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6|回复: 0

[体育健身] 韩旭 一个身高超过两米的普通女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5 10: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韩旭 一个身高超过两米的普通女孩

 人物作者 人物 2024-02-25 19:37 
0.jpeg

「你如何定义现在的自己?」这是《人物》抛给韩旭的问题,她答得很快也很简单,她说:一个普通女孩——这的确是韩旭最本真的样子,这些年,无论她是冠军还是MVP,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去纽约,她都保持着一个普通女孩的自然、鲜活和真实。




文|罗芊

编辑|金石

摄影|黎晓亮

化妆|王梓铭 Daffy

造型|THEXIStudio




两米零九

韩旭24岁,身高两米零九,这个数字离普通人过分遥远,让我们将它具象化一些——抬头看看家里的卧室木门,它的标准高度是两米零五,韩旭比这扇门还要高几公分。在《人物》年度人物的拍摄现场,韩旭坐着化妆,和站着的化妆师一样高,等她换上一套西装,将衬衫掖进裤腰里,从更衣室走出来,一米六的工作人员从镜子里发现,自己的肩膀和韩旭的腰线齐平了。

一个身高超过两米的女孩,在长大的过程中会经历什么?韩旭听到这个问题第一反应是笑,「跟大家一起吃饭、睡觉、学习,慢慢就长大了」。

但真实生活没有她讲得那样轻松。她一出生就有9斤,比正常孩子大一号,父母都是篮球运动员,父亲两米零七,母亲一米八二,这孩子注定不会矮。

整个童年阶段,身高对韩旭最大的影响在于,她的幼儿期特别短,因为个子长得太快,她很快就变成了一个「大孩子」。她有一双特别喜欢的靴子,但因为个子长得快,脚长得也快,只穿了一季,第二年就完全穿不了了,妈妈说给她买双新的,她接受不了,硬是把脚塞进靴子,结果拉链怎么都拉不上,坐在地上哇哇哭。还有商场门口的那种充气城堡,里边有滑滑梯,有爬架,很多小朋友都玩过,但韩旭从来没玩过。婴幼儿时期因为年龄不够不让玩,等她终于到年龄了,又超高了。类似的体验还有公交车半票,她几乎没享受过。上了学之后,她也很难和女孩子做同桌,因为个子太高,上课基本都坐最后一排,和班上最高的男生坐一块。

分水岭出现在初中。在那之前,她虽然很高,但也和班上最高的男生差不多,不至于太过突出,等到了初中,韩旭明显感觉到,身高这件事情对于她,已经从一个特点变成了一种困扰,影响到她的日常生活了。

那时她正值发育期,个子蹿得飞快,经常早上起来,室友会看着她说:「呀,你是不是又长个儿了?」初中一年级,一米八,初中二年级,一米九,12岁的韩旭想不明白个子为什么会长得这么快,「不知道怎么去化解」,有时候甚至还会在心里念,不要再长高了。

当一个女生超过一米八,衣服开始变得难买。初中正是喜欢穿小花裙子的年纪,喜欢粉粉嫩嫩可可爱爱的东西,但这些韩旭都穿不下。因为年龄小,也不适合穿时装,只能去运动品牌店,买一些大号运动装,多半是男款。一开始她也有点难以接受,后来就习惯了,当一个人慢慢连国内男装最大码都穿不上时,她的心态就变成了「能买到衣服就不错了」。

比起衣服,更不好买的是鞋子。初中时期,韩旭的脚就41码了,女鞋很难买到,只能买男鞋,之后这双脚一直长,直到鞋码变成47码,只能穿定制鞋。

身高是一种很显性的东西,矮了可以想办法增高,但高了确实很难隐藏。

青春期的韩旭开始觉得烦,烦去人多的地方,因为陌生人见到她,第一句通常是,哇,你好高啊,先来一声惊叹,接着就问,你多高啊?吃什么长这么高的?在电梯里,商场,马路上,每走到一个地方,几乎都有陌生人问出这一套问题,刚回答完走几步,又遇到一拨人,问同样的问题,她恨不得在身上贴个标签,上面就写「别问啦」。小时候的她很喜欢热闹,后来慢慢变得不爱出门。

还有一些不太礼貌的人,一见到她,第一反应是爆粗口,「我×」,好像她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印象最深的是高中时期,她去一家理发店剪头发,正在洗头发时,外面有一群小孩围过来,冲着店里大喊「怪物」,「怪物」,她觉得特别委屈,「我也不是故意的,我就是长这么高而已。」

这种情绪也很难有人分享。队友们几乎都没她高,韩旭也不是那种喜欢和朋友诉苦的人。妈妈虽然也是高个子女孩,但妈妈从小在体训队长大,一米八是个很常见的身高,并未觉得受到挤压与凝视,无法与她共情。

这个冬天,我们在成都见到韩旭。刚好遇到她有个难得的休息时间,陪她去了一次商场,深度体验了一次「韩旭式出行」。从她走进商场那一刻起,几乎每一个人都会不加掩饰地盯着她看。坐在休息椅的老人见到她,赶紧用胳膊肘捅了捅旁边的老友,暗示其快看,很多人不好意思明着拍她,会等她过去,悄悄在她身后举起手机,甚至有个人正和朋友视频,见韩旭走过,马上将摄像头转为后置,像分享某种奇观,两人还在视频里用方言大声讨论:「应该不止一米九哦,起码两米多。」

