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金瓶梅》里也可以得到佐证——因为西门庆吃粥的次数不少,大约有六十多处,且多为早晨,比如孙雪娥就曾经说过:“预备下粥儿不吃,平白新生发起要甚饼和汤。”如果水饭即是粥,何故不并作一种来讲?另一部同样描述山东地区人民的生活小说《醒世姻缘传》里,对于水饭的描述似乎要详细很多。第19回,有唐氏“连汤带饭的吃了三碗”水饭;而第26回,给做短工的人吃水饭,“水饭要吃那精硬的生米,两个碗扣住,逼得一点汤也没有才吃”。”第58回里,亦有“将次近午,调羹的鱼也做完,螃蟹都剁成了块,使油酱豆粉拿了等吃时现炒;又剁下馅子等着烙盒子饼,煮了绿豆撩水饭。”
▲ 联经出版社出版了《潘金莲的饺子》繁体版,昨天编辑给我发来了样书照片。
北方夏天的水饭,据说是把米煮熟之后,用笊篱把米淘出来,再用现打来的井水把米过水,过两三次,浇上一点井水,水饭就做成了。配水饭的大多是酱菜,南宋国宴里的“咸豉、旋鲊、瓜姜”便属于这一范畴。
日本平安时代,也吃水饭。京都贵族们,平常都喜欢用煮好的米饭泡热水,称之为“お湯漬け”。到了夏天,则换成凉水,称为“水饭”。这里的水饭,从名称到做法,都和《金瓶梅》里的水饭一般无二。一直到江户时代,水饭才演变成了更高级的茶泡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