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4|回复: 0

[知识] 在广东,没有米其林餐厅能打败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8 05: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广东,没有米其林餐厅能打败它

夏之星 九行Travel 2024年06月24日 06:52
0.jpg

为什么网文里的太子爷很少有广东人设定?因为粤圈的浪漫总猝不及防地沾着点鸡屎味。

这倒不是贬义。在厌烦了动不动出入金碧辉煌大会所的精致霸总之后,粤圈太子爷驾驶豪车直奔山卡拉农庄,不经意间流露出“承包了一整座养鸡场”的阔气眼神,反而令偶像剧桥段有了现实主义的光环。

IMG_4047.PNG
粤圈太子爷的浪漫是九百九十九只走地鸡。(图/自小红书@AgathaTaku)

所谓“山卡拉”,在粤语文化里表示一个地方偏僻得紧,十里八村不见人烟,大概率坐落在山沟沟里,距离市区非常遥远。

而山卡拉农庄,就是开在这些山沟里的隐藏款“米其林”。常常让人怀疑榜单上有所缺漏,是因为老板连名字都懒得好好起。毕竟去那里吃饭全靠本地朋友带路,车程几十公里起,地理位置非常刁钻。

不过,当粤圈太子爷在物理意义上“风尘仆仆”地载你来到山卡拉农庄时,那大部分情况下都意味着——他要开始展开攻势了。


山卡拉农庄的超高评价,

是怎么来的?


对广东人来说,山卡拉的饭绝对比在城里下馆子更香。

只要一过节,或者逢上什么好日子,广东父母的执念就是浩浩荡荡地领着家族往山卡拉里去,沿途崎岖得宛如影视剧中的寻宝路线。粤圈太子爷的优越感,在带你踏入一个脏兮兮的本地鸡圈时尽数体现:

每只矫健奔跑的本地鸡,都在跃跃欲试地明晰广东菜的抽象水准——鸡有鸡味,菜有菜味。

在这里,什么都讲究现抓:鸡在破落的屋瓦之间自由起飞、钩子钓鱼、大网捉虾,一排野猫在湖边神秘游走并试图捡漏。猫狗相处和谐的间隙,农庄的气势还是得靠狗吼出来。菜地里更是有着中国人对“晨兴理荒秽”的全部想象——拔几棵白菜起来抖搂一裤子的泥巴。

IMG_4048.PNG
确定这还在国内吗?(图/@饲养员研究中心)

米其林大厨也许在点评一道佳肴时口吐珠玑,什么刁钻的比喻都往上整,但粤圈太子爷否定一道菜只需要一个固定短语:“不新鲜”

山卡拉农庄的饭桌上绝不可能出现冷冻的肉、蔫巴的菜、夭寿的鱼和空运的虾。粤圈太子爷的舌头就是尺,即使是煲了几个小时的老火汤,照样能从复杂的中药材味里,觉察出这只鸡是不是现宰的,肉炖得再塌皮烂骨也得新鲜。

只要饭菜过关,他就不会在乎农庄的顶棚和围栏有多破烂,从上百公里之外的西关大屋,一路驾着跑车过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毫不夸张地说,任何饮食APP的算法都无法赢得他们的心,因为它的引擎无法抵达藏在烂泥路尽头的农庄,更无法击中广东人对饭菜那种大道至简的信仰——调料不能喧宾夺主,主料不能半死不活。

吃什么东西就得有什么东西的味儿,看似抽象,实则基本,吃食的首要标准向来就是鲜。至于简陋的环境,显然不在老广们对吃喝上的严格要求范畴内。

IMG_4049.PNG

广东人一口就知道这鸡够不够水平。(图/图虫创意)


换句话说,对山卡拉农庄的追逐,源头也许是广东人血液里燃烧着的养生观。


煮凉茶只不过是基本操作,顿顿吃得原生态,那才是对“养生”两个字最高规格的尊重。老说广东人吃得“清淡”,那是因为没有人能阻止他们“用尽一生一世来把肠胃供养”,哪怕脚上的拖鞋是巴黎世家的,嘴里的鸡肉还得是十里八村的。


