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4|回复: 0

马英九就职一周年盘点 否认放弃台湾“主权”(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0 11: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新闻由 中新网 报道

.

马英九

“马上一定好”这句竞选口号还言犹在耳,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及其执政团队已经上任一周年。盘点马英九近一年表现,最重要的政绩莫过于两岸关系打破僵局,两岸政策的轴线扎稳后,经贸等方面也逐层铺开。

台湾《联合报》最新民意调查发现,马英九声望止跌回稳已升至五成二,仅次于去年就职时的六成六,民众重拾对马个人领导能力的信任。五成三民众肯定马团队表现较民进党执政时好,展望未来施政表现,多抱持乐观期待,五成一民众相信会更上层楼。

两岸篇

两会恢复制度化协商

好事接踵而来

马英九去年5月20日上任后,重申“不统、不独、不武”的两岸政策,坚持“九二共识”模式,并遵循“先经济后政治”的思路,构建两岸互动基础。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台湾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去年6月得以在北京恢复中断了9年的协商,随后海协会长陈云林首次访问台湾,成为震动海内外的大事。

至今,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和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已经举行过3次会谈,共签署9项协议,发表1项共同声明。大陆游客赴台、两岸三通直航、共同打击犯罪、金融合作等事项陆续推动,两会正式进入制度化协商阶段。

第三次陈江会后,好消息更是接踵而来。台股猛涨,创十年高峰,大陆赴台游达到甚至超过预期中的每日3000人目标,出口最艰困时期也已经过去。

与此同时,两岸关系的改善也给台湾采取的“活路外交”带来突破。台湾今年获邀以“中华台北”名称的观察员身份出席世界卫生大会,38年来首次敲开大门。时间点上连串巧合,都成了马英九就职一周年的大礼。

台湾政治大学18日在台北发布的一项民意显示,有62%的民众认为,马英九上任一年来,两岸关系变得比较缓和。《中国时报》最新民调也显示,认为两岸关系友好的台湾民众比例达五成七,创下历史新高。

“成绩单”丰厚

重大政策措施一览

交通运输

2008年6月13日,第一次陈江会签署《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及《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协议》。规定包机时段为每周五至下周一,每周各飞18个往返班次。大陆团计划每天3000人次为限,自入境次日起在台湾停留期间不超过10天。

2008年6月19日,“小三通”正常化开始陆续实施。全面开放台湾民众、外籍人士、陆籍配偶子女“小三通”;适度开放大陆人民“小三通”;简化人员出入程序;贸易及航运便捷化;实施澎湖常态化“小三通”。

2008年7月4日,实施两岸周末包机,开放大陆客赴台旅游。

2008 年11月4日,第二次陈江会签署《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及《海峡两岸邮政协议》,于12月15日正式实施。开通台湾海峡北线直通航路,实现平日包机,大陆增加16个航点,每周飞108个往返班次,合作经营货运包机,每月60个往返班次。两岸资本在两岸登记的船舶经许可后可以直航。两岸邮政可以直接运递,增加两岸邮件封发局数目,邮件查询可直接联系。

2009年4月26日,第三次陈江会签署《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开通两岸定期客货运航班,每周客运航班增为270班,货运航班增为28班,大陆新增21个航点等。

经贸往来

2008年6月26日,放宽两岸证券投资。外国投资基金免出具非陆资声明书;开放台港ETF相互挂牌、香港交易所挂牌企业入台第二上市(柜)、赴大陆投资证券期货业。

2008年6月30日,实施人民币兑换业务,修订《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及相关子法。

2008年7月31日,通过海外企业入台上市方案,8月14日正式实施。放宽海外企业入台上市资格及筹资用途限制比例等。

2008 年8月1日,放宽大陆投资金额上限及审查便捷化。放宽厂商赴大陆投资上限(由40%放宽至60%,在台设立营运总部或跨国企业不设限);简化投资审查程序 (如金额在100万美元以下采取事后报备,于投资实行后6个月内申报);个案每逾5000万美元,进行专案审查;建立关键技术与资金审查机制。

