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9|回复: 1

美国芯片产业抱怨:中国可以从日本荷兰买,我们却当冤大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13 08: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芯片产业抱怨:中国可以从日本荷兰买,我们却当冤大头

来源:观察者网  阮佳琪
2024-12-13 12:44:15

a1.jpg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离任之际,美国总统拜登不忘对华挥舞“科技围堵”大棒。12月初,华盛顿再次升级对华先进技术限制,近140家中国实体被列入所谓“清单”。《纽约时报》12日报道披露称,在这则禁令的背后,暗藏了一场美国半导体行业和美国政府围绕对华技术出售问题展开的“激烈拉锯战”。

据美媒报道,过去一年,美国芯片设备制造商通过开展游说、资助智库等途径,频繁向美国国会和白宫施加压力,对拜登政府推出新的限制措施表示反对。

在这些公司看来,政府推出的新限制,无异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他们向政府抱怨,对中国出售设备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不断收紧限制会严重损害他们的利益,还会便宜了其他国家的芯片制造商,被抢走手里的中国市场份额。

报道称,多轮拉扯后,尽管最终美国政府仍然驳回了这些企业的请求,不顾业内反对呼声强推新令,美商务部长雷蒙多更暗示企业应“做出牺牲”,但十几名现任及前任美国官员坦言,美国半导体行业的施压对拜登政府主张禁令的顺利推出制造了不小的阻力。

a1.jpg

当地时间3月20日,美国亚利桑那州钱德勒,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向美国总统拜登展示半导体晶圆。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12月2日,美国对中国半导体行业发起近三年来的第三次打击,计划对北方华创等140家公司实施出口管制。路透社早前称,这是拜登政府任内为打击中国芯片生产能力而采取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行动之一。

被添加到此轮清单的中国公司中,有近20家半导体公司、两家投资公司和超过100家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意味着美国供应商被禁止在未事先获得特殊许可的情况下向他们供货。

据《纽约时报》报道,新的出口管制可能会伤害到美国半导体制造商应用材料(AMAT)、科磊(KLA)和泛林集团(Lam Research)。

报道称,从去年年底,美国政府推动将这些中国半导体公司列入清单的工作之初,这三家公司就开始了运作,对美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扣押其运往中国的货物表示了强烈反对。

根据两名官员和另一名知情人士的说法,BIS内也有反对声,并且加入了解除禁令的游说之列。此后,这三家公司的对华运输得以暂时恢复。

然而,正常运输仅维持了不到一年:今年9月,拜登政府准备宣布新限制措施的消息再次传来,应用材料、科磊和泛林的首席执行官迅速造访了白宫和国会,警告单方面管制措施会对他们造成长期伤害。

两名政府官员透露,当时这些美国公司表示,被列入新一轮清单的三家中国公司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他们已经通过向这些中国公司出售设备赚取了60亿美元,并计划再出售数十亿美元的产品。

据国会的两名工作人员所说,在企业和国会的压力下,10月初,美商务部部长雷蒙多不得不要求手下重新评估新措施是否会产生过多的单边影响。最终美国政府仍驳回了企业请求,在12月初宣布了新的禁令。

十几名现任和前任美国官员向《纽时》表示,这起事件并非个例。他们透露,为了保住关键收入来源,美国半导体行业内的许多人都加入了对抗政府的阵营,强烈要求政府控制对华限制措施的程度和覆盖范围,华盛顿正面临越来越多的业界压力。

《纽时》写道,“在过去的一年里,华盛顿上演了一场激烈斗争,一方是销售半导体制造设备的(美国)公司,另一方是一心想减缓中国技术进步的拜登官员。”

据报道,过去一年里,美国芯片设备公司向国会山和白宫派遣说客,成立倡导组织,并资助智库开展支持性研究,以表明他们的观点。他们给官员打了几十通电话,还向国会中处于弱势的民主党人施压,警告他们所在的选区将会出现失业问题,要求他们与拜登政府联系。

竞选资金追踪机构OpenSecrets的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随着美国加强技术管控,应用材料、科磊和泛林的游说支出大约翻了一番。

不过,这些美国半导体企业“造反”,并非是认为对华限制这件事本身是违背技术竞争与合作的错误行为,他们更担心的,其实是新措施可能会让其他国家的芯片设备制造商抢走中国的市场份额。

上述美国官员披露称,这些芯片企业的主要抱怨是,拜登政府推行的新令只让美国半导体产业受到了限制,中国仍可以向日本和荷兰的公司购买技术。他们认为,这既损害了美国公司的利益,也并没有起到限制中国的作用。如果更严格的规则也适用于国际竞争对手,他们就不会反对。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3 08: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4-12-13 08:39 AM 编辑

