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十五年(1382)的某天,一封奏疏经通政使司送至御前,朱元璋览省后,随手搁置一旁。类似的奏疏太多了,奏疏内容全都是觉得士子与和尚不能同朝为官(未闻缙绅缁流,杂居同事)。
朱元璋像。来源/中国历史博物馆保管部编《中国历代名人画像谱》,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对这些奏疏,朱元璋保持不表态,既不鼓励、也不批评。
大理寺卿李仕鲁因见自己的建言不被采纳,主动面见朱元璋。两个人应该讨论了很久,而且有一些争论。最后李仕鲁说“皇帝陛下沉迷佛家,怪不得不采纳我的建言。我现在决定辞去职务回家”。然后把笏丢在了地上。朱元璋大怒,令卫士揪打,李仕鲁死在台阶之下。
无独有偶,这件事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儒家士大夫韩愈因为劝谏皇帝不要佞佛(讥人盲目奉佛以求福)而被贬谪的事,也让人想起了那首流传千古的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这个案例,在《明史》修撰学者眼里自然作为朱元璋佞佛标准案例,以为后世君王鉴。在今天的研究中也多有引用。
明代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但朱元璋当真佞佛吗?正如他晚年所说“朕自起兵至今四十余年,亲理天下庶务,人情善恶真伪,无不涉历”。从小沙弥(佛教中对年龄不足20岁,或其他初级出家男子的称呼)到君王,人间百态、世间冷暖,糜不体会。也就是说,朱元璋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的行为有背后的原因。
在全真道(亦称“全真教”“全真派”,简称“全真”。金王重阳开创的道教派别)历史上,丘处机(金代元初道士,道教全真派“北七真”之一)曾在西域谒见成吉思汗时建言停止杀戮,成吉思汗认可并采纳了。关于这件事本身存在与否多有争论,但这件事传播很广,元廷并不否认这段佳话,全真更是不遗余力宣传。透过这层会发现,丘处机谒见成吉思汗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达成,全真帮忙蒙古经略中原。
影视剧中的丘处机。来源/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截图
这也意味着,全真在华北的影响力已经成功引起了成吉思汗的关注。持久拉锯的金蒙战争导致政府管理的大多数儒家学校遭到破坏,新出现的道家学校取代了前者,并开始影响地方秩序。进入元代,藏传佛教在五台山地区正式传播,元廷支持建设寺院庙塔等,甚至元成宗亲往五台,“睹灵现,有感,敕建万圣佑国寺”。随着大量色目人进入中原安家,族群成分更加复杂,众所周知的察罕帖木儿、王保保的祖辈即落脚安家河南。可以说,华北的族群、宗教变得非常复杂。
当洪武元年(1368)八月,徐达的北伐大军攻取元大都,时隔四百年的幽云再次纳入中原政权,如何治理复杂多元的北方就成了朱元璋面对的大课题,尤其是与元廷关系复杂的藏传佛教。
朱元璋的佛教阅历非常深厚,入伍前当过和尚,入伍后是红巾别部。可以说,佛家的话他熟悉,佛家的力量他清楚,佛家的影响他也明白。一言以蔽之:没有帝王比他更懂佛家。他也很快从复杂现象中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明铜布袋和尚像。来源/北京市海淀区博物馆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在南京奉天殿召见了六十二岁的璧峰禅师,两人聊的很愉快,朱元璋最后说“久闻大名,北方苦寒,希望师傅就居南方,就在天界寺吧(朕闻师名久,以中州苦寒,特延师居南方)”。非常客气,非常自然,就把璧峰禅师留在了南京。
璧峰禅师并不是一般人,当然朱元璋也不怎么见一般人。璧峰禅师早年出家,云游四海,在江南、川中、北方都有留下足迹,并与各地高僧大德多有来往,影响力应该超过当年的徐寿辉、彭莹玉等。他在五台建居所灵鹫庵时,信徒纷纷献米布施,游学僧人以达千数。元顺帝曾召他到元大都,赐给金纹伽黎衣,先后多次召见,并差遣求雨、赈灾等,特赐寂照圆明之号,诏主海印禅寺。估计禅师发现元顺帝这边形势不好,就回了五台山。
