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4|回复: 0

[哲史艺丛] 文丘里的后现代建筑,是一场乾坤大挪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7 0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丘里的后现代建筑,是一场乾坤大挪移

2018-09-25  十一贝子  大家

导读

今年9月18日,美国著名建筑师与建筑理论家文丘里逝世,他所写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是后现代建筑的理论名著,相当于金庸武侠中的“乾坤大挪移”。




文丘里手绘费城历史公园画廊草图文丘里手绘费城历史公园画廊草图

1 明教无上宝典

金庸小说中的武林秘笈绝大多数都是中国本土所创,源自域外的神功心法,除了天竺达摩祖师携来的《易筋经》之外,最重要的是来自波斯的“乾坤大挪移”。

旧派武侠小说宗师还珠楼主的名著《蜀山剑侠传》中就有“乾坤大挪移”之法,被金庸先生移入《倚天屠龙记》,成为明教历代教主相传的至高无上的镇教绝技。

《倚天屠龙记》第二十回插图《倚天屠龙记》第二十回插图

按照书中说法,这门神功从波斯明教传来,其心法写在一张羊皮上,以鲜血涂之,可呈现字迹,第一行是“明教圣火心法乾坤大挪移”十一字,具体内容都是“运气导行、移宫使劲的法门”,共分七层,逐层修炼,需要历经漫长的时日。羊皮上注明:“第一层心法,悟性高者七年可成,次者十四年可成。”“第二层心法,悟性高者七年可成,次焉者十四年可成,如练至二十一年而无进展,则不可再练第三层,以防走火入魔,无可解救。”

原来这套“乾坤大挪移”心法的实质是运劲用力的一项极巧妙的法门,基本原理在于激发每个人本身所蓄有的潜力。其运气导引的方式十分复杂巧妙,习练者稍有不慎,就会走火入魔,因此每练一层,都必须耗费大量时间。张无忌因为身负“九阳神功”,内力极为浑厚,又精通医道脉理,练起来速度很快,并不费力。除他而外,世上没有其他任何一人练成此功。

张无忌练到第二层,已经感到“片刻真气贯通,只觉十根手指之中,似乎有丝丝冷气射出。”练到第四层,“半边脸孔胀得血红,半边脸颊却发铁青。”第五层的反应是“脸上忽青忽红,脸上青时身子微颤,如堕寒冰;脸上红时额头汗如雨下。”同时感觉“全身精神力气无不指挥如意,欲发即发,欲收即收,一切全凭心意所之,周身百骸,当真说不出的舒服受用。”第七层“练到一大半之处,猛地里气血翻涌,心跳加快。”虽然过程有些惊心动魄,但总体上非常顺利,半日之间,即将七层功法全部练成,只有最后十九句未练。

其实当年创制心法的那位高人也只能练到第六层,“所写的第七层心法,自己已无法修练,只不过是凭着聪明智慧,纵其想象,力求变化而已。”那十九句正是他写错的地方,幸亏张无忌没有强行练习,否则“不是疯癫痴呆,便致全身瘫痪,甚至自绝经脉而亡。”

2 挪移的奥秘

这门神功的核心主旨在于“挪移”二字,而且体现了双重意义。一方面,这种“挪移”类似姑苏慕容氏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和太极拳的“借力打力”,能够将敌人攻来的力道原样挪回其自己身上。

在光明顶上,武当少侠宋青书将两招“花开并蒂”并成一招,连续四式,分击张无忌的左右脸颊和左右缺盆穴,被挪移之后,全部打在自己脸上和身上。张无忌在武当山与金刚门阿三比武,左手使出“乾坤大挪移”,牵引阿三右手一指头戳中自己的左臂,又引阿三将二指深深插入柱中。此外,张无忌还几次与玄冥二老对阵,引得二人成互殴之势。为了解救困在万安寺高塔上的六大派群雄,他曾以“乾坤大挪移”手法将从塔上跳下的众人的直堕之力转化为横摔之力,用的是同一原理。

