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8|回复: 1

[影乐之声] 她那么坏,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23 09: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她那么坏,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爱?

 王一平 看天下实验室  2022-07-23 09:56 Posted on 北京

IMG_7203.JPG

当正常的社会上升通道越变越窄,反常规乃至疯狂的破局者便容易受到推崇,乃至成为流行。

撰文 | 王一平

编辑 | 周晓晓

《看天下》杂志原创出品 

一个出身贫穷的高中毕业生窃取了财阀千金的身份与学历,当上了大学教授,后来还成为了市长夫人。


这样匪夷所思的剧情,出现在了近日完结的韩剧《安娜》里。


撒谎,造假,偷走了白富美的人生,这样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坏女人”不仅当上了女主,甚至受到了观众的喜欢。


豆瓣评论中,有人欣赏安娜的“野心勃勃”,有人希望多来点这样的“恶女主”,有人“全程担忧安娜被戳穿”,更有人直呼“现在就是需要这样的爽剧!”


要知道,两年前《三十而已》里最让观众愤怒的,还是恶毒女配。观众义愤填膺地大骂家境贫寒的林有有当小三,并为“原配掌掴小三”的剧情拍手叫好。而在更早的仙侠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出身高贵的女主备受追捧,出身低劣的女配则因和女主抢男人而受尽唾骂。

IMG_7204.JPG
《三十而已》里女主顾佳掌掴林有有

然而,短短几年间,恶女似乎突然不再被一味唾骂,甚至受到了追捧。观众不再理所当然地代入出身高贵的女主,而是开始理解、同情乃至赞赏底层女性角色的“恶”。


这种极大的转变反映出了时代情绪的变化。当正常的社会上升通道越变越窄,反常规乃至疯狂的破局者便容易受到推崇,乃至成为流行。

IMG_7205.JPG
安娜,裴秀智饰

(下文包含部分剧透)



01

恶女养成记

当贫穷的安娜第一次走进财阀千金的衣帽间时,她完全被迷花了眼:精致的高级服装、昂贵的奢侈品包包、各式各样的名牌高跟鞋……那是她从未见过的另一个世界。


物质有时候对穷人有致命的诱惑。张爱玲《第一炉香》里的姑妈只用一柜子华美的衣服,便牢牢套住了葛薇龙。贫穷的女学生从未见过这般光景,“在衣橱里一混就混了两三个月”,不知不觉便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身体和灵魂一并卖给了姑妈。

IMG_7206.JPG
财阀千金的衣帽间

像葛薇龙一样,安娜被上流社会的花团锦簇彻底迷住。然而,与葛薇龙不同,这一切对安娜而言看似触手可及,实则却无法拥有。


看得见却摸不着的诱惑让安娜蠢蠢欲动,她的野心、虚荣和对名利的向往再度被一点点唤醒。


野心二字几乎流淌在安娜的血液里。安娜原名李裕美,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父亲是裁缝,母亲是聋哑人,但她从小便有些虚荣,而虚荣则总与谎言相伴而生。


还在读中学时,裕美不管父母能不能负担得起,执意要上昂贵的芭蕾舞课与美术班,就是为伪装成有钱人家的小孩。


高考失利后,裕美佯装成大学生跟着室友兼学姐智媛加入大学社团,外形优越的她很快受到追捧,总会有一大群男生大呼“漂亮”。

IMG_7207.JPG
学生时期的安娜

裕美发现,原来谎言能给自己带来这么多甜头。高考再度落榜后,裕美索性不再备考,继续假扮成大学生混迹在大学校园,并结识了家境优渥的男友在浩。在男友建议下,两人准备一同前往纽约深造,并在毕业后结婚。


谎言看似美好,然而谎言一旦败露,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两人临走前,裕美的谎言败露,男友毫不犹豫地跟她分手。此时又恰逢父亲去世,裕美被迫承担起养家的重任,开始打零工。


在日复一日的洗盘子、收银、倒垃圾中,仅仅是谋生已经让她筋疲力尽,曾经的野心与虚荣被她深深压在了心底。


直到她成为富豪李作家的住家女佣,与上流社会的近距离接触让她的野心再一次勃发。但这一次,谎言不仅根植于内在的欲望,更来源于外在的压迫。

IMG_7208.JPG

作为“下女”,裕美时刻都在承受主人的压迫。


她被分配去照顾李作家的女儿李安娜,负责她的一切饮食起居,随时随地为她收拾乱扔的衣服、文件;她必须24小时待命,开车送她去跟朋友聚会,然后在瑟瑟冷风中等她游乐结束。


从海外留学回来的李安娜看似开明,实则高高在上,目中无人。她故意将抄袭品牌的手表送给裕美,想看她出丑;她让裕美帮她办理证件,却懒得伸手把证件递给裕美,而是随意扔在地上。

IMG_7209.JPG

李安娜理所当然地将自己视为裕美全部的生活中心,认为自己决定着裕美的所有喜悲。她看到裕美心情不好,下意识地认为裕美是在担心自己,当裕美反问“我为什么要担心你”,李安娜竟感到惊讶。


想让主人体谅“下女”的难处,更是不可能的。因为母亲生病,裕美去向李作家请假却被破口大骂:“你们又蠢又懒,别人什么样你们也什么样,才活成这幅鬼样子”。


面对这种无孔不入的剥削,裕美决定不再忍耐。她终于释放出内心深处的声音:我要成为李安娜。


裕美窃取了李安娜的毕业证和身份证件信息,连夜离开李家豪宅,将自己改名为安娜。在内在欲望与外在压迫的双重驱动下,李裕美彻底化身恶女,成为留学归来的富家千金安娜,一举闯入上流社会。



