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8|回复: 0

[风味小吃] 衡阳最霸气的村宴上,吃最讲究的鱼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10 08: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衡阳最霸气的村宴上,吃最讲究的鱼丸

 木讷文 三联美食 2023-12-10 07:15 

*本文为「三联美食」原创内容

0.png

『对衡阳人来说,鱼丸不仅仅是一道美食,一口浓香味,一段时光,一件往事,而是饱含在岁月中亘古不变的情感和美好的回忆。』


作者 / 木讷文


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这样的一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除了这些知名的人和景,在衡阳还有一道让人欲罢不能、垂涎三尺的美食——鱼丸。


在衡阳,鱼丸又称“鱼圆子”,寓意着年年有余、团团圆圆。每逢过年,或操办红白喜事,餐桌上都少不了这道美食,可炒、可熘、可焖、可烧、可煮……而我们最多的吃法是蒸热后,摆碟,上桌直接吃。衡阳人来说,鱼丸不仅仅是一道美食,一口浓香味,一段时光,一件往事,而是饱含在岁月中亘古不变的情感和美好的回忆。


我爷爷在我们十里八乡是出了名做鱼丸的“大师傅”,但凡各村红白喜事,爷爷准是掌勺的主,他做的鱼丸要在乡里称第二,绝对没人敢称第一。从小我就喜欢跟他屁股后面偷学,乃至后面他下定决心把祖传的“看家本领”传授于我时,却不幸得了心脏病,撒手人寰。没能成为爷爷的“徒弟”,成了我一生的遗憾。


那年我12岁,爷爷临终前,把父亲叫到跟前,呢喃了几句,便咽了气。后来我才知道,爷爷最后交代的事,是要爸爸把我们家“祖传的鱼丸”世世代代传下去,无论男女都可以学。在他乡漂泊的这么些年,每次吃到父亲从老家冷链邮寄过来的鱼丸,我都能想起小时候跟爷爷做“上门酒席”的场景。



1.png

电视节目《探索发现》


一根扁担,两个箩筐。秋季的某天下午,爷爷一头挑着厨具,一头挑着我,健步如飞地赶往“喜事”现场。那时我大概5-6岁的样子,还没到上学的年龄。之所以跟着爷爷去,一是父母下地劳作,没人带我;二是跟过去还能吃点酒席菜的边角余料。我一般很乖,都会坐到小板凳上,远远地看爷爷他们忙前忙后,或者逗地上的蚂蚁,玩一些柴柴棍棍。


娶亲我们当地讲究先一天就要去备席,且“上门酒席”临时厨房是露天的,一般在村民家前坪,偶遇下雨天,就拉雨布,支棱起来。宴席上自然少不了一道叫“头碗”的霸气菜,主材是鱼丸,30年前能上这道菜的家庭,在我们村里称得上“大户”。


“头碗”不仅是湖南一道名菜,还是中国的一道名菜,又称“玉麟香腰”,1979年,编入《中国菜谱》。2019年7月,该菜还上了中央电视台CCTV10《探索·发现》栏目,被隆重推荐给全国人民。“头碗”一般分为七层,从下至上分别为虎皮蛋、红枣、红薯丸子、黄雀肉、鱼丸、蛋片、木耳肉片,以层层堆叠而成,类似宝塔,寓含步步登高之意。总之,正宗的“头碗”,只有在衡阳才能吃到。


爷爷说:“看似简单的鱼丸,要做到Q弹、软糯、鲜嫩、嚼劲,不仅得有精湛的手艺,还得在选材和配料上有‘独家秘方’”。



2.jpeg

图 / 视觉中国


甄选3斤以上的大草鱼(最好是村民自家鱼塘青草喂养1-2年的,这种草鱼鱼肉紧致,且细嫩、鲜滑,有别市场上“速成”的),去鳞后从中间剖开成两半,再去掉鱼头、鱼尾、鱼背、脊刺、内脏等,刮掉黑膜和鱼油,撕掉鱼皮,剔除红膘,再用清水反复冲洗、浸泡鱼肉,直至发白(目的是保证鱼丸的外表洁白),再用竹筛沥干水待用。


主料除了“鱼”以外,还有上好的猪脊膘肉也是不可缺少的。如遇夏季高温天气,必须冷藏2-3个小时,没冰箱就用绳子吊在水井中央。此外还需淀粉、蛋清、葱头、黄姜、胡椒粉、食盐等辅料和调料。


那个没有绞肉机的年代,鱼肉和肥肉按照7:3的比例、黄姜和葱头都靠人工剁。爷爷可厉害了,左右手操着两把刀,同时开工剁肉,那有节奏地哐当哐当,像一首欢快的曲子。大概2-3个小时后,鱼肉、肥肉、都成了泥状,爷爷也累得汗流浃背,可这才算成功了一半。


