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个地方的人堪称人均社交大师?
答案是广东潮州。
“有闲来食茶”(有空来喝茶),短短五个字的一声招呼,不仅饱含了潮州人民对外地朋友的好客之情,也充分展示了潮州人拥有社交牛人症的底气——
潮州好茶!
提到潮州,普通人最先想到的是如“乒乓波”一样弹牙的手打牛肉丸、或者祖籍潮州市的富翁李嘉诚;而经常逛博物馆的朋友,可能还知晓潮州木雕与潮绣的大名;但真要说彻底融入潮州人血脉,且又真正能代表潮州文化的物事,那就怎么也抹不开潮州茶的姓名。
潮州不仅是茶乡,更是一座文化名城
从文人雅士到烟火世人,没有一个潮州人能离得开茶的浸润。
意境十足的潮州工夫茶,从视、听、嗅、味几种感官,为茶客带来一场多维度的茶事品鉴;
没有一个潮州娃,能离得开茶的浸润
摄影/李裕煌
街头巷尾的小茶盘,负责为三百六十五行随便哪一行的老板,提供一杯生意间隙的闲适;
年轻人们则一边逗弄街边的猫咪,一边把吸管插入奶茶杯,大力吸上一口香甜的鸭屎香奶茶。
如果把茶解构为“人在草木间”,那人群中排头的那一个八成是个潮州人。
人生在世,饮食男女。
饮饮食食,都是口腹之欲的外化,想要理解潮州人对于饮茶生活的痴迷,不如先了解一下潮州人对于美味食物的极致追求。
手打牛肉丸,是潮州人追求活色生香的第一站
如果说重庆火锅是热血沸腾的麻辣诱惑,那潮州牛肉火锅就是追求活色生香的真味之旅。之所以说活色生香,是因为潮州牛肉火锅最讲究牛肉的新鲜。一头牛从屠宰到端上餐桌,一般不超过6小时,此时的牛肉肉质最为新鲜。更有甚者,你还可能看见挂钩上的牛肉在持续抖动,所以说“活”色才能生“香”。
潮州人对吃牛肉的第一要求是必须新鲜
脖仁、匙仁、吊龙、匙柄……潮州牛肉火锅店的庖丁们,仿佛个个都是医学院毕业的解剖精英,不仅刀法超神,而且还给牛的每个部位制定了精确到秒的铁律。唯独胸口朥却需在沸汤中翻滚6分钟,才能品味其中的脆口脂香。
摄影/刘艳晖
吃完牛肉再给汤里下一份粿(guǒ)条,在充分吸饱牛肉汤的鲜美之后,捞出拌上沙茶酱和芝麻酱,香味瞬间冲上脑门,着实令人上头。
说到粿,在潮州,凡是用粘米粉、糯米粉等加工而成的食品,都称“粿”。潮州人的早上一般喜欢来一碗粿汁,将米粿切成条状加水煮至成酱状,再加入卤汁、卤肉,这便是美好一天的开始。而红桃粿、石榴粿、三角油粿等供奉“老爷”(潮州民俗中的神祇)的供品,在完成仪式后自然也祭了家人的五脏庙。
潮州的粿(guǒ)各具特色,令人上头
潮州粿品形态各异、颜色丰富,连口味也是各具特色,初尝粿品的外地朋友,要是想知道具体那只粿是甜是咸,也只有自己一只一只如开盲盒般地尝过去,才能破解谜底(阿甘狂喜)。
当然,比粿品更令人上头的,是潮州的生腌。被誉为“毒药”的生腌,算是把极致鲜美发挥到了淋漓尽致。要调制一款“毒药”,那你得深谙“君臣佐使”之道:蒜末、辣椒粒、芫荽、醋、酒、酱油、香油等各司其职,静待膏蟹、虾蛄、鲜虾、血蛤等海中君王入瓮,2~3小时后,它们便可御驾亲征、杀伐夜市了。
在潮州一日辛劳后,来上一份腌生蚝
口水和舌头都要掉下来了
无论是酒料店还是白糜(粥)铺,生腌都是这里的王!
当然,凌晨3点的白糜铺,还有一碗滚烫的白糜和一箩筐鲜香的鱼饭在候着你,谈不上大都市的潮州,却用一碗碗白糜抚慰了夜归人的胃肠。
把鱼当饭吃,源自旧时潮州渔民的生活习惯
饮饱食醉后,接过白糜铺老板刚冲好的一杯凤凰单丛,你才会感叹世间的美好,一多半就是潮州深夜这样的惬意、亲近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