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6|回复: 0

美国商会拟就关税政策起诉特朗普政府,意味着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9 07: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商会拟就关税政策起诉特朗普政府,意味着什么?

 王衍行 财富FORTUNE
 2025年04月09日 05:12
3.jp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财富》报道,美国商会正在考虑起诉特朗普政府,以阻止于4月9日生效的新关税。特朗普本月2日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于5日开始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有关措施于9日生效。


如果你在一艘航行中的航母上突然发现,驾驶室的领航员和引擎室的总工程师吵了起来,还准备对簿公堂,那你最好系好安全带。


因为风暴要来了。


这就是美国商会准备起诉特朗普政府的现实版寓言。


作为美国企业界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游说组织,美国商会一向偏好在权力走廊中低语,而非在法庭上高呼。然而如今,他们正考虑将特朗普新一轮全球关税政策告上法庭。这不仅是对一个政策的反击,更是对一种政治风格的系统性抗议。其象征意义,不亚于行业巨头领导者们罕见联名致信白宫。


这起诉讼如果发生,将成为美国经济治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


这不仅是起诉特朗普,这是企业界对“非理性政策制定”的绝地反击。


从根本逻辑上:在市场经济中,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是企业投资和战略布局的基石。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恰恰是这两者的敌人。


特朗普此次新关税政策,仍是依靠1977年通过、用于应对战争或重大国际危机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IEEPA)。特朗普准备以长期贸易逆差和国家经济安全为理由,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从而动用该法案赋予总统的特别权力推行这套关税政策。这一法案原本是为冷战时期的“地缘紧急状态”设计,如今却被用来打击全球贸易对手——从北京到布鲁塞尔,一网打尽。但专家警告称,该法案至今尚未经过系统的司法审查,此次全面征税举措未来可能面临强烈法律挑战。


美国对所有进口商品征10%关税的措施开始生效。另外,对大约60个国家的进口商品最高征50%的针对性关税措施将于周三生效。已宣布的关税措施将使美国进口税升至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水平,并已引发对美国和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的普遍下调。摩根大通的经济学家上周五表示,他们现在预计美国今年将陷入经济衰退。


但问题是:这真的是“紧急”吗?还是只是政治策略的权宜之计?


从企业的视角来看,这样的做法是毫无征兆的、机制不透明的,甚至是任性的。而这正是美国商会无法再保持沉默的原因之一。对它背后的会员企业来说,法律诉讼已经不仅仅是博弈策略,而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企业不愿出头,但不能总把脑袋埋在沙里


很多CEO不愿直接对特朗普公开表态,这并不令人意外——他们担心自己的品牌和股价被总统的一条推文击溃。毕竟,在一个总统可以随时调动数千万粉丝发动抵制的时代,沉默是金。


但沉默并不等于认同。


于是,他们转而推动行业组织——例如美国商会——出面打这场“影子战争”。换句话说,美国商会此举,其实是一次由企业推动、但选择隐身的集体抗议。
这种方式有点像是一场匿名的、带着面具的广场抗议——广场是法院,抗议的不是总统本人,而是政策背后的体制逻辑。


这是企业对“恐惧政治”的巧妙反制。

制度性起诉的真正含义:谁来划定权力边界?


表面看,这是一个关于税收政策的争议;但深层来看,这是一次关于美国宪政边界的斗争。


如果总统可以在没有国会批准的情况下,动用“国家紧急状态”的名义来对全球主要经济体征收关税,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白宫可以将“紧急状态”变成“常态工具”。


而美国商会此举,就是试图重新定义这个“边界”:你可以打贸易战,但必须依法;你可以谈国家利益,但不能脱离制度程序。


这也恰恰体现出美国商会的真正战略意图——不仅是撤销某一项关税,而是防止这种绕过民主机制、以“国家主义”为旗号的决策方式成为常规。


全球化的危机,不是从他国开始的,而是从美国内部开始的


特朗普的“关税民族主义”逻辑简单粗暴:如果别国不让步,就对他们的商品征税。看起来像是一种快速见效的武器,但实则是将全球供应链复杂系统中的一环,生硬地拔出来再插回去。


这不是“交易艺术”,这是“结构破坏”。


尤其是在这个全球供应链已深度交织的时代,一项全球性关税政策,其影响远超消费者钱包——它会影响到企业选址、订单周期、技术转移,甚至地缘关系。


在这样的局面下,美国商会站出来,不仅是为本国企业发声,更是在为全球化的秩序说话。或者说,它是在为“制度化全球化”做最后的辩护。


这是一个警告:如果美国无法在内部维持对国际制度的信任,那么所谓的自由市场体系也将从核心开始动摇。


未来的世界将由谁主导秩序制定?


