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9|回复: 0

[百家杂谈] 《西游记》里的沙僧为什么成不了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24 1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5.jpeg

《西游记》里的沙僧为什么成不了佛?

作者 / 青铜马弓手

按照吴承恩原文的意思,沙僧其实是捡了“便宜”的。

《西游记》第九十八回,师徒四人来到西天拜见如来后,二尊者奉佛旨,引四人来到珍宝阁,原文写道:

这番造化了八戒,便宜了沙僧,佛祖处正寿长生,脱胎换骨之馔,尽着他受用。

可见,起码沙僧的功果是捡了“便宜”的

因为他一路上确实几乎什么也没干

如来对他的评价是 “登山牵马有功”,而八戒才是“挑担有功”

原文写道:“沙悟净,汝本是卷帘大将,先因蟠桃会上打碎玻璃盏,贬汝下界,汝落于流沙河,伤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

而且“金身罗汉”全称是“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是个菩萨。

《西游记》文末,西天诸佛、菩萨的排名是:

原文写道:“南无燃灯上古佛;南无药师琉璃光王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过去未来现在佛;……南无旃檀功德佛南无斗战胜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文殊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净坛使者菩萨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南无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可见成佛后的唐僧和悟空是排在观音、文殊、普贤之前的,也就是说“佛”是排名在“菩萨”之前的。

如果沙僧和八戒也能成佛,岂不是也要排在观音、文殊等人之前?

唐僧本是如来二弟子,是钦定的成佛人选,上头有人,自己还算努力。

孙悟空本不在成佛计划中,靠绝对的实力,加上点自己的闹腾,争取来了成佛指标,也就是即懂得争取自身权益,又自己努力

而八戒和沙僧呢,上头没人,自己也不算努力

八戒手中还有些战绩,起码当悟空的副手和僚机,尤其是荆棘岭和稀柿岭等地,少了老猪还真不行

而沙僧,可说的真不多,就如网友总结的沙和尚日常四句:

“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师父你放心,大师兄会来救咱们的。”

而且沙僧被贬下界后,每七日受飞剑穿心之苦,这痛苦恐怕只逊色于普罗米修斯了

原文写道:“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故此这般苦恼。”

观音答应他的功果是让他免收此苦,并且官复原职

原文写道:“我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心下如何?”

而最后的功果,恢复卷帘大将之职,还是西天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孰轻孰重自不用论

因此,正如原文的总结:“这番造化了八戒,便宜了沙僧”

本人也看过不少“西游阴谋论”,暂且不谈,结局其实还算公平

经书不重要,怎样走好取经的路才重要。

36.jpeg

评论中有朋友指出:“这番造化了八戒,便宜了沙僧,结构上更像是互文,也就是八戒和沙僧的得到了造化和便宜,而不是八戒得造化,沙僧捡便宜”。

感谢这位朋友的指正,我一开始确实没有想到这些,见谅。

“八戒和沙僧的得到了造化和便(biàn yí)宜”,这样理解确实更为妥帖。

37.jpeg
38.jpeg

便宜(pián yi),有“不应该得到或额外的利益”之意,

便宜(biàn yí),有“对某事物有利益的事”之意,

其实差别不大,都是得到好处的意思,

作互文理解,八戒和沙僧的得到了好处和造化,也无妨,

造化意思是“得福”。

39.jpeg

作者可能本没有沙僧“不应该得到或额外”的意思,

仅此差别而已。

不影响我的观点:八戒和沙僧都是很大的受益者,

尤其是沙僧,通过取经修得正果,明显是收获远大于付出,且还有额外收获

不但免去了“每七日受飞剑穿心之苦”,

而且从原本的菩萨应允的“官复原职”——卷帘大将,

成为了西天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

说一句捡了便(pián)宜(不应该得到或额外的利益 ),也不为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8 09:51 AM , Processed in 0.04829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