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场:有了歼-20,我国为何还要大量生产三代半战机?
新浪军事 2019-12-16
​​
01 微信网友 明天 :我就是辽宁人,想问一下家乡的FC31未来的命运会是怎样的?好像这么多年了也没个正式说法。另外土耳其不能买F35情况下,FC31会有被土方采购的机会吗?谢谢!
以下纯个人观点哈:首先一架完整的飞机并不是凭空诞生的,比如之前成都搞歼-20的时候,可能是因为穷得叮当响,所以就先弄了一架歼-7来试验隐身技术。可以说当初那架隐身歼-7就是后来歼-20的“奶妈”。
于沈阳也是一样。如果他们真的还有雄心壮志想要争一争海军舰载机项目,或者空军多用途四代机项目的话,也必须有这么一个“奶妈”来磨练自己的团队,探索自己的核心技术,顺便也要给自己建立信心、给用户建立信心。而这个“奶妈”个人认为就是FC-31。因此笔者才特别喜欢说FC-31是“沈飞心神”,这实际上不是贬义,而是褒义。
至于土耳其的话,就算买不到F-35也有苏-57和自研四代机的选项,不太可能去投资一个受制于人且短期看不到回报的项目。
02微信网友 曾经的飞翼:1,富尔顿回收系统真的是因为直升机的性能日渐完善而被外军淘汰了?2,可变深声呐为何不能制成声呐浮标?3,高炮能否发射AHEAD弹需具备什么条件?4,下一届“坦克两项”,除非我国在坦克燃气轮机上取得突破性进展,96式的动力舱传闻潜力已尽,用T72B3不放心,俄国也不会同意派遣99A参赛,谁会是中国参赛选手的新坐骑呢?
富尔顿系统毕竟是从40年代的二战技术脱胎而来的,不仅安全性差,还会对人的心理和生理造成比较大的压力,那么能进行空中加油的大型直升机和鱼鹰这样的倾转旋翼机出现之后,自然也会被淘汰。
现代声呐浮标大部分都是可以设定深度的。不过出于系统简化和成本等方面的考虑,一般的声呐浮标都是在投放前进行参数设定的,扔下去之后就管不到了。但由于声呐浮标扔下去之前作战地域和大致的作战对象就已经确定了,所以这种工作模式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另外就是有些比较高端的声呐浮标的工作参数是可以在投放后用遥控的模式改变的。
最早的AHEAD弹药就是瑞士厄利孔公司给自己的35mm高炮设计的。由于炮弹需要向前打出弹幕,在距目标比较远的地方引爆。原则上并不适合使用无线电近炸引信。所以AHEAD采用的是有炮口编程能力的定时引信,这种引信的设定主要分为两个步骤,测速和装定。因为发射药药温、气温、湿度等等都或多或少会对炮弹的初速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引信的设定才需要与每枚炮弹实际的初速挂钩。在测速传感器测量到炮弹初速后,还要由火控计算机计算出最佳的起爆时间,之后才能通过炮口的线圈对引信进行装定。因此在比较小口径的高炮上使用AHEAD弹药的前提就是:能测速、能装定引信、有完善的火控系统。
个人觉得国际军事比赛这种,交流的性质大于竞赛本身。没比要非得换黑色高级车去争个没什么意义的名头,因此明年大概率还是96B。但如果只是说机动性跟T-72B3M相仿的车的话,其实1300马力、但比T-72B3M重一些的VT-4是不错的选择。不过VT-4又不符合“现役坦克”的规定,我军也没必要为了参赛特意装备一个营的VT-4,因此VT-4参赛希望并不大。
03微信网友 fly:第一为什么欧美喜欢不带自动装填机的坦克?第二是自动装填机的工作原理能否简介一下,因为弹药有穿甲弹,破甲弹,烟雾弹等,那它怎么确定一下炮上什么弹,机械怎么抽出相应的弹药呢?第三,想问一下坦克兵们,如果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发现目标与所装载的弹药不相符,例如建筑物有重机枪,但是上了穿甲弹,那会是选择退膛换弹,还是直接发射掉然后迅速切换呢?那如果有退膛机制,那原理是如何呢?