这起诉讼,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国际信号——全球正在重新评估美国的“秩序担当”。


过去,美国凭借其政治制度的稳定性、法治精神以及政策的延续性,成为全球规则的主要制定者。但如今,当一个主要行业组织需要通过诉讼去约束政府的贸易政策时,世界会如何解读?


也许是时候问一个问题了:谁才是下一个全球秩序的“制度守望者”?


当美国的经济政策愈发服从于短期政治周期,而不是长远国家利益时,其他国家——无论是欧盟、东亚还是发展中世界——或许将不再被动接受由美国单方面制定的贸易规则。


而这正是未来世界格局中,美国必须认真面对的挑战。

谁来为“理性政策”辩护?


美国商会此举,也许在短期内会被视作一次“反特朗普”的孤注一掷。但从更长远的历史视角看,它代表着制度自我修复机制的启动。


一个国家的健康,不在于领导者永远英明,而在于当决策偏离常理时,有人能站出来说:“等等,这不对。”


我们或许应该感谢美国商会——不是因为它反对了谁,而是因为它代表了一种“有责任的反对”。


这也许是我们在这个动荡时代最需要的一种力量。

反对的力量蓄势待发


最近,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直言:“在我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里,要说你是一名进步派人士、支持社会正义、言论自由,而不需要为此付出代价,都是很简单的事情……而现在我们正处于这样的一个时刻里,仅仅表态自己支持什么是不够的,你可能真的需要做点什么,可能要牺牲一点。”奥巴马还指出,现场的大学生们,都是在二战之后、美国建立的国际秩序中成长,“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因为在过去的2个月里,美国政府一直在试图摧毁这种秩序。民主是很晚近才出现的制度,一个以合作代替冲突的国际秩序也很新。这一切都很脆弱。”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直言不讳地反对贸易战。上周六,马斯克在远程参加一个活动时向意大利副总理萨尔维尼表示,他希望美国和欧洲之间走向“零关税”制度,从而有效地建立“自由贸易区”。欧盟对此迅速作出回应,周一(4月7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已正式向美国提出建议,主张“取消所有工业品关税”。在特朗普1月上任后,马斯克一直在白宫颇具影响力,并因其在政府效率部的工作而备受关注。但在贸易问题上,马斯克很少公开表态。不过,他的企业特斯拉曾在上个月游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警告贸易战可能会在无意中伤害该公司和其他美国企业的利益。


马斯克表示:“任何阻碍自由贸易或扭曲市场的行为,本质上都是不利的。”马斯克是特朗普最引人注目、最具影响力的顾问之一,他正对美国白宫的贸易议程提出公开批评,这凸显出特朗普政府内部围绕这位总统的广泛关税措施的紧张氛围。


反特朗普抗议集会席卷美国和欧洲。成群结队的抗议者上周六(4月6日)聚集在美国各地城市举行示威,抗议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施政,这是自特朗普一月份上任以来最大规模的全国性抗议活动。这场名为“Hands Off”(放手)抗议活动策划者的目标是在1,200个地点举行集会,其中包括美国所有50个州。波士顿、芝加哥、洛杉矶、纽约和华盛顿特区等城市都有数十万人参加。抗议者表达了对特朗普施政的不满。在特朗普宣布美国将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征收进口关税的几天后,抗议活动也在美国以外的地方举行,包括伦敦、巴黎、柏林、法兰克福等。


美国的关税政策已经给世界及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甚至是无法修复的危害,但是,如何创建一个新的世界?这决不是特朗普政府可以回答的问题。(财富中文网)

作者王衍行为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银行业协会前副秘书长、财政部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咨询专家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富中文网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4-12 10:29 PM , Processed in 0.08111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