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0|回复: 0

[人世间] 又双叒涨价的“共享单车刺客”,你还骑得起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10 04: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又双叒涨价的“共享单车刺客”,你还骑得起吗?

 邢海洋 三联生活周刊 2024年08月04日 05:02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邢海洋

共享单车悄悄地涨价了,广州哈啰单车价格从此前的前15分钟1.5元涨至前10分钟1.5元。在成都,滴滴青桔单车、哈啰单车更新了收费标准,哈啰单车的工作日起步价为前10分钟1.5元,超出10分钟外每15分钟1元;周末和节假日起步价为前10分钟1.8元,超出10分钟外每15分钟1元。青桔单车没有分周末和节假日,而是笼统为休息日,休息日起步价为前10分钟1.8元。
看到如此复杂的收费体系,相信满大街举着手机找车的人一定是一脸懵,烈日当头,先找到车再说,扫码一次成功,别是辆坏车就谢天谢地了,收费多出一两元,认了也忍了。

IMG_3390.JPG

《承欢记》剧照

可经常骑车的,要靠着共享单车解决通勤“最后一公里”的打工人,恐怕就不淡定了。起步计时时间缩短5分钟,按照自行车骑行速度15~20公里/小时计算,起步计费就是从15分钟的4公里缩短为不足3公里,再加上扫码开锁,停车还车等等操作,意味着过去短时段的“最后一公里”骑行很可能要被拖入“加时赛”,一次1.5元的短途骑行变为了2.5元的中距离骑行。更为长途的,工作日骑行半小时的费用从2.5元上涨到了3.5元,上涨了40%;周末和节假日骑行半小时的费用从2.8元上涨至3.8元,上涨了35%。
为便于维护,共享单车都是实心车胎,骑起来很累,很少见人骑长路。5分钟的计时,对骑车人很重要,对运营商更是如此,也难怪共享单车的提价,寻找到这样一个隐秘却见效的切入点。
共享单车的三足鼎立中,美团单车并没有涨价,在广州还上调了计费时间,价格不变,从原来1.5元/15分钟,调整至1.5元/20分钟。面对运营成本和市场竞争,企业给出了不同的应对之道。至于原因,也是颇为耐人寻味的。

1.jpg

《装腔启示录》剧照

除了计时收费,共享单车还严重依赖于另一种收费方式,即月租,通常月租才是通勤族最多借重的租车方式。早在2022年8月,美团便因硬件与运维成本增加上调畅骑卡的价格,其中,30天无折扣畅骑卡由25元调整至35元。如今,其30天骑行卡北京部分地区折扣价18.8元,连续包月则首月13.8元。另外两家的月租也在20元上下浮动。
共享单车从出现到繁盛到如今的平稳运营,不过10年时间,最初交押金免费骑,后来1小时一元钱,半小时一元钱,至今翻了两番。可对于运营商,共享单车仍是不赚钱的,当年哈啰出行谋求上市,其2021年招股书显示,从2018年到2020年两轮车业务营收分别为21亿元、45亿元和55亿元,其中,2019年和2020年,毛利分别为2.9亿元和3.7亿元,毛利率分别为6.4%和6.7%。给投资人以有望盈利的希望,但整体上却是巨额亏损,三年亏掉50亿元。后来哈啰出行撤回了上市申请,又从蚂蚁集团和阿里巴巴融资续命。
但融资不是无限量的,企业不能从实体运营中盈利,也只有倒闭一条路。当年共享单车一个个暴雷,押金难退,整个行业陷入信任危机。一系列兼并重组后剩下了三家企业,看似组成了稳定的三角结构,摆脱了恶性竞争,盈利在望,却不料疫情突如其来,人们出行遇阻,整装待发的共享单车却没有了消费者。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22年底。

共享单车乃重资产、重运营型行业,相信当年的创业者们若看到了四处丢弃的单车,看到车辆损毁或故障的画面,看到每日里卡车调配单车的繁忙画面,定会打了退堂鼓。及至巨头们接手共享单车退押金烂摊子的时候,经济的大环境也是蒸蒸日上,仿佛押金事件只是暂时的难关,待全国大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大功告成,网约车、共享单车就会和公共交通一道,织就城市交通的网络。届时若一小半的通勤者租用共享单车,尽管这是一种互联网巨头回避的重资产经营模式,可独占了城市交通的“最后一公里”神经末梢,也会大有收获。
可惜,即便是在出行完全放开的2023年,共享单车似乎也没能展现出赢家通吃的盈利能力。美团财报显示,2023年,美团单车所在的美团新业务分部营收698亿元,经营亏损收窄至202亿元。滴滴共享单车所在的其他业务板块2023年亏损达51.48亿元。2023年全民不是在旅行,就是行走在奔赴旅游目的地的路上,可旅行途中的“最后一公里”还是没让三巨头赚到钱。运营一辆单车,看似只是雇佣司机和搬运工,将车辆调度到潜在租户密集的区域,其实不然,背后还包括仓储成本、维修成本和折旧成本。很多大城市共享自行车连续使用三年就要强制报废。
如今骑行半小时的费用超3元,1小时的费用基本都超过了5元,节假日最高达5.8元。按乘坐时间,这已经和坐地铁不遑多让,更是公交车票价的两三倍。共享单车的定价,尽管是按照企业的运营成本定价,但已经在考验消费者的承受能力,进而抛出的问题是共享单车模式是否还是一种可持续经营的模式。共享单车出行,本来就是“无中生有”,凭空创造出的需求,其商业模式建立在消费者不再单独拥有自行车,而是共有自行车的基础上。共享当然美妙,不仅提高了物品的使用率,还满足了骑车人的多种应用场景,不再需要一辆车骑到底,而是“随时可骑,随时可停”。

IMG_3393.JPG

《梦想城》剧照
共享单车被称为我们“新四大发明”之一,但出海却不顺畅。海外停车有着更严格的限制,方便性上便打了折扣。没有了方便的使用场景,使用也难普及,费用便更高昂,于是进一步限制了使用。我们这里,城市管理也是趋于严格的,共享单车行驶到运营区域外,或不规范停车,也得交“罚款”。更为考验运营模式的是,随着电动自行车续航里程越来越长,越来越便宜,打工人倾向于买辆电单车一骑到底,这就从跟本上动摇了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
如今,提起共享,和共享单车一道硕果仅存的还有共享充电宝。去年,当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充电宝第一股怪兽充电迎来了高光时刻,净利润过了亿元。可今年第一季度再度下滑,股价则不及上市之初的1/10。消费者囊中已羞涩,那些赚取体验感的经营模式,让位于更注重性价比的生活方式,当充一次电能买下1/10个充电宝,人们宁可包里带上一个备用。
共享若不能带来低廉的生活成本,大众便不再共享。共享变专享,成本再上升,模式也将走到尽头。共享还能否共享下去,不妨拭目以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26 12:05 PM , Processed in 0.03928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