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6|回复: 0

[哲史艺丛] 现代超现实主义流派达利毕加索的画好在哪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30 08: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超现实主义流派达利毕加索的画好在哪里?

 王晶,微信公众号:作者的艺术

这个问题刚好可以引用我们在“谈艺会”的部分内容。

本文将讲解立体主义的价值和毕加索。


一幅画好在哪,首先一定要看原作,分析其画面视觉因素,然后谈其深层内涵。

01 原作的魅力

学艺术为什么要看原作:原作是一副作品的本来面貌,是作者原本就要给你呈现的样子。原作者不会考虑印刷失真、不会考虑网络传输限制。他的作品,都是要与你当面对话的。

没有艺评家能写尽一副绘画所有的好、所有的细节。所以谈艺术,多久都能谈下去,谈多少都能谈下去。

所以我们首先看看这次巴黎游学拍摄的视频。

6 秒带你看懂立体主义

其实刚刚这 6 秒钟,只是给你看明白了毕加索的大体思路。

毕加索主要的贡献那从毕加索的画到摄影之间有关联的又有哪些线索,或者是怎样在作品里面用抽象的元素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呢。

作者在绘画、创作的时候,其实都是有根源的,他们不是突发奇想,灵机一动,突然想出来这么个主意,画了一幅简单的画而已。尤其是大师作品,在其中,包括了整个西方美术的发展。

毕加索在绘画的时候,其实是在提出想法,并且拿作品来作为证明,他的画,是需要你去对话的,他的思维很高,很巧,同时,也是个谜团。点开了,就破了。破了之后,欣赏才刚开始。

确实,毕加索观察到了三维空间转二维之后的平面,并且将这些平面重新组合了。但是这种思维方式,并不是灵机一动。而是艺术发展的必然。不是毕加索,也一定会有其他人提出来。

艺术是什么,这是个巨大的问题。上次,我们谈了一下人仍然在文明之初时的艺术。今天突然跳到毕加索,有点快。但是没关系。

因为纵横这几千年的艺术,有一个根源的点:人其实是分不清什么是自己的内在世界,什么是真实的外在世界的。我们所有人的意识,都是存在于我们的头脑和身体当中的。

几千年前,我们不仅分不清内在的想象世界和真实的世界,而且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艺术一开始是魔法。

02 会魔法的艺术

为什么是魔法?因为文明之初的人,其实是人类在婴儿时期。他们分不清人、世界的关系。他们以为,画了牛,就等于是捕获了牛;他们以为,绘画可以下咒语。

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生活几千年而不变。

因为这些思想、这些幻想,形成了稳固的集体幻想。社会由集体幻想而产生。

在集体幻想下,我们可以以神的名义,去集体捕猎、征伐。所产出的生产力,又维持了社会的增长和稳固。这就是集体幻想的力量。

如果大家看过一部巴西电影,叫做《上帝之城》。里面就有这样的场景,两个黑帮火并,两个黑帮都在火并前祈祷。他们向同一个神祈祷,祈祷的都是自己的幸运。

这就是集体幻想下,社会力量之间的冲突。大的幻想创造国家,创造历史;小的幻想支撑着每个人的生活。

毕加索的出现,是在文明、人的智力发展到极高水平之后的事。是进入了现代时期的事。

一战和二战时期,人仍然在为国家而战。这种战争和冲突的来源,其实就是民族与国家幻想的稳固。而这种稳固,是有前提的。

前提就是:人们都认为存在绝对的真实。

我所看到的,和你看到的,必定相同;我所信仰的,必定是真实。而且这个真实是绝对的。

毕加索的出现,是在这种真实的幻象被打破之后的事。一战二战带来的影响非常巨大。它不仅仅是塑造了世界秩序。同时,给人的心灵冲击非常之大。之前我们在线下课讲过,Le Fevre 所画的《真理》,在今天看来是陈词滥调了。

画一个安格尔式的裸女,又崇高,又诱人,然后标题是《真理》,这种想法,在一战之后就已经不成立了。

因为你把真理画成美丽的裸女,就说明:

1、真理值得追求;

2、真理显而易见;

3、真理很崇高。

但是你的真理,与我的真理,两者冲突时,就是血淋漓的一战和二战。

所以二战之后,人们的幻想被打破了。这种打破的力度、深度,前所未有。人们开始直接质疑绝对真实的存在。这种思潮之下,个人的价值、个人的叙述,突然开始变得重要起来。

立体主义,初看是一大堆的方框、方块。但其实它是,对外在世界的重新审视。

立体主义发现,原来外在的世界是可以被理性地分解的。这是个大发现。

不知道有多少同学今天在学 CG、学游戏。其实大家看到的今天极其真实的电影 CG,都是由多边形绘制出来的。

你把《阿丽塔》的眼睛放大再放大,把她的头发放大再放大,你会发现,那是无数个多边形,运算出来的。对。所以立体主义者不仅仅是在画画。他们其实是发现了一种新的观察法,一种理性的视觉分析方法。而这种理性,来源于二战后,民族主义国家的覆灭!

