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1-9-29 07:27 AM 编辑
网评摘要:
我年轻的时候看过琼瑶、三毛、岑凯伦的爱情小说和散文。当时懂个鬼,反正看起来挺有意思的。但现在这些书你再逼我看,我都看不下去。
现在反过头去看,琼瑶的为啥小三的故事特别多?跟她自己上位的亲身经历分不开。
三毛的散文为啥充满异国情调,也跟个人四处游学经历有关。
岑凯伦小说里大量描写都是富豪生活,这跟她出生家庭有直接关系。
一个人的文字不可避免地和自身经历价值观个性直接相关,作者不可避免地把个人的思想写入作品中,而读者读书,特别是小说,其实是观人识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复思辨,得到成长。
读书都有一个过程,年青时爱看的,年纪大了不一定喜欢。这个和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成熟有关,而且这个是不可避免地,甚至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
有一网文叫《民国之文豪崛起》,都不用看,你就知道主角做的一切都没有意义。在清末民初,不管你干什么,只要不革命,一切都没有意义。这就是历史的必然。
你要让孩子自己去理解体会到这一点。
——————————————————————————————————
我觉得没什么不能看的,相反要多看,各种类型的书都要涉猎。而且对小孩子来说,你越不让她看,她越会偷偷去看。张爱玲的书说到底都是一些闲书,我年少时母亲在图书馆工作,看的乱七八糟的书比这多多了,也没见受啥影响。小孩子的三观跟身边的人和家庭的关系更大,书籍说到底是通过另一个人的视角看世界,可以拓宽人的认识和思想,并不是说你看了这本书就变成跟作者一个德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