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前后,迪士尼乐园准备在香港发展,希望把《It's A Small World》主题曲做出一个粤语版本。于是,他们找到了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黄霑。才子一出手,便知有没有。黄霑写出了《世界真细小》。
人人常欢笑,不要眼泪掉; 时时怀希望,不必心里跳; 在那人世,相助共济, 应知人间小得俏。 世界真细小小小, 小得真奇妙妙妙, 实在真系细世界, 娇小而妙俏。 又有阳光照,兼有朗月耀; 良朋同欢聚,相依相对笑; 万里难隔阻,心里情长照, 应知人间小得俏。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首歌成为了城市洒水车的背景音乐。在街道上,象征爱与和平的儿歌,如同喷洒在路上的水,降温,洁净,舒缓人心。 1979年元旦日,发生了两件大事。 尼克松访华的七年后,中美正式建交。 同一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布了另一则重磅新闻——《告台湾同胞书》。 “昔人有言:‘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欢度新年的时刻,我们更加想念自己的亲骨肉——台湾的父老兄弟姐妹。我们知道,你们也无限怀念祖国和大陆上的亲人。这种绵延了多少岁月的相互思念之情与日俱增。”“我们伟大祖国的美好前途,既属于我们,也属于你们……”这一天,中国国防部部长徐向前发表了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的声明。海峡两岸实现正式停火。 晚风轻拂澎湖湾,白浪逐沙滩; 没有椰林醉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 坐在门前的矮墙上,一遍遍怀想; 也是黄昏的沙滩上,有着脚印两对半。 …… 澎湖湾,澎湖湾 ,外婆的澎湖湾。 有我许多的童年幻想, 阳光 沙滩 海浪仙人掌, 还有一位老船长 ……
在这一年创作的《外婆的澎湖湾》,原本是台湾歌手纪念自己与外婆故事的作品,但歌曲里表现出来的极其真挚的骨肉亲情,可以说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映照。
发布后,歌曲“阴差阳错”地红遍两岸。 1980年的电视机里,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一部画风精致的黑白动画:一个小朋友脚踩火箭筒,上天入地。
他不是哪吒,而是一个叫阿童木的日本男孩。 中国的孩子通过电视机看到了日本动画《铁臂阿童木》。这是中国引进的第一部国外动画片。 越过辽阔天空, 啦啦啦飞向遥远群星, 来吧阿童木, 爱科学的好少年, 善良勇敢的, 啦啦啦铁臂阿童木。 十万马力,七大神力, 无私无畏的阿童木。 ……
80后的孩子们很幸福,放学后,总能守在电视机前,看各式各样精彩的动画片。 他们可以看蓝精灵四处蹦跶。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 有一群蓝精灵, 他们活泼又聪明, 他们调皮又灵敏, 他们自由自在生活在那 绿色的大森林, 他们善良勇敢相互都关心。 ……
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 我们爱你。 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 聪明伶俐。 机智啊 哪个也比不过小机灵。 ……
与此同时,国内的原创动画片,也迎来了第二次创作高潮。 《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等,都是80后儿童的难忘回忆。
千禧年前,有一首诗歌跨越了数十年,击中了国人的心。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啊,母亲! 我要回来, 母亲!母亲!
这首闻一多创作于1925年的《七子之歌》,在1999年澳门回归之时,再次感动了每一个中国人。计算机和互联网一拍即合,只需要一根网线,眼前就是大千世界。 再见了妈妈, 今晚我就要远航。 别为我担心, 我有快乐和智慧的桨。 当你醒来千万别告诉别人, 我正摇着月亮船在银河上远航。 ……
2004年,中国首部科幻少儿电视剧《快乐星球》开播,应该没有多少人能拒绝丁凯乐的美貌……不,应该是不能拒绝那个通过电脑就能穿越到的“快乐星球”。 如今,让你唱两首当代儿歌,你会想起什么? 或许是《听我说谢谢你》。 或许是《孤勇者》…… 这些歌曲在短视频时代,火速蹿红,通过高频率的重复抓住人们的海马体。 现在的小朋友通过智能手机所接触到的世界,比以前任何时代都要丰富得多。
2020年年初,何冰在《后浪》演讲里说:“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似乎确实如此。很多原本我们认为是大人才能接触的事物,因为科技的便捷,有不少孩子已经提早接触和接受到了。 有人提出,他们是不是太早熟了,这样是不是不好。
但每个时代,都有属于每个时代的养料,脆弱不堪的树苗也终究会长成林荫大树。 百年前,在《青年杂志》(《新青年》)创刊号上,有这么一句话:“少时之思想,足以卜人之将来。”而事实证明,那些曾经被认为“垮掉”的80后、90后,如今已在各个领域独当一面。
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回答着世界的问题。
世事变迁,或许,唯有儿歌永恒。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顺手点赞、点在看让我知道您在看~ 参考文献: 王立平主编:《百年乐府:中国近现代歌词编年选》,上海音乐出版社,2018年 尤静波主编:《中国儿童歌曲百年经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18年 居其宏:《中国歌剧音乐剧创作历史与现状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年 李文彦,申来寿:《聂耳资料专辑——纪念聂耳逝世五十周年》,玉溪地方志办公室,1985年 雷锋:《雷锋日记》,中国青年出版社,2019年 华东方:《方冰与“王二小”》,《党史纵横》2005年第9期 徐德瑞:《<读书郎>:周恩来称赞的儿歌》,《文史博览》2017年第5期 王黎君:《儿童的发现与中国现代文学》,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刘汝兰:《尘埃下的似锦繁花——中国现代儿童诗史论》,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共和国文本》系列访谈:《乔羽:<让我们荡起双桨>体现时代乐观精神》,2009年 采访:《听乔羽讲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诞生记》,http://www.wenming.cn/specials/h ... 90602_5136130.shtml,201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