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木风豪宅
-
在悉尼东郊的贝尔维尤山,
一辆黑色Vespa在山间格外瞩目。
当然它并不是这里的高光——
惊艳之余,
机车所拥护的住宅
再一次给人以惊喜。
这座“大块头”
是山与生活的平衡交点,
观山的绝佳角度
还有与山同频行进的从容时光,
都藏匿其中,由居住者探索。
这座山间别墅由Stafford Architecture 操刀,设计师将其完全“打开”,拥抱自然的姿态下,室内被阳光填满,处处通透丰盈。
建筑外墙主要采用砖块与格栅,横向错落的肌理与纵向的细腻线条和谐自洽,彰显稳固与轻盈的双重特质。
由线条至立体是一种动态过程,线条的横纵交织,构成了多样化的建筑感受。不规则形状应用在外立面以及内部的空间规划中,让家有了多重视角与感受。
细密的线条在开放与封闭之间达到了适中的“度”,均匀的缝隙向行人渗透建筑后侧的形态特点,赋予建筑些许神秘感。
入口不是直来直去,而是巧妙地应用了一个“转角”,迂回的动线营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体验——微微侧身才能看到的入口,上方的横梁框入天空景观,空洞的不规则形态瞬间被“天蓝色”填满。
木色地板温润清浅,阳光落影,编织出一场盛大又静谧的午后,淋漓展现着慢时光的乐趣。客厅的前后方位保持绝对化的通透,居住者能够全方位地观赏山景。
玻璃窗设置了白色薄窗帘,阳光正盛时用来淡化空间光度,还能保证私密性。对于居住者来说,任何美好都比不过暖阳入室时小憩几许。
大理石背景墙与木饰面巧妙构成了半开半合的艺术展示柜,木色饰面呼应理石的天然肌理,对称的形态与客厅规整的家具摆放不谋而合。
原木风的厨房与室内背景几乎融为一体,厨房不大,但“五脏俱全”,木饰岛台用于备餐和临时就餐,烹饪区和收纳柜连接成一条直线。
客餐厨呈一字型完全开放,区域之间充斥着温暖的留白。公区前方打造了阳台,让居住者与自然更进一步。
居于家中,亦是居于山间。自然气韵随着推拉窗的开启瞬间注入家居空间,木色的视觉表达更加生动。
阳台处打造了户外餐厅,自然与人的距离在这里再近一步,近到枝叶碰触脸颊,清风抚入心底。
中庭户外空间打造了一座游泳池,为呼朋唤友的度假体验做铺垫。藤类植物柔软地搭在墙体上,象征着自然与空间合二为一。
走廊窗户被木色窗帘覆盖,山中日光强烈,窗帘有效抵挡一部分光线,再将剩余光线化为轻柔无形的力量,循序流转于空间中。
空间有自由之形,也有对称之处,中庭两侧的区域布局基本一致。与前侧空间一致的木色展示柜象征着一种连接。
木色的一贯蔓延,亦是一种连接。从入口到室内的各个区域,木色无处不在,山的温暖、厚重、扎实,如影随影地灌注入生活,“山居”不再只是地理层面的着重勾勒,而是身心极易感知的生动体验。
角落留给了主卧室,设计师没有对私密区域进行严密的隔断,而是提供了“共享”般的微妙体验。半隔断墙巧妙切断望向卧室的视线。走入卧室,愈发广阔的视角等待居住者赏望。
山居之家的隐私尺度与开放程度值得平衡,于是在浴室和工作室设计师将横向视线暂时封闭,开放与自由的意趣则由上方镂空设计进行演绎。
弧形浴室从材料上呼应建筑外立面,顶部镂空的形式贴近自然主题。
山居生活的愉悦在于山林与生活的融通与平衡,原木色润物细无声地流淌,生活看似一成不变,实则角度丰富有趣。在不同的区域,日光山林、心境自我都有着不易察觉的变化,等待居住者在时光中徐徐感受。
内容策划 / Presented
✚
策划 Producer :DesignBon
撰文 Writer :Michiyo 排版 Editor:Fin
设计Design&版权©:Stafford Archit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