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奎娥在台下也一脸骄傲地看着台上的丈夫。
对于陈宝国,大家对他的评价都是霸气,像一只野性的豹子。
能让如此性格的人当众表白,赵奎娥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
这还要从源头说起。
1956年,在美丽的沿海城市山东烟台,赵奎娥出生了。
家境不错的她本可以成为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大家闺秀。
可她却偏其道而行,爱上了体育运动。
尤其喜欢游泳和打乒乓球。
看着女儿如此热爱运动,父母也不能说些什么,便准备将她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成为运动员的路是艰辛的,但赵奎娥却乐在其中。
长时间的训练,让赵奎娥身材纤细,皮肤白嫩。
从小就长了一双大长腿的她,更是成为了学校里的风云人物。
很多同学都想目睹她的芳容。
赵奎娥的性格很好,对此,她表现得更是落落大方。
这也让她结识了不少朋友。
随着年龄的增长,赵奎娥的美貌更加凸显了出来。
在一次去邻居家串门的时候,邻居开玩笑地说了一句:“奎娥这个长相,要是去拍电影,肯定能成为数一数二的大明星。”
本来就是一句打趣的话,却让赵奎娥有些心动。
18岁那年,她放弃训练了10多年的游泳,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
尽管没有学过系统的表演知识,但凭借出色的外貌,赵奎娥成功地获得了两所学校的合格证书。
优秀的文化成绩,也让她收到了两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犹豫再三,她选择了中戏。
这个选择也改变了她的一生,让她遇到了相伴到老的人。
同年同月,一个叫陈宝国的男孩,同样也收到了中戏的录取通知书。
1956年,陈宝国在北京出生了。
与赵奎娥的家境相比,陈宝国的家庭就有些普通了。
母亲赶上裁员浪潮,被迫下岗。
全家靠着父亲一个人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
为了不让父亲如此辛苦,小小年纪的陈宝国选择一边学习一边打工赚钱,来补贴家用。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他18岁。
18岁时,陈宝国为了改变现状,选择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
一张帅气端正的面孔,瞬间就打动了考官的内心。
陈宝国最终收到了中戏的录取通知书。
俗话说得好,有缘千里来相会。
从山东前往北京的赵奎娥,即将与陈宝国相遇了。
初到学校的二人,尽管是同班同学,但并没有什么交集。
赵奎娥依旧是全班中最亮眼的那个,经常收到男同学的情书。
但陈宝国却像个书呆子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了学习和练习表演功底上,对班里的女生并没有太多关注。
但命运就是这样的巧妙,一次话剧排练将两个人从此绑在了一起。
有一天,陈宝国在前往排练室的路上,听见教室里传来咔嚓咔嚓的声音。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教室的门,看见一个女生背对着门,拿着剪刀正在剪自己的头发。
虽然他不太关注女生,但陈宝国对于女生在意自己秀发的程度还是知道的。
他以为这么女生是有什么想不开,便想也没想冲上去将剪刀夺了下来。
被抢了剪刀的赵奎娥一脸懵地保持着原姿势看着陈宝国。
看见赵奎娥这样,陈宝国也知道自己想歪了,便尴尬地说道:“我以为你觉得排练压力太大,想不开了。”
赵奎娥解释道:“我不是要扮演战士小金嘛,我头发太长了,不符合角色,必须要剪掉。”
陈宝国说:“现在还没到演出当天,你不用剪。”
听到陈宝国这么说,赵奎娥就不乐意了,她很认真地说道:“即便是排练,也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中。”
就这样,两个人有了第一次谈话。
陈宝国也被赵奎娥这股子认真劲儿也触动,将这个名字默默地记在了心里。
在之后的排练中,陈宝国的目光时不时地就会瞟向赵奎娥,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
渐渐地,他发现,赵奎娥不仅对待拍戏认真外,对待身边的同学也是极其温柔,性格特别好。
陈宝国的心不由自主地被吸引,没过多久,他发现了自己对赵奎娥的心思。
但当时班里就6个女生,赵奎娥作为容貌最为突出的那个,自然被班里很多男同学惦记着。
为了能够成功追得心仪的女生,陈宝国心生一计,他私下将班里的男生召集在一起,告诉他们自己喜欢赵奎娥,想要追她,希望同学们帮帮忙。
听他这么一说,同学们也十分讲义气,本来想追赵奎娥的男生也放弃了原本的心思,帮他出谋划策,有意无意地撮合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