当然,长得高也是有好处的。视野好,找路找人很方便。走夜路不会很害怕,拿东西很方便,高处的东西一伸手就拿到了。以及,能一眼看到别人的发际线,谁秃顶了,谁没洗头,一览无余。

但这些好处并不足以抵消困扰,韩旭自己也很困惑:「我的脑子、我的心灵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没有人说因为我长两米,就给我传授两米高的人的独特的教育。我用我这样一个正常的三观去面对外面世界的时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向我投来异样的眼光?」

1.jpeg


选择

在现实世界中,似乎只有一个地方能让两米零九这个数字变得合理而平常,那就是篮球场。

对于韩旭,这好像也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但她开始打篮球,有很强的自主性。她小时候好动,乒乓球、羽毛球,各类运动都有涉猎,小学二年级之前,她没怎么正式学过篮球,不过因为父母工作关系,她常常在篮球场边玩,家里的电视也总是播放篮球比赛。

韩旭很喜欢篮球。上幼儿园时,有一天,她在学校看到了爸爸,爸爸被老师邀请过来教小朋友们打篮球,她当时特别骄傲,一直和同学说:「这是我爸爸。」这也让她对篮球很有好感,觉得打球很好玩。韩旭妈妈陈智萍还记得,韩旭第一次摸球,就可以拍两三下,别的孩子可能拍不起来,但她很自然就可以。

小学二年级,爸妈问韩旭愿不愿意去体校的篮球班学篮球,她很开心就答应了。从二年级开始,每天下课,她都要自己乘公交车去市体校,有时妈妈心疼她那么小,练球又辛苦,会试探性地问,闺女,今天还练球吗?韩旭几乎没有回答过「不去」。

11岁那年,韩旭小学毕业,来到北京市清华附中马约翰班(以下简称马班)试训,这是以清华大学著名教授马约翰先生命名的体育特长班,最大的特色是生源优秀,且采取「体教结合」的模式,文化课和训练同样重要。

清华附中的女篮教练王丽第一次见到韩旭时,并没有觉得有多惊艳——高度挺高,但又瘦又小,看起来比同龄人窄一号。但韩旭还是顺利通过了试训,王丽告诉《人物》,她看中的,是这个孩子的眼神,「见着球有点发光的感觉」,拿球跟着姐姐们活动,小孩挺机灵也不怵。这也是韩旭从小在球场上的最大特点,她虽然看起来很瘦弱,还有点胆小,但一直是个很有主意的人,一到球场上就不一样,因为「想打得比同龄人好,觉得那样很帅很酷,多出汗释放多巴胺也很开心」。

让一个11岁的孩子离开爸妈、离开石家庄,独自去北京寄宿,同是篮球运动员的妈妈还是有些不忍。从北京试训回来,母女俩进行了一次很平等的谈话,陈智萍跟韩旭讨论到底要不要去,当时,11岁的韩旭说:「妈你给我送过去吧,姐姐们能力都那么强,我还是得赶快跟上。」

王丽说,她最喜欢的就是韩旭身上的这股劲儿。90后的孩子,很多人来练球都是家长推着往前走,但1999年出生的韩旭,上进、不服输,自己的意愿特别强。

2011年,韩旭去了清华附中,那时,她还不满12岁,身高一米八,没有人能预知她的未来,她以后会去到哪里,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去北京打篮球的初一女孩,也是全队最小的女孩。到清华附中的宿舍第一天晚上,她就哭了,舍友们都是陌生的姐姐,她睡在上铺,熄灯了也不敢哭出声,捂着被子捂着脸默默流泪,有个姐姐好像发现她哭了,拿着手电筒过来想确认,她马上开始装睡。

嘟嘟是韩旭在马班的好朋友,也来自河北。她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韩旭的样子,「很高很白」,她正想着怎么打招呼,韩旭就咧着嘴冲她笑。嘟嘟说,那个笑容很温暖,她至今都记忆犹新。

在马班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个班的学生,周一到周五需要完成和普通学生一样强度的文化学习,在学习之余练习各自的体育项目。嘟嘟说,在马班的六年,每天早上7点钟睁开眼睛,一直到晚上10点钟闭上眼睛,生命里就是学习、打球、学习、打球,宿舍、球馆、教学楼三点一线。会在上课的时候想睡觉,也会在打球的时候焦虑考试过不了。

嘟嘟和韩旭的性格很像,都很要强,「特别想赢」。韩旭很快打上了主力,嘟嘟身高不高,还瘦,需要加练才能让自己在球队里站住位置,但她发现韩旭加练得比她还狠,「很多时候都是韩旭带动我去加练」。

在球队里,韩旭也是教练特别喜欢的那类小孩。看着瘦弱,但抵抗力不错,很皮实,几乎没有缺勤,教练王丽带了马班十多年,她的印象中,「所有孩子都算上,韩旭是出勤率最高的」。王丽还特别提到,韩旭很随和,心胸也宽阔,发奖金多一点少一点,她从不计较,总是替别人思考,想自己想得不多。

2.jpeg

清华附中时期的韩旭受访者供图


尽管来到了马班,但那时,大家并不确定韩旭未来一定要打篮球,尽管她很高,但没人想过她会超过两米,直到上了高中,韩旭还在不停地长高,球也越打越好,王丽觉得,这个孩子真的可以走篮球这条路。