《倚天屠龙记》第三十三回插图《倚天屠龙记》第三十三回插图

“挪移”的另一重含义是可以随意搬用各种武功而毫无违和感。“乾坤大挪移”本身并不含任何招式,但“集一切武功之大成,一法通,万法通”,对天下任何一门一派的功夫都能取而用之,化平凡为神异。张无忌运起此功,以武当派“梯云纵”轻功身法腾空而起,一手抓一个胖大和尚,另一手提一条沉重的禅杖,仍身轻如燕,令武当五侠望尘莫及。

“乾坤大挪移”的第二个特点是能够积蓄内力,于瞬间发出,“便如一座大湖在山洪暴发时储满了洪水,猛地里湖堤崩决,洪水急冲而出”,有排山倒海之势,根本无法抵挡。光明右使范遥要试张无忌武功,两人激斗一场,张无忌使出“乾坤大挪移”第七层的功力,差点将他打成血肉模糊的一团,幸亏关键时刻改变方向,击中一堆乱石。

此功第三个特点是最能在对方招法中造成破绽,寻机进攻,可一击而中。张无忌与少林神僧空性大师的龙抓手对阵,很快就有把握取胜。

《倚天屠龙记》第三十六回插图《倚天屠龙记》第三十六回插图

张无忌依靠这门“乾坤大挪移”,加上九阳神功和太极拳,实力远远超出同时代任何一名高手,可与少林渡厄、渡劫、渡难三大高僧的“金刚伏魔圈”打成平手。

3 文丘里与后现代主义

在所有建筑典籍中,西方后现代主义经典名著《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具有非常特殊的个性色彩和重要的时代意义,可以看作是建筑版的“乾坤大挪移”心法。

文丘里与妻子布朗合影文丘里与妻子布朗合影

这本书的作者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1925-2018)出生于美国费城,1950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建筑系,其间曾经受教于古典学院派学者吉恩·拉巴图特教授。之后曾分别在建筑大师埃罗·沙里宁和路易·康的事务所工作过。

1958年文丘里与妻子丹尼斯·斯科特·布朗、建筑师诺琪合作开设了自己的事务所,多年来陆续完成了许多工程以及一些没有建成的方案,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1963年落成的母亲住宅和费城老人公寓、70年代所建的休斯顿儿童博物馆、俄亥俄州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教工俱乐部、1983年的普林斯顿大学胡应湘堂和生物系实验楼、1991年的伦敦国家美术馆扩建、1996年拉霍亚圣迭戈当代艺术博物馆等。

1991年文丘里获得普利茨克奖,在国际建筑界地位尊崇。2018年9月18日去世,享年93岁。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中文版封面《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中文版封面

相比其设计作品而言,文丘里的建筑理论影响更大。他于1966年和1972年分别出版了《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及《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两本书,被认为是自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之后西方最重要的建筑著述。

二十世纪初以来,现代主义建筑思潮风起云涌,在世界许多地区,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占据了主导地位,其基本理念深入人心,如强调实用功能,注重塑造空间,提倡与新材料、新技术相适应的新形式,推崇理性、简洁、纯粹的几何造型,几乎成为建筑界新的金科玉律。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主义建筑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现象,例如千篇一律的“国际式”大厦在各地大行其道,很多建筑的造型近似冷冰冰的机器,单调而乏味,缺乏应有的人性关怀和对历史的尊重,因此不断遭到批评。

二十世纪60-70年代,西方世界普遍开始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传统绝对的真理标准和价值观开始动摇,整个社会经常陷入一种多元矛盾的状态,建筑师同样面临各种复杂问题,远非现代主义简单的原则所能解决,因此现代主义自身的阵营也出现分化,逐渐兴起多元化的新思潮,被统称为“后现代主义”。文丘里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相对系统地阐述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理念,影响最大。