纽约联储今年的一份文件发现,由于拜登政府不断推出新的对华限制,美国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就业率都有所下降。加利福尼亚州议员在8月致拜登政府的一封信中也抱怨称,美国公司正在 “迅速失去”市场份额,并“面临‘死亡螺旋’的风险”。

随着美国公司被国际竞争对手抢走更多中国市场份额,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担心,这些企业还会进一步减少在美国的投资。

a1.jpg

荷兰维尔德霍芬的阿斯麦公司总部。视觉中国

美国近来也确实频频向荷兰、日本等盟国施压,胁迫其加入“围堵中国”的行动中。《纽时》指出,拜登政府一直在敦促日本和荷兰同意限制措施,但这两个国家的政府都担心会损害本国企业,也担心中国的报复。

在最近公布的对华限制措施中便涉及了“外国直接产品规则”,也就是说任何使用了美国技术的产品都将受到管制,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以色列、中国台湾等地的16家公司将受到影响。鉴于去年已跟随美国出台了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日本和荷兰得到了豁免。

上周(7日),在加州举行的里根防务论坛上,雷蒙多表示,美国必须与盟国合作,以确保其努力不被削弱。她当时扬言,“当我制定规则时,我必须确保中国不能随便从日本、韩国或欧洲购买商品。”

谈及政府还需要在限制措施方面与业界“持续对话”时,她也敲打起这些美国企业。“我认为,国家安全是无法标价的。所以,如果我侵犯了你们的利润,这就是生活”,她告诫道。

据《纽时》报道,尽管负责BIS事务的副部长艾伦·埃斯特维兹(Alan Estevez)宣称该部门的工作不会因业界行动“妥协”,但八名现任和前任官员承认业界会对美国政府的决定产生影响。

其中还有人声称,近年来BIS的官员还会向美国公司私下透露即将实施的制裁措施,随后消息会传递给中国客户,后者则会提前囤积美国产品。

报道称,这也是一些分析师认为美国限制措施“为时已晚”的部分原因所在。而谈及此,美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技术专家艾伦(Gregory C. Allen)还倒打一耙称,是中国企业找到绕过美国管制方式的速度,比美国给政策“打补丁”的速度要快得多。

他只能无能狂怒地抱怨:“美国目前每年都会修复一次漏洞,而中国全年无休、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在找美国规则的漏洞。”

与此同时,对华又要限制又要贸易合作,也让许多美国官员陷入了一种矛盾的心态。他们表示,芯片产业需要监管,但也需要培育。毕竟如果没有尖端企业,美国也根本无法与中国抗衡。

这些官员对《纽时》说,中国一直在技术领域投入巨资,目前正在建设近二十家新的芯片工厂,对于华盛顿近来宣布的限制措施,北京也表现出了更强硬的态度,加强了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还发起了对美国半导体巨头英伟达的调查。

他们担心,这可能预示一场关于技术和供应链的冲突正在扩大。在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明年上台后,双方关系可能还会变得更加紧张。

对美商务部发布新的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12月2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该措施进一步加严对半导体制造设备、存储芯片等物项的对华出口管制,并将136家中国实体增列至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还拓展长臂管辖,对中国与第三国贸易横加干涉,是典型的经济胁迫行为和非市场做法。美方说一套做一套,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实施单边霸凌行径。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半导体产业高度全球化,美方滥用管制措施严重阻碍各国正常经贸往来,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严重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言人称,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全球半导体业界都受到严重影响。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美方新限制措施,被波及的多家中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3日集中回应表示,美方措施预计不会产生多实质性影响。

同一天,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的等中国四大行业协会发表声明,指出美国芯片产品不再安全、不再可靠,呼吁国内企业审慎选择采购美国芯片,同时强调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持续深化与全球各方互利共赢合作。

路透社称,中国四大行业的此番同步发声是一种“罕见反应”,这些建议可能会影响英伟达、AMD和英特尔等美国芯片巨头。尽管受到出口管制,这些公司仍设法继续在中国市场销售产品。

总部位于北京的咨询公司TriviumChina的副总监汤姆·努尼斯特(Tom Nunlist)分析称:“中国在对美国发起反制方面一向比较行动缓慢或谨慎,但现在似乎很明显的是,中国开始放开手脚了。”

“这表明,中国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在芯片方面,它可以打出一些牌来打击美国。”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骆明辉也表示了类似的看法。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2 04:10 AM , Processed in 0.02776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