徐达平定山西后,禅师处在北元与明军作战的前沿,而禅师又是双方争取的重要人物。禅师选择来南京,朱元璋对他非常礼遇,曾亲自着弁服前往崇禧寺行献佛之礼,至于赐馔、诗歌往来更是常见,“宠赉优渥赐诗十二韵,有玄关尽悟”。朱元璋经常召禅师“入问佛法及鬼神情状,奏对称旨。”按照朱元璋的个性,在来往中应该会询问关于元末白莲、弥勒活动情况,尤其是京师元廷情况等,这应该就是朱元璋得出元末佞佛的知识来源之一。
同样,洪武七年(1374),朱元璋召见了至五台山游化的中天竺僧人具生吉祥。具生吉祥曾在雪山学习,云游四方,在五台信徒众多。两人聊的很开心,最后让大师住南京蒋山,在京师传教,史载“皈依者,风雨骈集。”朱元璋对具生吉祥也非常礼遇,赐诗慰问,有“笑谈般若生红莲”之句,还召见过他的弟子。
《五台山图》(局部)。来源/甘肃省博物馆
如果抛开朱元璋礼貌让各位佛家高僧大德留南京这点,看到的就是朱元璋对佛家的礼遇优待,如各种召见、诗歌往来、赐馔等等,普通大臣都没有这待遇。普通的、非中心且受儒家教育比较深刻的士大夫就会得出皇帝“佞佛”的结论。
而深知北方社会结构和天下承平不久人心思变的社会现状的朱元璋能做的,就是把影响力极大的高僧请到南京,通过礼遇稀释甚至切断其与驻地徒众和四方信众的往来,并将其纳入再造大一统的环节中。
朱元璋是一个政治家,他的逻辑是政治逻辑,他的目标是大一统,权衡利弊也都围绕这一点。朱元璋也有可能因为开国杀戮太重,如《西游记》里李世民求大乘佛教超度亡灵一样,产生这样的心态诉求,但这显然不是最主要的。三教都要整合起来服务于大一统,这才是目标,是核心大纲。
“于斯三教,除仲尼之道祖尧舜,率三王,删诗制典,万世永赖。其佛仙之幽灵,暗助王纲,益世无穷,惟常是吉。”
朱元璋确定要以儒家为主,佛道为辅共同服务大明大一统。
在元代,儒家并没有两宋一家独大的位置。儒家在失去科举做官这一核心通道后,获得社会资源的机会难上加难,儒生的生活水平也就下来了,社会上有“九儒十丐”的说法。并非所有儒生都如南方浙东士大夫一样,有强宗大族的支持,人力、物力、财力全具备,对他们而言,学儒只是锦上添花的事。而多数普通儒生为了出路,甚至主动剃发易服前往大都谋求职位。进入明代,国家恢复了科举,大量的官员等待儒生来做。这个时候南方的儒家基础很好,朱元璋的诸多文稿都是来自浙东儒家士子之笔,而此时北方由于社会结构多元复杂,儒学被淡化。把南北双方拉到同一赛道,北方士子自然竞争不过南方。但国家需要往北方派遣大量的士大夫,也需要北方有大量的儒生进入官员序列,以激励更多人学儒,通过“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颜如玉”来完成北方的教化整合。这是个基础矛盾。
明代丁姓画师五同会图卷。来源/故宫博物院
洪武三十年(1397)的科考,由考官刘三吾、白信蹈负责。两人均是学问大家,熟读圣人古训,也坚信科举是为国选材,科举精英即治国精英。从专业信念上讲,这些都没有问题。两人按照文章质量,最终选出五十二名贡生呈报御前。三月初一殿试,廷对有五十一人,确定第一甲陈䢿(福建闽县人)、尹昌隆(江西泰和县人)、刘谔(浙江山阴县人)进士及第,第二甲芮善(江西南城县人)等十三名进士出身,第三甲郭子庐(江西泰和县人)等三十五名进士同进士出身。巧合的是,上述进士都是南方人,且集中在江浙一带。单就文章创作水平上而言,这没什么问题。但现实是这种情况失去了人心,成了政治上的问题。在元代形成的南人、北人一说,在此时就形成了有凝聚力的反对面。北方士子很自然的团结到这一概念下面,喊出“北方之士皆黜落”。问题自然就升格了。
明代江浙地图(局部)。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朱元璋知道情况后很生气,毕竟他要的是一个大欢喜的结果。让审查以补救,但却得出和之前一样的结论,他们并没有理解“北方人士服属于元较久,虑遗民犹有故元之思,(朱元璋)颇欲以假科举名以笼络之”的帝王考虑。而社会面已经传出这些人“选劣质卷子欺瞒君王”的谣言。
真相不重要,平衡情绪很关键。习惯了政治逻辑的朱元璋大开杀戒,负责考官刘三吾、白信蹈遭到严惩(“信等俱磔杀之,三吾以老戍,谔安置威虏”)。最终朱元璋自己操盘,录取来自山东、山西、北平、陕西、河南、四川的士子六十一人。六月初一殿试后,赐第一甲韩克忠(山东武城县)、王恕(山东长清县)、焦胜(山西乐平县)进士及第,第二甲蔡或(北平巨鹿县)等二十九名进士出身,第三甲苏文(山东恩县)等二十九名同进士出身。
