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越是残酷,越显出它本身的荒诞与无意义。
新兵们上前线前要先接受训练,但带他们的教官并非职业军人,而只是比他们早些入伍的邮递员。新兵们一开始不把邮递员当回事,嘻嘻哈哈的,邮递员觉得脸上挂不住,就故意刁难他们,每次训练都让他们在泥地里爬。
他们培养的根本不是军人,而是炮灰。
等真上了战场,这些新兵满面都是惊慌和恐惧。他们连自己该做什么都不知道,听到指令就往前冲,哪有什么神枪手和单挑王,生与死完全是概率事件。
总会有那么几个幸运儿没有在冲锋路上倒下,那就可以跳进敌人的战壕,目之所及的敌军都能杀则杀。到这一刻,人性已经完全被恐惧支配,只有生的本能在驱动四肢拼尽全力活下去。
这样经历一次、两次,人很快就麻木了,自尊、荣辱都不复存在。新兵迅速成了老兵,年龄没有变化,但心已经衰老得像个快入尘土的老人,眼神里完全没有了光。
这是《西线无战事》的故事,也是原著作者、德国作家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亲临一战的真实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