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茶艺空间
-
茶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
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既合理使用
又包含着不同的审美情趣
你是否也向往在闹市中身处一间茶室
享受茶文化的熏陶呢?
今天邦哥就要带大家一起走进茶馆一同品茶赏景,想必大家都迫不及待了。
“茶馆”并非生存空间,而是纯粹的生活空间。茶壶里的水烧开,在袅袅茶烟中,或三五茶客侃侃而谈,或一人,一壶,一本书,偷得浮生半日闲。
从街上进入茶馆,明暗相间的走廊,光影的变化,以及墙壁和地板上铺设水磨石,将邦哥一下带入了山水境界之间。
现有的空间被剥离回原始状态,露出混凝土结构的古色和旧砖墙和天花板,而现有的夹层被移除,它体现的是建筑师对东方美学中“克制”的追求。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的民族文化与饮食习惯,饮茶也有自己的特色。因此每一间茶室都拥有属于自己的雅名与特色。
第一间茶室的布置,即室内铺榻米,客人脱鞋入内,席地而坐,整体布置极其简洁明快,或是一画,或插一花。
这间茶室则以裸色为主,壁上没有过多的饰物,朴素文雅。
与私人房间组成的传统茶馆一样,朋友可以在此聊天并享受茶的仪式。茶馆拥有现代化的私人客房,茶室内部采用烟熏橡木制成,营造出简约而温馨的内部氛围。
茶会所首先要提供给客户静穆、优雅、纯净的禅意空间,原色墙砖虽纹理粗糙却给大家营造一种原生态的生活意境,精美石雕搭配溪水绿景犹如仙境让邦哥仿佛丢弃烦恼重找快乐之感。
中式元素中留白与中式茶壶展览虚实相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
过道处整体色调淡雅相宜、细节之处均刻画的一丝不苟,地板清冷的水台设计与茶楼展区的浓烈氛围和怀古情调形成了对比。
这间茶室以清茶、花茶为主,配合着很多文人气息浓厚的东西比如字画,文人诗词等,桌椅只有一对儿,采用了高脚椅,茶馆雕梁画栋,邦哥觉得这里应该也是茶文化生命在城市中的再延续。
当代设计的“少即是多”更多的需要是发现,而不仅是设计。设计师希望表达茶室最初的意义之时,需要思考建筑对于我们真正的意义,才能看到物体最为真实感动的一面。
“媚春光花花草草,惹风声盼盼茶茶”,茶可以是高雅唯美,也可以是淳朴接地气的,但始终都是浪漫而令人愉快的。当茶馆遇上中式装修风格,注定是一道让人无法忘却的风景。
白色织物垂帘的开启和闭合,让整个就品茶区平面更加自由灵活。自由平面组织极大程度了改变了空间特质,也高效化了空间的利用率。
在材料的运用上,建筑师试图去探讨各种材料中的共性,以此建立内在的联系呼应,从而营造平和安静的就餐氛围。
茶馆在空间规划上遵循了“自由平面”原则,除了四周的承重墙外,其余为近乎全开放式的基础空间。
整个室内的灯光设计根据下午茶,酒吧的场景,可进行系统调光,从而在室内的照明照度上和灯光色温上增加了变化的可能,灵活应对不同的需求。
因生活奔波忙碌而浮躁不安的我们,来到茶馆,得到片刻安宁和沉淀,享受生命最本真的恬静乐趣。
撰文 Writer :Amanda 排版 Editor: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