4 复杂性与矛盾性

全书分为十一章,前十章从“一篇温和的宣言”开始,层层递进,分别讨论“建筑的复杂和矛盾VS简单或唯美”、“建筑的不确定性”、“矛盾的层次”、“法则的适应性和局限性”、“适应矛盾”、“矛盾并存”、“室内和室外”、“对困难总体负责”,类似“乾坤大挪移”的七层功法。第十一章是附录,罗列其个人的主要建筑作品,作为前面理论阐述的补充例证。全书共有350张插图,比文字的篇幅还要多。

从各章的标题来看,这部书更像是哲学著作,通篇论述“复杂”与“矛盾”的概念,以此为新思潮的主导思想,与现代主义遵循的“简洁”和“纯粹”的信条截然相反。

圣迭戈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厅圣迭戈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厅

文丘里在宣言中说:“我喜欢建筑要素的混杂,而不要纯粹的;宁要折衷的,不要干净的;宁要歪扭变形的,不要直截了当的;宁要暧昧不定,也不要条理分明、刚愎无人性、枯燥的;宁要世代相传的,不要经过设计的;宁要随和包容,不要排他的;宁要丰盛过度,也不要简单化、发育不全和维新派头;宁要自相矛盾、模棱两可,也不要直率和一目了然;我容许违反前提的推理甚于明显的统一;我宣布赞赏二元论。

这里用一组肯定和否定的排比句表达了对建筑美学的基本看法。所否定的基本上都是现代主义长期形成的一些规律,比如纯粹、干净、直率、明确等等,所肯定则是后现代主义常用的混杂、折衷、矛盾、含蓄等关键词。总之,文丘里提倡后现代主义的“二元论”,反对现代主义的“一元论”,奠定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本身就是各种矛盾汇集的综合体。在一项工程中,往往需要面临环境、历史方面的各种问题,同时建筑内部的功能、结构、设备以及造型形式也同样可能相互冲突。以往现代主义建筑师对这种状况认识不足,把很多东西理想化和绝对化,以一种清教徒的方式过分强调理性,忽视了建筑的多元属性,往往会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而不能解脱。

富兰克林纪念广场富兰克林纪念广场

文丘里认为,在这个激烈变化的世界中,理性主义不再适用,应该允许自相矛盾的事物共存一体,不协调、不统一、模棱两可、暧昧不定都是有理由存在的,只有这样才能兼顾建筑的不同需求,避免走进一条死胡同。总之,后现代主义倡导的是一种特殊的混沌感,其理论表述并不十分清晰,和“乾坤大挪移”心法类似,让人难以全部理解。

5 借用与拼贴

后现代主义在具体建筑设计风格方面,不像西方建筑史上古典、罗曼、哥特、文艺复兴、巴洛克直到现代主义各个重要阶段的流派那样具有明显的样式特征,好像“乾坤大挪移”一样,本身并没有什么招式,重点在于“借用”和“拼贴”,以“挪移”二字为最高宗旨。

另一位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普遍具有三个常见的特点: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和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这三点思想在文丘里的著作中也有所体现,与现代主义针锋相对,可直接指导具体的建筑设计。文丘里提出:“对艺术家来说,创新可能就意味着从旧的现存的东西中挑挑拣拣”,因此他喜欢“通过非传统的方法组合传统部件”,也就是采集各种历史样式和装饰符号,把它们挪移到新建筑中来,组合成丰富的形象,并赋予其一定的精神含义。

爱伦美术馆“米老鼠”柱子爱伦美术馆“米老鼠”柱子

这些借用的样式和“乾坤大挪移”的牵引变化之术一样,往往经过特殊的变形处理,表现出某些新意。例如文丘里曾在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的一个大厅墙角处设计了一根爱奥尼柱子,却故意采用矮胖的比例,显得非常卡通化,被称作“米老鼠柱子”。再如他设计的普林斯顿大学胡应湘堂,立面既表现出美国大学传统建筑的形象,又加上英国贵族邸宅和美国老式乡村房屋的细部,入口上方还装饰有类似中国京剧脸谱的纹样,很像一套热闹的拼贴画。