高一时,韩旭已经超过了一米九,王丽教练开始带着她打耐克高中篮球联赛,跟着比她大两届的学姐谌玥,韩旭「一下就自信就出来了」。后来谌玥毕业,韩旭带领清华附中打进了2017年中国高中女子篮球联赛决赛,最终以74∶49的比分大胜长沙雅礼中学,夺得冠军奖杯。这期间,逐渐「打出来了」的韩旭还先后被选入国家少年队和国家青年队,但是否真的要走篮球这条路、成为职业球员,韩旭还面临一个重要的选择。

战胜长沙雅礼中学拿到冠军的那一年,韩旭高三,面临毕业,她其实很迷茫,「不知道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也不知道该往哪走。」

清华附中女篮过往的「姐姐们」,绝大多数都选择了继续读书。因为篮球特长,她们可以申请美国的大学,同时去打美国大学联赛NCAA。如果不出国,也可以在国内上大学,篮球成绩突出可以相对顺利地去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好朋友嘟嘟就选择去了北京大学。当时,清华、北大都向韩旭抛出了橄榄枝,能进入中国最顶尖的大学读书,这令韩旭一家非常心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几乎什么都没干,每天都在商量到底要怎么选,最终,韩旭选择了篮球,选择成为一名职业的篮球运动员——这一年,韩旭的身高也超过了两米。

教练王丽说,从校园篮球直接过渡到去打职业比赛,现在可能越来越常见,但在四五年前,还是比较少的,那时,国家队更多的还是直接从省队选人,像韩旭这种直接从学生转变为职业球员,还是需要勇气的。


3.jpeg


去纽约

从石家庄到北京,从体校篮球班到清华附中马约翰班,从全国高中女篮联赛冠军到国少队、国青队,少年韩旭一直在长高,她的世界也在一点点扩大。

2018年,韩旭正式加盟新疆天山队,开始以职业运动员的身份参加WCBA比赛。同年,她的篮球生涯还获得了另一个重大突破——她入选了国家队。当时,处于低谷的中国女篮正在进行一场变革,主教练许利民打破了过去选择球员的传统模式,大胆启用有天赋的年轻人,尽管这些女孩可能连一场职业比赛都没打过。

刚入选国家队不久,韩旭就随队获得了2018年亚运会的冠军。之后不久,在当年的女篮世界杯上,她又迎来了自己在国际赛场上的高光时刻——对阵美国队时,韩旭拿下20分5个篮板,尽管中国女篮还是以88∶100输掉了比赛,但这已经是中国女篮自1983年第一次与美国队交手以来的最小输球分差。

韩旭逐渐被更大的世界看到,她心里的世界也更大了,一年后,她做了一个决定,参加美国女子职业篮球联赛WNBA的选秀,她想去当今世界代表女篮最高水平的联赛打球。

2019年4月,韩旭去美国参加WNBA选秀。这是她第一次参加这样重要的场合,经纪人开着车到处帮她找合适的裙子,终于,在一个市场里,她淘到了一条裙子和一双高跟鞋。4月11日,她以第14顺位被纽约自由人队选中,成为1997年以来第一位通过选秀进入WNBA的中国女篮运动员。

在选秀开始之前,韩旭还去参观了纽约帝国大厦,站在86层的观景台上,远眺曼哈顿和缓缓向南流的哈德逊河,当时她感觉,世界很大、很美丽,没想到几天后,韩旭的纽约故事也自此开始。

被纽约自由人选中一个月后,韩旭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WNBA赛季。当时,她是全联盟年龄最小,但身高最高的运动员。她让许多美国人想起了姚明,他们同是中锋,都有一张温和的笑脸,说话真诚而幽默。在接受《大西洋月刊》采访时,记者和韩旭聊起姚明,她说:「他是一个榜样,一个为我们铺平道路的人,一个我可以学习如何面对挑战的人。但他是姚明,我是韩旭。」

4.jpeg

2019WNBA选秀大会,韩旭被纽约自由人选中。图源视觉中国


在那个采访之后撰写的文章中,《大西洋月刊》也写下了韩旭当时面临的挑战——

「大多数 WNBA 新秀都来自顶级的大学联赛NCAA,她们的身体和心理韧性在大学生涯中不断受到考验和磨炼。而在WNBA这个联盟中,只有世界排名前144位的球员才能获得合同,只有60人可以成为首发球员,成为真正的超级巨星的就更少了。」

还有人在异国的生活挑战。韩旭去到纽约的第一个赛季,爸妈曾过去陪伴她一个多月。他们也做不了太多事情,就是照顾她的一日三餐,陪她去主场打比赛,如果她去客场了,就在纽约等她回家。

聊到这一段经历,韩旭妈妈陈智萍在电话那头笑,她讲自己和韩旭爸爸从小就在专业队打球,并不擅长厨艺,不像别的家长很爱琢磨做饭,他们到现在都不怎么会做鱼。在纽约,两个人只能尽量去超市买一些有营养的食材,牛肉、鸡蛋、鸡肉,给韩旭补充一点营养,对韩旭来说,爸妈在的那一个多月,更多的是精神陪伴,第一次去这么远的地方常驻,爸妈帮她度过最早期的适应期。

一个多月后,爸妈回国了,即便不擅长做饭,韩旭爸爸还是紧急教会了女儿两道菜,西红柿炒鸡蛋、青椒炒牛肉,之后,韩旭每周去一次超市,就买这四样菜。

球场上,韩旭几乎坐了一整个赛季的板凳,场均上场时间不到10分钟。一个赛季四五个月,她跟着队友们在全美来回飞,但就是打不上比赛。韩旭能理解教练有战术上的考虑,但内心还是忍不住着急,别人都在进步,她停滞了。但美国的教练和中国不一样,他们很少会直接说你哪里不好,反而是夸你哪哪都好,「然后让你stay ready」。

