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0|回复: 0

[哲史艺丛] 赘婿李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2 03: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赘婿李白

 阿舒 山河小岁月  2021-03-01

如果不是无意之间看到一篇有关电视剧《赘婿》的帖子,孤陋寡闻如我,真的不知道有一种小说叫“赘婿流”。

 

60.png

《赘婿》


一番学习之后,我大致明白这种小说主要是描述一个上门女婿如何在进入婚姻生活之后受到了女方(包括不限于妻子丈人丈母娘大小舅子大小姨子七大姑八大姨邻居老王等)各方面侮辱后一路金手指,最终事业有成并抱得美人(不止一个)归,最重要的是逆袭为一家之主。

 

就这?就这?就这?

 

这不就是曾经摧毁过我的童年的“中国媳妇”系列的男人版吗?(至今听到燃烧燃烧燃烧这首歌都很恐惧,虽然特别喜欢谢祖武)

 

这种小说是写给谁看的?女王老伴儿菲利普亲王吗?这位101岁的老赘婿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需要看赘婿逆袭文章的人?

 

61.png


又一番学习之后,我发现自己实在没见过世面。“赘婿流小说”受众颇多,但有的帖子说受众来自四十多岁的失意中年大叔,也有的报道声称九零后年轻人也爱看。有人看,自然就会有产出,“赘婿流”题材成为小说界一朵壮丽的花,现在很热,什么《至尊狂婿》,什么《上门龙婿》,连中国最大的手机阅读平台“掌阅”上热销榜单第一的小说都叫——

 

《女总裁的上门女婿》。


62.png


上门女婿怎么了?

上门女婿真的这么苦吗?

 

在先秦时代似乎是的。《睡虎地云梦秦简》中的《魏·户律》规定:赘婿不准独立立户,不授以田地、房屋,三代以后才准做官,但仍要在簿籍上标明“某虑赘婿某叟之乃孙”

 

秦始皇派人去桂林打仗,派的是“赘婿”和“贾人”。也就是说,上门女婿和商人的地位是差不多的。

 

但也不是没有恶上门女婿。明代公案里,有一个叫张仲的上门女婿,因为在岳丈家中作威作福,岳丈劝说女儿琼娘“改赘他人”,但女儿不愿意。后来,张仲做了官,就打算换老婆,先在青楼纳妾杨氏,又到越州骗娶唐氏。之后,张仲赴任,携三妻同行,只与杨氏交好,宠爱杨氏,打骂和凌虐赵氏与唐氏。最后,赵氏与唐氏不忍受虐,合谋婢女菊花、伍一嫂杀死张仲。

 

所以,被凌辱的上门女婿差不多就等于被虐待的媳妇,是一种现象。但在今天还认为赘婿就等于低人一等,恕我无法认同。

 

历史上最有名的上门女婿是谁?

他是否受到了凌辱?

他是否逆袭了人生?

 

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名字。

 

以我的历史知识来说,这个人是我认识的最有知名度的上门女婿了。

 

他的名字叫李白。


63.png


64.png


李白不仅是赘婿,简直是赘婿专业户,因为他入赘了两次。

 

两次入赘的妻子也不简单,都是宰相的孙女。

 

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少长江汉。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迄于今三十春矣。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杖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见乡人相如大夸云梦之事,云楚有七泽,遂来观焉。而许相公家见招,妻以孙女,便憩迹于此,至移三霜焉。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这里的许相公,指的是宰相许圉师。李白作为一个布衣寒族(虽然开头吹了半天自己),能娶到宰相家的女孩子,几乎是一个奇迹。这有赖于两个条件,第一:有才华;第二:许家当时的没落。

 

许家的兴起,源自许圉师的父亲许绍,他是唐高祖的发小同学。隋末大乱,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弑杀后,许绍效忠越王杨侗,在王世充废黜杨侗自立为帝之后,许绍率黔安、武陵、澧阳等诸郡转投李渊,做了安陆郡公。一言以蔽之,唐朝江山,许绍出过力。

