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4|回复: 0

[疾病防治] 禽流感卷土重来,人类该如何应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6 10: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禽流感卷土重来,人类该如何应对?

 CAROLYN BARBER 财富FORTUNE 2024-06-15 08:17 
0.jpg
挪威爆发禽流感后,科学家们正在收集鸟的尸体。图片来源:OYVIND ZAHL ARNTZEN—NTB/AFP/GETTY IMAGES

对于最近美国和世界各地的禽流感病例激增,一些专家的反应乍一看似乎自相矛盾。难道我们不需要更紧急的应对措施吗?会有多少牲畜沦为牺牲品?人类面临的风险真的低到只需要采取温和的行动吗?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基本问题,流行病学家们早已不再有疑问。H5N1病毒肯定在传播。在各大洲的野生和养殖禽类中,记录在案的疫情爆发已有数千起,并蔓延到哺乳动物种群。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库显示,自2022年2月以来,仅在美国,禽流感就已导致9,600多万只商业养殖和家养禽类死亡。

“病毒早已证明了其能力”


自1997年以来,已有24个国家报告人类感染H5N1病毒的零星病例,近年来报告的病例相对较少。在过去25年中,美国只发生过一例病例,但过去两个月,美国已有三名农场工人感染。

我们该何去何从?专家们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和相关人员是否愿意进行足够的检测和监控以了解真实情况,以及检测结果是否及时和透明。

传染病研究与政策中心(Center for Infectious Disease Research and Policy)主任、流行病学家迈克尔·奥斯特霍姆表示:“我希望看到对人类进行广泛的血清学检测,包括农场工人及其家庭成员和接触者。(血清学检测用于检测血液中的抗体。)这样,我们就能知道是否有更多被遗漏的人类传染病例。但我们现在还没有这样做。”

病毒学家、大流行病专家、美国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发展管理局(U.S. Biomedical Advanc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uthority)前局长里克·布莱特表示:“我们有太多不了解的情况,而这些未知状况比我们迄今为止已经知道的信息更令人担忧。”

研究人员表示,毫无疑问,H5N1病毒(又称禽流感)正在哺乳动物中快速传播,而且它在不同物种之间传播的能力业得到了证明。例如自3月以来,这种病毒突然在美国奶牛中传播,这也是有记录以来的第一次。

目前已有超过85个牛群的奶牛被证实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受影响的州多达12个。这种地域性传播,以及农场、屠宰场、牛奶加工厂工人和牛奶本身的高接触率,是专家们担心有更多人携带病毒的部分原因。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警告说,不要饮用未经巴氏杀菌的生牛奶,因为其中可能含有H5N1病毒。

布莱特表示:“事实证明,这种病毒可以感染任何与之接触的哺乳动物。”

最近,爱荷华州一家商业蛋鸡养殖场爆发H5N1疫情,为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420万只鸡被扑杀。家猫、家犬、赤狐、浣熊、熊、山猫和羊驼等多种哺乳动物被感染。同时,在家鼠体内发现了H5N1病毒,这使病毒离人类更近一步,因为啮齿类动物是有效的病毒携带者。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健康安全中心(Johns Hopkins Center for Health Security)的资深学者阿梅什·阿达尔加表示:“当有哺乳动物感染禽流感病毒时,我们就会怀疑这种病毒已经变得更适应在哺乳动物当中传播。禽流感病毒在感染哺乳动物时,在使用哪种受体方面会遇到明显的障碍。这就提高了风险。”

这最终是否会演变成在人类当中的大范围传播,是一个未知数。在美国自4月份以来确诊的三人中,最近的一位感染者是密歇根州的一名农场工人,他是本次疫情中第一个出现轻微上呼吸道症状的感染者。

出现呼吸道问题令健康专家们感到担忧,因为呼吸道感染H5N1病毒的患者更有可能通过咳嗽传播病毒。迄今为止还没有H5N1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证据,美国疾控中心称目前公众面临的健康风险很低。但正如疾控中心首席副主任尼拉夫·沙阿在5月份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一次活动上所说的那样:“从一两个零星的[人类]病例发展成为国际关注的问题,这样的风险并非无关紧要。”

虽然感染当前流行的H5N1病毒株的三位患者症状轻微,但自20世纪90年代末首次发现H5N1病毒以来,在全球900多例确诊病例中,人类感染H5N1病毒的总死亡率超过50%。而且这种H5N1病毒株对动物产生的一些影响令人担忧。

在德克萨斯州的一座农场,猫在饮用了感染禽流感的奶牛所产的生牛奶后死亡,检测结果显示,有两只猫的大脑和肺部存在“大量病毒”。奥斯特霍姆表示:“有趣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多器官受累、脑部受累、主要器官受累的情况,这确实是导致许多不同动物物种死亡的重要原因。我们对此仍缺乏了解。”

路透社最近报道称,尽管美国农业部称大多数奶牛都能康复,但美国有五个州的奶牛因感染后未能康复而死亡或被宰杀。如果奶牛感染变得更加普遍,美国农场的潜在成本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因为奶牛的饲养成本远高于养鸡或火鸡的成本——讽刺的是,这也是农民不愿对奶牛进行检测的原因之一。