第一个赛季结束后,韩旭回到国内继续打WCBA联赛。随后不久,新冠疫情爆发,韩旭一时无法再去到美国打球,但她也没有特别焦虑,这正好给了她好好打磨技术的时间,这期间,她继续兢兢业业地打着国内联赛,参加国家队集训,参加国际大赛,然后等着再去纽约的时机。

在韩旭看来,WNBA就是女篮发展最好的平台,那里有一个成熟的市场,各个体系都很完善,各个环节也很专业。

运动员每次训练只需要带个人来,其他什么都不用带。打开储物柜,里面静静放着洗过的训练服和球鞋,每次训练完,衣服鞋子一脱放进柜子,穿着自己的衣服回家,专门的装备经理会把衣服鞋子全部洗好。

在WNBA,每场比赛都仪式感十足。球员们会精心打扮来到球场,因为进场前会有摄影师记录下你当天的穿搭—鼓励每个球员展示自己的个性,也是WNBA比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场地的装饰, WNBA每个队伍都有自己的主题色,纽约自由人是纽约绿,她们从球服到各种细节上都有纽约绿点缀,上场之前,每个球队还要专门提前拍好上场宣传片,制作很精良,韩旭去拍摄时有火元素,「背后就真的在点火」,比赛时现场氛围也很好,无论输赢,球迷们都很投入,也很享受。

终于,2022年4月,韩旭再次出现在了纽约自由人队的新赛季球员名单上。

她不再是那个一直坐在板凳上的「菜鸟」,在自己的第二个WNBA赛季,韩旭成了球队的「秘密武器」,尽管多是替补登场,但在很多场次,她都有很好的表现,最高光的一次,是在客场打西部排名第一的拉斯维加斯王牌队。赛前,没有人看好自由人,但韩旭在这场硬仗中得了24分,12投11中,帮助纽约自由人队以116比107取得了胜利。

一段视频记录下了韩旭那天的心情,她刚从场上下来,脸还有些通红,接受采访时说了一大段话,「太爽了!太棒了!这就是自信你知道吗?一定要打得这么自信。虽然她们是西部第一,但是又怎么样呢?只要我们能做好自己,我们就是最棒的。」

5.gif

接受采访时的韩旭。图源网络视频


那个赛季,韩旭的纽约故事已经来到了新的篇章——美国媒体如此描述她的球技,「她的身高能在内线对对手形成严重威胁,她得分的机会是无穷无尽的,无论她是挡拆、低位单打还是抛投,都让人难以阻挡,她的中距离投篮看起来也很有前途……」纽约球迷也对她表达了非常多的善意和支持,他们很喜欢这个来自中国的、瘦瘦高高的、笑容温暖的女孩,有些比赛,韩旭没有得到上场机会,观众席中的球迷甚至会齐声高呼:「We want Han,We want Han.」有些球迷不知道怎么拼读她的名字,就直接喊她「Honey」。

当我们再次谈起那些「We want Han」的瞬间,韩旭的语气中充满了感激,她说,纽约是一座多元文化的城市,看台上的球迷也有着不同的肤色,他们中有美国人,有欧洲人,也有亚洲面孔,每当他们大声喊出她的名字,都会让漂泊在异国他乡的她感到特别震撼,「也特别幸福」。

在WNBA的优异表现也让韩旭收获了信心,那时,常常有人问她,最欣赏的女篮运动员、或者说自己的职业偶像是谁,她的回答依然有趣而坚定,联盟中有很多她尊敬的中锋,她想打得像西尔维娅·福尔斯一样聪明,像琼奎尔·琼斯一样强壮,「但我不想成为任何一个人—我只想成为我自己」。

6.jpeg

WNBA赛场上的韩旭。图源视觉中国



MVP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韩旭能打到现在的水平是因为她的身高,但事实上,对于韩旭,身高或许只是让她留在篮球场上的一个「契机」,她之所以能成为现在的韩旭,有太多比身高更重要的因素。

比如,天赋。作为韩旭中学时的教练,王丽很早就觉察出了这一点。那时,韩旭虽然看着弱弱的,但拿起球来一动,就很有灵性,用更专业的话来说,她拥有很高的篮球智商,球感极好,这体现在她不仅可以很好地进攻,还能很好地防守,「防的人溜了,她那小眼神一下能感觉到,防守预判、协调性、柔韧性,从小她就很有感觉」。

还有,一任又一任教练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

在清华附中女篮,王丽是出了名的严格。她重视规矩,迟到要挨罚去田径场跑圈,一个人投不进篮,全队一起挨罚,学习也不许躺平,有人上课偷偷玩手机,当天全队跑3200米,再加10个400米。

同时,她又像妈妈一样关心这些十几岁的姑娘。球队应该像一个家,她是家长,剩下的孩子们是姐姐和妹妹,球队有人生病大家要互相关心,问问怎么样,递个水递个苹果,这都是关心。发现韩旭腿上长了黑色的瘤子,王丽紧张坏了,连家长都没来得及通知,立马带她上医院给做了,韩旭至今还常常提起的一件事是,初中时期她太瘦,王丽老师会在晚自习的时候把她叫到办公室去,递给她一包自己做的牛肉。

