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0|回复: 0

[好摄之徒] 转发本文,帮非洲人求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14 08: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发本文,帮非洲人求雨

 国家地理 国家地理中文网  2022-04-09 04:30



“春雨贵如油”,

近日,在中国西北内陆腹地甘肃,

多地出现长时间的无有效降水,

或有春季旱象“露头”迹象。


但就干旱而言,

将中国西北与非洲东北比较一下,

也就成了“湿润的天堂”。




编者预测,

下图能入选《国家地理》2022年度图片。


IMG_6090.JPG

2021年12月9日,肯尼亚瓦吉尔郡,一头长颈鹿死在路边。

摄影:ED RAM, GETTY IMAGES


不仅因其视觉效果较为震撼,

更因其传递的信息过于糟心,

非洲之角(非洲东北)遭遇历史性干旱,

面临极端困境的人数达——


2000万。




在非洲之角,

1次降雨中断,

人们便会苦于干旱;

2次降雨中断,

已能造成饥荒横行;

但非洲之角大部地区已连续3次降雨中断。

如果即将到来的雨季依然没雨,

那么就是连续4次、

近40年来最严重、最长时间的干旱。


※非洲之角:位于非洲东北部,轮廓如犀牛角状向东突出。该地区总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亿。

IMG_6091.JPG





连山羊都渴晕了。


IMG_6092.JPG

肯尼亚的一家人离乡寻找水源,只能用驴车把虚弱的山羊运走。

摄影:ED RAM, GETTY IMAGES


先死的是绵羊,然后是山羊,

最后居然连“沙漠之舟”骆驼都难以幸免。


非洲之角持续干旱,

该地数百万头骆驼和其他牲畜陆续死亡。


※骆驼一直是索马里文化的核心


IMG_6093.JPG

5个月大的骆驼巴鲁德正拽着当地人的头巾。“巴鲁德”在索马里语中是“坚韧”的意思,它的母亲怀着它从一场毁灭性的干旱中幸存下来,它因此得名。

摄影:NICHOLE SOBECKI


IMG_6094.JPG

在肯尼亚瓦吉尔郡,由于缺少食物和水,瘦骨嶙峋的骆驼只能从莫切萨附近的一口咸水井饮水。

摄影:ED RAM, GETTY IMAGES


IMG_6095.JPG

频繁的干旱和不稳定的降雨正在考验着骆驼著名的适应力,索马里人与骆驼之间古老的羁绊正岌岌可危。

摄影:NICHOLE SOBECKI


IMG_6096.JPG

图中女子名叫Rahma Hassan Mahmoud;严重的干旱曾夺走了她300只绵羊、山羊以及20头骆驼生命。

摄影:NICHOLE SOBECKI


IMG_6097.JPG

针织毯覆盖着为大象孤儿输液的静脉导管。约一个月大时,它掉进井里而受伤,此类事故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因为人们必须多挖深井以应对持续干旱。

摄影:AMI VITALE




在远古时期,非洲之角以“香料之地”闻名世界,古罗马人曾多次派远征队到该地区寻找乳香、没药等珍贵香料。这里更是世界的动物天堂:每年5-9月,地球上最壮观的动物大迁徙都在坦桑尼亚与肯尼亚两国间上演,白犀牛、沙羚、细纹斑马等珍贵物种栖居于此;非洲象、猎豹、长颈鹿等动物也在此繁衍生息。


IMG_6098.JPG

在肯尼亚与坦桑尼亚间迁徙的角马群

摄影:CHARLIE HAMILTON JAMES


IMG_6099.JPG

肯尼亚的白犀牛

摄影:ROBIN MOORE


IMG_6100.JPG

非洲之角的猎豹及其幼崽

摄影:FRANS LANTING


IMG_6101.JPG

在肯尼亚北部的纳穆尼亚克保护区,一群高大的网纹长颈鹿在吃草。

摄影:AMI VITALE


IMG_6102.JPG

肯尼亚安博塞利国家公园,太阳落山时象群的剪影

摄影:SUSAN SCHMITZ,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IMG_6103.JPG