 

许圉师不是一个普通的官二代,旧唐书说他“有器干,博涉艺文,举进士”。他的官宦生涯早期如同火箭,没几年就做了左相,这当然和他的家庭背景以及进士出身有关。转折点来自龙朔二年(662年)冬天,他的儿子许自然打猎的时候杀死了人,许圉师“隐而不奏”。许敬宗上奏说:“人臣如此,罪不容诛。”许圉师在十一月下狱,第二年三月,贬官虔州(今江西赣州)刺史。

 

这背后当然是武后势力的崛起,毕竟许圉师下台之后,上台的是武后集团的中坚力量李义府。

 

许圉师去世于公元679年,死后得以陪葬乾陵,他的死对头李义府反而死在他之前(早死了三年)

 

到了李白入赘的开元年间,许家记载的有官职的人都不是许圉师的直系儿孙,而是侄孙,许圉师长兄的重孙许辅乾(金吾大将军光禄卿,员外郎,袁州刺史)、许辅德(宕州刺史)、许戒言(太仆卿右武卫大将军,琅琊大守)。留在安陆原籍的,大约是圉师后辈中的一房微支。

 

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所以李白同学还是要得意洋洋写一句“许相公家见招”,我曾在一本描写李白的《世界名人传记·李白》上看到作者花了好大篇幅写许圉师见李白,实际上,李白出生于701年,绝不可能见过许圉师,这是大大的误解了。

 

65.png

《世界名人传记·李白》


倒插门的李白,进门遭遇了歧视吗?有学者考证是有的,并且信誓旦旦声称李白的妻子许氏一去世,李白就被赶出了岳丈家。

 

66.png


甚至有人推测,李白在与许氏结婚没多久,就离家漫游襄阳、江夏、汝州。而后又在开元十八年,从安陆出发经南阳、洛阳、终南山等地,最终到达长安。这一切都是为了两个字:做官。


为什么要做官?岳丈逼的?

 

不不不,这太污蔑老许家了。想要报效朝廷,是李白一辈子的梦想啊,否则,这个瓜娃子怎么会在晚年站错队投靠了永王?对于这十年,李白自己的评价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所谓蹉跎的,是因为“十谒朱门九不开”啊!

 

更何况,根据陈寅恪先生所说,“盖唐代社会承南北朝之旧俗,通以二事评量人之高下。此二事,一曰婚,二曰宦。凡婚不娶名家女,与仕而不由清望官,俱为社会所不齿。”娶了名家女的李白,只想守着老婆过日子,不想出去当官,你以为他是王维啊!


李白和许夫人的感情,从我们可以找到的资料来看,还是不错的。

 

秦心与楚恨,皎皎为谁多。


本作一行书,殷勤道相忆。

一行复一行,满纸情何极。


相思千方里,一书直千金。


还有一首诗可以证明李白的第一次婚姻还是蛮滋润的: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赠内》


这首诗都是大白话,很好理解,最后一句用典“太常妻”,典出《后汉书》,说的是一个叫周泽的人,总是睡在斋宫里祭祀,他老婆跑去问他是不是生病了,他很生气,把老婆送进了监狱。当时人讽刺说:“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汉官仪》此下云:“一日不斋醉如泥。如果李白的赘婿生活如履薄冰,哪里敢这样明目张胆喝酒,还揶揄太太?


67.png


李白的第二任太太,姓宗。

 

宗夫人的祖父,是中宗时期鼎鼎大名的宗楚客,他是武则天的堂外甥,在武则天和中宗时期曾经三次拜相。不过,宗楚客和弟弟宗晋卿等人最终在唐隆政变中被李隆基诛杀,宗氏家族损失惨重。

 

这次结合大约两边都有婚史,毕竟,当时李白已经年近五十。

 

如果做赘婿经历过于悲惨,李白还会选择当赘婿吗?毕竟一个人不能在同样的地方摔倒两次不是?