入选国青队,挑中韩旭的是主教练丛学娣。

丛学娣是中国篮球名人堂的成员,拥有着堪称传奇的职业生涯——她身高1米66,这也令她的篮球生涯充满了坎坷,总是因为太矮而不被看好,失去了很多机会,但也正是因为身高的劣势,让丛学娣苦练出了顶级的运控技术和投篮能力。她代表中国女篮参加过三届奥运会,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拿到铜牌,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摘得银牌,这也是中国女篮在世界级比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在国青队,丛学娣也指导着韩旭从学生球员一点点向职业球员转变。

刚去国家青年队时,韩旭很不适应。在学校,她们是学习之余每天一练,到了国青之后全天练球,甚至一天三练,上午训练,下午也训练,晚上治疗,或者画战术,开会看视频,一整天除了篮球还是篮球。

那时她在队里年纪也小,总把自己放在比较靠后的位置,比赛时大家在讨论战术,韩旭专心听完,会来一句「你们加油」,这时,丛学娣会停下来特意跟她说,不是「你们加油」,你也是这里的一分子,也得发挥你的作用。

在国青,韩旭刚开始打国际赛事时,身体还是太单薄,打几分钟就得被换下去。她真正开始「起来」是2016年女篮世青赛,当时队里能上场打球的球员并不多,成熟的只有五六个队员,内线可换的人基本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韩旭只能站出来硬扛,几乎场场打满40分钟,一场场比赛「硬把她给拔起来了」。也正是在那个夏天,韩旭最终入选了该届女篮世青赛的最佳阵容。

但比赛结束后,丛学娣并没有夸韩旭,反而「专门说了她」——人家老外怎么评价你的知道吗?条件是很好,就是一根软面条。想要不被人家说成这样,要靠什么,首先是技术,其次在球场上把你高度的优势体现出来,出手不能太软。

韩旭听进去了,也记住了。作为内线,她除了守住阵地,还需要有更多的进攻能力。为了增加自己的进攻范围,她进行了大量投篮训练—篮球场上,好的投射需要好的手感,更需要投篮次数的堆积,比赛体力消耗了投篮命中率会下降,心理波动投篮命中率也会下降,无数次训练形成肌肉记忆,身体才会在最疲惫的时候依旧保持水准。丛学娣抓投篮抓得很紧,一小时投满200个、250个、300个,一晚上投满300—500个,命中率就这样练出来。

2018年,韩旭入选中国女篮国家队。她记得,刚进球队时,中国女篮并不是现在这个水平,「一开始打澳大利亚甚至能输个三四十分」。

破格将韩旭选入国家队的主教练许利民,制定的训练计划要求更高、强度更大,他会专门找一些男队员来和女篮姑娘打对抗赛,男队员很快很壮,跳得也高,臂展也长,但许指导鼓励姑娘们,「如果能打过男队员,以后遇到世界上那些身体素质好的黑人运动员,或者欧美强对抗型运动员,你们肯定也能适应」。

韩旭还记得,那几年在国家队真的练得很苦,特别是疫情那几年,姑娘们只能待在国家体育局封闭训练,宿舍、食堂、篮球场三点一线,一熬大半年。韩旭承认,苦熬过程中,她中间也有过讨厌篮球的时候,会怨,为什么我要这么苦,每天除了篮球场就是篮球场,就快看吐了。

作为身高超过两米的中锋,韩旭的移动速度天然比一米七、一米八的后卫要慢,当篮板球抢下来,队友们同时往篮下冲,她得最快速度跟上进攻脚步,这些年韩旭一直在苦练最基本的东西——折返跑,她不知道自己跑了多少折返跑,希望能将和队友的回场速度差距缩小到一秒以内。

但胜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2021年女篮亚洲杯决赛,中国队对阵日本队,那是一次遗憾的失败,中国女篮最终以73∶78不敌日本女篮,错失冠军。韩旭至今还记得,当时自己状态很差,在场上持球都哆嗦,莫名其妙地心理就矮一截,「我已经不是我了」。

比赛结束,有朋友来找她聊天,「你以为你打到现在是因为你的身高吗?不是的,是因为你的那股劲儿。」在与《人物》的交谈中,王丽和丛学娣也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这一点,但在她们的理解中,「那股劲儿」要更丰富一些,除了对篮球的热爱、不服输,还要在球场上更强硬、霸气一些。

王丽提到,韩旭性格温和,场下和谁关系都特别好,上场比赛时,胳膊肘有时候碰到对方球员的脑袋了,「还停下来给人胡撸胡撸瓢儿,就怕人家疼」。王丽觉得,友好可以,但在比赛中还是得霸气一点,除了技术,也要在气势上压制对手。

对于这一点,丛学娣和王丽的看法类似,当被问到想对现在的韩旭说些什么时,丛学娣说:「第一,尽量不要受伤;第二,球员的上升期是有限的,你以后总有要下来的一天,所以,该张扬的时候要张扬,该表达的时候要表达。」

这些年,韩旭也在学着强硬。比赛焦灼的时候,如果完成了大力盖帽、或强硬进球时,韩旭也会握着拳头喊,每每出现这种情况的赛后,王丽都会给她发信息「值得鼓励」。但更多的时候,韩旭还是球场上那个温和、友善的大个子——这就是韩旭性格中最重要的底色之一,好友嘟嘟记得,有一次,她们一起去清华的情人坡玩,遇见一只死掉的小鸟,当时两人也就十一二岁,都很害怕,韩旭平时胆子也很小,但觉得小鸟太可怜了,还是硬着头皮过去把鸟的尸体埋在了一棵树下,「当时我就觉得她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人。」嘟嘟说。

