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0|回复: 0

[转贴] 日本地小、人少,为什么能侵略整个东亚,庞大的兵员哪来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6 07: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地小、人少,为什么能侵略整个东亚,庞大的兵员哪来的?

 文史君 浩然文史 2024-05-06 18:30 

0.jpg

总体战的始作俑者田中义一


人们嘲讽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都称之为“小日本”。为何说他小,一方面是日本人种矮小,一方面是说日本国土狭小。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蕞尔小国为什么能在二战中侵略整个东亚、东南亚,势力一度扩张到大洋洲,小日本哪来这么多兵?就算有这么多人,要是没有相应的装备,依旧是炮灰啊。所以这涉及到了一战后的主流战争思想——总体战。日本在学习他国长处方面该是最好的学生,但在学习总体战方面,和学习汉文化一样,日本也学了个半桶水。半桶水的总体战直接导致了日本的灭亡。


1.jpg

日军


一、何为总体战


总体战,也称总力战。德国的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是世界战争模式的分界线。过去的战争都是内阁和军队的战争,胜败就在一次一次的战斗中;但此后的战争是国民的战争,胜败不只局限在真刀真枪的战场上。克劳塞维茨的这些话被称为总体战的苗头。


2.jpg

战争之父克劳塞维茨


日本军事历史学家纐缬厚提出,1918年法国莱昂写的《总体战》是近代总体战的开创。莱昂认为一战不同于以往的战斗,一战是一个国家拼上所有力量包括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科技、人力动员、金融、思想、舆论宣传、文化各领域的全面对抗战争。简而言之,一战改变了以往的战争模式,一战要求一个国家的一切资源全面调动起来,保证战争的进行。在战争模式下,一切民主、自由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是战争的螺丝钉,国家一切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保证战争。这种总体战思想在一战前后的欧洲十分流行,欧美各国都按总体战思想构建了自己国家的战时动员体制。


3.jpg

一战


二、日本总体战的开始


日本在1915年就捕捉到了一战与以往战争的不同,当时日本向欧洲战场派遣了大量的军事观察员,旁观英法统帅的战争决策。这些观察员以实地调查的方式向日本国内传回了大量关于全面动员的一手资料。所以日本第一时间就了解了欧洲总体战的机制和模式。


其实早在1910年由田中义一陆军大将推动,日本就组建了“帝国在乡军人会”。田中以陆军省为顶点,以各县为支部,以各村退役军士为会员,其目的是保证这些军士有责任心,一旦前线兵员不足,马上组织这些退役军士归队;同时,这些退役在乡的军士也是各村的精神领袖,由这些退役军士带动同村村民忠君尚武。这个“在乡军人会”是此后日本构建总体战的主要依托机构,田中因此被称为日本总体战的始作俑者。


4.jpg

法西斯组织“在乡军人会”的会员徽章


臭名昭著的战犯小矶国昭在1917年上奏了长达270页的《帝国国防资源》意见书,这是日本最早的、最明确的关于总体战的论著。小矶认为今后战争的结局取决于“战时能够确立和运作自给自足之经济者”。至此日本国内总体战思想开始在日本广泛传播。


三、总体战的构建


关于是否要建立总体战模式,日本军部内分革新派和维持派。维持派就是维持现状,代表是当过陆军大臣的上原勇作陆军大将。他认为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资金有限,不可能像欧美那样花大价钱、大力气发展新式武器和建立总体战,所以今后的目标还是要扩大现役军队人数,提高人员素质。


而革新派的代表是田中义一、宇垣一成,他们思想较为开明,认为虽然日本资源有限,但必须建立总体战,所以平时要维持小而精的部队,减少开支,将资金用来革新武器,探索总体战模式,大力发展预备役,一旦开战,日本马上进入全面战争模式,将预备役全部拉上战场。


5.jpg


两派围绕是否建立总体战模式陷入长期争斗,最后革新派获胜,表现就是宇垣一成在20年代初当了陆军大臣,田中义一则在20年代后期当了首相,他们在任期内积极推动总体战的构建。