所以,老广们从来不追逐星级餐厅,他们只发自内心认可那种摆满了大红色广东省省凳的偏远农庄。鸡鸣狗吠,黑猫尾随,大铁锅里舀出来的每道菜,都是他们待客时深沉的爱。


周星驰在电影《食神》里说:“根本就没有食神,或者说人人都是食神”。这句话在广东山卡拉农庄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



吃山卡拉农庄,
是一次社群感的悄悄复兴

话说回来,根据天眼查的数据显示,这几年全国注销以及吊销的农家乐相关企业超过8万家,农村的资本运作型农家乐似乎进入了倒闭潮。

然而这跟广东人口中的山卡拉农庄不是一回事,他们绝对忍受不了勾兑的预制菜,更不可能允许饭桌上有从菜市场提溜回来假装走地鸡的鸡。

对他们来说,亲近自然不是主要目的,重要的是,带亲朋好友去了一个鸡屎味毫不掺假的山卡拉农庄。

IMG_4050.PNG
只有真正的山卡拉才能俘获粤圈太子女的心。(图/小红书@一条丁丁咕)

与此同时,高级商场不允许进燃气,对广东人来说意味着火候这事儿还得是山卡拉农庄有底气。

如果说对广东厨子的初级印象是来自白天鹅或者北园酒家,那么终极印象则来自鸟不拉屎的山卡拉农庄。来自中国香港的脱口秀演员Jimmy O.Yang曾非常立体地描述过粤菜后厨:

“我为什么讨厌看所有的烹饪实境秀,他们把烹饪弄得压力这么大,那些身上刺青看起来很凶的家伙,在厨房汗如雨下。他们喊‘好的厨师!好的厨师!再给我两分钟!它还没热!’但他只是在弄他爹的扇贝,菜单上只有两道菜他们还搞不定。”

“你去任何一间中华餐厅,菜单上大概有485道菜,然后厨房里还只有一位老兄,他甚至不是个厨师,只是某个香港来的叔叔。他知道如何在30秒之内做好所有的菜,那家伙才是真正的英雄。他穿的黄色吊嘎是从老家带来的,就在厨房附近悠闲地晃荡。”

IMG_4051.PNG
无法想象粤菜后厨的激烈程度。(图/Jimmy O.Yang 脱口秀)

这里的中华餐厅,一般都有个巨大无比、油光锃亮的大铁锅坐镇,“镬气”由此而生,明火爆炒,热得视线模糊。老板对米其林标准嗤之以鼻,它的影响因素太多了,以至于美食家的形容词有时都显得乏味而虚假。

王小伟在《日常的深处》里提到,浓烈的社群感是最好的下饭菜:“早期的筒子楼将厨房鱼贯放在阳台上,一户做菜,家家闻香。每家吃什么、怎么吃,都是公开的。”这大概就是山卡拉农庄吸引广东人的深层原因。

IMG_4052.PNG
过去的筒子楼,起锅做饭都在楼道里。(图/《筒子楼》)

返乡吃山卡拉农庄,赶早不赶晚。家族里边开车到得早的一批亲戚少不了要掌勺。大家二话不说,下场干活,捞鱼的、捕虾的、拔菜的、赶鸭的……膀子有力的大姐开着明火拿大铁锅爆炒,眼疾手快的大哥在鸡毛飞扬之中包抄,场子比酒店包厢还热火朝天。

吃什么、怎么吃,都给野猫野狗公开,掉个饭粒有鸡来啄了,丢条鱼刺有猫来叼了,饭菜里的好几分诱惑力,是从社群感里来的。

或许,早在驱车深入山沟的路上,这种浓浓的兴奋就开始蔓延了。

后车跟着前车,对神秘的山卡拉农庄始终怀有一股不可言说的好奇,某种集体出游的热切氛围暗流涌动,在吃到有着矫健肌肉的跑山猪那一刻,老广按捺一路的虚荣心终于得到了释放。

山卡拉农庄所承载的,是广东人最根本的骄傲。

参考资料:

[1]《日常的深处》,王小伟,2023.11

[2]《倒闭80000家!从一座难求到无人问津,农家乐只用了5年》,财经不眠姐,2023.11

[3]《为什么粤爹们都爱去山里吃饭?》,跳海大院,2024.3.20

[4]《米其林的挫折》,重播RePop,2021.10.23


编辑:曾宝气,校对:遇见,排版:金色潮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27 02:17 AM , Processed in 0.03548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