欧美也喜欢,只不过美德两国搞M1和豹2的时候能够直接拿来用的装弹机就只有之前MBT/Kpz-70上的那几款。然而这些装弹机的问题都很多。比如Kzp 70安装的莱茵金属的自动装弹机虽然射速高达每分钟10发,但可能会导致炮弹的塑料外壳融化。所以美国通用动力又设计了另一款自动装弹机,但是这种装弹机的装弹速度实在是太慢了,每分钟只能打6发。自动装弹机不靠谱,再加上105/120炮弹完全可以手抓,所以M1、豹2才用了手抓装弹的方式。
西方真正设计出适合在传统炮塔上使用的自动装弹机已经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情了,但是这个时候大部分西方坦克都已经设计定型了。因此整个西方系的坦克只有勒克莱尔、90、10、K2这些80年代之后设计的坦克用上了自动装弹机。
现役的自动装弹机在弹种选择上的原理基本都是给每个储弹舱分别编号,然后在车组成员装填炮弹的时候将每个弹舱装了什么炮弹的信息输入车载计算机或者装弹机,等到打完一炮准备装第二炮的时候,由炮手在自己的面板上选择要装填的弹种,然后按下装弹按钮,就能装填相应的弹药了。以苏式的转盘装弹机为例,其在装弹之前有一个把转盘转到正确角度上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可以用来选择弹种。因此,苏式装弹机的射速并不是完全固定的,如果两种炮弹放的比较远,可能要十几秒才能完成切换弹种+装弹的动作。
最后一个问题,正常的切换炮弹的方法其实就是把炮膛里的炮弹打出去然后装下一发。但是还是有某些情况下会遇到需要退膛的问题,比如炮弹哑火了。一般在炮弹哑火时,也是要尽可能的把炮弹打出去。比如车长检查一下断路器,炮手再击发一下;装填手检查一下炮闩,炮手再打一下等等。如果还是不能击发,就要考虑卸载炮弹的问题了。这个过程对于M1这种坦克会比较蛋疼,因为整装弹药筒比弹丸粗,不能从炮管里把弹药推出去,因此一般是装填手把炮闩打开,退出整枚炮弹。然后由于M1没有抛弃窗口,因此从炮膛里拿出炮弹还需要再塞回弹药架。
其他的坦克会有一些差别,比如英国坦克虽然是120炮、人工装弹,但是因为也是分装弹药,所以一般退膛只退药包。在退完药包之后再塞一组好的药包进去把炮膛内的炮弹打掉。T-72这类的苏系坦克与之类似,不过退出来的炮弹可以在抛壳窗扔掉。之后可以手动从备用弹药架拿一发药筒装进炮膛或者使用自动装弹机的手动模式装一发炮筒进去把弹头打出。
04微信网友 边缘酋长:小编抽时间讲讲120线膛炮与125滑膛炮的对比,为啥印度的宗主国爱用线膛炮呢?
线膛炮打出去的炮弹会旋转,然后根据陀螺自稳的原理,这种炮弹不需要特殊的技巧就是稳定的了。而滑膛炮打出去的炮弹想要稳定就只能通过加装尾翼之类的方式。但问题是如果炮弹飞行速度太慢,尾翼就会失去效果。因此线膛炮能够兼容的炮弹种类非常多,还能进行超远距离的曲射。而在英国挑战者2坦克升级计划中,英军明确规定升级必须使用线膛炮的官方原因是:英军旅一级缺乏曲射火炮,必须由坦克补上这个空缺……类似的坦克曲射我军也玩过,主要用的也是100/105线膛炮的59系列坦克。
05微信网友 李腾霄:请教一个问题。S-26T潜艇采用十字尾舵,日本苍龙级潜艇采用X型尾舵,请问这两者的尾舵相比有什么优缺点?
十字尾舵的优势主要是符合人的直觉,因此在操控系统出现故障时,转由人工操舵的时候操作起来会比较简单。而且相邻的两个舵面被破坏后,剩余的两个舵面还能够对船体进行有效的控制,用起来会稍微安全一些。
X舵的优势首先在于同样大小的舵面拧了45度之后在横向的长度会减小,这就避免了舵面超出船体的宽度而在停靠时发生碰撞的问题。也因此可以把舵面做的更大。此外,由于四个舵都参与了船体在横向或纵向的控制,因此X舵的舵效也要比十字舵更高。最后根据缜密的计算和拟真,X舵潜艇的阻力特性、螺旋桨推进效率等要比十字舵高一些。其缺点主要就是相邻的两个舵面被同时破坏后,舰艇会失去某个方向上的控制能力,而且人工操舵也不是很便利。
06 微信网友 Captain :小编,歼20的作战性能这么好,还有生产三代机的必要吗,个人认为隐身时代到来,天空已经是四代机的了,而且四代机的效费比应该远远高于由三代机升级的准四代机。三代机以后承担的任务主要是对地打击,这样一来三代机作战强度急剧下降,用歼16歼10C和用现有的三代机甚至飞豹有什么区别呢?
歼-20现在的定位主要是空优作战,对地作战就比较僵硬了。歼-16、歼-10C这样的飞机相比于之前的歼-11B、飞豹在航电方面有极大的进步。这个优势不仅体现在空空作战上,在空地作战上体现的也更加明显,一方面这些新飞机能够兼容的弹药更多(比如歼-11就从来没挂过精确制导弹药),另一方面这些飞机的自保能力也更强(电子战能力、威胁感知能力等)。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歼-20的产量问题。我国战术飞机编制至少有两三千架,哪怕歼-20年产100,也要二三十年才能完成换装。那分不到歼-20的部队总不能用能被鹰狮完爆的苏-27SK或者歼-7干等吧?未来大规模消耗战一定会打到双方二线三线的部队都要上的情况的,因此在高端机装备数量满足不了需求的时候,低端机的更新也非常重要。
07 微信网友 吴书培 :歼十的挂载能力着实令人汗颜,装备量那么大日常只能挂两中两近,实机确实只挂过副油箱和火箭弹。您说的挂精确制导炸弹,只有在航展模型或者宣传图上出现过,真实性存疑,如果堂主您找到挂其他武器的图片记得分享一下。
确实挂过,军事报道节目中还特地报道过。
最后跟各位读者道个歉,最近出现了不少配图错误、文案错误的情况实在是有些过意不去。另外也非常感谢各位留言指正的网友,虽然不能一一放出留言,不过确实非常感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