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著名歌手李娜削发出家。
这一年,李娜的事业正处于事业的巅峰期,她有着大好的前途,不知为何选择遁入空门?
李娜5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为了把她和妹妹抚养长大,她的母亲更是终身没有再婚。
当她的母亲听到她出家的消息时更是如坠深渊,还曾远赴美国劝她还俗,为了她更是整日以泪洗面,然而李娜都不为所动。
如今李娜已经出家25年,她的母亲现在过的怎样了,是否还常常为她流泪?
01
1963年,李娜出生在河南郑州,父母都是普通人,家里除了她还有一个妹妹,生活过得算不上幸福,但还是能过的下去的。
但是就在李娜5岁那年,她的父亲因病去世,家里的生活条件一落千丈,而且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就落到了她母亲的肩膀上。
李娜的母亲也是一个要强的人,
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为姐妹俩撑起了一片天,周围的邻居都劝李娜的母亲再找一个好人家,但是怕姐妹俩受到欺负,就
没打算再嫁人。
失去了父亲的庇护,母女三人饱受别人的歧视和冷眼,母亲被人传是“克夫”,李娜和妹妹更是被人嘲笑是
“没爹的野孩子”。
在这样的环境下,李娜的童年是灰色的,很少有明媚的阳光与蓝天,这也让李娜变得敏感且自卑。
但是那些伤害你的,终将让你变的更加强大。
李娜将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每一次她的成绩都名列前茅,每当成绩单下发的时候,都是李娜最开心的时候。
小时候的李娜还对河南豫剧特别感兴趣,不过由于家庭的原因一直没有机会去学习。
1972年,12岁的李娜小学毕业,在母亲的支持下报名参加河南省戏曲学校的考试,也许是命运对她的补偿,亦或是她自己天赋异禀。
李娜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顺利成为戏曲学校豫剧班的学生。
进入学校就要面临着花钱的问题,李娜的母亲为了供她上学,除了平日里的工作,还会去打些零工来补贴家用,
为了省钱,李娜的母亲经常买一碗烩面与小女儿分着吃。
看着劳苦的母亲,李娜心里暗暗发誓必须要出人头地,给母亲和妹妹好的生活。
从入学的第一天起,李娜就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成功的秘诀就是坚持,而李娜也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她能取得他人无法取得的成就。
李娜拼命的磨练自己,每天早上都会起来做早功,一年365天从未中断过。
努力是有回报的,李娜毕业后因为在校的出色表现和优异成绩,被
留校任教,虽然有了稳定的工作,李娜依旧没忘记锻炼自己的基本功。
1986年,李娜毕业后的第二年,她在豫剧比赛中,凭借着在《百岁挂帅》中的精彩表现,一举成名,还获得了不少专业人士的认可。
成名后的李娜被调到河南省豫剧院一团,有了好出路的李娜依旧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不断磨练自己的唱功基础。
不久后,李娜因为表现突出,被调到了河南省歌舞团,本是一件让人十分高兴的事情,但是在结算工资的时候她才发现,
这微薄的薪水根本无法支持全家人的生活。
少得可怜的薪水,复杂的同事关系,以及对前途的渴望,让李娜不满足于现状。
再加上近几年来,豫剧逐渐没落,流行歌曲日渐红火,在和母亲商议后,
李娜背上行囊,远赴南方去追寻自己的天地。
02
为了能够在深圳生活下去,李娜打了好几份零工,一边学习歌曲,一边打工,有着戏剧基础的她,很快就在歌唱领域崭露头角。
1988年,25岁的李娜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如意杯”比赛。
在李娜参加比赛的时候很多人是不看好她的,甚至有人出言嘲讽,但是李娜并没有在乎这些风言风语,她用自己的实力来狠狠回击了这些人。
唱功卓越的李娜一举超过了之前的夺冠热门郭公芳和张继红,更是夺得了
通俗组的冠军,这一刻的李娜一鸣惊人。
李娜用实力征服了观众,也为她迎来了成名的机会,大批导演纷纷邀请她演唱电视剧片尾曲。
1989年,李娜为
电视剧《篱笆·女人·狗》演唱插曲《苦篱笆》,开始在全国出名。
1990年,李娜还为红遍大江南北的
电视剧《渴望》演唱主题曲,一首《好人一生平安》让人至今难忘。
李娜一跃成为9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内地女歌手之一。
真正让李娜在歌坛封神的还是
《青藏高原》,大气磅礴的歌曲,至今依然在人们的口中传唱。
不凡的成就,让李娜的生活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给自己在北京买了房子,还供妹妹读书,甚至送她出国留学。
李娜还给留在郑州的母亲装修了房子,买了全新的家具,让操劳半生的母亲也过上了幸福生活。
看着事业上一帆风顺的李娜,她的母亲心里高兴之余不禁又挂上了些许忧愁。
女儿已经这么大了,该考虑嫁人的事情了,但是以女儿如今的成就,给她介绍对象又不可以。
为此,李娜的母亲忧心忡忡,为了女儿的终身大事更是愁的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细心的李娜发现了母亲的不对劲,就问道:
“妈,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啊,是缺钱了吗,没钱就和我说,我有钱。”
看着孝顺的女儿,母亲很感动,也和女儿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希望她能尽快找一个好人家。
李娜听了母亲的话,是既想笑又害羞,她告诉母亲有合适的就给她带回来看看。
缘分在不经意间就来了,
本以为是一件好事,却没想到会为李娜带来一颗“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