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逐地震带而居的现象,当然祖先们并不知道地震是怎么回事。
所以什么是大型地震带?换个说法,大型活跃断裂带呗。
地震不是大型活跃断裂带的全部,它只是大型断裂带众多特征之一。
人们追逐的是大型断裂带周围的其他有利条件,不是地震。
断裂带,带来了一系列适宜人类生存发展的地形 / 资源 / 军事优势,所以才会成为人们理想的居所。
稍有构造地质学基础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大型断裂带是很有个性的一种东西。
在航片或卫片上,它们是一种线性构造,通常伴随地形的突变,还有一大堆特征性的地貌:连绵的断层崖 / 断层三角面 / 错断山脊 / 串珠状湖泊 / 项链状分布的温泉 / 偏移河谷等
![31.jpeg 31.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04/164750lhovorjokv4rj9xr.jpeg)
举几个例子:
断层三角面——
![32.jpeg 32.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04/164750h8zi8gr9has6dhgz.jpeg)
河谷的偏移——
![33.jpeg 33.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04/164751v6vat3p8dvo8ytlo.jpeg)
地形的突变——
![34.jpeg 34.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04/164751okuweagerh9rtghr.jpeg)
逢沟必断的普遍规律——
![35.jpeg 35.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04/164751lh0dycfcdazyymkc.jpeg)
当你了解了大型断裂带在地貌上的特征以后,就可以来总结一些它带来的地理优势:
1.构成山区和平原 / 盆地的边界
例如图 3 的秦岭北断裂带和图 4 的龙门山断裂带,类似的还有太行山 - 八达岭 - 燕山断裂带等。
![36.jpeg 36.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04/164751q9oc0dc9wlsmad1w.jpeg)
在这样的方,大断裂是控制一片区域缓慢下沈,从山区 / 丘陵演变为平原 / 盆地的主控因素。
然后,河流才会从山区与平原的交界处冲出山谷,在平原上堆积出冲积扇、冲积平原等适合农业耕种的场所。
![37.jpeg 37.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04/164751n6ddioedjtimtjbq.jpeg)
以山西到陕西的几个当代裂谷盆地为例,这些大断裂在茫茫群山里撕开几个口子,地面被拽着沈降,最终形成湖泊 / 平原,成为土壤肥沃、适合农业发展的理想场所,人类自然而然会聚居在这些中小型盆地 / 平原 / 山谷里,并成为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秦国晋国的历史,想必不需要我多说。
![38.jpeg 38.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04/164751d33rni2iait5lh3t.jpeg)
而与此同时,这些地方也是地震多发区,甚至在古代还发生过火山喷发,有请山西大同的火山登场——
![39.jpeg 39.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04/164752czchobyuoogku667.jpeg)
以华北平原为例,情况又有所不同——华北很大,即使太行山前断裂带 / 地震带控制着整个区域的缓慢沈降,可供人类栖居的地方很多很大,有一些地方并不是活跃的地震区。
所以为什么人们还是青睐这些大断裂带?我们可以去西部看看。
2.水资源优势。
河套与宁夏为什么成为黄河中上游格外富饶的地方?也是因为断裂带。
![40.jpeg 40.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04/164752ddp84j6p5d4lp040.jpeg)
![41.jpeg 41.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04/164752h1zyocz54d4d4ey1.jpeg)
正是因为这些分布在干旱高原 - 丘陵地带里的沈降区域,往低处流的水才有了安身立命之所,有水才能有人,不是吗?
同处内蒙中部的黄河两岸,为何北岸的河套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南岸就是库布齐沙漠?
于是我们可以继续往西,看看塔里木盆地南北两侧的大断裂带——
![42.jpeg 42.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04/164752n772t3hcdc33md3a.jpeg)
在天山南麓和昆仑山北麓,一南一北两条大型逆冲断裂带拱卫整个塔里木盆地
![43.jpeg 43.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04/164752coz8c21oo1jqv6p9.jpeg)
这些大断裂如前所述,构成了山区和沈降盆地的边界,一边是不断隆升的高山,另一边是持续沈降的平原 / 盆地,
![44.jpeg 44.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04/164753wquhd9yswqqss7sg.jpeg)
在这样的干旱环境,人类别无选择,只能栖居在水资源最充沛,且有平坦的地形、适合耕种的山前冲积扇 / 冲积平原上。
要不你以为为什么新疆的大城市都在山脚的地震带上?
![45.jpeg 45.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04/164753qmon2455ieniii7i.jpeg)
3.军事优势。
山区比平原易守难攻,靠近山区的地方比一望无际的平原也容易防守。
用太行八陉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就足够了——
![46.jpeg 46.jpeg](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04/164753zf9qqvkkg9bv0kqg.jpeg)
在靠近大断裂、但又离开山区一定距离的地方,既可以享受大断裂造就的平坦地形,冲积平原的肥沃,出山河流的水资源,还可以凭山关之险睥睨四方,扼守交通要道,当然是再合适不过。
还有什么被我们忽略了吗?没错,矿产和其他资源。
4.矿产 / 资源优势
山区可以提供矿产,铜铁煤矿,金银宝玉,无需赘言。
山上也可以提供草药,这是古今中外都经历过的医学阶段。
平原上并不一定都长满森林,因为河流的频繁洪泛,真正的大树,还是要去山里找。
山区更可以提供石料,在古代,石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不然拿什么造城墙呢?
大断裂的本质就是地层发生相对活动的地方,那些向上相对移动的部分,就自然而然暴露出远古时代的地层,于是也将富饶的矿产暴露给了人类——前提是人类知道怎么找。
总结一下,常引起地震的大断裂带常会带来一系列地理上的优势条件,包括成为山区与平原的边界、控制平原 / 大型沟谷的产生、在干旱地区拥有水资源优势、在非干旱地区具有军事防御优势、同事还靠近矿产 / 森林产区,因此在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尚不强的古代,大断裂带附近容易成为人类优先聚居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