好在,时间总是公平的。韩旭的身体条件、天赋、能力以及苦练,最终都没有被辜负。2022年,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表现出色,一路杀入四强。半决赛的对手是澳大利亚队,而澳大利亚队的主教练正是韩旭在纽约自由人队的主教练。那场比赛,中国女篮的另一位核心李梦因病无法出场,是韩旭扛起了球队,全场10投8中,贡献了最高的19分,另还送出11个篮板和5次封盖,中国女篮最终闯入决赛,获得亚军。这是自1994年以来,中国女篮在过去28年中取得的最好成绩。韩旭也入选了那届世界杯的最佳阵容。

一年后,2023年女篮亚洲杯,进入决赛的中国女篮再次面对日本队,这一次,韩旭不再是两年前那个拿着球都哆嗦的女孩,她全场砍下26分10篮板2助攻2盖帽,帮助中国女篮以73∶71战胜日本女篮,时隔12年再度夺得女篮亚洲杯冠军。韩旭也获得了决赛和整个赛事的双料MVP。

这几年的「打出来」,让韩旭感觉对篮球有了新的认识,「就像结交朋友一样,越来越了解对方,也越来越喜欢对方」。她也很感恩篮球带来的一切。她觉得是篮球让她变得越来越自信了,在篮球场上,「我是真正在发光的,在闪耀的」。

现在,很多时候,她都不再是那个身高超过两米的「奇怪的人」了,在机场、商场、路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出她,越来越多的人看到韩旭,第一反应是:这是一个「篮球打得很好的人」、「很厉害的人」,而不是一个「很高的人」。韩旭说:「他们是因为认识我,才叫出我的名字、找我合影,并不是因为我长得高。」这让她感到安慰,更感到骄傲。

7.jpeg
2023年女篮亚洲杯决赛,中国女篮时隔12年再度夺冠,韩旭获得双料MVP。图源视觉中国


松弛的,温暖的

在纽约打球时,韩旭时常拍一些Vlog记录生活,有时,一些自由人队的队友也会出镜。一次,在机场候机时,韩旭让队友讲一句自己常给对方教的中文,那个女孩想了想,用不标准的中文说了一个词:放松。

这也是韩旭最显性的性格特质之一—有关中国运动员的叙事,时常是紧张的、艰难的、复杂的,是咬紧牙关命悬一线,或是尝尽所有痛苦终得一胜,大多数人都很紧绷,但韩旭身上,却有一种难得的松弛感。

她看上去低调、腼腆,去到任何新的环境,也会有点紧张和害羞,但从不扭捏,很快就能融入。打WNBA时,每场比赛进场前,球员们会在球员通道围在一起跳舞,为自己加油打气,最初韩旭有点害羞,但队友们都鼓励她,没过多久,大家围成一圈,韩旭是站在最中心的那一个,带着大家一起跳舞。

接受「界外」采访谈到父母对自己的期待,韩旭说:「有的时候他们给我说的一些东西,我会告诉他们慢慢来,因为我不太想太多地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去急迫地成为一个什么人,然后要急切地做成一个什么事。」

韩旭是一个快乐的人,她自己也承认这一点。她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回想小时候,第一个进入脑海里的画面,是爸妈坐在沙发上,她在电视机前跳舞,各种乱扭。河北张家口禹县桃花镇马关营村,是姥姥家所在地,也是韩旭寒暑假的天堂—在那里,她每天都追着表姐在山里地里到处乱跑,摘了玉米青椒擦擦就往嘴里塞,玩到天黑才回家,每次妈妈从城里回来接她,她都是个黑泥孩。

虽然从小练球,但爸爸妈妈从来没有强迫她训练,反而经常问她,要不今天不去了?韩旭和爸爸的关系尤其好,从小到大,爸爸几乎没和她说过一句重话,比起父女,他们更像是朋友。小时候,爸爸叫她宝贝,现在叫她闺女,喜欢逗她,和她开玩笑,每次爸爸出差去外地打球,韩旭都很舍不得。

这对父女关系好到妈妈有时都有点吃醋。有一次,韩旭妈妈做了牛肉,韩旭不想吃,妈妈正在苦口婆心地动员教育,「不好好吃饭,你这身体,你营养能跟上吗?」爸爸马上接过话茬,「我闺女不想吃就少吃一点,一会让妈妈给你做别的。」

他们是现在流行的「潜水艇父母」,平时不给孩子压迫感、紧急情况时就会立即现身。自从韩旭进了国家队,只要有电视转播的比赛,爸妈没有缺席过,每一场都要看,如果遇到去国外打球,不论是熬夜还是早起,「定好闹钟,半夜三点我们也会起来」。每次比赛结束,韩旭都会收到爸爸妈妈鼓励的信息,他们会很自然地叫她「宝贝」,会说「爱你」,韩旭20多岁了,每次回家都会「挂」在爸爸身上。

韩旭的父亲韩发顺也是一名中锋,净身高是两米零七,和韩旭打一个位置,这位父亲会很坦然地说,女儿已经完全超越了自己,「她从11岁出去北京上学,见的世面也更广,以前我们打中锋只打内线,她里外都能打,她性格比我还好一点,比较稳,她不怎么激动。」

更可贵的是,韩旭的爸爸妈妈都很低调,同事朋友的孩子很多都练篮球,但他们从不在外面吹嘘孩子,一般都不提,别人提起来,也就应两句,「每个孩子都有优秀的地方」,韩发顺不喜欢拿孩子和别人比较。