2008年7月3日,通过“放宽基金投资涉陆股之海外投资比率”规定,9月12日正式实施。

2008年10月16日,香港贸发局入台设立台湾分公司,创下香港特区政府半官方机构入台设立办事机构首例。

2009年4月26日,第三次陈江会签署《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同意签署三项金融监理备忘录(MOU),同意逐步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同意展开市场准入协商,推动双方商业性金融机构互设机构。

2009年4月26日,第三次陈江会发表共同声明,达成共同推动陆资入台共识,台湾速颁法规。大陆积极支持陆资入台,双方建立沟通机制。

2009年5月2日,开放大陆合格机构投资人(QDII)入台投资证券期货市场,公布《大陆地区投资人来台从事证券投资及期货交易管理办法》。

文教交流

2008年6月30日,开放两岸媒体相互驻点,采访正常化。恢复新华社及人民日报社入台驻点采访;放宽在台停留时间至3个月,并可延长一次;简化申请入台手续;开放5家大陆地方性媒体申请入台驻点。

2008年7月3日,放宽县市长赴大陆交流。县市长在对等尊严原则下,可申请赴大陆参加与县市政业务相关的交流活动或会议。

2008年7月31日,大陆专业人士申请入台的行政作业时程,由2个月缩短为1个月。

2008年10月24日,大陆学生入台研修时间由4个月延长为1年,采取总量管制,每学年上限1000人。

2008年11月3日,大陆人士可以赴金门、马祖、澎湖就读岛内大学开办的推广教育学分班,放宽岛内大学赴大陆办理推广教育。

2008年12月4日,有限度开放陆生入台就读、放宽大陆学历采认。

2008年12月30日,放宽第11职等以上公务员赴大陆交流及大陆高阶政府人员入台参访。

民众权益

2008年11月4日,第二次陈江会签署《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协议规定重大事件及时通报,建立重大事件协调机制,建立专家定期会商及互访制度,协助受害人求偿。

2008年12月11日,台当局“行政院会”通过保障大陆配偶权益,全面放宽陆配工作权,取得身份证时间缩短为6年,强制出境前召开审查会,给予当事人陈述意见,取消继承不得逾200万元限制,长期居留者可继承不动产。

2009年4月26日,第三次陈江会签署《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共同打击重大犯罪,建立文书送达、罪赃移交、罪犯送返等司法互助机制。

经济篇

和平红利注入强心针

万亿资金回流撑起台股

大涨、急涨、暴涨、狂涨、飙涨。陈江会完成三项协议并发表一项共同声明,台湾股市上涨的气势,令媒体的标题词穷。

据台湾《商业周刊》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公布台湾经济成长率要再下修到-7.5%,而台湾3月出口订单负增长24.37,台湾基本面持续不佳,台股却从去年11月底部3955点起涨,一路走到4月盘中最高的6071点,涨幅高达53%,在全球不景气中曾冲出排名全球第5大涨幅的行情。

究竟是谁撑起了台股?台湾证交会董事长薛琦在海南博鳌论坛透露,今年第一季度资金回流台湾肯定达到新台币5000亿元。合计去年下半年,资金回流数字粗估超过1万亿元。台湾正在上演一出逆转18年历史趋势的关键力量,令基本面不好的台股百日内猪羊变色。

报道分析说,究其远因是马英九上台后在去年6月30日成立赋改会,讨论台湾遗赠税由50%降至10%,提供了富人将资金汇回国内的关键诱因;接着去年秋天的雷曼兄弟破产事件引发欧美大银行纷纷出事,让台湾人放在海外的资金惶惶不安。而两岸关系的和缓带来的和平红利终于吸引资金回到台湾,为民众信心注入强心针。

此外,马英九执政团队坚持在景气跌落谷底时采取减税政策,大力减轻民众负担、发放消费券,并加速开放陆资及陆客入台,也对经济有相当大的助益。随着台股一路扶摇直上,马团队满意度也跟着上扬。

政局篇

反对派施加压力

陈水扁弊案震动岛内外

不过在这一年里,反对派的声音也始终如影随形。败选下野的民进党依然利用在“立法院”的少数席位阻挠两岸议案,并以“主权流失”作为强打议题。

去年,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在台南孔庙参访遭推打,陈云林访台时,绿营率众一度围困酒店。今年5月17日,民进党又发起“呛马护台”大游行,党主席蔡英文与吕秀莲、谢长廷、苏贞昌、游锡堃等人上街静坐,向当局施加压力。

