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图》之后,现实里,还是没太多工作机会。《演员的诞生》找上我的时候,我就是没戏拍,很闲。
一开始我回绝了节目组,是觉得演技没法比,说你打80分,他打70分,他打60分, 就有点傻。但后来人家真的做得很厉害,还是可以比的,还是有高低,至少把类似舞台剧的东西放出来,好跟坏还是能看得出来的,我就去了。 节目带给我的东西是很突然的,没有任何一个环节是自己设想过或者设想到的,我没有什么舞台表演经验,只知道去了就要被看到,拼命去练,紧张到干呕。
后来比输了,我说自己不服输,也不知道为什么,脑子一抽就说了。 那时候被人骂,说我太想红,我开心死了, 说实话一点都不夸张,终于有人看到我了,就是那种心情。
“想红”并不是我发明的,我听过很多人表达过这样的想法,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成为了我的标签。 我经常在网上搜自己,有的人就会说我特别好看,有的人就会说我特别丑,有的人就会觉得我演戏演得特别好,有的人会觉得特别烂,特别有意思。大家老说我演的角色比较狠,性格比较强烈。确实,我自己也是不太认输的个性,但每个角色和我本人的差别还蛮大的。
我自己感觉,在谈性格或者角色设定前,会试图先让这个角色看起来像个人,让观众相信这个人的存在。
古装戏也一样。像《庆余年》里的海棠朵朵,九品高手,留名江湖,但她如果真真正正活在里头,她是什么样的?就得像什么街头啃萝卜,平时说话,不能让人觉得她在读课文。 其实就是不做作。除非是这个角色她本身就是刻意做作的设定,比如《如懿传》金玉妍,她就得那么演,让大家觉得“做作就对了”,但你仔细看,她又挺没心没肺的。 我希望我的角色不做作,很松弛,我希望我做人也是那样,这是我一直在学习和寻找的。 这次来北京之前,刚拍完18个小时的夜戏,这不是还长了个痘痘嘛,但是谁不长痘呢。工作虽会疲惫,但“想退休”是玩笑话。 我在工作上起步晚,总觉得自己的演艺生涯才刚刚开始。 30岁之后,年龄我就有意不去算它了。有的时候,有人刻意跟我说,“你今年36了。”我想,哦,好吧,不要告诉我最好。和许多我演的理智的角色不同,我是很感性的人。
小时候,老有人说我死鱼眼、双目无神、经常发呆。一开始演戏的时候,也会被人这么说,“你眼睛里怎么没有光?”我不知道为什么。
现在,经常会有人对我说,辛芷蕾你演戏的时候,眼睛是带光的。你才明白,有些东西就在这儿了,你经历的东西都在你的眼睛里了。 别人一直会问我“你觉得你最性感的是什么?”后来我想,性感不是露一块肉,而是一种情境、一种氛围,甚至一个眼神。随着阅历的提升,我觉得它会越来越“性感”的。
部分图片由辛芷蕾工作室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