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鱼不是鱼(乌贼目);
甲鱼不是鱼(龟鳖目);
鲍鱼不是鱼(原始腹足目);
鳄鱼不是鱼(鳄目);
衣鱼不是鱼(昆虫纲衣鱼目);
但海马,却是鱼哦!
(海龙鱼目)
摄影:DAVID LIITTSCHWAGER
一只雄性膨腹海马展露细丝状皮肤组织形成的头冠,该结构就像人类的指纹一样具有个体特异性。
摄影:DAVID LIITTSCHWAGER,BIRCH AQUARIUM
虽然海马非马,却形似多种动物混合体,唯独不像鱼;它们非常奇特,是由爸爸怀孕并生下孩子的;它们没有胃;它们几乎一刻不停地在吃东西;当然,它们还是存续受到严重威胁的独特鱼类,也是今天故事的主角。
(海马爸爸一次生下2000只小海马↓)
除南极洲外,每片大陆的沿岸水域都有这些奇特鱼类的不同变种。科学家们在全球共识别出46个海马物种,最小的好比青豆,最大的等同于棒球手套。但它们的队伍还会扩充,因为仅在过去10年,就有4个新种被命名。
这只嘟着嘴的粉红小可爱,名叫巴氏豆丁海马(Hippocampus bargibanti),它是体型最小的一种海马。
摄影:JURGEN FREUND,NATURE PICTURE LIBRAREY
葡萄牙阿尔加维地区的里亚福莫萨,曾是多达200万只海马的家园;但据当地海洋生物学家Miguel Correia说:
“不到20年的时间里,
这里就失去了90%的(海马)数量。”
海马剧减现象很普遍,部分原因是:它们生活在世界上受破坏最严重的海洋栖息地——河口、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例如在里亚福莫萨,养殖蛤蜊和非法拖网捕鱼等人类活动,已将海马喜欢的海草床掩埋、撕碎。
摄于洪都拉斯
摄影:MARC MISTERSARO
世界范围内,该物种受到的最重打击,来自于缺乏监管的捕捞,海马被拖网渔船无差别捕获,作为副渔获物销往世界各地,制成传统药品和小饰品;为数不多的活海马在水族贸易中出售,这部分主要卖给美国消费者。
美国达拉斯市一家儿童水族馆中的太平洋海马(Hippocampus ingen)
摄影:JOEL SARTORE
这种可爱的小东西
堪称海中的“四不像”,
甚至“八不像”——
马的头,变色龙的独立眼睛以及伪装技巧,袋鼠的育儿袋,猴子的卷尾,蜜蜂的翅膀;其色彩之丰富更如一整套蜡笔;身上各种凸起、各种斑点、各种条纹,各种或尖利、或形似花边的皮肤衍生物。
小海马从雄海马的“育儿袋”中孵化而出
摄影:George Grall,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海马生有骨板而非鳞片,而且由于没有胃来储存东西,需要几乎不间断进食桡足类动物、虾、幼鱼和其他微小食物。
摄于1910年左右,大腹海马的X光照显示了它们美妙的外骨骼
摄影:EDWARD CHARLES LE GRICE, LE GRICE
荧光灯照射下,甘油明胶基质中被红色染剂标记过的海马骨骼发光了。
摄影:LEO SMITH, UNIVERSITY OF KANSAS
最特别的地方在于:
雌海马会使雄海马怀孕;
在“海马宇宙”中,
女性会搞大男性的肚子。
雌海马将富含卵黄的卵细胞通过躯干上的产卵器,注入雄海马腹部的育儿袋;几周后,大腹便便的雄海马开始抽搐身体,进而分娩;海马爸爸将几十到几千只后代(数量取决于该物种的体型大小)喷射到水流中;其间,只有少数小海马能在捕食者嘴下幸存。
一对来自澳大利亚的窄腹海马(左为雄性)交缠尾巴以保持稳定。
供图:HIPPOCAMPUS ANGUSTUS SEAHORSE WORLD, BEAUTY POINT, TASMANIA
直立游泳并交配的海马
摄影:George Grall,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雌雄海马通过变换体色和缠绕尾巴交流感情,它们能连续数日跳这种“爱情探戈”,并相守度过整个繁殖季。
人类大脑的“海马体”得名于其外形与海马相似,主要负责记忆和学习。图为贝勒医学院的Jason Kirk和Quynh Nguyen拍摄到难得的微观影像:两个相邻的海马体神经元通过细长的突触连接在一起,正准备完成一些记忆活动——就像两只跳舞的海马一样。
摄影:JASON KIRK, QUYNH NGUY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NIKON SMALL WORLD
这只膨腹海马每次能产下数百只后代,但其中大部分会被捕食者吃掉。
摄影:DAVID LIITTSCHWAGER,BIRCH AQUARIUM
海马的移动也堪称神奇:背鳍竟以每秒70次频率摆动(这可是在阻力数倍于空气的水中),它们“站立”着游动,并以胸鳍控制方向;静止时则用灵活的尾巴抓住海草等固定物;此外,其出色的伪装几乎能令其“隐身”。
色彩鲜艳的多枝海马↑可通过收缩附着在皮下色素囊的肌肉转换体色。
摄影:DAVID LIITTSCHWAGER,RAMALHETE MARINE STATION
说了这么多,其实人们对海马的研究少得可怜。“对于绝大多数海马物种,除了分类学和基本描述外,我们几乎一无所知。”海洋生物学家Amanda Vincent如是说,她所负责的“海马计划”得出数据:
商业捕鱼每年至少捕获7600万只;
参与海马贸易的国家有80个。
“海马计划”还表示,它们作为副渔获物落网是其种群面临崩溃的主因。此外,虽然明令禁止,“但干海马贸易最近已转入地下,好在活体贸易更多依赖养殖,减少了野生种群压力。”Amanda Vincent说道。
被查没的海马干
摄影:BRITTA JASCHINSKI
实地调查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记录显示:东南亚尤其泰国,是海马的主要供应方;几内亚和塞内加尔则增加了出口量。
2019年,秘鲁利马,一艘开往亚洲的船只没收1200多万只干海马,黑市价值约600万美元;但据科学家Healy Hamilton表示,大部分情况下都能逃过监察。在不知不觉间,海马已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海马表亲:海马、海龙和叶海龙同属于海龙科,这个类群共有295个物种。上为多环海龙↑下图为草海龙↓
供图:HALIICHTHYS TAENIOPHORUS BIRCH AQUARIUM
供图:PHYLLOPTERYX TAENIOLATUS,AQUARIUM OF THE PACIFIC,LONG BEACH,CALIFORNIA
积极的一面是:2020年,葡萄牙在里亚福莫萨建立了两个小型海洋保护区,作为海马的庇护地。虽然这是好消息,但专家们认为,维持海马数量的关键是,加强渔业管理,严格限制甚至禁止拖网捕捞。
在中国,海龙鱼目、海马属所有种全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仅限野外种群),如果你问:“我想捕杀、走私、倒卖野生海马行吗?”
答案是:刑,那可太刑了。
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没收的干海马是从亚洲运来的,每年有数百万只海马在那里被磨碎制成传统药物。
供图:HIPPOCAMPUS KELLOGGI 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SAN FRANCI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