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不到什么理由去买新的东西,只要能买到的东西,我都会尝试去买二手的。 家里的家具、书柜里的书、架子上的各种杯子,大多都是我二手淘来的,用不到了也会再卖掉。可能很多人不太能接受,一些化妆品我也会买二手的,比如口红,其实刮掉表层之后消消毒,对我来说也还好。妈妈年轻时的毛衣,拆掉垫肩后依然很时尚;朋友用边角料做的拼接裙我的衣服全部都是二手的,很难会撞衫,价格也很便宜,并且我每次再卖三手的时候,损失的钱非常少。我之前买的二手沙发不到100块钱,二手的家具很干净,也不像新的一样需要自己安装、需要散味。我的植物也都是同城二手的,它们早就经过了这个城市气候条件的验证,会更好养活,养不活的植物它肯定活不到出手的时候。一格和男友都吃素,他们大多时候在家做饭,既省钱又健康。包括偶尔和朋友去喝一杯,吃甜品、喝咖啡等,每个月在饮食上的开销不超过2000元
环保它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运动一样,你在这个倾向里有各种维度的事情可以做,有贵的也有便宜的。用可以重复使用的物品来代替一次性用品,很多时候是更经济划算的。一次性化妆棉我会用可以重复使用的卸妆布来替代。很多皂盒是塑料的,我一般会在肥皂背面插上一个用过的啤酒瓶盖,放在水池边,这样它就可以立在那儿,同时也可以保持干燥。我从很早以前就用月经杯,很多年就只用那一个东西就可以了,还可以解决月经贫困的问题。从农场订的蔬菜没有包装,一般会裸着或用纸袋、保鲜盒装好放进冰箱我吃的主要的蔬菜都是从农场订,除了类似豆芽这种东西它会有塑料包装,其他玉米、萝卜、绿叶菜这些都是没有包装的。农场里这些当季的、没有防腐剂、没有过度包装的可持续的食物,就是会更健康更好吃的,也是对环境影响最小的食物。我小的时候父母其实都挺环保的,他们本身就是很有资源意识的人。他们不会在澡堂里浪费水,也不会在超市接受用不到的赠品。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对我来说好像是一个很天然的习惯、一件自然发生的事情。我在国外读书的时候,加拿大是一个离自然特别近的地方,你面前的风景就好像屏保背景一样,这时候你就更能观察到垃圾是怎么进入自然里的,看到翻倒的垃圾箱,我就能想象到纪录片里看到的那些小动物受到伤害的画面是怎么产生的,以及自己不环保的行为跟自然有着什么样的关联。  这两年我更关注的是可持续议题下面的农场动物福利问题。所以开始去各地出差跑不同的农场,调研农场动物的生存状况,并把它们做成视频内容,可以给大家看到在不同的养殖方式之下,农场动物是如何生活的。比如之前我去过一个福利养鸡场,他们的鸡实行严格的散养,而传统笼养系统里的鸡,往往没有办法伸展翅膀,而且为了避免牠们互啄,牠们会被断喙。做农场动物的内容,让大家支持到更好的养殖动物的方式,让这些动物的生活条件更好,其实反过来也可以让人吃到更安全的动物产品。我最近写的脚本是关于为什么要关心鱼的,也会去一个海鲜养殖场调研水产动物的福利问题。一格画的画,画上是母鸡和自己,她在流血,而母鸡在排卵,左边是母鸡和女性的生殖系统我决定吃纯素的那一天,在一家农场参观,正好我在月经的第一天,所以当时我非常地不耐烦,我就跟着一个鸡走,突然走神了,回过神来之后,发现草里面有一颗蛋,我就把它捡起来,结果那是一个很热的蛋,很明显是母鸡刚刚下的蛋。我和母鸡都是女性,我们其实应该很能感同身受,我突然想到,上一次我手里握着一个很热的蛋,是从我的锅里刚煮熟的时候。当时我写了一个小诗:“月经第一天/我/带着痛经/而她/在排卵/我捡到她温热的卵/热度来自它身体/而不是我加热的锅”。一般来说,到两岁左右的时候,等蛋鸡没有了经济价值,她们就会被杀掉,这让我觉得很不舒服,后来就没有再吃鸡蛋了。
最开始我父母也不太能接受我吃素,觉得对身体不好。我就去大的医院里面做了一个详细抽血体检,向他们证明我现在的营养状况非常好,甚至比我以前吃肉的时候还好。 环保本身作为一种每天都要践行的生活方式,它如果令你痛苦,是没有办法坚持下去的。所以我现在一般会说环保享乐主义,它是建立在享乐前提下的,对我和对环境都是好的,是一个幸福美满的状态,而不是苦行僧式的。我也没有把所有环保的事情全部都做到,所以我也不会去责怪别人不够环保。我不会那么想要改变别人,而是让对话自然地发生。我通过追求环保把生活过得很幸福很健康,那么就会自然吸引一部分人加入进来尝试。我很认同One health的理念,我们的健康、动物的健康、环境的健康是一体的。
我认为最完美的工作就是让我感到有意义,又有意思的。让自己充盈的同时,给其他生命带来一些好的改变。这样就挺好的,有钱可以去上瑜伽课,有时间给自己做饭,有健康富余的血可以捐献,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