普林斯顿大学胡应湘堂普林斯顿大学胡应湘堂

天下武功,多以斩金截铁、干净利落为上,“乾坤大挪移”却讲究迂回腾挪,手法暧昧。现代主义大师密斯·凡德罗有一句名言:“少就是多”,认为清晰明确的结构、严谨的秩序和简练的形式才是建筑的精髓。文丘里却有一句相反的名言:“少即枯燥”,警告建筑师们如果只跟着密斯的信条走,就会排斥建筑的一些重要属性,使得建筑脱离生活经验和社会需要,最终会变成一种单调枯燥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密斯的路数一如刚猛果决的主流武功,而文丘里的思想与“乾坤大挪移”的奇异思路更为合拍,可以激发建筑的潜在能量,表达更多层次的涵义。

现代主义虽然激烈地反对复古,但依然继承了古典时期以来的若干美学准则,形成了新的法式规范。而后现代主义建筑尽管喜欢借用古典符号,但本身的美学特征却有很强的颠覆性,经常故意打破和谐的构图模式和比例关系,正如文丘里所说:“建筑的含义由于破坏规范而得以增强。”因此这些设计也经常被称作“激进的折衷主义”或“新手法主义”,实际上也反映了现代美国人自由自在、厌恶教条和诙谐乐观的性格,对高高在上的清规戒律采取逆反的态度。这一反常规的特点往往可以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可以与“乾坤大挪移”异乎寻常的爆发力相提并论。

文丘里母亲住宅文丘里母亲住宅

1963年文丘里为其母亲建造了一座住宅,既复杂又简单,既开敞又封闭,既大又小,许多元素在这个层次上是好的,在另一个层次上又是坏的。立面把坡屋顶立面中央加上豁口,在对称之中蕴涵着不对称,室内的壁炉、烟囱和楼梯纠缠在一起,关系不明,成为一个奇怪的矛盾集合体。由此可见,如果把不同形状、不同比例以及不同尺度的构件和元素叠加、共置在一起,可以引起冲突、断裂、失调,带来不完整、不确定的紧张感,呈现出全新的建筑形象,如“乾坤大挪移”一样神出鬼没,错综飘忽。

《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中文版封面《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中文版封面

文丘里否定以往建筑师始终向往的“英雄性和原创性的建筑”,转而强调普通、平庸甚至丑陋的建筑也有自身存在的价值。为此他对美国著名的赌城拉斯维加斯进行了一番考察,撰写了另一部名著《向拉斯维加斯学习》,认为该市的街道大多自发形成,建筑由民众自行建造,并无永恒的纪念性,但富有参差感,看上去“大街上的东西几乎全都很不错”。他还把拉斯维加斯和罗马作了对比,认为拉市的街道上的耀眼广告牌和霓虹灯虽然杂乱,却更有生气。

有趣的是,文丘里虽然被尊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教父”,他本人却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后现代主义者,总是强调自己只是一个走中间道路的局外人。在此文丘里的态度和他的理论都显示出模棱两可、彼此兼顾、不走极端的“灰色”特性,与“乾坤大挪移”一样难以定性,耐人寻味。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自出版以来,多次再版,并被译为多种文字。目前最好的中文版是周卜颐先生的译本(知识产权出版社和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联合出版),此外吴焕加、李大夏等学者关于西方建筑的专著中对此书做过深入的评述,值得参阅。

附带说一下,《倚天屠龙记》中写到明教从波斯传入时,所奉圣物是一组六枚“圣火令”,上面以波斯文字刻有大盗“山中老人”霍山的神奇武功,招法极为怪异,对敌时常常“东滚一转,西摔一交,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要多狼狈就有多狼狈”,“看上去颠三倒四,实则中藏奇奥变化”。波斯宗教的“风云月三使”使出这套功夫,比“乾坤大挪移”更加变幻不定,神鬼难测。由此联想到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之后,逐渐又衍化出名为“解构主义”的新思潮,手法趋于极端,其造型竭尽变形、错位、散乱、破碎之能事,比文丘里的理论更加激进,类似“圣火令”功法,堪称当代建筑的一大异数。这些有趣的话题,只能留待以后慢慢再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17 08:45 PM , Processed in 0.03456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