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怡一生有两段婚姻,第一任丈夫
陈天国嗜酒如命,一喝醉就打人。当时陈天国和秦怡是同剧团、同电影厂的话剧演员,在演出话剧《董小宛》时,因两个人平日里矛盾很深,当演到秦怡扮演的董小宛深情地准备倚靠在男主角身上时,扮演男主角的陈天国竟然全然不顾职业道德,待秦怡靠过来的时候突然抽身离开,让秦怡差点扑空摔倒在舞台上。
陈天国的举动引起了公愤,观众纷纷指责他。陈天国听到观众的骂声后,居然又重新返回舞台,与观众对骂,演出被迫中止,秦怡后来才痛下决心离了婚。
1947年冬天,秦怡前往香港拍摄
《海茫茫》,并通过别人介绍认识了成为了她第二任丈夫的“电影皇帝”金焰。金焰1910年生于今韩国首尔,后来才加入的中国国籍,本名“金德麟”。1927年,他开始在上海话剧舞台和电影荧幕上扮演角色,成为不少青年观众痴迷的像,1934年,在一家电影刊物组织的观众评选中,还获得了“电影皇帝”的殊荣。
金焰年轻时的照片
秦怡与金焰相识后,两人一见如故,举行婚礼时郭沫若担任证婚人,还题词:“银坛双翼”。
1948年,两人的儿子金捷来到了人间。但因为秦怡忙工作,两人聚少散多。
有一回,在访谈中秦怡说:“我从没有很好地为自己考虑,我没办法为自己考虑,我回到上海23岁,根本没有时间让我为自己考虑,一个戏接着一个戏拍。虽然我和金焰结婚是有爱情的,但婚后我们没有享受到什么爱情。我第一段婚姻两天就逃婚了,陈天国一直闹,但是我第一次婚姻给我留下一个女儿……所以呢,哎呀,我的人生怎么搞得乱七八糟的,我那么讨厌他,却给我留下个女儿。我所有的婚姻生活和爱情生活是一塌糊涂。我现在老了,想要怎样不可能怎样,有时也会想,想我要死了,什么都没有,人家还羡慕死我了,好像我多不得了似的,我却什么感觉都没有,忙忙叨叨就老了,没想到这么快就90岁了,竟然没什么好的回忆。”
一家三口的合影
1958年,金焰在拍摄电影《暴风中的雄鹰》时来到西北藏区,为了抵御高原的寒冷,金焰大量饮酒造成胃出血。四年后,金焰不得不进行胃切除手术。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彻底摧毁了金焰的身体,让这个曾经高大英俊的男人不得不离开银幕,在病榻上度过余生。
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秦怡只有更加努力工作。她一边忙着拍戏,一边还要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由于过度劳累,不久,秦怡检查出了肠癌。但她还是奔波于各个片场之间,努力支撑着这个家。对她来说,对儿子强烈的爱,是唯一的精神支柱。
没想到儿子金捷16岁时,却被诊断出患有精神分裂症。在第二次发病之后,医生认为金捷的病已经无法挽回了,秦怡心如刀绞。她觉得是自己常年在外拍戏,没能多陪陪儿子,才导致了这场悲剧。如果最初发病的时候能及时送医,或许就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秦怡帮儿子洗头
1983年,秦怡在电影《雷雨》中饰演鲁妈,此时,儿子发病时会对她拳打脚踢,她只能蜷缩着挨打,劝他“不要打妈妈的脸,妈妈明天还要拍戏”。“他们说秦妈比鲁妈苦,我真有这个感觉,所以感情是相同的,这种苦难是相同的。孩子是这个样,丈夫又是这个样,所以我有时候感情转换都来不及。演员就是这个样子,要是一点感情都没有的人,也不会去做演员。”
丈夫去世后,儿子生活几乎不能自理,但秦怡不忍心把他送去精神病院,平日的洗澡、理发、刮脸都是自己亲力亲为。2007年,59岁的金捷也离开了人世,秦怡整整照顾了他43年。她的经历,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但秦怡承受下来了。秦怡说:“1983年金焰走了,2007年儿子走了,2008年妹妹秦文也走了,慢慢地,一个个都走了。我幸福过、快乐过,也怨恨过。我这辈子在工作和家庭上吃苦、受难很多,人家都说我心态好,人终究都有过美好生活的愿望。但我从不认命,我会分析,就像剥桔子,把这些心结一个一个、一层一层地剥开。”
2017年,她编剧的处女作
《青海湖畔》在上海影城首映。她95岁了,满头银发,仍精神矍铄,在这部作品中还是主演。秦怡笑称这部电影就像自己的孩子,“我初次学习写剧本,以后应该再写,写得不好再写,总有一天会写好一点。”
《青海湖畔》
影片以青藏铁路修建为背景,讲述了以女工程师梅欣怡为代表的一群气象工作者,为攻克冻土层等难题,在青藏高原上克服重重困难开展科学考察的事迹。年逾90的秦怡在片中饰演60岁的梅欣怡。在拍摄期间,她每天要经历六个小时的车程,并在海拔约3650米的山地上进行拍摄,这个高度基本等同于布达拉宫的所在高度。
陈凯歌的
《妖猫传》上演,秦怡的角色“嬷嬷”戏份并不多,三天就拍完了。秦怡说,就算只有三天,她都在不断地琢磨。
是的,她终于一一剥开苦难,让自己成为了一束光。
秦怡曾说:
“愿为电影服务一辈子。”观众永远记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