影响岛内政局的另一件大事是,历时两年多曲折反复,扁案终于迎来审理阶段。台湾当局前领导人陈水扁及其家庭所涉机要费案、洗钱案、南港展览馆工程案以及龙潭购地案,去年12月正式侦办终结,检方对陈水扁、吴淑珍等14名被告提起公诉。

期间,被裁定羁押在台北看守所的陈水扁,以“司法不公”为名先后三度闹绝食,法庭上拒不认罪。对此,马英九今年1月20日首度喊话:面对司法审判时,态度就是冷静、沉着面对,做好充分准备,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批评司法,好好准备最重要,“我的风格是不干预司法”。

未来陈水扁及其家人是否会被法院判定有罪入狱,备受关注。

军事篇

台军四大明显变化

大讲黄埔精神

一反前任“先制反制”的战略思想,曾在海军陆战队服役并当过少尉的马英九,上台不久就积极扭转被陈水扁绑上“台独”战车的台军。他主张维持台海现状,不主动进行军事挑衅,同时不断提高台军建设水平。《中国青年报》刊文指出,台军从作战思想、编制体制、军事演习和武器装备建设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2008年10月21日,马英九正式向台湾军方提出“守势防御”的战略主张,同时宣称“未来四年,两岸之间不会有战争”。汉光兵棋推演中,台军不再强调主动的攻势作战,放弃了经常演练的战力保存、海空截击和三军联合作战,把重点放在“台湾本岛的防卫”。

在武器装备上,台军不再研发具有明显进攻特点的远程打击兵器。2008年11月1日,台军方发言人表示,台军研发武器系统均按“防卫固守”的政策指导,发展 “领土防卫”类型的防卫性武器,且不攻击非军事目标。同时宣布,自行研制的雄二E巡航导弹,“不再精进射程,而是力求性能稳定,并开始正式量产”。也就是说,台湾不会发展射程超过一千公里的导弹。

马英九上台后释放出诸多和平的善意,两岸关系也随之和缓。但是台军军备建设并非随之放松,而是有所加强。2008年9月10日,马英九向台军官兵讲话时声称,新当局推动优化两岸关系,但绝不会在 “国防”建军备战上有任何松懈,“我们的目的是希望止战,我们不求战,但绝对不惧战,这样才能真正获致和平,这是千百年来许多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的。”

由于在陈水扁当政期间,台湾当局一意孤行,美台军售一度冻结。马英九上台后,通过不断努力,2008年10月3日,美国启动了对台总额超过64亿美元的军售程序。此次军售,金额巨大,武器品种多、数量大,使台军军备建设水平有所提高。2009年2月24日,美国海军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达成协议,将向台湾出售总价值13亿美元的12架翻新的P-3C反潜机。虽然是美军用过的二手货,但是对于台湾来说,这将使其反潜能力得到跃升。

削减兵员数量,提高兵员质量,是马英九上台后台军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2008年9月23日,台湾军方的全募兵制方案出炉。根据这个方案,5年后台军要建立总员额在20万人以下的“小而美”、“小而强”的职业化军队,全面实行募兵制。

陈水扁当政8年,极力灌输“台独”思想,军中风气日下,致使士气低迷,信仰迷失,这已经成为台军建设的顽疾。2008年6月16日,在台湾“陆军军官学校 ”(前身即成立于1924年的黄埔军校)建校84周年纪念大会上,马英九大讲黄埔精神,还亲自带领现场2300余人高唱黄埔校歌,意图提振精神战力。

结语

处理两岸比内部政策好

学者打出七十分

纵观马英九就职第一年各方面表现,台湾受访学者大致认为“算是稳当且及格”,其中,淡江大学战略所副教授王昆义打出了70分。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认为,两岸政策很明显比内部政策处理得好,台湾经济方面受外在因素影响,633(经济增长6%、失业率3%以下、国民所得3万美金)恐全跳票,不过经济惨况还算稳住。相较之下,朝野严重对立又比经济问题的绳结,更难打开。