比如,宇垣在1924年开始当陆军大臣,他说以前“国防的重点是在平时能够受到军事训练的现役、预备役军人和在平时能够用来准备的武器材料上”,“然而,由于世界大战的经历,国防的重点推移到不问老少男女、举国之人力与国家之全部资财上”。在这种观点引导下,宇垣积极推动军队缩减,这被称为“宇垣军缩”,但与其说是军队缩减,不如说是军队改革。宇垣裁撤了4个步兵师团,节省了军费6000万日元,但这6000万宇垣可没还给财政部,而是拿来发展了现代武器,包括飞机、轻重机枪、各式大炮和装甲兵。这种推动日军装备现代化的行为被认为是日本总体战构建道路上的一大步。


6.jpg

宇垣一成


至30年代初,日本的总体战体制已经基本组建完成,对战争最有影响的人财两事已经完成了改革。军事上,日本完成了平民动员机制和预备役、退役兵入伍机制,武器装备现代化程度加深,航母、坦克、装甲兵、航空兵都有了巨大的发展。经济上,完成了对各种战时经济的调查,一旦开战,所有民用工厂、民用器材的生产全都能快速转化成军工物资生产,这就是著名的“军财抱合”,由此日本军部完成了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操纵,军需生产得以满足,这是日本能维持庞大军队的原因。此外,战时舆论控制、战时国民教育也都已经完成,日本军部通过对舆论和教育的操纵,完成了对日本愚民的洗脑,得以鼓动日本愚民好战野心,这是二战中日本鬼子踊跃参军并无恶不作、特别疯狂、四处屠杀、会拿活人做实验练刺刀的原因之一。


四、日本庞大的兵员


二战时期日本总人口约7000万上下,成年男子按总人口1/3算,约有2300万,但这些人不可能全上战场啊,后方得有男劳工生产战争物资,保证军需,保证经济啊,不然拿什么杀人,不然怎么维持战争花销。九一八事变前,现役日军有23万。随着侵华战争的发动,日本军队开始进入战时体制,开始扩编,至七七事变前现役日军达到45万的规模。至七七事变爆发,日军扩编至108.4万。


7.jpg

日军


而随着战事的胶着,日本深陷中国战场,不断向中国增兵。其中关东军平时维持在30-40万,关内日军有100多万。此后日本侵略东南亚、太平洋诸岛屿和大洋洲这三地的陆、海、空军还有100多万。要供应300多万人的军需,此外还维持日本装甲兵、海军、空军燃油消耗,这么庞大的消耗,可不是一般的负担。在1931年世界经济危机背景下,日本硬生生维持了14年侵略战争的花销,从这就看出了总体战的威力。


而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人多,但我们在抗战时期总是败多胜少,其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没有统一,中国总体战无法构建,有限的力量也不能全部用来抗战。因此可以说总体战是日本二战时期有庞大兵力、维持侵略的保证。


8.jpg

日军


文史君说


虽然日本从形式上构建了总体战模式,也调动了大量的人力保证战争的进行,日本军队最高时人数达780万!但和学习汉文化一样,日本学总体战也是半桶水,欧美各国构建的总体战是以经济为基础,以现代武器为核心,大力发展高科技兵种,什么冲锋枪、坦克、飞机、航母、原子弹,这些武器大部分日本也能造,但没能形成完全的量产。这是因为一是日本资源有限,不能发展,二是日本军队思想落后。虽然日军中有“高瞻远瞩”的人,比如陆军的宇垣一成、永田铁山(被保守派也就是皇道派砍死),海军的山本五十六,他们提倡的发展高科技兵种思想在一段时间内也受到了军部的看重,但进入30年代后,日本深陷中国战场,发展高科技的事情就被无限延后。结果侵华日军的制式装备居然还是一战时期的三八式步枪,所以纐缬厚才说:日本完全是用一战的思维和装备来打二战。因此即便有总体战模式作支撑,蕞尔小国日本和中美苏联合起来的盟军作战也必输无疑。


参考文献


纐缬厚:《田中义一:日本总体战体制的始作俑者》,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纐纈厚:《総力戦体制研究—日本陸軍の国家総動員構想》,三一書房,1981年。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26 04:24 AM , Processed in 0.03377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