奥斯特霍姆表示:“我们现在在奶牛身上所看到的,只是我认为病毒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肯定增加的另外一种情况。”他指出,许多感染H5N1病毒的物种重症病例增加,这令人担忧,部分原因是尚不清楚发生这种情况的确切原因。他表示:“如果研究一下基因序列,看看病毒的影响,你会发现我们无法解释是否是哪一种突变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我们只是非常天真地放任它传播”


美国疾控中心最近证实,从德克萨斯州一名人类感染者身上分离出来的H5N1病毒,在实验中感染了相同病毒的雪貂身上具有致命性。这些雪貂全部死亡。布莱特表示,科学家们“发现有证据表明病毒感染了心脏、肺部和肾脏等多个内脏器官,在大脑和血液中也发现了病毒”。美国疾控中心表示,这些发现凸显出人类患重症的可能性。

奥斯特霍姆和其他人呼吁加强检测。这个要求涉及多个方面;它包括对农场动物、工人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更广泛和持续的检测,而就奶牛而言,要对直接供人类或动物食用的牛奶和任何肉类进行持续检测。

检测农场环境同样重要,包括设备、运输车辆、挤奶机和可能因处理受感染牛奶而受到污染的供水系统。根据一项未经同行评审的研究,感染禽流感的奶牛产的生牛奶中所含的病毒颗粒数量惊人。[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称,我们的巴氏杀菌牛奶仍可安全饮用。]

血清学检测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H5N1的真正传播范围,进而制定更有效的遏制策略。布莱特表示这方面的血清学检测基本不存在。但美国没有一个单一的防控部门或政府机构来协调这项工作,结果就是各地控制病毒的工作各自为政,参差不齐。

布莱特表示:“我们没有阻止它。我们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将受感染的牛奶和具有传染性的牛奶留在农场。我们没有在奶牛重新上挤奶线或被送去屠宰场前对它们进行检测……我们只是非常天真地放任病毒传播。”

几乎在每一个转折点,都会出现复杂的情况。由于没有联邦授权,大部分检测都是自愿进行的。美国农业部发言人对笔者表示,该部门提供自愿检测和监测选项,并有一项计划为乳制品生产者收集样本提供补偿。但布莱特表示:“我们发现,许多农场不愿意进行检测,因为他们担心会被关闭或遭受重大经济损失,而目前还没有联邦计划能够补偿这些损失。”

对于工人,疾控中心建议受感染或可能受感染的动物、生牛奶等的接触者穿戴个人防护设备(PPE),但只有出现类似流感症状的人才应该接受检测(同样是自愿的)。此外,大多数农民都希望首先与本县和本州的卫生机构合作,而不希望联邦卫生官员来到他们的土地上。截至6月7日,美国疾控中心报告称,自3月份以来,全美仅有45人接受了检测。

阿达尔加表示,积极主动的检测和监控计划将使所有农场都能进行快速流感检测。(目前还没有专门的H5N1检测。)他补充道:“我们将对所有奶牛进行随机检测,而不仅仅是那些出现病症的奶牛或跨州运输的奶牛。”专家建议对每个牧场上更多奶牛所产的牛奶进行集中检测,以便发现可能没有明显感染迹象的受感染奶牛。

专家认为,快速共享动物和人感染病例的数据也至关重要。布莱特表示:“美国农业部拒绝及时共享奶牛和动物的序列数据。在过去的八周里,他们没有分享过从任何受感染动物身上收集到的序列数据。”布莱特表示,虽然该机构会不时向一个国际数据库提交病毒序列数据,但所分享的数据主要来自3月份和4月初感染的动物。

联邦政府官员表示,如果有需要,他们能获得数百万剂疫苗,这些疫苗是国家战略储备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委托的一家公司CSL Seqirus证实,该公司将提供约480万剂大流行前疫苗,“这些疫苗与目前流行的H5N1 病毒株的H5非常匹配”。

白宫大流行病防范与应对政策办公室(Office of Pandemic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Policy)主任保罗·弗里德里希斯表示,调查和监测这一禽流感病毒株的联邦、州和地方部门“进行了非常友好、合作、坦诚的讨论。当面对复杂情况的时候,我们并非总能达成一致,这并不意外,但我们总能做出决定并付诸行动。”

但目前,研究人员反复强调需要做的事情是一致的,那就是要加强监控和增加测试。里克·布莱特在谈到H5N1时说道:“它会适应环境。多年来,我们看到它在鸟类物种中不断适应,我们知道流感病毒就经过了这样的过程。”专家们表示,抢在在病毒进化之前采取行动的时机就是现在。(财富中文网)

翻译:刘进龙

审校:汪皓

本文作者医学博士卡罗琳·巴伯在国际上发表过科学和医学论文,担任急诊科医生已有25年。她著有《失控的药物:你不知道的事情可能会害死你》(Runaway Medicine: What You Don’t Know May Kill You)一书。巴伯是加州无家可归者工作计划“改变之轮”(Wheels of Change)的联合创始人。

Fortune.com上的评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富》杂志的观点和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28 06:06 AM , Processed in 0.03679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