爸爸妈妈毫无压力的爱,轻松和睦的家庭氛围,给了韩旭很大的安全感,这也是她可以如此松弛的重要原因。而离开家以后,在清华附中遇到的那些女孩,她们之间的友谊,也一路托举着彼此,是彼此青春的互文。

在清华附中的6年,女篮队的女孩们一同长大,她们每天都呆在一起,共享着对同一项运动的理解。篮球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哪怕一场球一个人得了50分,但球队输了,你依然不会开心,这是篮球最有魅力的一点,这是一项团队运动,你们的心里要时刻装着彼此,你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毕业近7年后,女孩们都有了各自不同的人生,但再谈起韩旭,她们说的,都是那些韩旭为她们做的事。

嘟嘟记得有一次,两人一起加练完,特别特别累,韩旭当时是队里的绝对主力,但她还不一定能挤进首发,她甚至想过要不要回家算了,非常苦恼,韩旭作为好朋友,就一直陪着她,听她倾诉,「因为我难过,她也特别难过,也陪着我哭了」。

还有一次,嘟嘟的腿受伤了,韩旭推着轮椅带她去医院,医院大厅里,嘟嘟坐在轮椅上哭,韩旭跑前跑后,帮忙挂号,推着她去拍片。当时的球队氛围就是这样,谁生个病,基本上都是互相陪着看,相处得跟家人一样,「什么喜怒哀乐都会跟对方分享,因为家人确实不能第一时间赶到身边」。

她们也会闹别扭。比如跑快攻没跑好,最后篮没上进,两个人都比较要面子,谁都不愿意服软,训练完了之后谁也不理谁,等到快睡觉之前,队长把两人单独叫到一个房间里,一会儿就和好,什么事都没有了。

眉眉也是韩旭在清华附中认识的好朋友。她们相识于高中阶段,那时,韩旭时常被国少和国青调去打球,在学校的时间越来越少,眉眉觉得,当时自己和韩旭只能算是好伙伴。

高中毕业之后,眉眉因为伤病耽误了考大学,各种辗转后去了吉林大学学习法学。在这个经常下雪的城市,眉眉陷入了巨大的孤独。她是一个相对内向的人,高中时的朋友多半都是球队队友,但到了大学,没有一个队友在这里,新的队友很多都是她高中时期的对手,别人三五成群一起玩,她总是一个人。

2019年,眉眉大二,韩旭也去了纽约。两个孤独的人又重新紧密连接在了一起,吉林和纽约有13个小时时差,眉眉的黑夜正好是韩旭的白天,当时眉眉学业压力大,晚上总是睡不着,她们就互相打电话。为了不影响室友,眉眉总是窝在楼道角落里,韩旭窝在空荡客厅的沙发上,两个人互相鼓励,互相加油,电话一聊就是几个小时。

眉眉最珍视的,是韩旭的理解。那时,她情绪不好,和别的朋友倾诉多了就成了祥林嫂,对方会问她,是不是你太玻璃心了?甚至连她自己的妈妈都说了重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天天当你垃圾桶。」但韩旭从来都没有不耐烦,最让眉眉觉得感动的是,那时候其实韩旭也很不容易,语言不通,上场时间也少,「但她听我说的比较多,咋说呢,无以为报。」

现在,眉眉和韩旭还是每隔一两天都会聊天。两人笑点很一致,一个人转发的段子,另一个人总觉得很好笑。北京下雪了,眉眉就给韩旭夹个雪球,韩旭有时间,就给眉眉画个表情包,现在眉眉用的头像,都是韩旭给画的。

眉眉如今是一名中学老师,生活安稳,她对韩旭的挂念非常具体,两米多高的身高,很少有机会坐公务舱,每次乘飞机,眉眉都希望韩旭「能坐上宽敞的座儿」,打完比赛回酒店,有时韩旭还得自己煮泡面吃,这也让眉眉心疼。韩旭现在有赞助,有时会有一些衣服可以分享给朋友,但眉眉会婉拒,她说,韩旭太忙了,自己不想占用她宝贵的休息时间,不想让她花精力去沟通寄衣服的事,她希望自己的朋友能抓住一切时间好好休息。

嘟嘟说,虽然女孩们现在已经很少见面,但韩旭每次在大赛上打出好成绩,她的朋友圈都会刷屏——她们有一种战斗情谊,一起受过伤,一起拿过奖杯,一起站上领奖台,她们会发自肺腑地因为队友的优秀和成功感觉到开心,「因为你知道她付出了多少」。

韩旭告诉《人物》,她现在还会经常梦见附中,梦见早起以后来到教室,看到同学们熟悉的面孔,聊聊今天上什么课?上音乐课的时候准备干嘛?上体育课的时候准备干嘛?昨天的作业你做了没……她用最平实的语言描述着那些梦,还有那些在清华附中的时光,中午,大家一起去校门口买烤冷面、大土豆、烤面筋吃,想吃什么吃什么,每天傍晚赶到训练场去训练,周末和队友们一起坐火车去外地比赛,那是她的学生时代,她说,也是她经历过的最温暖温馨、无忧无虑的年少时光。

8.jpeg



普通女孩

如今的韩旭,24岁,2023年,是她离开校园成为职业球员的第六年,她收获了亚洲杯、大运会和亚运会的冠军,是国家队的主力球员,是国际比赛的MVP,正处于一位篮球运动员最好的年纪。

