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27日
再过两天,就是农历大年初一
江苏如皋籍富商李浩民
在上海登上了一艘巨轮
这一趟航班,开往台湾
李浩民的妻子儿女都在那里
等他回来吃团圆饭
很多年后,李昌钰回忆
当时,他们家住在台湾桃园
家家户户都欢天喜地过春节
他们家左等右等,等不到父亲的身影
李浩民登上的那艘轮船,叫太平轮
核载508人,却挤进了近千人
太平轮在茫茫大海中航行
据说夜间未开航行灯
竟与迎面驶来满载煤炭木材的轮船相撞
两船沉没
▲剧照:太平轮
太平轮并不太平
此次海难932人死亡,生还者仅36人
李浩民不属于幸运的36人
他的妻子王淑贞读报
读到这起海难新闻,不敢置信
她斥巨资雇请私人飞机
在太平洋海域搜寻丈夫最后一丝生存希望
一无所获
这起突如其来的海难
改写了很多人与很多家庭的命运
李浩民很早就继承父业
在如皋经营煤油、粮食批发生意
1940年代,举家迁往上海
生意也做到了上海
抗战胜利,内战又起
1947年,李浩民又举家迁往台湾
自己往返沪台两地,打理生意
他的妻子王淑贞,生于1897年
上过女中,学过文艺
19岁嫁给李浩民后
渐渐成为一个相夫教子的富家太太
但是,这场“东方泰坦尼克”海难过后
王淑贞只剩下一个身份:
13个子女(8女5男)的母亲
▲王淑贞
11岁的李昌钰,在家中排行十一
他从日渐拮据的生活细节
感受到家境的衰落——
别人家的孩子过新年有新衣服穿
他只能穿哥哥们退下来的旧衣服
晚上,四个孩子挤在一张桌子上学习
喜欢安静的他
只好一个人跑到坟地上念书
李家命运的维持,日后能迎来更大的复兴
此时基本靠王淑贞的辛劳
她告诉自己:
“我不会经商,也没有工人的技术,然而我有一把子力气啊!”
家中失去顶梁柱后
王淑贞从富家太太变成别人家的帮佣
变成新的顶梁柱
此时,她52岁
母爱都是伟大的
但母亲不一定都伟大
有的母亲对子女“富养”
却教子女做一个精神贫瘠的人
“言传身教”让子女自私自利
目光短浅
王淑贞的伟大在于
她一时难以改变没落清贫的家境
但她一直对子女实行精神上的“富养”
李昌钰对母亲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虽然没有钱了,我们也要干干净净”
不论是衣着,还是做人
都是如此
李昌钰的二哥,当时在台湾经营鱼塘
一名工人摔到鱼塘里淹死了
有人说,是工人自己不小心,不用负责
但王淑贞坚持要赔偿人家
最后把渔场卖掉了赔钱
在子女们的记忆里,母亲是属于
家里吃完这顿没下顿还会把米借给别人的人
她经常教育子女:
“待人要好,做事要专心,少说话多做事”
都是很朴素的道理
却没有几个母亲做得到
许多母亲生怕自己的子女在社会上吃亏
宁可教子女怎么取巧、如何钻营
道理,说得好听就行
但王淑贞,这样说就这样做
给子女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江苏如皋,李昌钰夫妇在母亲铜像前
李昌钰本来考上海洋大学
但知道家里困难,改上了警校
因为读警校不用钱
有一次,香港影视公司到警校招演员
李昌钰被选上了,回去告诉母亲
王淑贞很生气:
“让你读警校已经不得了了,你还要去做戏子?”
王淑贞终归是清末民国的大家闺秀出身
对警察、演员这些职业没有好感
但她要求子女们读书、上大学的初衷
从未改变
解读一个人的成功
一定要回头去看他的原生家庭
你会发现
每一个成功人士背后的原生家庭
无论富贵抑或清贫
一定都是非常重视教育的家庭
最爱君想起另一位传奇母亲:
葛健豪(1865—1943)
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蔡和森、蔡畅的母亲
▲葛健豪,一位传奇母亲
传奇到什么程度?
葛健豪年近五十还带着子女到省城长沙
一家三代一起求学
55岁那年,她跟着子女远赴法国勤工俭学
一个中国老太太,不远万里到外国求学
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蔡畅后来回忆说:
“我母亲在那时候,可真是一个可敬的妇女”
1943年,78岁的葛健豪逝世前
还不知道儿子蔡和森、儿媳向警予早已牺牲
她托长女代她给儿子写信:
“母亲已看不到你们事业的成功了,但革命一定会胜利的”
要他们只管工作,不用挂念家里
毛泽东在延安得知蔡母逝世后,写了挽联
“老妇人,新妇道;儿英烈,女英雄”
葛健豪,一位伟大的母亲
养育了中国革命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
一家出了四个杰出的革命家:
儿子蔡和森,儿媳向警予;女儿蔡畅,女婿李富春
虽然年代已有不同,但跟葛健豪一样
王淑贞对子女的教育,相当重视
李昌钰从警校毕业后
母亲对他说:
“你还要继续往上读,硕士不够,还得把博士读出来”
李昌钰不负母亲厚望
后来在美国纽约大学拿了博士学位
再后来成为国际知名神探、“当代福尔摩斯”
▲李昌钰与宋妙娟结婚照
其他子女也相当出色
每一个都是大学毕业
13个子女中,至少走出了3个博士
每一个都是所从事行业的精英
比如,三儿子李昌纲
之江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颇有成就的工程师
是修建台湾石门水库的有功之臣
三女儿李小枫
美国匹兹堡大学博士毕业后
留美教书、做科研
是纽约大学终身教授
网上流传一个说法
王淑贞教出的13个子女全是博士
最爱君从靠谱的资料断定
这一说法纯属虚构
现在有一种不好的趋势
为了歌颂一个母亲的伟大
就一定要她的全部子女都是博士
不然,这个母亲就算伟大也有缺憾
但恰恰相反,母亲的伟大
根本不用靠子女的博士学位来加持
像王淑贞这样,子女成功
对社会有贡献
没有13个博士,没关系的
根本无损于这位母亲的传奇性
▲网传王淑贞13个子女的成就
成名后,有无数人问李昌钰:
你见过这么多血腥的刑案现场
有没有什么让你感到害怕的?
李昌钰的回答是——
我唯独害怕母亲生气
成名后,他有无数的案件鉴识或演讲邀约
时间有限,他不能一一应承下来
那些知道他性格的邀约者
这时就会去找他的母亲王淑贞
只要王淑贞开口,李昌钰就乖乖去了
晚年的王淑贞随子女定居美国
人在异国,但她自始至终要求
李氏家族每个成员,都不能忘记家乡话
2004年,李小枫带两个儿子回如皋老家
两个儿子生长在美国
但一口流利的如皋话让本地人都倍感诧异
王淑贞百岁大寿时,美国总统克林顿携夫人
祝贺老人“生日快乐”
生日会上,子女们问她想要什么礼物
她说,她的心愿是给家乡孩子建学校
▲李小枫、李昌钰与母亲王淑贞
2003年3月6日
王淑贞在纽约逝世,享年106岁
这个跨越三个世纪的传奇母亲
不仅赢得子女,也赢得世人的尊重
李昌钰说,母亲极其“坚毅刚强”
一个大家闺秀出身的富家太太
在经历丧夫之痛、家道中落之后
毅然挑起家庭重担,让李家再次兴旺
天下母亲,从来都是——
至柔,至刚
有一种说法:
母亲,是世间最卑小的圣人
卑小到,要么用子女的光环照见自己的价值
要么在子女最成功的时候
她已经转身去了另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