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5|回复: 0

布林肯突然赞赏中方斡旋,美媒:拜登政府正权衡同中国合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4 07: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布林肯突然赞赏中方斡旋,美媒:拜登政府正权衡同中国合作

来源:观察者网 熊超然
2023-05-04 17:17:23

a10.jpg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俄乌冲突持续延宕,以中国为代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发出“劝和促谈”的和平之声。“美国对中国在解决乌克兰危机中发挥的作用表示欢迎”——美国《华盛顿邮报》当地时间5月3日以此为题刊发了一篇评论文章。

当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华盛顿邮报》的一次现场采访中就公开阐述了美方的最新态度,他不仅对中国发挥重要影响力斡旋乌克兰危机表示欢迎,还积极肯定了中方的“立场文件”,并赞赏了近期中乌领导人通话。文章指出,拜登政府似乎正在权衡是否与中国合作,寻求通过谈判解决俄乌冲突。

文章称,布林肯的这番发言,呼应了美国高级别官员最近几天私下所说的话,即“美中可能会合作调解这场残酷的俄乌冲突”。文章还分析认为,这与拜登政府此前的表态已有明显不同,美方针对俄乌冲突似乎开始倾向于“承认中国的作用”。

同时,《华盛顿邮报》也进一步解读认为,布林肯的这番话也有想要围绕中美关系强调其所谓“合作的篮子”(cooperation basket)的说法,寻求同中方沟通接触。采访中,布林肯提到,他希望能够重新安排访问中国的行程。

a25.png

《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华盛顿邮报》在文章开头认为,美国作出任何此类外交努力的前提,都是乌克兰要在前线战场取得进展,这样才可能使基辅方面处于更有利的谈判地位。

当天采访中,《华盛顿邮报》外交事务专栏作家大卫·伊格内修斯(David Ignatius)就向布林肯抛出了关于对乌军预期中反攻前景的问题,布林肯回答说:“我相信他们将成功夺回更多领土,我认为同样需要指出的重要一点是,对于俄罗斯而言,这已经是一个‘战略失败’。”

伊格内修斯形容,而当他向布林肯询问关于美中通过合作以稳定乌克兰局势的问题时,布林肯给出的回答“令人惊讶的坦率”:“原则上,如果有一个国家,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准备追求公正和持久的和平,这都没有错。我们对此表示欢迎,而且中国当然有可能在这方面发挥作用,这可能是非常有益的。”

布林肯承认,中方今年2月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有“积极的内容”,比如:“各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切实保障”、“减少战略风险,核武器用不得,核战争打不得”以及“逐步推动局势降级缓和,最终达成全面停火”等内容。

文章称,作为俄乌冲突当事一方的乌克兰,也希望中国能够发挥斡旋调解的作用。近期,中乌两国领导人通电话备受关注,对于这一通话,布林肯评价认为是“一件积极的事情”,至关重要的是,中国和其他一直在寻求“劝和促谈”的国家正在倾听俄乌双方的声音。

a12.jpg

当地时间5月3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接受《华盛顿邮报》现场直播采访。图自《华盛顿邮报》

伊格内修斯指出,一些美国政府官员告诉他,美方对中国的“和平努力”产生了兴趣,原因之一是中国对于俄罗斯是具有影响力的国家。

布林肯也在采访中说:“从原则上讲,各个国家,尤其是像中国这样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如果愿意在努力实现和平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那将是一件好事。 然而,这从根本上取决于普京实际上做出那个根本性的决定,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

《华盛顿邮报》分析称,布林肯这样公开表达对中国可能扮演斡旋者角色的兴趣,认为中国可以成为调停俄乌冲突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其目的是想在美中两国竞争日益激烈的关系中,定义他所谓的“合作的篮子”(cooperation basket)这一说法。

布林肯在采访中也再次提到,他希望能够重新安排访问中国的行程。文章还称,“美中两国之间的其他外交接触也在进行中”。

对于中美关系,布林肯称:“世界各地都发出了一个明确的需求信号,那就是我们要负责任地管理这种关系,这是对我们的需求信号,也是对中国的需求信号。这要从沟通接触开始,至少我们需要在这种关系下设有‘底线’,需要在这方面设置一些‘护栏’,而方式就是通过沟通和接触。”

对于美方正在寻求和中方的高层级对话,包括重新安排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访华行程等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4月11日曾指出,当前中美关系遭遇困难,责任不在中方。美方应停止干涉中国内政,停止损害中国利益,停止一边声称要为中美关系加装护栏,一边破坏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正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0 03:20 PM , Processed in 0.02731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