否则的话,大家都还是同一个脑子,同一种思想,大家都觉得自己眼中就是真实,怎么可能出现立体主义

这就是我说毕加索必然出现,而且如果他不出现,别人也会出现的原因。

这是上次,我们讲埃及时,引用的《书吏》的坐像。

埃及历史是在公元前。这座雕塑,在极力展示作者对书吏的理解。腰部坚实有力,肌肉敦实,有大量体脂,说明他养尊处优。大家想想,埃及当时的生产力是什么水平?

这是上次我们分享的埃及文物。其实是棺木。

大家可以看到,埃及文字非常复杂。刻在石头上的,是埃及人的圣书体。

这说明几点问题:

1、埃及人的书写系统非常复杂,只有专职人员能掌握;

2、埃及人使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维持社会的生产力水平。

书吏,就是整个社会环节中,为运转起到关键的书写、计算、安排事务性工作的那个人。

到了毕加索的时期,书吏这一职位,其实演变成了文官、政治机构。人数极大地增加了,社会运转效率极大地提高了。由此,个人的生产力,其实是一点点被解放出来了。

03 立体主义的价值

这是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漫长到从神权国家,进入到民族国家,又进入到现代国家,才到达这样一个分裂的点。

所以我们回顾一下:毕加索不仅在这幅画里,画出来了女人的立体样貌被分解又重构之后的样子。其实他是找到了一种理性分析真实,然后重新建立平面二维绘画的方法。

而在这其中,有两个价值:

1、理性分析真实,将一切真实,切成无限的几何体。这个价值,我们已经说了,发展到今天,立体主义发现的这一艺术原则,成为了今天科学计算的方法。《阿丽塔》的眼睛、头发,其实就是无限的几何体。

2、重新构成平面绘画,就成为了一种平面绘画的方向。因为我们发现,我们完全看得懂这幅画。尽管它不是我们习惯的真实,但我们居然看得懂。

所以毕加索提简直像写了篇论文一样,告诉你他的头脑是怎么分析事物的,而且加索是带着全面的色彩、体积分配、质感描绘去创造出来的。

这是海牙博物馆的立体主义雕塑,是由布拉塞拍摄的。立体主义者在思考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像文艺复兴时期那样,简单地拆成块面来思考。他们的思考方式,也是立体的。

他们其实是,在空间中,不断地围绕实体进行观察,求得每一个线条、方块之间的立体关系。

他们在空间中打着转地观察,不是观察一个面,而是把整个立体关系放在脑子里。我们所看到的绘画,只是他们深思熟虑以后,给你的平面结果而已。

所以这种观察意识才是真正的关键!人们发问,发现真实不存在,那么真实存在在哪里呢?我们先彻底观察一遍再说吧。然后他们的意识中,出现了新的意识:立体观察的意识。而且他们的立体观察是延续的。他们的立体观察,并不仅仅是看一个面,然后机械复制下来。在他们的头脑中,立体是流动的,是持续的。

当艺术不再有维持社会幻想,形成国家、社会的重要作用之后,其实艺术是头脑的玩具。

这是 Julio Gonzalez 的雕塑

这是 Julio Gonzalez 的雕塑

这是立体主义时期的雕塑

这是 Gonzalez 的《吻》

他们不仅仅在立体中观察,也在立体中思考,同样在各种材料、维度上实践这种观察。

Gonzalez 的这个《吻》,就是典型的立体主义思维早期的作品。因为他在观察方法思考方法上,使用的是立体方法。但是在形成作品时,部分运用立体,部分运用的仍然是象征和浪漫的思考方式。

所以会同学说,毕加索很狂热。他后期的作品越来越散、乱,看不懂。

其实就是对立体主义这一思维方法,舍弃了象征、浪漫,舍弃了最后一点具象之后,完全流动的意识当中,立体的变化与流动。

大家可以试验一下,在你眼前摆一个杯子,记住它的样子,然后闭上眼,回忆它的样子,你会发现,其实你根本回忆不起它具体的样貌!但让你闭着眼去摸它的边缘、它的角,你仍然能摸到!因为你的视觉,辨识的是它的材质、结构、空间中的关键点位!而不是它真正的形态!而不是它真正的形态吗,所以其实是你自己的头脑在流动!

这时,我们好像突然回到了“不是幡动,而是心动”那句话。

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但它也只描述了一个现象,而没有描述根本原理。这种根本原理,今天我们的科学发展其实还在探索当中。所以今天,我们也只是从一副毕加索的画,来随便聊聊心智的发展,人的迷惑和发展。

这是 Constant 所做的《德翁颂》,这个作品已经是 1969 年的了,这时的作品,已经有了极度的精致。极度精致的分析方法,极度精致的作品堆砌方法,极度精致的材质使用和审美,我们就开始越来越接近 21 世纪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17 10:39 PM , Processed in 0.02876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