 

恰恰相反,这次和上次的上门女婿生涯如出一辙,李白住在夫人家(梁园),吃在夫人家,心思一活络,又像上次那样继续去各地旅游了。

 

老婆写信来问啥时候回去,李白说,啊,夫人,我在这里很辛苦很孤独很想念你啊,不过我打算下一站去江西啦。


过了几个月,老婆又写信来问归期,李白说,啊,太太,我在这里看到燕子双双,不慕荣华,只想要回家,我真是很惭愧啊!(我不及此鸟,远行岁已淹。寄书道中叹,泪下不能缄。)


老婆说,永王这个不靠谱啊,你不要去。不听,非要去,还说,回来的时候我就如苏秦般六国封相了,你到时候不要学苏秦嫂嫂不出来迎接我啊。(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

 

然后就被抓起来了!戆!

 

在牢里,听说老婆正在多方营救他,于是写《在寻阳非所寄内》:

 

闻难知恸哭,行啼入府中。

多君同蔡琰,流泪请曹公。


好不容易放出来了,改判流放,老婆和小舅子送行,上门女婿李白写诗,居然说,你看我现在这个状况啊,就和你们宗家从前一样一样的。

 

君家全盛日,台鼎何陆离。

斩鳌翼娲皇,炼石补天维。

一回日月顾,三入凤凰池。

失势青门傍,种瓜复几时。

……


遇到这样的老公,宗氏夫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获得了皇帝的敕令,立刻调转船头回到豫章。浪子回头金不换,两人能过上几天平静的日子吗?

 

答案是不能。

 

外出的丈夫让人挂念,呆在家里的丈夫让人抓狂。

 

李白回家一年多,上元(761)春天,宗氏夫人对李白说,我做出了一个决定:我要去庐山去找李腾空修道。

 

李腾空是李林甫的女儿,算了算年纪,很有可能是宗氏夫人年轻时的闺蜜。

 

到老才知道,丈夫远远不如闺蜜。


68.png


李白是上门女婿群体的一个缩影。

 

69.png


他愿意做上门女婿,是因为妻子的娘家名望高,有财富积累(至少有房子)


他并不甘愿做一个纯粹的上门女婿。每段婚姻之后,他都无法安心待在家里,而要外出寻找扬名立万的机会,在妻家生活的十多年里,李白一直以隐家身份四处活动,连终南山捷径这样的“一举飞升”都想到。他写的文章一篇比一篇精彩,却没有什么实效,而他的妻子,就在这种等待中去世了。许氏夫人曾经发出过“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慨叹,这说明,这种不甘心,有来自家族的压力。

 

当然,更多来自李白自身的愿景:娶五姓女,觅万户侯。

 

这句话翻译到现在,就是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这好像也是所有“赘婿流”小说的套路。

 

这样一想,我好像有点明白“赘婿流”小说为啥如此流行。

 

毕竟,这是李白也没能完成的梦想。

 

不过,如果李白当年能够达到他所想要的成功,他还能成为我们的李白吗?

 

他还能写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吗?

 

我们所赞颂喜爱的李白,是金龟换酒的李白,是拔剑四顾的李白,是爱孟浩然的李白(不是),是任何逆境下都乐观的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如果李白真的摧眉折腰了,那历史上的李白,大约就会变成另一个人,一个普通的唐朝官员,一个无趣的上门女婿。

 

我很感激李白没能成为“赘婿流”小说的主角。

 

70.png

 


71.png

1、 查屏球,唐人婚姻习俗与李白成名前的家庭生活——李白《寄远十二首》考释,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9-25

2、 毋艳南,明代的赘婚 ——以赘婿地位为探讨中心,长江大学2019-04-01

3、 周一良,敦煌写本书仪中所见的唐代婚丧礼俗,文物1985-07-30

4、 张浩逊,史耀朴,从赠内诗看李白的爱情生活,阴山学刊1997-03-20

72.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23 05:51 AM , Processed in 0.06393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