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前,有一首诗歌跨越了数十年,击中了国人的心。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啊,母亲! 我要回来, 母亲!母亲!
这首闻一多创作于1925年的《七子之歌》,在1999年澳门回归之时,再次感动了每一个中国人。计算机和互联网一拍即合,只需要一根网线,眼前就是大千世界。 ……
再见了妈妈, 今晚我就要远航。 别为我担心, 我有快乐和智慧的桨。 当你醒来千万别告诉别人, 我正摇着月亮船在银河上远航。 ……
2004年,中国首部科幻少儿电视剧《快乐星球》开播,应该没有多少人能拒绝丁凯乐的美貌……不,应该是不能拒绝那个通过电脑就能穿越到的“快乐星球”。 如今,让你唱两首当代儿歌,你会想起什么? 万万没想到,脑海里响起的竟然是—— 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 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 我们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喵喵…… 这些歌曲在短视频时代,火速蹿红,通过高频率的重复抓住人们的海马体。 现在的小朋友通过智能手机所接触到的世界,比以前任何时代都要丰富得多。
去年年初,何冰在《后浪》演讲里说:“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似乎确实如此。很多原本我们认为是大人才能接触的事物,因为科技的便捷,有不少孩子已经提早接触和接受到了。 有人提出,他们是不是太早熟了,这样是不是不好。
但每个时代,都有属于每个时代的养料,脆弱不堪的树苗也终究会长成林荫大树。 百年前,在《青年杂志》(《新青年》)创刊号上,有这么一句话:“少时之思想,足以卜人之将来。”而事实证明,那些曾经被认为“垮掉”的80后、90后,如今已在各个领域独当一面。
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回答着世界的问题。
世事变迁,或许,唯有儿歌永恒。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参考文献: 王立平主编:《百年乐府:中国近现代歌词编年选》,上海音乐出版社,2018年 尤静波主编:《中国儿童歌曲百年经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18年 居其宏:《中国歌剧音乐剧创作历史与现状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年 李文彦,申来寿:《聂耳资料专辑——纪念聂耳逝世五十周年》,玉溪地方志办公室,1985年 雷锋:《雷锋日记》,中国青年出版社,2019年 华东方:《方冰与“王二小”》,《党史纵横》2005年第9期 徐德瑞:《<读书郎>:周恩来称赞的儿歌》,《文史博览》2017年第5期 王黎君:《儿童的发现与中国现代文学》,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刘汝兰:《尘埃下的似锦繁花——中国现代儿童诗史论》,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共和国文本》系列访谈:《乔羽:<让我们荡起双桨>体现时代乐观精神》,2009年 采访:《听乔羽讲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诞生记》,http://www.wenming.cn/specials/h ... 90602_5136130.shtml,201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