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4|回复: 0

[好摄之徒] 大暑 |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23 08: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暑 |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国家地理中文网  2022-07-22 19:00 Posted on 北京

IMG_6888.JPG
马尔代夫南阿里环礁沙洲
摄影:ALEXANDER HAFEMANN

大暑,
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此时湿热交蒸,

此后秋意渐浓。


IMG_6889.JPG

港口城市,葡萄牙波尔图
摄影:STEPHANIE MAZE,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暑中杂咏
(宋)苏舜钦 
嘉果浮沉酒半醺,床头书册乱纷纷。
北轩凉吹开疏竹,卧看青天行白云。

IMG_6890.JPG

美国堪萨斯州,萤火虫飞越一片野生苜蓿地。

摄影:JIM RICHARDSON,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大暑在小暑之后,立秋之前,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时为大暑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IMG_6891.JPG

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
摄影:ANDREW COLEMAN

《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迎来一年最热时期,喜热作物生长速度达到顶峰。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IMG_6893.JPG

摄影:PAULETTE TAVORMINA,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大暑 · 三候
IMG_6894.PNG

一候,腐草为萤

“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

温风始至,腐草为萤”

——《礼记》·月令

陆生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
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
而古人则认为,
野草腐朽而再生,
化为萤火夤夜点亮。
夏末之时,萤的残骸葬于枯草,
静候来年重生,
此谓腐草为萤。

IMG_6895.JPG
萤火虫悬挂在新西兰怀摩托洞穴(Waimoto Caves)顶端
摄影:STOKED FOR SATURDAY

IMG_6896.JPG

在蛹阶段,雌性萤火虫雄性更亮,以吸引配偶
摄影:STOKED FOR SATURDAY

二候,土润溽暑


溽暑欲成雨,密云犹在郊。
开窗挹凉飙,远山见林梢。
——薛季宣《开窗》

四之气,溽暑至;
大雨时行,寒热互至;
降雨骤增,湿气弥漫;
土壤浸润,农田喜人。

IMG_6897.JPG

中国云南,稻田绘成了色彩斑斓的图案

摄影:THIERRY BORNIER


《礼记·月令》中言“土润溽暑”,即土壤浸润,空气湿热——降雨多,土壤、空气湿度大,温度高,是农作物疯长的时刻。华南西部地区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华南以北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处于炎热少雨季节。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的说法。

IMG_6898.JPG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处农场
摄影:SCOTT GOLDSMITH, NATIONAL GEOGRAPHIC

三候,大雨时行

 前候湿暑之气蒸郁,

今侯则大雨时行以退暑。

上午的湿热之气升至对流层,
在高空遇冷,常在午后降水。
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IMG_6899.JPG
也门萨利赫清真寺
摄影:STEPHANIE SINCLAIR, NATIONAL GEOGRAPHIC

《逸周书》:“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大雨不时行,国无恩泽”。大暑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也是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高温日数最集中、最频繁的时期。

IMG_6900.JPG

摄影:BALAZS KOVACS


大暑 · 颐养
IMG_6894 3.PNG

防暑降温

宜补充水分,忌贪凉;
应避免午时外出,选择早晚温度较低时段;
到户外让身体适量出汗,
切忌过量运动、过度疲劳。

IMG_6902.JPG
摄影:JENNY ADLER

日常饮食

天气炎热,人体排汗多、消耗大,
易心烦意乱、困倦乏力,
宜适量,清淡饮食,
忌辛辣刺激油腻食品。

IMG_6903.JPG
日本第一酒店创始人,91岁的岛袋芳子早餐喝味噌汤。
摄影:DAVID MCLAIN


大暑 · 习俗
IMG_6894 2.PNG

晒伏姜

伏姜源自河南,山西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IMG_6905.JPG

越南北部老街省的梯田
摄影:TUAN GUITARE,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品伏茶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张可久 《人月圆·山中书事》

伏茶,特指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古时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此习俗,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提供给来往路人。

IMG_6906.JPG

在巴林麦纳麦(Manamah)的露天市场,小贩正为顾客倒茶。
摄影:STEVE RAYMER, NAT GEO IMAGE COLLECTIO

茶文化发源于中国,普遍认为茶树发源于四川或云南。历史上,茶是中国南方,日本,东南亚北部,朝鲜半岛南部等湿润丘陵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


IMG_6907.JPG

绿茶岛点缀在越南与老挝边境附近的一个灌溉湖上。
摄影:TRUNG PHAM

赠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 《惠州一绝》

IMG_6908.JPG

越南农民售卖自家荔枝

TUAN TRAN


荔枝是中国南部出产的一种亚热带果树,为华南的重要水果农作物,每年产量逾百万吨。荔枝对保鲜的要求相当高,所以一般采用低温运输。大暑前后,荔枝满树流丹、十里飘香。“过大暑”指的是家家户户都要吃荔枝的习俗,亲友之间,也常以荔枝互赠。

IMG_6909.GIF


烧仙草

烧仙草是福建闽西南地区的传统特色饮品,

古早做法用草直接烧煮。

民谚“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仙草冻和烧仙草都是常见的消暑佳品。


IMG_6910.PNG


喝暑羊

华北地区有“喝暑羊”的习俗。
经过紧张的夏收劳动,
人们用一碗味道鲜美的羊肉汤。
来抚慰一天疲倦。

IMG_6911.GIF


食凤梨

中国的台湾有大暑吃凤梨习俗。

这个时节的凤梨正当季;

且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

故成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IMG_6912.JPG


风起于青萍之末,夏自有万物婆娑,

消得几次盛夏,度过几重盛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13 10:18 PM , Processed in 0.05961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