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网友们纷纷开始翻看自家食品的配料表——从汉堡到速冻水饺,从膨化食品到牛奶酱油,这些配料表里面写满了我们陌生的词汇。
米线也不敢吃了,都是用香精调的;烤肉店不敢去了,全是转氨酶;可乐不敢买了,配料表里密密麻麻一堆化学制品……很多人越看越慌、越看越怕,为了避免摄入食品添加剂瞻前顾后,最后发现啥也不敢吃了。
其实,在合理使用的范围和剂量内,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不需要多虑。然而,当人们的日常饮食已经被食品工业打造的食物所填满,甚至外卖的炒菜都会被预制菜顶替,我们对于食品安全的信任本身就岌岌可危,经不起哪怕一次真相被科普。
在尤其重视饮食文化的中国,“科技与狠活”的存在更显得荒谬。而那些没有“科技与狠活”的朴素食物,恐怕在资本的驱逐下愈发稀少,我们也只能在一些擅长写美食的作家笔下,想象其没有工业食品添加剂的味道——
比如下文唐鲁孙笔下“其薄如纸,颜色透明”的羊肉片、或是逯耀东笔下“材料现炒现爆、不下数十种”浇头的苏州的面、或是汪曾祺笔下“加盐、加酒、经过发酵的肉酱”……
这些文人笔下逐渐消逝的饮食以及其蕴含的文化,看似简单,却隐藏着“精致内敛,毫不张扬”的深意。与我们读不懂的配料表相比,这些被落在纸张上的美食,尤其珍贵在它们“看得见,摸得着,尝得出,想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