未来两岸政策方面,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是否能顺利推动,将是一个重要看点,也是两岸互动的一个指标。而年底的县市长选举将会是台湾选民对马团队的一次关键性的信心投票。

马英九称未视胡锦涛为对手 否认放弃台湾"主权"

马英九上任一年来,两岸政绩洋洋洒洒。他日前接受台湾《商业周刊》专访时指出,大陆领导人有足够政治智慧避开两岸政治险礁,是他比较愿意接受善意、开启两岸关系正常化的原因。他认为,大陆善意有助“国土两岸迈向和平与繁荣”。

访谈内容摘录如下:

“我是比较温和,但不代表愚蠢”

问:这一年,两岸关系进展快速,有些人担心太仰赖大陆的善意,会失去我们的“主体性”,尤其“君子可欺之以方”(君子可能会被符合正道的理由和借口欺骗),大家担心你太君子,容易掉进对方的谈判陷阱里?

答:是吗?(大笑)假如他给我们善意,是要换取我们的“主权”或是尊严,等于说把我们的“主权”、尊严便宜给卖了,这当然绝对不允许。我做人是比较温和,但温和不代表愚蠢啊(抿嘴笑)。

第二,我的幕僚许多都是老臣谋国、经验丰富之士,所以这方面倒不必太担心。譬如说以WHA(世界卫生大会)来讲,这次用的名称英文是 ChineseTaipei,而且中文是“中华台北”,叶署长(卫生署长叶金川)的头衔是minister,等于是“卫生部长”,这也是很清楚的,前朝政府从来不可能得到的,如果说“这种善意有阴谋、是统战,所以我不要”,你觉得这样子合不合理呢?如果我们统统都不接受,就是要你对我不好才行,不抗争我就活不下去,我想这恐怕也有点怪异嘛。你不要因为对我们有利就怕,那就是矫枉过正。

“大陆有足够智慧”

问:未来两岸若谈定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会不会让我们更仰赖中国(大陆)的善意?香港签CEPA(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有“一国两制”的字眼存在,大陆是否会要求我们用某种形式来表达?

答:我想不会。因为第一,这是经济事务,不必搞政治;第二,台湾不是香港,不必说什么“一国两制、和平统一”。而且我觉得大陆当局领导人也绝对有足够的智慧,去避免这些东西。

胡锦涛先生,我觉得他比较务实,他主要就是防独,而且他在很多地方愿意释出善意。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模式。也使得台湾的同胞,比较感受到他的善意,所以我觉得基本上这是有助于两岸迈向和平跟繁荣很好的方式。

ECFA 的重要性在于可以用一种架构的方式,把两岸之间重要的经济的项目,尤其是有关正常化的项目,都纳入其中。好处就是它有弹性。你如果先有共识、先有协议的就先签,就是早期收获。如果有些项目,譬如说像鞋类、毛巾、瓷砖,这些项目的关税暂时不动,所以先谈石化、机械、汽车、纺织,使台湾产品进入大陆时,不会因为没有这样的一个机制而遭遇高关税,跟东盟各国竞争起来非常不利。

这个“保护伞”架构今年年底应该可以开始谈,胡锦涛先生去年年底原来用语,是“综合性的经济合作协议”,而我们这个名称是我方内部的共识,最后还要跟对方商谈。

“胡锦涛了解台湾”

问:曾有描述你跟胡锦涛,是两岸这二十年来刻意培养的“王储”?

答:(马大笑)说这话的,是来自一个君主国家。

问:你怎么看你的对手胡锦涛?