8个月前,她在WNBA接受群访,现场许多人都是一直跟访WNBA的体育记者,他们看着这个来自中国的女孩,从19岁的青涩,到现在的落落大方。一位记者问她:「你19岁就来到纽约,这些年,与19岁相比,你觉得自己有哪些变化?」

韩旭用英文回答了这个问题,她说,与19岁相比,她觉得自己又长高了一点儿,知道自己要什么,可以照顾好自己,「I am a 『big people』 now」,虽然「big people」不是这么用的,但不妨碍所有记者都理解了她的表达,现场所有人都笑了,场面非常温馨——有记者记得她刚来时的样子,那时候她还不怎么会说英语,群访时都是翻译帮忙回答,4年多过去,她已经能做到所有问题都尽量自己回答。

「你如何定义现在的自己?」这是《人物》抛给韩旭的问题,她答得很快也很简单,她说:一个普通女孩。

这的确是韩旭最本真的样子,这些年来,无论她是冠军还是MVP,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去纽约,她都保持着一个普通女孩的自然、鲜活和真实。

2023年年末,《人物》作者在成都见到韩旭,我们第一次见面约在酒店房间,她提着一兜橙子就进来了,好像来串门的隔壁室友。我们和她一起逛商场,她很喜欢逛玩偶店,遇到落地镜会停下来自拍一张。

她有很多动物玩偶,那只螳螂是队友张王来送的,张王来觉得韩旭像螳螂,手长脚长,她们还给这只螳螂起名叫「格局」,意思是「遇到事情不要气,格局打开」。她走到哪儿都会带着的是一只狗狗的玩偶——19岁那年去纽约打球,每次比赛完回到公寓,韩旭都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客厅里,独自消化所有,后来有一次路过机场,她买了这只很可爱的狗狗玩偶,就放在枕头边,当作她的守护兽,抱着它睡觉,也让她感到安慰。她把这只小狗的照片设为了微信朋友圈背景图,一直用到现在。

她还喜欢画画,给队友们画表情包,给朋友们的头像加点节日元素,画卡通版本的刘亦菲,也画小猪佩奇和窗外的风景。

疫情时期,她在出国比赛时患了新冠,在塞尔维亚一家医院住了两周,天天输液,瘦了好多,回到上海还有病毒残留,又在上海的医院继续隔离,在医院的漫长日子里,她画了一幅画:一个小女孩在花海里,张开双臂,感受着外面的世界。还画了医院窗户对面的风景,街角和居民楼,落款写着 2022年3月23日。这幅画她画了一天,从早上画到太阳落山,才感觉到,哦,这一天都过去了。她想,如果不打球,自己可以当一个插画家,画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接一些商单挣钱,也不用老是出门,这样的生活太好了。」

9.jpeg

韩旭的画。受访者供图


被问到「过去一年最快乐的瞬间」,韩旭的回答是,和家人团聚的瞬间。去北京打比赛,爸妈来看她,三个人在早餐厅吃了一次早餐,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就那样简简单单吃饭,唠唠家常,听爸妈拌嘴,她觉得非常幸福,「但也不敢太幸福」,韩旭说,「太幸福」会让她更恋家、想家。

和韩旭聊天是一件很愉快、也很放松的事,但只要聊到「想家」这个话题,她的声音就会不由自主低落下去——聊到小时候去姥姥家,每天疯跑回来,都会吃到姥姥用柴火煮出来的农家饭,她就开始自言自语,「也不知道姥姥现在还能不能做得动这些饭……」然后眼眶一红,眼泪止不住地掉,过了好一会儿才平复。

韩旭的妈妈也因为类似的情景落泪了,她聊起当年从石家庄来北京看韩旭,给韩旭洗了衣服和被罩,带她出去吃饭,周日下午得走了,一开始孩子在阳台上看着妈妈下楼,等她一点一点往前走,阳台上那颗小脑袋不见了,快要迈出学校大门时,她忽然回头看,发现那颗小脑袋来到了校门旁,「正探个头,像捉迷藏似的,偷偷探着脑袋这么看着妈妈」。

这也是这位女篮运动员的普通之处——无论她去到多大的世界,走到多远的地方,在篮下的统治力有多强,她最眷恋的,最能支撑她的,从来都不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而是身后的那个最普通的家,对于这一点,每个人都一样,无论她是不是冠军或者MVP。

在谈到「2023年最遗憾的事」时,话题才再一次回到篮球。

2023年,韩旭和纽约自由人的合同到期,但这一年,国家队的比赛任务也很重。WNBA的赛季5月开始,但6月,她就要从纽约坐30多个小时的飞机到澳大利亚,参加女篮亚洲杯;拿到亚洲杯冠军后,她又飞了30多个小时,回到纽约倒时差;没待多久,又飞回了成都,打大运会,再次夺得冠军;之后又坐飞机回到纽约,待了两三周,又回到国内,打亚运会……在WNBA的最后一个赛季,她没能完整地打完,韩旭说,这是她过去一年最大的遗憾。新的一年,她希望自己能代表中国女篮打好巴黎奥运会,还希望自己能够重回WNBA,「在世界上站稳脚跟」。

这个24岁的女孩越来越清楚自己要什么了,篮球是她的朋友,也是陪伴她最久的东西,她永远都记得那个画面——

小学三年级时,她刚刚学习篮球不久,有一节班会课,老师让大家写自己的愿望,写长大之后想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轮到韩旭时,她从教室最后一排走上去,在黑板最高的地方,拿着粉笔写下了四个字:篮球明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31 08:26 PM , Processed in 0.0433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