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东亚季风气候下,一年中大部分时候,晒太阳就是个伪需求。有其是南方。
中国的亚热带带季风气候,春秋短,冬夏长。在园林文化盛行的南方,春秋又多雨、多寒潮,夏季首要需求的避暑。只有冬季需要晒太阳(北京冬天太阳就是个冰箱灯,不晒也罢)。
这种四季分明,同时天气又变化多端的的环境,使得中国人对园林公共空间的诉求也变得复杂起来。
首先南方多雨,户外活动空间遮雨功能少不了。你铺个草坪,一年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是无法使用的。
其次是遮阳。南方地界,一年四季有三季阳光都很猛烈。晒太阳只有在冬季才是刚需,其他三季都是遮阳需求更大。中国人就喜欢呆在阴凉处,看周围春光明媚、秋高气爽……你看现在亲近自然露营党们,来到野外第一件事就是支个天幕,搭个帐篷,先把阳光遮住再说。
第三是赏景。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这就要求,人在户外,身处的空间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要跟外面的世界有所关联。分而不分,隔而不隔。
再往下才是晒太阳,而且是在上下午阳光不那么猛烈的时候晒。南方冬天天气好的时候,中午能给你晒出一身汗来。
另一方面,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私家园林,受限于土地,面积比较小,在设计上当然会尽量考虑空间的使用率。晒太阳这种低频需求,根本就不值得单独拿一块地出来。
中国人的解决方式是建筑。
所以中国园林,第一是叠山理水,第二是亭台楼阁、山庄水榭,第三是植花栽木,即使是植物,也是有实用的空间功能的。
1、凉亭
遮阳遮雨,冬暖夏凉,通风透气,视野开阔。夏天挂上纱幔苇帘,遮阳效果拉满,同时通风透气。冬季太阳斜射,加之水面开阔,晒太阳妥妥的。
亭子里的空间,可以对坐清谈,可以弹琴赏月,可以对酒当歌,可以煮雪烹茶;
亭子外的空间,春季观花闻鸟,夏季荷叶田田,秋天红叶听雨,冬天快雪时晴。
![3.jpeg 3.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11/181621ehub9kiz6dvykknd.jpeg)
![4.jpeg 4.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11/181621vof7aqxoo95x8aa4.jpeg)
2、水榭
一般架在水边或水上,这是针对夏季纳凉需求设计的,空间相对大一些,四面敞开可以让空间更为开阔,办个小型 party 宴会什么的,够了。《红楼梦》里,海棠诗社第二次聚会,就是在藕香榭:
凤姐道:“藕香榭已经摆下了,那山坡下两颗桂花开得又好,河里的水又碧清。坐在河当中亭子上岂不敞亮,看着水眼也清亮。”贾母听了说:“这话很是。”说着,引了众人往藕香榭来。原来这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岸,后面又有曲折竹桥暗接。众人上了竹桥,凤姐忙上来搀着贾母,口里说:“老祖宗只管迈大步走,不相干的,这竹子桥规矩是咯吱咯喳的。”
一时进入榭中,只见栏杆外另放着两张竹案,一个上面设着杯箸酒具,一个上头设着茶筅、茶盂各色茶具。那边有两三个丫头煽风炉煮茶,这一边另外几个丫头也煽风炉烫酒呢。贾母喜得忙问:“这茶想的到,且是地方、东西都干净。”湘云笑道:“这是宝姐姐帮着我预备的。”
水面温度比较低。同时可以欣赏水景,种上荷花、菱角、香蒲一类水生植物,再养上几条锦鲤。不仅视觉上审美及其丰富,而且这些植物都有一股清香,屋子在养上一盆茉莉,岸边种上腊梅、桂花,一年四季的嗅觉的审美也是很丰满的。
![5.jpeg 5.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11/181621gw2cz94mzrnc9472.jpeg)
水榭也是可以住人的。《红楼梦》里惜春住的就是藕香榭。想一想夏季溽热,水榭的房子装上纱窗,凉风习习,听虫鸣蛙声,伴着荷花清香入眠……
![6.jpeg 6.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11/181621yq0e84993p8prpto.jpeg)
3、楼阁
可登高望远,凭栏远眺,院外风光尽收眼底。需要的时候,把隔扇一拆就可以晒太阳。