答:我基本上倒没有把他当作对立,因为我们希望能够开创双赢的机会嘛。我们感受比较深刻的就是,他有一些倡议,我们也会觉得满不容易的。譬如说他在两年前就倡议,要跟我们签和平协议。去年年底的胡六点,其中就说“爱乡爱国的台湾意识,不等于台独意识”。这样的观念在台湾是耳熟能详,不足为奇,但从他的嘴里说出来,我们觉得难能可贵,他就比较了解台湾生态。这对台湾来讲,应该是正面的。

他当然一方面希望经济上跟我们有一个综合性的经济合作协议,另外,他也希望跟我们谈和平的协议或协议,甚至于包括军事互信,我们觉得目前还不是最适当的时机,因为我们觉得在优先级上还是经济为先。

为什么?这对我们影响最大。至于军事、安全方面的问题,可以放在第二步或者第三步。因为第二步我们也许比较关心的是国际空间的问题。

我看到最近有民进党的人批评我,说你跟人家签一个东西就是放弃“主权”,那照这样讲,那你什么都不要签了(苦笑)。我们跟美国签FTA(自由贸易协议)也是放弃“主权”?如果这是放弃,那你什么都不要做,整天坐在家里好了,是不是?就像你今天去跟人家买东西,也是放弃了你一部分的财富啊,这是种交换嘛,不是吗?

“做有利台湾之事”

问:其实反对党有不同意见,对前方谈判是有帮助的(马:对,同意)。那为什么不坐下来跟民进党蔡英文主席好好沟通,却闹到要上街头激烈抗争不可?

答:我们本来也是这样想。而且我们也一直这样努力过。这次海基会到南京去协商之前,曾经由“陆委会”率领,特别去拜会“立法院”王院长,他也召集了各党团,民进党也来了,但讲完话就走,所以他们并没有展现出很大兴趣要跟“陆委会”对话。

到现在为止,我们在“主权”问题上,没有一寸的让步啊,我们做的都是对台湾有利的事情。共同打击犯罪,能够把逃犯抓回来,大家认为好不好?九成的民众都支持啊。我们加入WHA,九成的民众支持啊,这么多民众支持的东西,他还要杯葛的话,说不过去嘛。

我们也希望民进党做为反对党,继续善意监督,蔡主席五月十七号一定要呛声,我们也没有意见,这是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嘛,如果我们确实做不好,我们愿意检讨。我一直都希望能够有个对话的机会,但是到现在为止都不成功。不过我也不怪她,因为我知道她现在手上有很多的事情也不容易解决,所以她没有办法这么自由的来跟我交谈、对话。我可以理解。但是我这个门不会关的。

“我比别人要更小心”

问:如果说你的夫人,以NGO(非政府组织)代表的身份,以人道关怀去大陆访问,你会不会尊重她的决定?

答:这太假设性了。你还可以讲得更戏剧化一点,或者说因为飞机故障要降落,那她要不要迫降出关啊什么的(众人大笑)。

我觉得这个还是要仔细衡量。

第一,旅行是不是有绝对的必要?第二,这个旅行是不是要以她去为绝对的必要?否则的话,我觉得有时候过于敏感的事情,我们不要给其他人太多的想象空间。我比别人要更小心一点。

谈山寨版蒋经国:“很多时间在学习”

问:你当过经国先生的秘书,也很想把他当作学习的典范,但外界认为在功能上你不及他,开玩笑说你是“山寨版蒋经国”……(马大笑),很高兴你没有生气。(马:我怎么会生气呢?)请你谈谈你当英文秘书时观察他跟你有什么差别?

答:当然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他处的时代,他所受的教养,跟我们所处的时代,所受的教养完全不一样。他从小就被送到苏联,然后回来,生活在中国权力最大的家庭,我小时候不是这样的背景。所以我当他的秘书呢,我自己的定位是国家的公务员,他是我的上司,如此而已。那时候我跟他家人一点都不熟,因为我觉得他家里事情我完全不碰。

第二呢,我学的是经国先生的精神,不是他的一举一动。他那个时代跟我们不一样,一直到他去世前,他才解除戒严、开放组党。

我下乡勉强可以用闽南话跟台湾乡亲沟通,经国先生当然有他的局限。但我觉得他的洞见,这种直觉的智慧,以及推动改革的魄力,倒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毕竟我在做市长的时候,有些领域我相对是比较不熟悉的,包括财经、“国防”。所以这一年,有很多时间是在学习。譬如说,我当兵时只当过少尉,现在要做的是三军统帅的事情,花很多时间在看书,慢慢、慢慢开始有了一些心得。我在当市长的时候,从来不看股市的新闻,现在每天多多少少会看一点(莞尔一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9-19 06:28 PM , Processed in 0.07250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