爷爷到主家拿了一大盆,把泥状的馅、淀粉、蛋清、胡椒粉、食盐等食料都和在一起,用手搅拌和拍打。主家堂客看到了,连忙大喊:“叔啊,这没上称,可不要搞错比例,弄砸了,误了大事。”旁边的帮厨在一旁笑着说道:“大师傅还要什么称,他两手一掂量,分毫不差,我跟着帮厨了好几年,从未见他匡过瓢,你就把心放肚里,甭操空心了哈。”



3.gif

电视节目《探索发现》


拌好料后,“刮”鱼丸也是一个纯手工活,爷爷的工具就是一把菜刀,外加一个手掌,左手掌摊开,右手拿着菜刀,来回刮三下,一个两头尖、中间胖胖的小鱼儿形状鱼丸就成形了。爷爷一边“刮”,一边将一个个大小一致的鱼丸,整齐地排放到蒸笼里。待5-6个大蒸笼排满后,爷爷便喊帮厨加柴火,上锅开蒸。


蒸鱼丸,“火候”是门学问,“火候”不到,蒸不熟透;“火候”太过,则会“老化”,鱼丸不仅会失去光泽,口感还欠佳。爷爷这时终于可以“歇”一会了,但也只是名义上“休息”,他还得坐在蒸锅旁守着,怕失了“火候”。他抽一口旱烟朝着我喊道:“妞妞,你要乖啊,等下奖励你一个鱼丸。”我会开心地点点头,然后继续用木棍逗蚂蚁。


快要出锅时,几十米处都能闻到浓浓的香味,有鱼香、肉香、葱香、姜香……混杂在一起,又是另一种说不出的香味,总之香味仿佛把肚子里的蛔虫唤醒了,肠胃不由自主地蠕动起来,“哈喇子”都快流出嘴角了。这时我便放下手中的木棍,跑到爷爷跟前,抱着他的腿,眼馋地盯着蒸笼里的鱼丸。


爷爷会先挑一个形状有点瑕疵的鱼丸,趁热递给帮厨,要他尝尝是否成功,帮厨接过后,左手倒到右手,掰一节放到嘴里,咀嚼了两口,哈了一口气说道:“好吃,就是这个味,不失毫厘,我就是心急了,烫到了舌头。”爷爷在一旁咯吱咯吱地笑。



4.gif

电视节目《美食中国》


帮厨尝了以后,爷爷用筷子给我戳了一个,然后叮嘱道:“妞妞你要慢慢吃啊,不要烫到了。”我接过爷爷手中的鱼丸屁颠屁颠地跑到板凳旁,一屁股坐下,享受着臻品。嫩滑筋道、弹性十足,唇齿间立刻散发出回味无穷的美味,一口一个满足。


跟爷爷出来这么多次,我从来没见他吃别人家的鱼丸,有一次我问他为啥自己不吃?他说:“主家要招待客人的,量只有这么多,你们吃了1-2个就可以了,爷爷不喜欢吃。”


听说酒席上最后还有一道汤菜,也是鱼丸,讲究的人家会配点菠菜一起打汤,不讲究的就是鱼丸和着一把葱花成汤。汤菜鱼丸的形状就不一样了,它得是圆圆滚滚的,象征着圆满。爷爷左手抓一把料,握成拳头,迅速一挤,大拇指和食指之间一个半球形的鱼丸就呈现了,他眼疾手快地用瓷调羹在上面一挖,放到锅里沸腾的水中,十几秒钟,一个个圆圆的鱼丸争先恐后从水中浮起,顺着爷爷手中的锅铲荡来荡去,可欢腾了。



5.jpeg

图 / 视觉中国


第二天,酒席结束后,主家会包一个红包给爷爷(普遍是20块钱,讲究的主家会后面带个“6”“8”之类的),然后打包一些厨房剩余的菜作为回礼这些菜是主家多备的,没上席的菜,比如扣肉、鸡肉、鸭肉等,其中少不了8-10个鱼丸。有人说这是对上门帮忙做酒席人的犒劳和感谢,而我觉得这是难能可贵的“乡情”。


爷爷走后,父亲传承了他的手艺,姑姑、弟弟、老表等人后来也跟着父亲学了个七七八八,他们算是了却了爷爷的遗愿,没让祖传的鱼丸失传。我却因“师傅”不是爷爷,一直排斥学,也许是不愿接受最亲的爷爷离开了我,内心倔强地保留着一份念想。


尔后弟弟成家后,在乡镇开了一个鱼丸小店,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把爷爷对鱼丸的这份钟爱不断延续,发扬光大,想必这是对爷爷在天之灵最好的告慰。


END
   本文作:木讷文
   微信排版:布雷克

微信审核:然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26 08:09 AM , Processed in 0.03365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