在索马里兰地区,80%的人口以牲畜维持生计。

摄影:Robin Hammond


通常,

非洲之角每年会有两次雨季——

10月到12月的“短”雨季;

3月到5月的“长”雨季。

大约每5、6年,

这里会因某个雨季中断,

致使短时间干旱。


然而,

从1999年开始,

长雨季中断的时间越来越频繁,

平均每两三年就会出现一次。

一次雨季中断,困难渐渐浮现;

但连续两次,便会造成饥荒。




而吉布提、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这四个国家已经连续3个雨季没有降水了!如果下一个雨季依然缺席,将会是该地区40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干旱;类似2011年索马里25万人丧生的饥荒悲剧可能会再度发生,甚至更为惨烈,更为深远。


IMG_6104.JPG

持续缺水的日子里,内罗毕居民会用各种容器蓄水。

摄影:DONWILSON ODHIAMBO, SOPA IMAGES, LIGHTROCKET, GETTY IMAGES


根据气候模型生成的全球降水预估地图,非洲之角近期干旱的根源在于西太平洋水域日渐变暖,以及名为“拉尼娜”的气候现象。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自1998年厄尔尼诺事件后,西太平洋的温度居高不下,拉尼娜现象也越变越频繁。据统计,拉尼娜事件后,东非约80%地区雨季降水偏少。


IMG_6105.JPG

索马里拜多亚难民营(拜多亚为索马里第三大城市),一名女子正在给孩子喂水。因为饥饿、干渴,越来越多绝望的人从索马里南部农村涌向拜多亚。

摄影:YASUYOSKI CHIBA, AFP, GETTY IMAGES


IMG_6106.JPG

拜多亚难民营航拍图。

摄影:YASUYOSHI CHIBA, AFP, GETTY IMAGES


气候压力放大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干旱、贫穷、治理不力和内部冲突交织在一起,生灵涂炭,人命危浅。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预计,这次灾难或将催生460万生态难民,近1100万人流离失所。


IMG_6107.JPG

肯尼亚南部的居民正齐心协力从政府提供的水箱中舀出最后一点水。

摄影:LYNN JOHNSON


IMG_6108.JPG

在肯尼亚北部,加布拉妇女每天装水与运水要花5个小时。

摄影:LYNN JOHNSON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气候变化不仅带来长期的干旱,

就算是降水也是极端降水。


IMG_6109.JPG

2019年末-2020年初,肯尼亚遭受70年来最严重的蝗灾。

摄影:DAVID CHANCELLOR


2019年10月到12月的倾盆暴雨引发了洪水,使得东非地区一瞬又迎来40年来最潮湿季节。据报道,350万人遭受洪灾影响,9.6万只动物罹难。不仅如此,雨水带来的植被爆炸式增长,为蝗虫提供了食物。2018年至2020年,非洲之角的沙漠蝗虫疯狂繁殖并横扫几乎半个大陆,甚至波及远在南亚的印度。


IMG_6110.JPG

成年沙漠蝗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害虫之一:它每天可以吃掉相当于自己体重(约2克)的植物。图中密密麻麻的一大片,并非沙尘暴,而是黄色的沙漠蝗。

摄影:DAVID CHANCELLOR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东非地区主任Michael Dunford说道:“2011年,索马里有25万人罹难,但现在情况不一样,因为自那之后,我们投资并改善了基础设施。”Dunford继续说:“然而,当连续3次雨季中断后,干旱的程度和规模会让人们耗尽所有个人资源。我们只能希望下雨(正常降雨)。”


万一转发本文就能帮非洲之角求来雨水呢?不是极端降雨,而是“风调雨顺”的雨;希望世界风调雨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14 11:36 AM , Processed in 0.08013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