这就是著名的“南北榜案”。此案解决了压抑许久的北士不满问题。但没有根本解决南北录取名额差距过大的问题,这一不均衡直到明确按“南六北四”区分后才得到根本解决。但北方的教化整合快速推进,出现了“无地不设之学,无人而不纳之教。庠声序音,重规叠矩,无间于下邑荒徼,山陬海涯”,也进一步强化了明朝中央对北方和边疆地区的重新控制。
当然教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短时间内更需要的是因地制宜。
洪武十五年(1382)正月,朱元璋谕驻屯云南的傅友德“霭翠辈,不尽服之,虽有云南,亦难守也”。闰二月,水西土司霭翠至京,朱元璋赐衣帽及钞,遣还。这是三件事,其实也是一件事。洪武十四年(1381),明军以雷霆万钧之势直下云南,攻城略地不在话下。难的是远征千里,后勤线绵长。明军的后勤线有两条:一条是贵州到云南、一条是四川至云南,前者为主,后者为辅。由于两地开发有限,明军主要驻防在沿途重要地点,很难守住每个点,这就非常需要沿途土司的合作。其中水西土司霭翠是西南大土司,对明朝经略西南影响巨大。霭翠的妻子即奢香夫人。霭翠死后,奢香夫人负责水西土司事务。朱元璋在各方情报基础上,谕傅友德“霭翠辈,不尽服之,虽有云南,亦难守也”,明示不要扩大战争。洪武十七年(1384)三月,云南形势平稳后,傅友德班师。
影视剧中的奢香夫人。来源/电视剧《奢香夫人》截图
当时镇守贵州的都督马烨,以威压为主,想全面实行改土归流。一次,找借口鞭挞奢香夫人,以此逼反诸部,然后平叛,进而改土归流。当地土司部落异常愤怒,纷纷要起兵,靠武力解决矛盾。奢香夫人从丈夫那里知道大明的富庶与明军的强悍,拒绝了起兵。(乌!蒙!山!连!着!山!外!山!歌里的奢香夫人到底是谁?)
水东土司将这一情况报告给朱元璋。朱元璋召见奢香,很和蔼地说:“马都督让你受苦了,我准备为你除掉他,你准备怎么报答我?”
奢香当即叩首表态:“愿世世代代管理好诸部,永远不叛”。
朱元璋回到:“这是你的本职工作,怎么能算报答”?
二十来岁的奢香夫人也很有政治智慧,知道朱元璋要啥,回答到“贵州东北有一条路通四川,多年梗塞不通,我愿意伐山开路,供朝廷使者往来。”朱元璋答应了她。
西南部落众多,而且分布广泛。明军只能保障重要据点,云南战乱此起彼伏,朱元璋已经没有精力开辟新的战场,而土司能为朝廷修路通使,是当下最好的方法。
如此也就牺牲掉马烨了。朱元璋对马皇后(马烨是马皇后从侄)讲这件事:“吾知马烨忠无他肠,然何惜一人,不以安一方也。”之后,诸部落开通道路,明朝在西南的治理进一步巩固。
影视剧中的马秀英。来源/电视剧《朱元璋》截图
这一故事有存疑的地方,但如“一言止杀”一样,政治佳话背后体现的是各利益主体强烈的政治诉求。奢香夫人的后人曾做诗
“忠贞两道不殊途,公事何须妇职无。坐靖兵戎嫠号佛,先开文教女为儒。山河凿险奢香老,世业拼消禄氏孤。同是西南坤柱在,谁云巾帼少雄图。”
奢香夫人的佳话千古流传,到今天依然熠熠生辉,也就有了传唱甚广的“乌蒙山连着山外山……你来过年华被传说,百里杜鹃不凋落”。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看到的华夏和我们今天是不一样的,北方不同族群甚至语言不一,各教派并行,士子稀少;西南更是形同异域。经过各种现实的、政治的、甚至“不近人情”的整合,国家最终实现了大一统。当徐霞客游览全国的时候,他看到的是“虽山川异域,但四海同风”。当清朝入关后,顺治、康熙看到朱元璋统合天下的往事也是由衷佩服。
参考文献:
张廷玉等撰:《明史》;《宋濂全集》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王锦萍《蒙古征服之后:13—17世纪华北地方秩序的变迁》
《剑桥中国史·明代卷》
赵改萍《山西佛教史·五台山卷》
杜常顺《明朝宫廷与佛教关系研究》
杨讷《丘处机“一言止杀”考》
李治安《元代汉人受蒙古文化影响考论》
郭培贵《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明代卷》
温春来《明初贵州水西君长国与中央的关系——奢香故事之考证与解读》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