美国没有立足之地。”

6.jpeg

美国总统特朗普说,华盛顿特区犹太博物馆外发生的枪击事件显然是出于反犹主义。

随后,特朗普的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重申了总统的立场,并警告此举将带来可怕的后果:“反犹主义的邪恶必须从我们的社会中根除,司法部将依法严惩肇事者。”

她还将枪击事件与特朗普打击反犹主义的行动联系起来,后者主要针对反对以色列的学生抗议者:“国务卿鲁比奥已经吊销了数千名学生的签证,这些学生曾参与‘亲哈马斯恐怖主义’的校园煽动与暴力抗议。为了打击反犹主义,我们还停止了对一些发生类似事件的学校进行资助。”

本轮巴以冲突背景下,美国多地高校去年爆发了一系列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活动。特朗普就任总统以来,要求国内多所高校调整政策,根除所谓的反犹主义,废除向少数族裔倾斜的招生政策等举措,否则将面临削减资金的后果。

此次枪击事件后不久,特朗普政府宣布,由于哈佛大学对校内反犹主义采取的应对措施不足,将取消哈佛大学获得的学生和交流学者项目资质——除了不能再招收国际学生入学外,现有的国际学生必须转学,否则将失去合法身份。根据哈佛大学的数据,截至2023年秋季学期,国际学生占哈佛学生总数的27%以上。

7.jpeg

美国政府5月22日宣布取消哈佛大学获得的学生和交流学者项目资质,禁止该校招收国际学生。

哈佛大学随后发声明称,特朗普政府的行为“非法且有害”,学校正在迅速行动,为社区成员提供指导和支持。“哈佛大学国际学生和学者来自140多个国家……这一报复性行动可能对哈佛社区和我们的国家造成严重损害,并损害哈佛的学术和研究使命。”

枪击事件还将进一步巩固美国对于以色列的支持。内塔尼亚胡办公室发声明称,其与特朗普就以色列使馆工作人员遭枪杀一事进行交谈,并讨论了加沙战争。特朗普方面表示会继续支持内塔尼亚胡的目标,包括释放所有人质。

盖洛普咨询公司今年早些时候的民调结果显示,尽管美国人对以色列人的同情度高于对巴勒斯坦人的同情度,但目前对以色列人的支持率已降至25年来的最低水平,只有46%的美国人表示支持以色列。调查还发现,同情巴勒斯坦人的美国人比例达到该公司开始追踪该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为33%。在枪击案与特朗普政府针对高校的打压后,尚不知这一趋势会如何变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5-24 02:25 AM , Processed in 0.0717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