![7.jpeg 7.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11/181621ptgohoymt3mc0oxx.jpeg)
4、堂馆斋阁
这些建筑类型大概是依据屋宇位置、功能、大小决定的。机关全在细节里。
比如这种隔扇窗:既是门,也是窗,还是墙。平时关着不影响通风采光;夏季敞开加大通风,想要空间开阔可以全部拆掉;冬季用毡子围起来就是保暖墙。
![8.jpeg 8.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11/181621ue1dhbaebjkotg44.jpeg)
屋子根据需要东西南北全都开窗。北边的窗户平时关着,夏天打开,南北通透,凉风穿堂而过。冬季需要阳光的时候,下午打开西面窗户,承接西晒,就很暖和。
大一点的堂、馆建筑,多用于待客、聚会之类,讲究前有庭院,后有楼阁,廊庑宽敞到可举行宴会的程度。这个在《红楼梦》大小宴会里也有描述。
![9.jpeg 9.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11/181621q3yq0fnquri0llif.jpeg)
5、走廊
很多走廊设计都考虑到休憩功能,除了普通栏杆外,还有带凳子功能的鹅颈栏杆、坐凳栏杆,随时能坐下来晒太阳。
![10.jpeg 10.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11/181622o6kk6d7ct6rqkhkj.jpeg)
![11.jpeg 11.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11/181622vdqrep9z3m5n9d22.jpeg)
6、花木
园林常见的,梧桐、黄杨、国槐、银杏等等落叶植物,都是夏季遮阴好手,秋冬叶子掉了,阳光又可随意洒落,人类好朋友。最妙的是苏州园林,喜欢在高出品台种上柿子树,树下有石桌石凳,秋冬树叶掉了,枝子上挂满红彤可爱的小果子,树下摆上点心茶酒,打打牌,闲聊天,简直快乐似神仙。
![12.jpeg 12.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11/181622fxnesf9oo9jt1nf7.jpeg)
文震亨的《长物志》对园林构造有一段精辟的描述:“居山水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吾侪纵不能栖岩止谷,追绮园之踪,而混迹廛市,要需门庭雅洁,室庐清靓……另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蕴隆则飒然而寒,凛冽则煦然而燠。”
中国私家园林,因为多为士大夫退隐乐园,从设计之初,就更在意居住体验,除了满足日常起居、社交、娱乐需求之外,审美上更在意视听嗅玩的综合性的体验,不光是四时风光变化,还有在什么样的风景里,主人可以做什么事情。
中国人不用草坪,是因为这些可封闭、可开放的建筑空间方案更加优秀。
另外草坪有一个缺点,就是容易返潮,藏匿蛇虫鼠蚁,现代城市有野餐垫隔水,生物多样性也破坏殆尽,这才显出草坪的好处来。
中国也不是种不出以本土植物为主优秀的草坪,纯粹是,没那必要而已。
我小时候家乡的河堤两岸,就长着成片的松软草甸。那片河堤还是我妈小时候生产队组织修筑的,纯土夯的,一年大部分时间裸露在外面,被厚厚的草甸覆盖。只有夏季十来天河水暴涨的时候才在看得出价值来。草就比较类似这种,但品种不一样:
![13.jpeg 13.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11/181622wudzttwvnnndztly.jpeg)
另外,中国也是有自己的原生草甸的。
![14.jpeg 14.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11/181622ty2q1oo1q6i96tbz.jpeg)
![15.jpeg 15.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11/181622l7y02jpvjd44777z.jpeg)
只要是有山的城市,海拔高的地方找一找,一定能找到天然草甸。
只要中国的园艺师傅愿意,也可以养出本土植物的人工草坪来,只是没那个必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