02

当“恶”成为正义的反抗

不过,恶能让人爽,仅仅只有恶却并不足以让观众共情乃至欣赏。改名为安娜的裕美并不是标签化的恶女,诚然她爱慕虚荣,撒谎成性,但同时她也聪明上进,极具反抗精神。


安娜的聪明首先在于通达人情世故。她深知东亚社会很倚赖人情关系网,因而在“获得”海外名校的学历后,她首先联系到曾经的“学姐”智媛。在学姐推荐下,她先是在留学中介当老师,之后顺利进入“校友圈”。在一个又一个的“熟人介绍”下,实际只有高中文凭的安娜,一步步成为了大学教授。

IMG_7210.JPG

讽刺的是,尽管安娜从未真正上过一天大学,却能出色地完成教学工作。因为安娜并非如李作家所说的“又懒又蠢”,正相反,她聪明努力,为备好课天天挑灯夜战,对待工作极其认真,同时又具有漂亮的外表,因此顺利得到了学生和同行的认可。


很快,安娜在同事介绍下结识了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崔志勋,顺利与之结婚,搬进高级豪宅,彻底步入上流社会。

IMG_7211.JPG
安娜的婚礼

看起来,拥有通往成功的优秀品质,似乎是观众欣赏安娜的直接原因。其实更为深层的原因是,安娜的成功打破了“出身决定论”,经由安娜的“恶”,普通人在想象中实现了底层反抗。


安娜的造假约等于挑战特权和固有的社会圈层。一个社会最优质的资源往往集中在极少数圈层内,真安娜幸运地跻身其中,出身与学历则把普通人隔离在这些圈层之外。然而,真安娜占有却从没珍惜过这些优质资源。她从不上课,也不参加同学聚会,甚至连毕业论文都是买来的,所以校友圈中几乎没有人认识“李安娜”本人。


正因为如此,假安娜才钻了个空子,借着富家千金的身份与海外名校的学历,挤进了这个充满机会与人脉的圈层。


这一点部分合理化了假安娜的欺诈行为,并在某种程度上使她的恶成为正义。既然富人都不讲道德,通过抄袭获得高学历,那穷人为什么要讲道德?既然富人对于自身的资源毫不珍惜,那穷人为什么不能利用这些资源?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名人被质疑学历造假并不罕见。例如,现任韩国“第一夫人”、尹锡悦的妻子金建希曾被质疑申请大学教授职位时履历造假,硕士学位论文也被指出有抄袭嫌疑。舆论重压下,金建希出面就虚报履历向国民道歉,这一举动无疑做实了她的造假行为。


名人造假可以说是富人滥用特权,而通过窃取特权阶层的身份与学历,假安娜完成了一记漂亮的反杀,反剥削了上层人的特权。

IMG_7212.JPG

剧中的富人大多面目可憎,符合马克思主义“资本的原始积累充满罪恶”的观点。那既然来自底层的安娜只是窃取了出身,她所得到的一切也源于自身努力和天赋,为什么不可以呢?


由此,安娜的恶不仅是合理的,甚至可以说是正义的反抗,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式的呐喊。



03

杀死富人以后呢?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


安娜的丈夫崔志勋决定竞选首尔市长,作为政客夫人的安娜不得不进入公众视野。于是,真安娜很快发现了这一切。此时,因为多年来的挥霍无度,她已经败光了家产,负债累累,正好借此勒索假安娜与其丈夫。


这一决定带给她的是死亡。为了仕途顺利,崔志勋将其谋杀,并伪装成自杀;假安娜虽然并未直接杀人,但他人却因她而死,底层反抗终于走向了暴力犯罪。


诸如此类的设定在类似的阶级叙事中十分常见,《小丑》中小丑在电视直播中爆头明星主播;《寄生虫》里,司机在生日宴会上一刀戳死了社长。

IMG_7213.PNG
华金·菲尼克斯饰演的《小丑》

富人与穷人正在变得水火不容,激化的阶层矛盾在《寄生虫》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影片中的富人尽管大多数时候都对司机很礼貌,却总是不经意间嫌弃司机身上的味道。司机第一次跟女主人见面时要跟她握手,她却脱口而出:“你洗手了吗?” 生日宴会上男主人指挥司机救自己突然过敏发作的儿子,却用袖子捂住了鼻子。这个下意识的动作彻底刺激了司机,令他在一怒之下拔刀刺人。


这穷人刺向富人的一刀,象征着底层愤怒的宣泄。它是对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的抗议,也是对特权的不满。当普通人越来越难以通过正常的通道实现向上流动;当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经历阶层跌落、成为穷人;当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当年轻人的出路越来越窄……穷人顺理成章地将矛头指向富人,并在影视剧的虚拟杀戮中获得快感。

IMG_7214.PNG
《寄生虫》中愤怒的司机

然而,杀死富人以后呢?杀死富人就能解决问题了吗?


即便穷人杀死富人后取而代之,又怎么知道下一个被杀死的富人就不是自己呢?


暴力杀人就像潘多拉的魔盒,一旦开启,便很可能将整个社会引入暴力循环之中。


实际上,打倒一个具体的享受特权的人容易,但改变保护特权的社会体系,增加对穷人的福利保障才是更重要、也更要紧的事情。


当社会的向上流动越来越艰难,普通人借助影视剧表达愤怒本无可厚非。但与此同时,也应当进一步思考,愤怒之后,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 参考资料

《事业型女性?贤内助?韩国“第一夫人”人设频频翻车引争议》,澎湃新闻,作者王昕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13 10:18 PM , Processed in 0.07236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