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那辆公交车上,你敢出头吗?2018-11-02 闫红 大家
导读我记得那时候也是秋天,树叶乱七八糟地落了一地,我用力踩在那树叶上,心里非常难过,我感觉这个世界又变得更坏一点了,如果我刚才站出来,会不会变得好一点呢?
“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刚发生时,舆论齐刷刷指向女司机,这也是出了车祸之后的惯性思维,只要有个女司机,肯定就是她脑子进了水。 然后又都发现不是,是公交车司机全责,那么他是不是突然犯了病喝了酒磕了药?现在黑匣子出来了,是一个乘客要求在不是站点的地方停车,遭拒后与司机发生争吵,拿手机击打司机的头,司机还击,车辆失控,最终坠入江中。 视频截图:公交撞上小车前的画面看那个视频,会觉得那个乘客真是作死,而最后的几秒钟,其他乘客的惨叫,更是令人悚然,那是看见死亡时才会发出的声音。这十三个乘客何辜,不幸碰上垃圾人和不够理性的司机,白白搭上一条性命。 再回过头来看文字,司机与乘客争执长达五分钟之久,这五分钟里,其他乘客并没有实施有效制止,大家也许都在等待时间给出结果,这结果终于出现,却和每一个人有关。“公交车坠江事件”简直像个隐喻,活在这世间,作死固然是找死,明哲保身的沉默,也会让自己陷入没顶之灾,大家都是在同一辆车上。 不不,这样说并不是批评其他的乘客,设身处地地想,我若是在车上,十有八九也不会挺身而出,我曾经遇到过一件相似的事情,那一次,我做了沉默的大多数。 十多年前,我去一家银行存钱,忽然听见旁边那支队伍里的老者和一个小女孩发生了争执。确切地说,是那老者一直在骂小女孩,起因似乎是小女孩说他离自己太近,让他朝后面站一点。 但听那老者破口大骂,说,谁想离你那么近?你觉得自己身上很香吗?我看你身上臭得很。 一看就是一个变老了的“坏人”,小女孩试着分辩,老者的声音却越来越大,说话也越来越难听。我在旁边肺都快气炸了,一再鼓励自己站出来,却终究没有勇气。 我当时想的是,如果这个老人转过头来撕扯我,以我之手无缚鸡之力,怎么应付得了?而且我身上带了那么多现金,要是乱成一团,会不会被人趁乱偷走?虽然旁边就站着保安,但从他们刚才坐视小女孩被老人辱骂看,他们也不会帮我,我不站出来,是一个人吃亏,要是站出来,就是两个人吃亏。 就这样,我沉默地旁观了全过程,办完我的事,默默离开银行。我记得那时候也是秋天,树叶乱七八糟地落了一地,我用力踩在那树叶上,心里非常难过,我感觉这个世界又变得更坏一点了,如果我刚才站出来,会不会变得好一点呢? 但是,这也不能说就是我的责任,是整个社会氛围,让出头者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虽然说,不出头让身处的世界早晚变得更糟,出头却会让你自己的处境立即更糟,甚至,你帮助的那个人,都未必对你有丝毫感激,若是你因此受了伤,他们还有可能怪你给他们添了麻烦。 在一个丛林化的社会里,从来都不是靠道德或规则维持秩序。过去的说法叫做“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现在的说法则是“远离垃圾人”,总之,你躲开就是了,那么公道何来呢?我们还有一句话,叫做“贱人自有天收”。 这是一句特别有用的咒语,遇到恶人,对自己念几遍立即心平气和。事实上,它也非常有道理,像这个攻击公交车司机的乘客,这样不怕事,敢动手,遇到这样的小事就将攻击力一再升级,极有可能是尝到过暴力的甜头。而此前曝出的许多新闻事件里,那些好勇斗狠之士,从前也非善茬,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作恶也像打通关,你一个个通关打过来,早晚会犯到狠角色手中——这个狠角色有时候以命运的形式出现。 但是,即便是作恶者最终被人收拾了,却也将世界进一步地丛林化了,让更多人看到,这是强者的天下,结果是让强悍者更强悍,怂人更怂。 司机置自己与乘客的性命于不顾,握着方向盘和乘客互殴,又何尝不是因为他知道,在当前形势下,一旦吃亏,常常就是白吃了,要是把这个亏咽下去,可能这一辈子都得吃亏。司机不是不能吃亏,而是不敢吃亏,因为在我们这个社会,吃亏也会成为一种命运。 我问过律师朋友,如果当时司机停下来报警,是否是个比较好的方案呢?律师朋友说可以是可以,但是可能警察还没来,那个乘客就跑掉了,再说,很多事情处理起来都有灵活性,一切又那么突然,司机可能会本能地判断:那一刻只能诉诸武力。 这种本能,只怕也是长期的所见所闻使然。 巨大的不安全感,让大家都变得短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办法,都是为了让自己感觉到更加安全,这不只是这一车人的命运,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命运。 在丛林社会里,责怪他人缺乏勇气,实在是一种苛求,勇气是需要规则支撑的。应该说,“公交车坠江事件”应具有更大的意义,车上的每一个人,可能都是某个时刻的我们,或者说,车上的每一个人,都是被这环境塑成的。我们固然要为这些无辜的受害者一哭,也应该提醒自己,敬畏规则和维护规则,帮助自己和更多的人,建立起对于规则的信心,而不是强者通吃,赢家通吃。 否则,只怕时时刻刻都要面对遍地枭雄,处于两难境地,纵然是太平时日,也难以安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